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023-03-14 05:04:37杨靖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育功能学校教育立德树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在教育界的运用也越来越深入,这也为扩大思政教育范围提供了可行路径。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探究法,分析现代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现代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点,总结现代传媒的作用及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文章认为,现代传媒扩大了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创新了思政教育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教育效益,同时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效率,因此教育者要加强对传媒技术的学习,建设完善的现代传媒思政教育机制,打造利于思政教育的环境,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充分发挥思政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功能;学校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2-0111-03

课题项目:本論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与高校思政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20221177

现代传媒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为代表,具备多种社会功能,而传播信息是最基础、最主要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信息获取、选择、传播的过程,通过丰富、正确的信息,对人的思维和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看,现代传媒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广大的受众群体提供有用的信息、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高雅的社会文化。

一、现代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终身教育的“大学校”

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现代传媒具有传播信息、监测环境、传承文化、整合社会的功能。有学者提出,现代传媒是社会价值的导向器,担当着引导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神圣使命,这一观点凸显了现代传媒的教育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除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再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在此背景下,现代传媒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正如学者沙莲香所言,“透过大众的沟通,将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并且持续地教导那些远离学校的成年人与社会成员,分享共同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传统”[2]。即现代传媒具有受众多、实际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跨越时空等特征,所以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人进行再教育,甚至成为提供终身教育的“大学校”。

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现代传媒成为学习型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深度运用现代传媒推进继续教育,进而让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教育责任的人不断更新、补充、拓展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运用现代传媒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

(二)促进公共空间的建设

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传媒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关注的问题和现象也进一步影响受众,使受众潜意识地根据媒体对各种问题的关注程度展开思考和讨论。

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以民众的公共意识为基础,以现代传媒为媒介。在公共空间中,人们要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就要深入研究和思考其中的知识[3]。现代传媒在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人们进行思想的引导。人们可以利用现代传媒来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和现象,并将自己的需求与媒体的导向相结合,以强调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关注,通过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并分析与解决共同问题。

在公共空间,可以利用现代传媒进行舆论引导,从而对大众产生影响。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公众话题,加强大众对现代传媒的认知,有利于增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貌似存在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受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常常被教师忽略,所以在这种课堂环境下,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通常较为消极。而新媒体的发展和传播模式的重构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更多的主观愿望得以表达,同时也使受教育者的表达渠道更为畅通[4]。

以往,媒体仅以单一的方式传递资讯,而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异军突起的新媒体的作用正在加强,在传递资讯的同时,也对受众的思想产生了影响。

二、现代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点

(一)隐匿性

现代传媒可基于各种媒介平台广泛传递信息。在这些媒介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其影响力比课堂教学要大很多。由于不是学校思政教育,不能用分数来衡量,因此很难统计教育效果如何以及有哪些人受到了影响。但是,受众与媒体的接触是无法回避的。

从网络媒介来看,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网络接入环境更加多元。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规模较2021年12月新增网民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较2021年12月提升1.4个百分点。从网民的上网行为来看,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8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698万,占网民整体的75%[5]。

(二)融合性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现代传媒承担的主要任务并非教育,而是以传播新闻、引导舆论为主,教育只是附属功能,但教育无所不在,新闻报道、新闻访谈、文化娱乐、体育比赛都附带这样的功能。同时现代传媒中产生教育作用的内容也是一个复合体,一条新闻资讯、一部电视剧等可以包含多元的知识。比如电视剧《三国演义》,除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外,还可以加深人们对我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了解,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多元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学校思政工作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例如高校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思政教育。现代传媒则无时无刻向人们传达着各种信息,有教育相关的,也有非教育的[6]。但这些信息的传递没有系统,它的表达是零散的。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其作用不在于全面构建知识系统,而在于扩大其视野、提升其创造力、摒弃错误的思想等。

三、现代传媒的作用及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深化,现代传媒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充分挖掘现代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了解其作用及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力求扩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最终提升国民思想政治素养。

(一)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

因为现代传媒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影响范围大。因此,现代传媒传达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能在社会中形成某种社会认知、共识、心理和风尚,进而对大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以及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了现代传媒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从而达到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教育方法的及时性

现代传媒是反映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及时、快速地反映社会、服务社会,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手机、电视、广播等的广泛运用,使现代传媒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实现时空同步。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容更新缓慢、教育方式缺乏创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此,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积极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网络直播、远程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这些技术手段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进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教育效益的递增性

多媒体、人工智能、知识库、信息高速公路等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进一步融合,使教育的互动性增强,拓展了教育形式。此外,这些技术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能面向受众提供开放、个性化的服务。这些都直接、间接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的、智能化的平台。

在这样的环境中,原本单调、乏味的思政教育变得亲切、生动、引人入胜,师生可以在更轻松的氛围中互动、交流,充分激发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实现个性教育、因材施教、及时教育等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1.可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

现代传媒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深远。重大新闻事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迅速地传播到四面八方,并产生巨大影响。基于这种速度和传播范围可知,媒介宣扬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认知、社会认同都会自然而然地对大众产生影响。

可以说,在当今社会,大众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媒介的影响。因此,运用现代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广泛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从而实现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民化。

2.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及时、快速地反映社会生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这一特点更加突出。借助现代传媒,在没有时空限制的情况下,大众几乎可以同步获取信息、了解新闻。现代传媒便捷、快速等优势,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教学组织上的滞后,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比如,通过互联网实时直播各类重大会议、重大事件,就可以发挥现代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多媒体、超媒体、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现代传媒,由于其具有互动性、选择性、超文本和多媒体形式、开放性、参与性、个性化和服务性等特点,传统单向度、枯燥的教育行为成为一种外部的激励,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行為参与度。

四、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要想有效发挥现代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协调合作,具体有以下可行策略。

(一)注重媒介素养的培育

如今,现代传媒日益成为社会的“服务器”,认识、理解、运用现代传媒已成为人们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媒介素养始终把人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重视对现代传媒的正确理解与科学运用,强调创新思想,从而实现对传媒价值的清晰认知。媒介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直接影响着大众在信息化社会中的整体素质。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效的信息交流需要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具备这种素养,可以主动过滤掉消极、无用的信息。教育者要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前提下,突出现代传媒的积极意义、价值和作用,从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与追求。

(二)注重传媒技术的学习

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媒体资源的利用和媒体技术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关系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教育,教育者应积极认识和掌握现代传媒资源,在恰当的时机使用媒介资源。教育者有效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可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从单一性到丰富性的跨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将现代传媒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让理论变得生动、让思想变得鲜活、让信念变得亲切,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内涵和意义。

(三)注重教育方法的改进

“人的精神生产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贯穿于每一个人的生命。为保障大众精神生产与实践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坚持把受教育者看作服务对象和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培养,增强其理解能力。

(四)注重教育环境的打造

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而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主动地创新教育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传媒的力量,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合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注重辐射性、发散性、联动性。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来教育学生,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五、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现代传媒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现代传媒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并积极发掘和利用现代传媒,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熊晓梅.发挥现代传媒积极功能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56-59.

[2] 沙莲香.“创造性精神”鼓励与文明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26-27.

[3] 刘玲.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微[J].学理论,2013(35):378-379.

[4] 桂芳玲.基于现代传媒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7,24(5):12-14.

[5] 饶宁华,赖雪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基本形态及其功能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85-89.

[6] 李乾.现代新闻传媒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实践[J].传播与版权,2022(8):112-114.

作者简介 杨靖,助教,研究方向:新时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功能学校教育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围棋教育功能的探索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6:07:08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2:30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24:19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