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萍,王幸媛
(1.西南科技大学 校工会,四川 绵阳 621010;2.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1731)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特别是自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乡风文明更是被提到空前的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倡导科学文明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1]。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制定,要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2]。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此外,中央一号文件从2018年到2023年都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给出了任务指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文明乡村”“和美乡村”的建设发展目标,虽说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目标侧重点各异,但贯穿其中不变的是“乡风文明”的目标追求。足以可见,乡风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现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中,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是什么?乡风文明建设有什么价值功能?乡风文明建设面临何种现实境遇?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新路又在何方?这些都是亟需厘清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学界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始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而在党的十九大将“乡风文明”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后,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也成为了新的热点。近年来,学界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为进一步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提供了思路方向和借鉴启发。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乡风”一词最早见于《管子·版法》中记载有“必先顺教,万民乡风”[4]。乡风主要指人们在乡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风尚和习俗,或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5]。乡风文明是指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蕴含着乡村民众的价值选择、道德观念和文化水平[6]。究其本质,乡风文明是指乡村社会风气的进步状态,是乡风中摒弃了消极成分后的精华部分[7]。因此,乡风文明建设属于乡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旨在使一个地区村落的乡风向更加现代、健康、文明、高级的方向发展[8]。
基于乡风文明的地位和作用,学界立足不同视角,就乡风文明建设价值意蕴进行了多维探讨。从后脱贫时代的视角出发,有学者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可以在相对贫困治理场域发挥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价值[9]。亦有学者提出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就是丰富乡村民众的精神世界,促进乡村社会道德发展[6]。从系统学理论出发,有学者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导向性、人民性和人文性的特征[10]。有学者基于现代化发展的视域,认为乡风文明可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11]。还有学者立足乡村治理场域,强调乡风文明能够推进乡村和谐稳定与振兴崛起[12]。
有学者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得出,目前乡风文明建设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甚至退步明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薄弱环节[13]。具体而言,学者们主要从建设目标、建设主体、市场经济冲击、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乡风文明的目标追求来看,由于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目标关照不够,而致乡风不纯,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协调推进[14]。从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在“人”的现代化上还面临主体意识、理想信念、精神文化等领域的挑战[15]。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来看,受到市场经济及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传统乡村秩序式微,社会伦理规范弱化,乡村文明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危机[16]。从乡村文化面临的断代性风险来看,乡村文化的“空心化”间接导致了乡村社会的文化断层、价值危机和秩序失衡,这给乡村文化传承与治理带来了巨大冲击[17]。
针对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境遇,学者们提出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一是激活乡风文明建设主体。有学者认为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传统美德培育和家教家风教育,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18]。还有学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带动农民主动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来[19]。二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学者指出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涵养文明乡风,增强乡村振兴文化软实力[20]。有学者认为要大力发挥乡贤文化在重构乡村文明秩序和凝聚乡村振兴力量中的独特价值[21]。还有学者认为要促进多种文化在互嵌过程中有机耦合,为新时代振兴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提供现实路径[22]。三是借助新兴传播媒介精准推进。有学者指出要顺应时代需求,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为传播弘扬乡风文明助力[23]。
综合学界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现有研究成果,大多都从微观视域进行探究,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价值、现状、策略等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新时代乡风文明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前期研究基础。但总的来说,当前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比较分散,系统探析稍显不足,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系统考察成果更是较少。有鉴于此,本文的学术价值就在于:着眼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新阶段,厘析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实践难题-优化进路”三大问题,并尝试对新时期乡风文明建设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探索。
乡风文明是“一个乡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孕育和积淀的文明价值,也是在长期的文明交流互鉴中择善而纳的气度所在,具体通过价值观、道德、信仰、精神等多种样态呈现出来”[24],它本身蕴藏着积极的、进步的、正向的力量。因此,借助乡风文明来助推乡村振兴,对于凝聚思想共识、唤起文明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乡村振兴战略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环节,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新思想,破除旧观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道德意识,不仅可以使农民正确认识和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农民的新时代主人翁意识,而且能够促使农村形成积极健康的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如江西省积极开展农村移风易俗行动,创新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极大地推进了江西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5]。
丰富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构筑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积聚着重要的文化力量。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宝藏,如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做事原则;诚实守信、和睦相处的优秀品德;以德报怨、以德立人的传统美德等,为广大农民群众塑造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百卉千葩助力乡村振兴,使其在新时代文化传承中彰显出独特魅力,才能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地。如浙江省打造的农村文化礼堂,以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仪礼节、家德家风和文化文艺“五进”文化礼堂为建设内容,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娱生活[26]。
乡风文明中“产业兴旺”是重点,为“乡风文明”提供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生态宜居”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任务,“生态宜居”为其营造优美的生态氛围和居住环境。“治理有效”与“乡风文明”相互作用,“治理有效”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前提,“乡风文明”是“治理有效”的必然结果。“生活富裕”与“乡风文明”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乡风文明”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农民的培育、美丽乡村的维护提供了文明乡风保障。如重庆市巫山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核心,不断丰富乡村精神文化活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法治意识明显提高,呈现出新时代文明乡风加快发展的大好局势”[27]。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背景下,党中央对乡风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28]。但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各地在所难免会面临着一些棘手难题,困扰着乡风文明建设的全力展开,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加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及诚信教育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方面。新时代,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受到外来社会思潮的影响,农民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意识方面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逐渐导致农村传统伦理道德与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失衡现象。
1.价值判断渐趋分化
正确的价值判断是塑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重要前提。在改革全面深化和开放全面扩大的今天,“社会个体的崛起为广大农民提供多种发展机遇和可能,同时也冲击了一元化的意识形态和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农村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不断分化的趋势愈加明显”[29]。目前农村部分地区存在思想道德意识弱化、理想信念淡化、不关心社会前途、不关心集体利益的现象,影响了思想舆论和社会风气。这与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不一致,没有全面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2.道德责任感滑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下,农民得到了相应的经济红利,同样也在市场经济盲目性与自发性的驱使下,导致自身不断增强的社会个体意识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利己主义,甚至是极端的个人主义,枉然不顾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30]。如某些农民集体观念不强,只关心自己的土地和宅基地,只在乎自己能从各种政策优惠中获利多少,而在公共事务的参与上,积极性不高,对于全村的集体利益十分冷漠。长此以往,会逐渐消解群体的社会道德责任感。
3.诚信意识趋于淡化
诚信意识淡化,这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民在经济交往中诚信意识淡漠,导致“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遭到冲击。二是部分基层工作人员诚信意识淡化,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关心不够,办事不公道,对待工作敷衍塞责,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存在推诿扯皮、懒政等现象,这些都极不利于农民诚信教育的开展,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既包括农村中优秀的农耕文化、优秀农耕文化中的孝文化和善文化,也包括传统村落及传统村落的仁义礼智信等优秀思想道德观念。乡村振兴过程中,随着社会开发力度的加强和城乡居民文化融合性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如浪涌般推进,农村地方社会的血缘关系和地域特征逐渐减弱,一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这给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部分地区乡土文化地标遭到损毁、破坏和消失
由于某些基层工作人员受错误政绩观影响,将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古寨、古镇、祠堂等建筑不加保护的进行改造和整治,打造不少雷同的村落民居。大量农民工的外出务工,继而在城镇定居,很多地区出现“空心化”现象。此外,一些村落因为城镇化的需求,被纳入城市的范围之内,导致乡土文化标志消失。除对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个人私有或集体所有的文化标志进行比较有效的保护外,由于保护责任不明确,政府财政资源有限,许多乡土文化标志的保护已成为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许多自然村落、文物古迹、传统建筑等具有怀旧情感和乡村记忆的地方性文化地标遭到损毁、破坏甚至消失[31]。
2.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缺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许多农民跟随子女进城居住抑或是“拆迁”被纳入城市居民的范畴之中,那种传统的农村生活逐渐被淡化,农村居民数量不断减少。另外,改革开放的浪潮催生出大量农民工,他们到城市务工后,普遍会选择在城镇定居,不愿再返回农村。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很多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也主要选择留在城市,这就导致农村居民数量锐减,相应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也就日益缺位。
3.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环境的欠缺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依靠特定的环境。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包含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民间艺术等诸多内容,它们有着很强的风土人情。然而,随着城镇一体化的推进,剪纸、皮影等蕴含乡土文化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它们逐渐背离了赖以生存的乡村环境,成为脱离原有生产方式和生活场景的文化形态,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由于受到城乡发展差异化、资源配置倾斜化的影响,城镇公共文化资源普遍优于农村,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发展滞后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经费缺乏
“部分地方财政资金紧缺,同时国家财政投入也不够及时,难以保障地方财政预算投入到文化项目的比例”[32],再加之鼓励与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制约着社会力量的参与性。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当地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处于滞后状态。经费的欠缺也导致当地农村文化产业规模普遍不大,不能做到及时追踪农民群众的文化喜好和文化需求,进而掣肘着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
2.农村基层文化队伍有待扩充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缺乏高水平管理人才,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大多是由文化水平不高的村干部兼任,普遍来说,他们知识储备不够,工作精力不足,探索新事物的敏感性较差,再加之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工作多、事务忙,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缺乏有力指导,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影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32]。
3.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不够精良
目前,虽然每个村镇都建有文化站、文化室,会向农民群众提供一定的公共文化产品,但这些产品普遍雷同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如许多乡镇和行政村提供的改革文化产品主要为报纸、宣传册等,形式比较单一,真正受到农民群众喜爱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较少,往往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采购的文化产品出现浪费,进而造成文化产品供需矛盾[33]。
当前,由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存在差异性,部分农民仍然受固有观念的影响,加之农村环境带有相对的封闭性,这给移风易俗的展开带来了一定挑战,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部分农村陋习依旧盛行
由于受到落后思想的影响,部分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依然存在,加之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对移风易俗的意识相对欠缺,使得某些不良风俗依旧盛行[32]。如不少农村地区,婚丧陋习、重男轻女、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依旧存在。
2.不良信息的传播冲击着移风易俗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农村网络通信的发展,农村基本实现网络化,农民对外交往不断扩大,视野不断开阔,但网络中也混杂着大量虚假和不真实的信息,大家对信息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干扰,这极大妨碍着移风易俗。部分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些宣扬陋俗恶习的信息,倘若不加限制地肆意传播,这将会对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
3.移风易俗趋于简单化、形式化
在部分农村地区,某些乡镇干部自身思想觉悟不到位,认为移风易俗本身不具有“硬指标”,并且与自己的政绩不挂钩,认为其无关紧要,一旦遇到上级突击检查,便安排村民开展一些形式化活动,使得移风易俗的效果大打折扣[30]。除此之外,某些地区移风易俗在活动形式上也缺乏创新性,对农民没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村镇移风易俗活动大多集中在公益广告的宣传或是宣讲会的开展,活动形式简单雷同,并没有结合自己村庄的实际去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得当地农民参与感很低。
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迈上新的奋进征程,乡风文明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着眼于当前乡村振兴的现实境遇,全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34]。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建设
欲想用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积极前进。各基层党组织要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要改变农民封建保守的思想观念,并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帮助农民群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公德奖惩机制,加强农村道德建设
建立社会公德奖惩制度,是保障农村社会公德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对于那些有利于社会公德传承的行为,要实行奖励。比如对开乡村爱心超市、对孤寡老人实行帮助的村民,赋予“最美村民”的称号,以资鼓励;对于那些漠视赡养老人义务或是抚养子女义务的村民,利用相关法律严惩。完善社会公德奖惩机制,用法律的威慑力和强制性促进公民规范社会道德意识,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
3.落细落小落实诚信教育,加强农村诚信建设
在农村诚信建设中,不应陷入空口宣传、盲目讲大道理等形式。必须把它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最生动的例子感染大众,用最贴近生活的诚信榜样引领群众,将诚信教育融入农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营造一种“诚实守信,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氛围。同时,必须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培育健康向上的诚信文化,创建诚实守信的和谐社会。
1.融合现代科技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便利的条件。如可以构建网络特色村镇会馆,建立充满浓厚风土人情的精神文化家园,跨越时间、空间来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不仅可以联络同乡情,更可以扩大乡土文化的影响力。又如建立当地的网络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宣传本村特色的文化内容、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外出工作、读书、生活的人们可以通过相关平台或公众号快速、及时地了解本村的文化生活。
2.落实农民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农民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始人、保护者和传承家,他们的参与度直接关系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质量。一方面,要寻找对文化传承具有浓厚兴趣的农民,由他们作为带头人,不断探寻符合本土实际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路径;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培养一支懂文化、爱文化的农村优秀文化传承队伍。
3.构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体系
想要更好地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承质量,构建一套完备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体系迫在眉睫。一方面,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如颁布实施乡土文化地标保护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规划等;另一方面,设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发展基金,吸引广大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调研,创造出更多、更好、更贴切农民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贴近自身实际的文化服务,推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优化。
1.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保障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需求
要在以政府资金为主的基础上,出台相应优惠政策,积极吸收各类社会资本,建立政府资金占主导地位、社会各方共同出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帮助各级村、镇相关文化部门设立专项基金,多渠道充实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库,努力解决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缺乏、资金不足的问题。
2.培育挖掘文化骨干,建设高素质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要积极培育和挖掘高素质文化人才骨干,建立健全高素质文化人才引进机制,激励文化人才走进乡村,积极推动乡土文化的发展。依托乡文化站、艺术剧团,发掘、培养本土文化骨干。通过“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方式,选拔、吸引优秀的艺术人才。建立专、兼职人员队伍,以提供全方面的智力支撑。最后,可以通过相应的文化志愿活动,招聘社会上致力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志愿者,为实现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繁荣添砖加瓦。
3.打造农村公共文化品牌,塑造农村公共文化精品
文化部门要走进基层,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充分认识他们的刚性文化需求,塑造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精品。一是要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凸显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独创性。比如湖北省孝感市充分依托本土孝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出孝文化学习基地供农民群众学习、参观,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着孝文化,渐渐归化为自己的亲身行动,不仅美化了乡村,同样也美好了村民的生活。二是要打造远近闻名的乡土文化品牌,举办具有农村本土特色的文化活动,使文化活动接地气、有人情味、接受度高。
1.发挥新乡贤的文明乡风倡导者作用
“新乡贤是在情怀上心系乡土,在道德品行方面具有楷模示范作用,在资本人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在实践上能为乡村发展作出力所能及奉献的贤能人士。”[35]在乡风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乡贤的文明乡风引领者、参与者和倡导者的作用。各地方政府应建立乡贤联络机制,委派相关人员保持与新乡贤联络,保证新乡贤与乡村信息的实时沟通,激发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其发挥新乡贤的“教化于民、泽被乡里、反哺桑梓、浸暖故土”的文明乡风示范作用,真正做到见“贤”思齐。
2.加强宣传引导,塑造社会良好风尚
加强宣传是弘扬优秀乡风乡俗,为移风易俗行动的顺利展开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其一,充分借助媒体宣传。要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具有乡村特色的家风古训、睦邻传统等优秀传统民俗,为农民群众提供有历史传承又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其二,要利用好典型宣传。把农民群众身边的道德人物、文明家庭、好人模范通过广播、村社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明乡风就在自己的身边。
3.强化专项整治,全面推进移风易俗
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整治方案,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牢牢抓住“三个文明”建设。一是要抓好婚育文明。要用文明的婚育观教育农民,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社会中出现的不良婚育现象进行严厉监督和打击,鼓励农民争做“文明婚俗示范者”。二是要抓好殡葬文明。民政部门要积极出台和实施完善的殡葬制度,切实抓好农村殡葬改革,极力遏制殡葬奢靡之风。三是要抓好生态文明。对于破坏生态平衡的农耕方法,导致水土流失的滥砍滥伐,私自占用土地进行住房和墓地改建的行为进行遏制和禁止,要有序引导农民群众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并建立平衡的生态体系。
总之,必须将乡风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维互动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施行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社会氛围。当前,中国乡村振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与挑战交织交融、同步激荡。要全面审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现实境遇,精准把脉乡风文明建设的时空场域,不断为其更新发展内容,优化实践进路,提升建设实效。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有力指导下,实现人居环境好起来、精神生活富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但也必须意识到,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且漫长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数十代乃至数百代的人民共同努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乡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推进,进而达成乡村振兴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