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的写作要领探析

2023-03-14 03:33连肖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2期

摘要: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新闻体裁。写好消息,被视为记者的看家本领。要写好一则消息并非易事,甚至有许多老媒体人将如何写好消息当作贯穿职业生涯的研究课题。文章以一些经典案例和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案例,深入探讨四类常见消息的写作要领,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新闻消息;动态消息;会议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消息;写作要领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2-0158-03

新闻消息写作,虽是记者的入门技能,但要写好并不容易。消息的特点是真实、迅速、新鲜、短小。消息的分类众多,其中,动态消息、会议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消息最为常见。本文结合一些经典案例和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重点分析上述四类消息的写作要领。

一、动态消息要简洁凝练

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准确、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消息形式。

笔者认为,在动态消息写作中,应惜字如金,力求简洁凝练,以最少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有种说法是“事情越大,新闻越短”,不无几分道理。

倒金字塔结构在动态消息写作中非常适用,具体做法是: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导语里,次重要的内容紧接导语,再次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后。导语写作追求简洁凝练,切忌讲废话,力求一两句话就把核心信息表达清楚,让核心内容迅速抓住读者眼球。

上述方法在经典案例《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这则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仅一句话,高度凝练,起到了开门见山、直击核心的效果。导语后依次铺陈其他信息,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从“暂停”到“重启”: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1],也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这则消息的创作背景是,经过顽强抗疫,2020年4月8日,终于迎来“离开武汉通道解除管控”的重要时刻,这对于全国抗疫而言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意味着全国抗疫进入新阶段。这则消息无论是导语还是正文,均高度简洁。导语“这是注定将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人员凭健康‘绿码安全流动。”虽短短六十来字,却直观地描述出全国乃至全球聚焦的武汉“重启”状态。第二段简要介绍了这则消息的写作背景。第三段至第五段生动呈现了武汉“重启”之下的众生相。第六段至结尾,全景式回顾了实施离汉通道管控以来的76个日夜,展现了“封一座城,护一国人”的抗疫壮举。语言高度凝练是这篇获奖作品的重要特色,全文908字,精煉、生动、巧妙地完成了宏大叙事。如果记者没有字斟句酌、精心打磨,很难完成这样的精品消息。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中国宣告消除千年绝对贫困》[2]的导语同样只有一句话:“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5日宣告消除绝对贫困。”这则消息创作于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布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则消息先是开门见山,点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消除绝对贫困,再回顾了中国脱贫的伟大历史进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带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此国家投入巨大力量,包括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近1.6万亿元等,紧接着采访海外学者,援引总结海内外舆论动态,得出中国的减贫治理为世界创造了一个样本的结论。该作品全文901字,主题宏大,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历史叙述与未来展望兼顾,语言朴实且高度凝练。

记者在写作动态消息时,不妨借鉴学习上述优秀案例,善于使用一句话导语和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手法,在成文时力求逻辑结构清晰、语言简洁凝练,用最少的篇幅最大化地容纳有效信息,争取做到“多一字冗赘,少一字不行”,从而进一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会议消息要视角独特

会议消息,是指用消息的形式对会议进行报道。会议消息发挥着介绍会议基本情况,宣传会议内容,传达会议精神,扩大公众知情权等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时政记者、财经记者等时常要创作此类消息。

笔者认为,善于观察、视角独特、触觉敏锐、挑准干货,在会议中捕捉亮点,跳出会议写会议,是决定会议消息写作成败的关键。会议消息写作非常考验记者的眼力、脑力和笔力。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3]的创作背景是,2019年3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在会见该国众议长菲科时,面对其提问:“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做出了精彩回答:“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记者迅速记录下这一幕,这则消息在会见结束十多分钟后发出。与常规的会议消息不同,记者没有仅就会见写会见,而是以敏锐的捕捉力、细致的观察力、纯熟的白描手法,将这个微场景有声有色地还原出来。作品中不仅有精彩的对话,还有恰到好处的人物动作和神情描写,生动展现了大国领袖的魅力风采和人民情怀。

毫无疑问,这则精练、生动的会议新闻广受读者欢迎。作品发布后很快引爆网络,海内外广泛转载,成为全网点击量过亿的爆款。当年的中国新闻奖评委评价,这篇作品“微”篇幅中见大势,“微”话题中见大义,“微”场景中见大道。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这两天是哪天?今天还是明天?”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辣味足》[4],记者带着善于观察的眼睛参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不平和的会议气氛让其敏锐捕捉到新闻点,将报道视角放在会议现场的“辣味”上,通过捕捉干部们当面对质、自我检讨等举动,反映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干部们直面工作问题、敢于刀刃向内的做法。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32岁的“高工”笑了!甘肃214人通过“绿色通道”晋升高级职称》[5],也充分体现出视角独特对会议新闻的重要性。2020年11月,甘肃省召开2020年第三次人才职称特殊评价(答辩)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通过答辩破格取得高级职称。记者采访得知,甘肃省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了《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为优秀人才职称评审开辟“直通车”。

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闻点,采访了32岁酒钢集团职工梁克韬取得高级职称的经历。导语先从梁克韬的案例切入,引发读者关注;再由个体延伸至群体,介绍了新闻的背景,即梁克韬取得高级职称得益于甘肃省启动的特殊人才职称评价体系,通过“绿色通道”,200余人取得了高级职称;随后,邀请专家对该政策进行解读。整个作品的逻辑由故事推进到政策解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视角独特对于会议新闻而言至关重要。记者采写会议新闻时,目光除了要聚焦会议精神、会议文件,还要紧盯会议现场,吃透会议的深远意义,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以一双独特的慧眼去挖掘精彩瞬间,让会议新闻场景更活、用意更妙、内容更有深度。

三、人物消息要紧抓人物特征

顾名思义,人物消息就是用消息的形式报道人物事迹。此类消息在典型人物报道中最为常见。笔者梳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发现,凡是优秀的人物消息,都准确、及时地抓住了人物特征,如人物的外貌、习惯、动作、精神风貌、思想、事迹等。人物消息未必要讲究全,有时对人物的某个行为特征、某句话、某个过人之处、某个与众不同之处的刻画,就能让人物活起来,令读者印象深刻。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把七千多人信息装在脑子里》[6],旨在反映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记者在走基层过程中发现一名51岁的科級干部,此人并不出名,事迹也不轰动,但这名干部有个过人之处,那就是脑子里装着许多老百姓的鸡毛蒜皮事,心里总是惦记着老百姓哪些问题还没解决,哪些事情该什么时候解决。经过采访,记者总结出这名干部的工作秘诀:把七千人的信息全都装在脑子里。记者把这个核心信息作为消息标题,立马让人眼前一亮,一位认真负责、敢于担当、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形象跃然眼前。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农民卞康全一家三代守护五条岭烈士墓70余载收集836名烈士资料替98名烈士找到亲人》[7],也紧紧抓住典型人物的特征“一家三代守护五条岭烈士墓”,展开采写。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战斗在曾祖父殉国的土地上》[8],紧紧抓住“80年前,人民英雄杨靖宇为抗击日寇侵略,壮烈牺牲于白山松水;80年后,他的曾孙马铖明继承先辈遗志,来到曾祖父殉国地革命老区靖宇县,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这一特征,通过刻画两代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及对红色精神的传承,进一步彰显作品的意义。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紧紧抓住人物特征是人物消息写作的要领。记者在采写人物消息时,应多花力气去观察挖掘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多思考典型人物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层层深挖必定会有所收获。而这个收获或许就是决定作品是否出彩的关键。总之,要想让人物跃然纸上,一定要将人物的特征找准、写好,让新闻主题更加鲜明,新闻细节更加丰满,新闻价值更加独特。

四、评述消息要画龙点睛

评述消息通过对事实的评论或总结来揭示新闻的意义,帮助读者加深对新闻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资深记者都善于创作评述消息,他们会在陈述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附上一两句评论,直击新闻要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84年7月29日,新华社发表的一则评述消息的导语这样写道:“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纪录的局面在今天11时10分被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突破。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取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第一句就是恰到好处的评论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一语道破此消息的重大意义。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兰考“焦桐”意外长成“摇钱树”》[9],讲述了五十多年前,为了防风固沙,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量种植泡桐,五十多年后泡桐成了当地百姓的“摇钱树”一事。作品结尾这样写:“世世代代的庄稼户,放下镰刀,拨起琴弦;一棵树,成就一方产业,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棵棵泡桐正谱写出兰考新时期发展的美妙乐章。”这句评论将作品推向高潮,使采写的意义明确凸显。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城乡居民同病同保障》[10],也是一则成功的评述消息。2019年,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安徽省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保障待遇实施方案(试行)》。记者根据此文件,精心提炼由复杂数据组成的核心政策。导语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此文件的重要意义在于“安徽省将打破城乡地域、身份限制,实现城乡居民同病同保障”。在这句评述的提纲挈领下,逐一解读了具体的政策变化,同时通过采访省医保局及权威专家,多维度做厚消息。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遇到重要事件发生、重大政策调整时,写作消息一定要注意提炼主旨要义,用评述的方式对新闻进行精深加工,最好凝练一两句点睛之笔,让烦冗的信息变得简洁轻松,让难懂的新闻生动易懂,让轻飘的内容变得厚重且意义深刻。

五、结语

消息虽然短小,写好却不容易。本文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和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发现要写出精彩的消息是有规律可循的,并总结出四类常见消息的写作要领。

动态消息写作,切记不绕弯子、直奔主题,宜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语言宜客观平和、简洁凝练,便于读者用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会议消息写作,切记跳出会议写会议,善于从会议或材料中选取独特视角,选题要大中取小,挑选精彩的细节或抓住关键性瞬间,写作要小中见大,通过某个细节洞见整个事件;人物消息写作,要善于捕捉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紧抓人物的语言、行为、习惯等特征,通过刻画人物特征,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评述类消息写作,要吃透新闻事件的意义,通过简短的点睛评论,进一步烘托主题,彰显新闻的意义。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新闻消息的写作手法不断更迭,媒体从业人员应与时俱进,全身心投入新闻写作的创新研究中,争取用耳目一新的写作手法为新闻作品注入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从“暂停”到“重启”: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21-10/26/c_1310266730_2.htm,2021-10-26.

[2] 中国宣告消除千年绝对贫困[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 zgjx.cn/2022-11/01/c_1310667984_2.htm,2022-11-01.

[3] 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 zgjx.cn/2020-10/12/c_139433878.htm,2020-10-12.

[4] “這两天是哪天?今天还是明天?”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辣味足[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20-10/23/ c_139458460_2.htm,2020-10-23.

[5] 32岁的“高工”笑了!甘肃214人通过“绿色通道”晋升高级职称[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21-10/28/c_1310239033_2. htm,2021-10-28.

[6] 把七千多人信息装在脑子里[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 xinhuanet.com//zgjx/2016-08/30/c_135644902_2.htm,2016-08-30.

[7] 农民卞康全一家三代守护五条岭烈士墓70余载收集836名烈士资料 替98名烈士找到亲人[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 cn/2019-06/24/c_138168134_2.htm,2019-06-24.

[8] 战斗在曾祖父殉国的土地上[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 zgjx.cn/2021-10/28/c_1310238924_2.htm,2021-10-28.

[9] 兰考“焦桐”意外长成“摇钱树”[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20-10/23/c_139458461_2.htm,2020-10-23.

[10] 城乡居民同病同保障[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 cn/2020-10/12/c_139433889_2.htm,2020-10-12.

作者简介 连肖,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写、编辑、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