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2023-03-13 05:44陈留远
公关世界 2023年2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院校

陈留远

摘要:高职院校需要家庭和社会协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目前,构建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还面临着掣肘问题,如协同育人理念的民众认识度不足、资源整合度不足、机制完善度不足。这些都影响着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想要真正做到协同育人普及化、高效化,首先要推动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普及化,充分挖掘整合“家、校、社”协同育人资源,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保障。这既是解决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相关问题的有效对策,也是探索构建符合时代新要求育人模式的实践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校、社;协同育人

引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这意味着家校社协同育人除了承载传统学校教育的价值观外,还具有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新意义。

一、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价值

协同育人教育模式要求家庭、學校和社会层面的教育力量都要主动参与,还要求将教育行为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引导,不仅教会受教者知识,更要培养受教者的各种学习技能和实践能力,直至影响受教者的思维方式[1]。学校主要教授各类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实践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既能培养受教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使之更好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还能使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到实处,更能为社会发展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

(一)信任困境:“家、校、社”之间尚未完全形成育人共识

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想要保证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前提是参与工作的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各方能够深入沟通,并达成共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各方还存在沟通不到位,未完全形成育人共识的问题。共识是信任的基础,没有共识就没有信任,“家、校、社”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目前人们对高职院校的传统观念尚未完全转变,社会对高职的偏见依旧较为严重[2]。由于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不高,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明显不足,存在偏见。社会上许多地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未形成重视、尊重技术型人才的良好氛围。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在职场、社会中处于学历鄙视链中较低的一层,面临着很多政策限制和歧视。这就导致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间的不信任,进而使得三方无法达成深度育人共识,影响协同育人效果。

(二)沟通困境:“家、校、社”之间沟通渠道不畅

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教育只是知识上的提升,对孩子在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的种种问题视而不见。当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很多家长把教育的重任几乎完全托付于学校,甚至由于学生成绩不好,没考上本科就直接放弃对孩子教育的关心。这些因素导致家校沟通态度消极、家校沟通内容片面。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其中有部分原因出自原生家庭的教育缺失,这会让学校认为家长可能不具备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家校沟通时间精力成本较大,导致家校沟通反馈失效。再加上社会方面不重视与学校沟通,当学校寻求社会层面支持帮助时,不能有效及时提供资源对接,导致践行家庭与学校、社会的协同教育的难度不断加大[3]。

(三)合作困境: “家、校、社”之间尚未完全明确分工职责

从本质角度进行分析,想要获得良好的协同育人效果,对于家庭和社会以及学校三方而言,需要进行积极沟通,并针对协同育人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各司其职。例如,对于家庭而言,在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进行私德教化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等;社会教育除了兼具学校和家庭教育内容外,还负有终身教育之责。明确的分工是建立联系、发挥作用的基础,但在当下,很多教育工作参与者意识不到自己负有的教育职责,单纯将教育归为学校的工作。这一情况下,也导致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学校承担了本应由“家、校、社”三方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更偏向于对幼儿和儿童的启蒙,对青少年学生的正确引导则十分少见。社会教育更是被迫“隐身”,各种社会培训班等还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毕业后离开学校的学生想要再接受教育,基本上只能选择自学。

(四)机制困境: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健全完善

随着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和思想交流的日益频繁,高职学生普遍感受到对未来的迷茫、困惑,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各方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关注度明显不够,对协同育人方式的认可度不高,对积极主动沟通学生的工作途径应用不广,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而想要改变现状,就需要从管理机制入手,通过健全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推动各方积极主动参与到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中,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提高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和尊重度。

三、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促进“家、校、社”协同信任机制形成

破解高职院校学生“家、校、社”协同育人信任困境,应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来促成。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助于让参与协同教育的各方达成共识,是指导各方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学生家庭及社会也要紧跟时代脚步,提升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信心,改变旧有观念和偏见。

其一,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如今网络十分发达,人们思想文化交流频繁,通过各类媒体与线下的社区宣传等相结合,普及职业教育理念,积极引导社会认知,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为让各社会成员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好处,各地各部门应当提升专业人才在招聘、落户、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待遇水平,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同时,对劳动模范进行更大范围的表彰评选,鼓励企业参与到业内劳模评选工作中,营造“重才”的社会环境,引领一地职业教育风尚,为技能人才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二,树立并普及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参与协同育人的各方都需要改变对育人工作的思维定式,正确认识到社会全体成员都具有教育职责。学校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引导家庭成员和社会相关人员学习先进的协同育人教育理念,开展协同育人活动,在更高频的沟通中逐渐建立信任和共识。学校要积极主动地面向家长和社会开放,不把自己封在象牙塔内,主动拥抱外界,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多的实践和应用空间。学校还需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职业发展与兴趣爱好,给予学生正向的就业择业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社会要改变自己边缘化的状态,主动承担育人责任,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就业环境,并完善好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多重社会教育体系。家庭要树立科学教育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依照国家给出的教育指导和学校、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教育资源,主动培养子女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已定目标与子女发展目标相悖时,需要充分了解子女对未来的规划,尊重子女的选择,抛弃传统家庭教育中认为子女是父母附属品、所有物等糟粕想法,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和家庭教育观念,让家庭教育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达到协同发展的目标。

(二)建立沟通机制,促进“家、校、社”開展高效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工作的快速推进,离不开高效沟通,摆脱家校社协同育人沟通困境,需要建立高效的沟通路径和完善的沟通机制,解决“联系不上”和“联系不好”等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即时通信工具早已普及,除了一些极为偏远贫困的地区,全国绝大部分均已具备良好的高效沟通路径,“联系不上”的情况比较少见,因此,破除沟通困境的任务就转变为建立健全家校社沟通机制,从沟通目标、理论、技巧、评估、反馈等方面入手,提升“家、校、社”沟通效率,完善沟通机制[4]。此外,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沟通机制,还需要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和监管,由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对“家、校、社”之间的沟通流程、原则等进行理论研究,再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优势,参与构建“家、校、社”沟通组织,实现家校社之间沟通的规范化和高效化。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家校社沟通机制应当注重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要重视学生的日常学习、身心健康、又要重视市场对职业教育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就业择业后在职场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采取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尽量照顾到学生的心理,保证“家、校、社”沟通的高效。虽然目前网络已经十分普及,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由祖辈带大,而老人的手机使用熟练度明显低于中年人;社会上一部分企业家同样对电子产品的接受度偏低,因此,传统的书面通知、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依然不可或缺,但网络即时通信设备带来的巨大便利也不可忽视,因此,各方沟通时最好双管齐下,一方面对症下药,争取将沟通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对三方沟通与交流方式进行积极地创新,合理应用各种新型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多途径、全方位的沟通。

(三)厘清三方职责定位,“家、校、社”合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在高职院校的协同育人过程中,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三者之间应积极沟通与交流,通力合作,对于三方的具体职责,予以明确的划分和定位。首先,社会角度。社会应积极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为高职院校提供教学设施、实践场所等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同时,社会还可以提供实习机会、就业信息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就业机会。其次,家庭角度。家庭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应积极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家长可以通过参加家长会、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与学校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最后,学校角度。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做好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学校应积极与家庭、社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总之,在高职院校的协同育人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需要共同努力,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沟通交流,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推动相关制度稳步落实

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需要完善的配套机制来支撑和维护,而这就要求各地区根据国家给出的意见结合本地区特殊情况进行权责细分。

其一,各地应根据《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建立适应本地民情的家校社管理制度。政府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宣传,提升民众对协同教育的认同度。在颁布相应的法规政策时,还需要明确规定协助高职院校参与到学生职业教育中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家长和各社会成员应当积极参与其中。政府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定的“家、校、社”合作组织和个人的奖惩制度、检查评估制度,为家校社各成员参与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便利。其二,健全具体可行的细则。制度保障不能只是一个口号,一份没有经过调查和论证就下发的文件,而要根据本地区不同情况,详细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措施,并成立专门负责落实、接受反馈、改进的职能部门。另外,应当注意在细则中强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的便利,让各方都明确自身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将家庭活动、学校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三者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有效开展协同工作。此外,健全细则还有助于协同育人各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更深入地培养学生、锻炼学生,将有限的教育经验和精力投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某一个方面,以更好的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获得较为理想的培养效果。并适当与其他主体加强合作,从而达到每个社会成员都正确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家校社协同在学生教育中的关键作用,要主动承担起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通过各方努力,切实发挥出“家、校、社”合作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本文系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22-202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江苏船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JT2022YB14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钱昆.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院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3,32(03):10-14.

[2]黎春娴,余瑞萍.学校社会工作参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 基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 [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04):112-116+126.

[3]廖春林.基于互动平台的“家校社”协同体育育人机制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 2023.

[4]王连照,梁富玲.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的构成要素与提升路径研究 [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3, 43 (04): 26-33.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