邱艳
最近,关于《我本是高山》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方式,互联网上的议论热闹非凡,同事和亲友间也讨论颇多,褒贬不一。争议最多的,无外乎大众期待中那两个最强烈的点——“党性”和“女性”被弱化的问题。特别是把张桂梅老师刻画成一个思念丈夫的女人,这令很多人无法接受。我倒觉得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既然不是矛盾点,那么对电影中的这些细枝末节便不必太过执拗。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张桂梅老师带领那些女孩一步步走出大山、实现理想、成就人生的动人故事,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关于女性教育的問题。
女性受教育,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一百多年前的大部分国家是被客观剥夺的,惠及男女适龄学生的全民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绝大部分女性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张桂梅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讲述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她的一个马上要高考的女学生被家长叫回去干活,目的是供上初中的弟弟报补习班。电影里我们也看到山英的父兄来学校抓她回去嫁人,只为了给她兄长娶媳妇的情景。重男轻女在当今人们印象中属于个别现象,但在大山深处却屡见不鲜。
今年,全球女性教育的平权运动一再引发关注。把女性作为教育对象,一切适合女性特点的职业、心理、社会教育都是女性教育。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的理念,却并未直接涉及女性教育,但为女性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女子学校开始设立。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女学》一文,疾呼,“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将“强国保种”的政治诉求与发展女性教育直接联系在一起,也充分说明了女性作为未来的母亲,其素质对于子女教育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文盲率远远高于男性。1995年以来,我国政府颁布实施三个周期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始终把扫除妇女文盲、提高妇女识字率作为主要目标,中国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和意愿开始显著提高。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环。
“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是张桂梅老师一直坚守的教育信念,这与王东华在《发现母亲》中呼吁重视母亲教育的观念不谋而合。她拼尽全力让贫困女孩免费入学,帮助女孩走出大山、实现理想、成就人生。她克服种种困难为当今的女性教育开辟了一条路,成为女性教育的探索者与践行者。这才是她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今天需要去重视的问题。
关注女性教育是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步骤,顺应人权和公平正义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祉。有调查显示,女性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薪酬可适当提高。在现实社会中,低学历男性依然可以从事工程制造等薪酬相对较高的职位,而低学历女性的就业范围则非常窄,主要局限于生活服务类。要拓宽就业范围,学历对于女性十分重要。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让她们更有信心去参与工作,也更有能力去迎接变化中的世界带来的新挑战。
发展女性教育有两大关键点:一是唤醒女性自身在受教育方面的渴求和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高度认同。因为只有当女性发自内心深处对知识技能渴求、对高质量人生向往时,女性教育才有植根的土壤。二是拓展教育路径,在稳步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同时不忘发展职业教育。张桂梅老师所做的,是带领大山中的女性走出大山,通过高考帮助女性重塑人生。然而,这只是发展女性教育的一条路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感受时代变迁,也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我们不能将女性追求教育平等,延伸到与男权对立的非黑即白的怪圈中,在当今社会也有一些对女性过度保护的观点与看法,我觉得同样值得警惕。
高山是地壳的积压隆起而形成的,其间的磨砺与挤压,正如现实赋予女性的压力与挑战,不去克服何以成高山,顺势而下的只能是溪流。女性教育正是这地壳运动的动力之源,关注与发展女性教育,开足马力,让高山得以成高山,让教育惠及三代乃至一代又一代人,这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责任编辑 苟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