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
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阅读教学如何在“面”上推进的同时在“点”上取得突破,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以重点字词句为突破口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对《学而》中的“君子”“好学”等词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孔子的君子人格的理解,也能对学生在如何提升自我修养问题上有所启发。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本章重点讲述了君子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教学时以“两不求一敏一慎一正”的君子人格为重点展开教学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学中若能在“君子”“好学”等关键词上作探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还能加深他们对孔子君子人格的理解,也能给学生在如何提升自我修养上有所启发。
什么是“好学”?如何理解“好学”?这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极易被忽视的。今人一般将“好学”理解为“喜爱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对“好学”的理解似乎也停留在“喜欢学习”层面,将“可谓好学也已”简单等同于“可以说君子是喜爱(热爱)学习的”。这样来理解“好学”,就显得相对狭隘了。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是这样注解的:“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修订:“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行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好学了。”杨伯峻先生和部编教参中将“可谓好学也已”注解为“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这可以说是好学了”,从语义上看,“这样”“这”应该指君子应当做到的“两不求一敏一慎一正”,达到这些要求的人即为好学之人。
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将该章改写成散句,比较改写前后有何效果?
改写成果: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若是,君子可谓好学也已。
学生认识到,改写后的散句更符合杨伯峻先生和部编教参中对“可谓好学也已”的注解。如若从孔子的君子人格达成看,“好学”强调的是“内修”,是其人格达成的一个方面,不过此处的“好学”就不仅仅是喜欢学习或者是一般意义上的“好学”了。“学”的范畴也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文化方面,成为“君子”的人可能不一定有渊博的知识,但一定是“好学”的,其在思想或人格上合乎君子的标准,可见“好学”应当是一个学习提高、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有此发现,说明学生已关注到文本背后更为广阔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探究文本内涵就会使得文本阅读走向深入继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思辨能力。鉴于此,笔者又作了如下教学尝试:
【问题探究】
主问题:请同学们上网查阅或到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资料,深入文本并思考透过该章可以窥见孔子认知体系中的“君子”“好学”有什么体现。
次问题1:如何理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中“求”“无求”“慎”“就”“正”的含义?
次问题2: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君子”?君子“好学”,学什么?向谁学?学后如何?
次问题3:如何看待“正”这一行为?
【探究成果】
生1:饮食起居可以说是一个人生活中最基本的标准,通俗地说,在生活中一个人得吃饱穿暖。孔子认为,以“食求饱”“居求安”作为追求者不会成为君子,他们或许只是普通人,距离“德艺双馨”还有大段距离,即便达到“食饱”“居安”,他们也只是停留在物质满足的层面。那什么样的人才可算是君子?这两句话后边的深意或许还得探究“无求”,“无求”不是不追求,只是在“求”的过程中不应以物质生活的享受为目标,而应在立身处世中让思想得到升华,让自己成为众人认可的“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君子“居无求饱,食无求安”,那么所求就应该是不以物质为恋而应有理想、有追求,从认知上突破物质的枷锁,实现精神生命的升华。
生2:“敏于事而慎于言”,敏,勤勉;慎,谨慎。此处有一个内隐的道德规范,一个人说话做事要符合“礼”,这是一个可望亦可即的个人价值追求。一个人若对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做到行事勤勉、言语谨慎,能正确认识自己,不为物质所羁绊,说话做事符合“礼”,这样的人也可以称为君子。
生3:君子在正确认识自己后还得提高自己,止步不前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君子。“就有道而正焉”对君子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接近,靠近;有道,“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即德艺双馨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学问和修养都很高的。“正”,匡正,“就有道而正焉”即“与有道之人相处进而匡正自己”,亦即“三省吾身”,在匡正自己的过程中让自己不断完善、不断提升。至于孔子生活的环境里是否有这么一些有道之人可不论,但我们可假想这样的人是存在的,能向有道之人学习并“三省吾身”“推己及人”这该是孔子认为“君子”完善自我的最高阶段。
生4:“就有道而正”“君子”,有道之人,今人大多理解为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有涵养、修养之人。“有道”,部编教材注释为“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综合看来,“道”即“德艺双馨”,而拥有这样品质的人可称之为君子。
生5:“正”是一种主动行为,以有道之人为模范,为榜样,在不断的匡正中让自己亦能成为“有道之人”——君子,继而成为他人眼中的有道之人,若能如此,那人就成了完人、仁人、圣人,社会也就是一个“仁”的社会。而这一过程是漫长无止境的,是对“道”的一个追求过程,“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对“道”的追求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一个人若能做到如此,那么这个人才可以说是“好学”。
师:从上述分析可看出孔子在该章中所说的“君子”是能克制物欲,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行事言谈勤勉谨慎,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并向榜样人物虚心学习进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人。一个人如果在“物质、行事、完善自我”方面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并实践,那么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好学”者则为或成为“君子”,“君子”和“好学”是分不开的。
从孔子的思想体系看,孔子关心社会,关注人生。修身养性,达成君子人格,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最伟大的目标。想要成为君子,不仅要做到“两不求一敏一慎一正”,同时还得养成“好学”的品质,在“德”“能”“行”上严格要求自己,内外兼修,以“好学”促成君子人格的达成,正所谓“学不可以已”。“好学”是一个不断学习、努力向上的一个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的内容包罗万象,不单是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培养德行。“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做人处世。”(南怀瑾《论语别裁》)
回顾该章学习过程,我们发现教学中对“君子”“好学”等关键字词进行沉入式学习,在学习中探究,不僅可以让学生能更为全面地理解文本,还能培养学生对文本和文本外知识的挖掘和探究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极有价值的。而日常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立足篇章层面对文本进行“面”上解构的做法,往往忽视了“点”上的探究,从关键能力培养角度看,多少会留有遗憾,以“点”为抓手求得“面”上的突破,其实是一个从落实字词句段篇到文本显性隐性信息挖掘的过程。
随着课改的推进,大单元联读教学、群文整合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处于在实践中探索的阶段,从“面”上推进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教学中若能在“面”上推进的同时关注文本阅读的“点”,以“点”破“面”,不乏也是打开文本内涵的一把密钥。
◇责任编辑 苟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