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0期合刊参考答案

2023-03-13 10:46
关键词:材料文化

专题11

1. B 据材料可知,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和中世纪天体运行理论,人们长期信任并未有人提出懷疑和异议,但16、17世纪有人用实验检验证明这些理论的不合理之处,说明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理性的思维方式得到创新发展,B项正确。

2. C 据材料“绝大多数的艺术品都是赞助人委托艺术家制作的”“赞助人通常是怀着特定的宗教、政治意图来委托艺术家制作艺术品的”可知,文艺复兴的作品很多都是赞助人怀着特定的意图委托制作,虽然其中体现了人文主义,但也被用来“表达和宣传特定的信息和价值观念”,且赞助人一般都是上层人士,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局限性,C项正确。

3. B 由材料可知,16世纪意大利学者瓦拉认为,上帝并不干预人的行为,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产生行为并为此承担后果,这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项正确。

4. D 根据材料可知,加尔文肯定了人们通过奋斗获得事业成功,肯定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迎合了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D项正确。

5. D 根据材料“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连在一起”,说明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德意志人认识到作为民族整体的存在和意义,从而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D项正确。

6. D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欧洲科学社团的建立为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组织基础,有助于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D项正确。

7. A 由材料“从自然中寻找精准、永恒的尺度”“岂能容忍用国王的脚”可知启蒙运动追求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随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进一步推动用自然中精准的尺度即公制度量衡在法国产生,反映出启蒙与革命的延续,故选A项。

8.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宾诺莎是启蒙思想家,他认为无论是君主政体,还是贵族政体,都只关心自己私利,要能关心每个人的利益,就得建立民主政体,实行民主政治,B项正确。

9. B 据本题材料“劳动者在主人的客厅里和主人坐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一同话家常”“一切令人难堪的身份差别都消失在公众的平等之中。上层分子也能以较平等的态度待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18世纪60年代来自欧洲的启蒙思想传播至北美地区,启蒙思想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主张自由、平等、理性,才导致北美地区身份差别消失在公众的平等之中,B项正确。

10. B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卢梭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强调人的权力;而《共产党宣言》指出“人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是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广泛吸收,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可见马克思主义超越了西方人文主义,B项正确。

11. B 根据“在巴黎公社64名委员中,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成员占37名”可知,第一国际巴黎支部为巴黎公社提供了大部分的成员,由此说明第一国际为巴黎公社奠定了组织基础,B项正确。

12. A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恩格斯提出不能立即实行公有制,必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后才能实行,这一观点阐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性,A项正确。

13. B 由材料信息可知,列宁在俄国革命期间,社会动员工作由围绕城市工人展开转变为进行农村社会动员,这得益于列宁对俄国国情认识的深化,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B项正确。

14. A 据本题材料“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可知,材料强调教育为现实服务,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A项正确。

15. D 根据材料“租让给私人资本管理”“绝大部分保护项目下放到市区级和民间”“颁布了关于私人捐助的相关法律”可知,意大利等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都借助了私人的力量,体现了它们积极利用民间力量保护文化遗产,D项正确。

16. B 据本题材料可知,建国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B项正确。

17. (1)角度:材料一中的学者是从社会经济发展(或工商业的发展)的角度予以分析的;材料二中的学者是从天文学和数学发展的角度予以分析的。(2分)

因素:文艺复兴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宗教改革冲击了神学权威;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近代大学的兴起;中世纪科学成果的推动。(6分)

(2)示例

看法一:赞同。“科学革命”这一词汇的内涵与外延不一(或“科学革命”这一概念是后世学者提出的,或对于科学革命的起止划分属于一种历史解释)。学者研究“科学革命”的目的不尽相同。(6分)

看法二:不赞同。“科学革命”是客观存在的史实,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都有具体的科学研究,且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被人们当作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学者关于科学革命起止年限不同的观点是因为人们对“科学革命”的研究还不够深入。(6分)

看法三:部分赞同。科学革命的起止年限确实存在争议,这是因为学者研究“科学革命”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是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学者对于科学革命的起止年限可能会逐渐达成共识。(6分)

18. (1)背景:出版业贸易的发展和自由化的加强,为出版业转型提供必要条件;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出版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稳定的政治形势,为出版业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国内外需求的增加为转型提供了市场动力;启蒙运动和教育发展的推动。(6分)

影响:推动英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促进政治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加速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出版业市场的繁荣促进经济发展;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4分)

(2)不同走向:仍处于传统阶段,未向近代化转型;未形成产业化。(2分)

原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明清时期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文化氛围不同,明清时期中国实行文化专制;教育水平不同,中国古代教育体制使百姓文化水平偏低;保障制度不同,明清时期中国的书籍审查严格,缺乏对出版业的法律保护。(4分)

19. (1)新发展:工人运动更具理论性,组织性加强,合法斗争形式,政治斗争为主。(4分)

(2)示例

论题:符合实际的理论,推动实践的发展。(1分)

论述:巴黎公社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尝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所继承,如改造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掌权的政府等。在此基础上,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人民掌权的苏维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法令与措施,并且引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当然,对于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列宁也有吸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如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等,这些为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分)

中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政治上,“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经济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高科技取得重大成果,教育事业发展;民族关系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获得法律保障;外交上,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培育和践行。(4分)

总之,理论要符合本国国情和实际才能推动实践取得成功。(1分)

20. 示例一

特征:“人”不断得到解放。(2分)

说明:欧洲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者宣扬人、人性,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地位。笛卡尔和他的继承者比哥白尼等更进一步使认识脱离 了信仰。到启蒙运动时期,人的认识与信仰自觉脱离,人文主义发展到了理性主义阶段,即反对教会的权威和迷信, 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法治社会。(6分)

示例二

特征:思想革命与科学革命相互促进。(2分)

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和艺术家开始重新研究和翻译古典著作,使得古代科学和哲学思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促使人们开始对传统的观念和权威进行质疑,为新的科学思想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宗教改革激发了人们对思想自由和个人独立思考的追求,使得人们对传统的神学观点和宗教权威产生了质疑,这为科学思想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近代科学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学进步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如牛顿力学科学地揭示了宇宙的奥秘,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为启蒙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生。(6分)(如答出其他的“思想解放的程度不断加深”“重要历史人物推动了思想解放”等特征,说明有理有据亦可酌情给分)

专题12

1. A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对外殖民扩张,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当地的印第安人遭到大规模屠杀,与材料美洲(墨西哥)地区印第安人人口急剧减少相符,故①正确;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与材料相符,故②正确;先有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后来才有非洲黑人的被贩入,故③错误;16、17世纪美洲没有进行工业革命,也就没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冲击,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 D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与材料中“1503年到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一共掠夺了153564公斤黄金,7439142公斤白银”相符,故选D项。

3. B 材料提及英国、法国在北美、印度等地的争夺及其结果并结合所学可知,英法战争意在争夺全世界的霸权,“七年战争”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故选B项。

4. D 材料可见,印度人对侵略者并无痛恨情绪,甚至自愿加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部队且人数逐渐增多,这说明印度人缺乏民族意识,故选D项。

5. D 据材料可知,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欧洲殖民者过来的时候,当地的土著生产力极其低下,欧洲殖民者通过剿灭、赶走土著进行占有。而在亚洲和非洲大陆则是另一种情形,当地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人口众多,欧洲殖民者无法通过赶走和剿灭土著进行占有,只能利用当地的生产关系,强制当地土著为其国家提供粮食和原料,故选D项。

6. B 由“本着相互友好协商的精神”、“保障各国人民……利益”以及“避免……纠纷”结合1885年列强瓜分非欧洲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议定书的签订旨在协调列强争夺刚果的矛盾,故选B项。

7. D 根據材料可知,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占有土地,建立大领地和种植园,并且统一两国关税,这些都是法国对阿尔及利亚进行经济扩张的表现,D项正确。

8. C 据材料“英国驻埃及领事克罗默说英国对埃及的政策首先是要求埃及向英国出口棉花,然后再从英国进口棉织品”可知,英国要求埃及首先向英国出口棉花,进口英国棉纺织品,这属于典型的经济殖民主义,故选C项。

9. C 据材料“欧洲实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美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欧洲实现了对绝大部分非西方土地的经济剥削和殖民统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人类历史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故选C项。

10. C 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从自发斗争走向大觉醒时代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主要原因是亚洲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不断发展,也就是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从而推动民族民主运动不断发展,故选C项。

11. A 根据材料可知,印度国大党通过弘扬古典文化,唤醒民族意识,推动民族解放运动,A项正确。

12. A 据材料“二战前反映的是欧洲民主主义者的价值观念”可知,其主体为欧洲民主主义者,据材料“民族自决权利主体为‘……殖民地和发展中世界的前殖民地国家”可知,“民族自决”主体发生了变化,由欧洲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殖民地和前殖民地国家,这说明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故选A项。

13. B 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刚果(金)总统宣布国家主义理论,更改国名,要求国民、城市改成非洲化、去殖民地化的名字,这体现非洲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故选B项。

14. A 根据材料“国家的政策不应该出自外国。而应该本着至高无上的民族精神来制定”“真诚地代表尼加拉瓜民族的利益”“完全拒绝外国人对尼加拉瓜的财政干涉”“组织大规模的工人农民合作社,开发自己的自然财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地诺强调国家政策应该由本国决定、总统代表的是本民族的利益、反對外国干涉内政、主张发展本民族经济,这些主张体现了桑地诺民族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

15. C 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大量的华工被运往“加利福尼亚”“秘鲁”“夏威夷群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来这些留在当地的华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往往愿意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的唐人街,他们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故选C项。

16. 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吸收世界各地技术人才促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澳大利亚政府修改并最终废止了《移民限制法》,故选 D项。

17. (1)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国内人口的增加;英国在北美殖民垦殖活动的顺利开展;教派争端和宗教迫害导致民众前往新大陆。(4分)

表现:主动移民取代被动移民成为殖民主力;从直接掠夺转向商业垦殖。(2分)

(2)表现:创办教育机构;进行文学与文化“复兴”;介绍科学知识;传播基督教及其伦理。(4分)

评价:客观上有利于印度文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服务于英国殖民侵略印度的需要;推动了亚洲殖民体系的形成。(4分)

18. (1)措施: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剥夺拉美人民的政治权力;经济上发展种植园经济,推行农奴制,实行贸易垄断;社会治理上强化管控,制造隔绝。(6分)

(2)特征:民主制度有名无实,政权更迭频繁,寡头特征突出。(2分)

原因:拉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和专制传统的影响,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2分)

(3)积极:推翻了殖民统治,建立了新兴国家,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势力,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2分)

局限:没有铲除封建主义,革命果实被寡头窃取,建立起的资产阶级政体与国情不符,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2分)

19.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开始了新一轮的殖民扩张,其发展商业和传教主张符合英国资产阶级殖民扩张的需要;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其废除奴隶贸易主张符合大众观念;新闻报刊业的发展;个人的探险精神和探险成就。(6分)

(2)认识:促进了对非洲内陆的研究和探索,改变了人们对非洲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废除奴隶贸易,客观上促进了非洲社会的发展;但其探险活动所获得的非洲地理和人文资料被列强利用,为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创造了条件,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更加沉重的灾难。(6分)

20. 示例

论题:欧洲人借助工业化逐渐控制了世界。(2分)

阐释: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工业革命打破了原来亚欧大陆农耕世界发展水平大体平衡的局面,欧美出现了工业化强国。欧美工业化国家凭借着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抢占商品市场,抢夺工业原料,在亚非拉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纪中后期,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到20世纪初,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欧美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9分)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欧洲人凭借工业革命逐渐实现工业化并进而控制世界。(1分)

(“示例”仅为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专题13

1. C 据材料中“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和“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可知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冲击了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和习惯,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C项正确。

2. C 根据材料“在亚历山大里亚,东西地中海的学者、艺术家都蜂拥而来,竞芳斗艳,甚至还有来自印度的佛僧。”可知,在亚历山大里亚,来自东西方的学者在此汇聚,说明欧洲文化中心从希腊东移到了亚历山大里亚,C项正确。

3. C 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人在阿富汗建立城市,修建希腊风格的城市设施,发展希腊戏剧与哲学,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军有大量的希腊人,他们随着征战在各处定居,传播了希腊文明,而且,亚历山大统治期间推广希腊文化,所以,亚历山大远征促进希腊文化的扩散,C项正确。

4. C 据材料“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可知,蒙古西征在思想上打破了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故选C项。

5. D 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蒙古西征后,将中国的行政管理办法运用在罗斯,说明战争推动了政治文化移植,D项正确。

6. D 根据材料“1766年”“讨论了当时北美殖民地时期自由民主和反独裁统治的政治主题”和所学知识可知,独立战争时期,民间通过戏剧的形式,激发了美国人的民众民族意识,D项正确。

7. A 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英属殖民地的立法机构和行政运行规则与英国相同,北美法属殖民地的立法机构和行政运行规则与法国相近,反映出殖民地延续了各自宗主国的政治传统,A项正确。

8. A 根据材料中“黑奴传播非洲迷信故事、土著和黑人皈依天主教、西班牙教堂里的巫术气息”可知,非洲文化、印第安人文化与西方殖民者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拉美不同种族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

9. D 据材料“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反抗法国的征服”,可以看出拿破仑对外战争,一方面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促进欧洲各地的进步,另一方面,又是侵略者,侵占他国领土,所以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特征,D项正确。

10. C 依据材料“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可知,美国企图以教育影响近代中国,即通过输出价值观影响中国国民,C项正确。

11. B 据本题材料“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們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为印度各地提供了共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促进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说明英国的文化侵略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B项正确。

12. A 据材料“在朝的统治者……无不为《瀛寰志略》所展示的世界所惊诧”“大清帝国只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瀛寰志略》学习并吸收了西方近代先进的地理学思想,运用当时先进的经纬度学说划分地球,对世界各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有比较准确的划定,这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舆地学观念,引导了传统地理观的变革,A项正确。

13. A 根据材料“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可以看出,这些非洲士兵将会改变以前非洲的境况,为非洲后来的独立运动创造条件,主要是源于参加战争的非洲士兵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A项正确。

14. D 据材料“本土精英阶层 ……掌权之后,仍然保留宗主国建立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财产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并结合所学,英国在将印度变为其殖民地的过程中,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印度的政治体制也学习英国等等,可得出印度难以摆脱西方羁绊,D项正确。

15. D 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印度、新加坡文化,还是埃及文化,都有欧洲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D项正确。

16. B 根据所学可知,波普艺术是美国最重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北方庞然大物指的是美国,“已深深地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文化”表明,以流行文化为主的美国文化自广度和深度上渗入拉美各地,可见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科技及其对信息革命技术的垄断,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和传播地位,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B项正确。

17. (1)历史事件:蒙古西征。(1分)

影响: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5分)

(2)示例

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重构的推动作用。(1分)

17—18 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外传播。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但其对征服地区的压迫与掠夺,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在抗法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3分)

总之,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2分)

18. (1)影响;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 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4分)

认识:靠武力政府建立起来的帝国不会长久;和平交往是历史的主流。(2分)

(2)特点:民间人士的理论研究为侵华服务;战争形态与怀柔形态相结合;民间与政府相互推进;利诱与奴化教育相结合;强化媒体宣传、情报搜集和宗教信仰的作用。(6分)

作用:学者文化人的研究为日本侵华出谋划策;学者文化人的文明论和种族论通过宣传,为广大民众和政府所接受,对侵华战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者文化人在侵华战争期间成为媒体宣传、情报收集、文化教育、宗教入侵等文化侵略的主体。(4分)

19. (1)不同点

福泽谕吉:肯定西方文明程度最高;梁启超:冷静看待西方文明。(2分)

(2)评析

福泽谕吉: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日本在内忧外患中开始明治维新,因此,福泽谕吉主张依据国情学习西方文明寻求国家出路,具有进步性,促进了日本近代化进程;但是福泽谕吉的西方文明先进论和文明侵略论带有美化民主自由的倾向,为侵略战争寻求借口。(5分)

梁启超:20世纪初,西方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但经历一战,西方文明的诸多弊端暴露,梁启超重新审视西方文明,肯定科学仍具有进步性,是近代中国人对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理性思考。(5分)

20. 示例

论题:一国文化的发展应兼容并蓄。(2分)

论证: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由于受到西方殖民主义影响,其文化带有西方文化的色彩,同时复兴本民族文化,如现代非洲的埃及文化,既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因素;新加坡、韩国等东亚新兴国家,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一国的民族文化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8分)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发展应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猜你喜欢
材料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焊接材料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谁远谁近?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