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育
复习导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探索时期,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成就与教训并存。第二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经济生活: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基;“一五”计划,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及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国民经济保持着快速增长,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思想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新发展;双百方针提出,科技文艺蓬勃发展;教育事业起步并发展;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成就突出;“文革"时期文艺教育等事业遭重创。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考点一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1949—1978年)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巩固政权的统治措施(1949—1952年)
(1)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2)稳定物价: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2.基本经济制度建立(1953—1956年底)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逐步實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1966年)
1.正确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年):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2)中共八大(1956年):主要矛盾是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矛盾;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探索失误
(1)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59—1961年发生了严重经济困难。
3.调整恢复
(1)1960年,实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1962年,七千人大会纠正“左”倾错误,深入总结经验。
(3)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4)1962—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典型例题
例1.(2023·山东卷)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国家和工厂是对立统一的,即工厂应该受国家的统一管理,而工厂也应该拥有一定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适当提高工厂的生存经营自主权,故A项正确。
【参考答案】A
考点二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年)
一、经济体制改革
1.进程
(1)农村: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渐推广;乡镇企业的兴起;2006年,取消农业税。
(2)城市: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十四大后,我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目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2.目标及实现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3.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发展。
二、对外开放
1.进程
(1)经济特区: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1988年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2)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2000年,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自由贸易区开始探索。
2.特点:形成沿海到沿江,沿边到内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考点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
2.2017年,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3.2021年,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难任务,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征
1.政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中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的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3.思想: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典型例题
例2.(2023·湖南卷)右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
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取得了巨大成效,引起省、中央的关注、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得到推广,严宏昌率先购买拖拉机既说明包产到户产生了经济效益,又可知农村改革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支持和肯定,故C项正确。
【参考答案】C
考点四 思想文化与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1956年,《论十大关系》。
(2)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邓小平理论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2)中共十二大: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3)中共十三大:1987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6)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形成,2002年中共十六大写入党章。
(2)内涵: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
4.科学发展观
(1)形成: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科学发展观,2007年中共十七大写入党章。
(2)内涵: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形成:2017年,中共十九大写入党章,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議写入宪法。
(2)地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二、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及空间技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成功进行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漫步;“嫦娥一号”首次完成绕月探测;2020年,完成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
2.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南优二号”;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3.青蒿素:屠呦呦从青蒿中分离出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4.海洋技术:2020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5.高铁技术: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