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化基本内涵和价值导向的百年变迁

2023-03-13 02:26朱前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工业化导向

朱前星

所谓现代化,既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个层面发生重大变革,又是摆脱农业社会形态、迈入工业社会形态的历史过程。现代化的本质主要蕴含在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导向两个维度之中,而两个维度交互作用的变迁历程又深刻影响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系统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百年历程的基本内涵之逻辑演进,揭示其价值导向的内在变轨,有助于激发中华民族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活力和能动自觉。在第二个百年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只有全面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导向,才能顺利实现强党强国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1]。与西方靠野蛮掠夺和推行霸权主义所实现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本国国情、回应本土需要的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逐步嬗变的现代化,从过去的依靠外部到依靠内生动力模式转变了的现代化,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立场跨越的现代化[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3]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奋斗历程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的高度叠合性。从宏观历史的视域考量,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动态且不断完善的渐变过程,其基本内涵与价值导向在不同时期是服务着相应的历史任务的,各有其相异内容和侧重方向。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各个时期现代化发展具体举措的高度理论总结,它的变迁表征为“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逐级嬗变,属于自觉内生的逻辑,它的变迁是现代化从“单一”领域对象发展到“多元”领域对象的历史必然。其价值导向的变迁则是研究百年现代化进程的密钥,价值导向贯穿中国现代化的始末,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其价值路向肇始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初心,到当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实质上是蕴含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价值追求。中国现代化价值导向的变迁促进了其基本内涵的完善与扩展,其基本内涵的变化又推动着价值导向的与时俱进。

一、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与扩张的形式,将中国强行拉入其所主导的现代世界框架体系,“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许多仁人志士抱定救亡图存的宗旨,或希冀从儒家经典中找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康有为;或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部分西化,甚至全盘西化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理论方案,如胡适。这些尝试最终结果都只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他们未能立足于鸦片战争以降,因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而逐渐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国情去思考中华民族的现代化道路,因此,不论是开历史倒车,还是主张全盘西化都注定是要失败的。其次是内部阻力过于强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在国家未来去向的问题上通过报刊、讲座、会议等形式相互攻讦和诘难,而各种社会思潮的针锋相对,也使在不同阶层的群体中难以形成统一且明确的思想共识,难以形成全社会的坚强合力,使得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不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政府,都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可见,这与现代化理论中所要求的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完全背道而驰。再次则在于西方现代化自身所存在的固有桎梏,其始终囿于对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的“缓和”。西方现代化听命于资本,服务于资本,受控于资本,即使二战后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福利制度,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在本质上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统治的境地。社会阶级矛盾如附骨之疽一直伴随着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历程,难以被根治。由此可见,近代中国史上的现代化昙花一现之表征背后的实质是又能够在历史的客观发展过程中有迹可循的。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才得以真正开始,并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一)工业化是基本内涵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党的一大党纲提出的消灭资本私有制和阶级、建立劳动阶级的民主国家等,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理解的本质不同,中国现代化由此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就不得不依靠工业的大力建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指出要学习苏联的现代化经验,通过发展工业来为中国现代化开辟道路。尽管当时我国并不完全具备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仍坚定不移地努力推动工业发展,持续进行工业化生产活动。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受到苏联现代化经验的启示,我们就形成了工业化是现代化标志的党内共识。1944年,毛泽东在一篇演讲稿中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5]1081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现代化问题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以工业化作为内涵基点的,也即强调通过工业化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我国的工业化是典型的“后发外生”模式,概而言之,就是在外来势力的冲击下被迫自上而下启动的工业化,起点呈现为总体“一穷二白”的状态。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在借鉴苏联工业化成功的典型案例下,不断汲取近代中国工业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一套以发展国营工业为核心、妥善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抓手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将其落实于陕甘宁边区等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中,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业化成绩。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成立陕甘宁边区工业局,主要负责国营工厂的发展与监管,并倡导边区人民的生产合作,满足战时需求。工业局在边区工业发展的三个黄金时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1938—1939年(第一阶段),工业局批准建设8家并扩建1家国营工厂,涉及医药、纺织、印刷和机械制造等多个门类,在已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战时物资生产需要。在1940—1942年(第二阶段),迫于国民党无端制造的各种摩擦,工业局协助边区银行,利用陕甘宁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型工矿业,为边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内生动力。1942年之后(第三阶段),工业局改为建设厅二科开始整顿国营工厂中出现的一些如机构臃肿、办事推诿等乱象,边区工业在这段时间进入了“划时代的发展时期”,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经济》的数据,1944年全边区国营工厂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30家,解决了7 738人的就业问题;私营工厂30家,职工4 258人,工业产品基本满足了边区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也为后期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第一个内涵表征,深刻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后续发展。

(二)建设一个新中国是价值导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价值导向是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就指出,工业化的发展必须首先有赖于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营造一个海晏河清的社会环境。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解放中国的生产力,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有待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实现”[5]10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相应的价值导向是相辅相成、高度耦合的。这一时期,虽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也犯了诸如“本本主义”这样的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但建设一个由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价值导向是坚定不移的。正是在这种价值导向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才可能以大无畏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才可能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彻底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蜕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制度框架下探索现代化新路奠定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最大制度障碍已经清除,为改变当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制度保障和稳定的国家环境。因之,中国共产党随即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要做到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并向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其外延不断扩大,由之前的工业化扩展延伸为四个现代化;它的价值导向也展开了新的时代维度,即由建设一个新世界变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一)四个现代化是基本内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要求以工业化为推手,加速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彼时的中国工业化是在克服苏联模式体制僵化、农业和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等弊端下形成的“以苏为鉴”式的工业化。其实质是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从1951年编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到1953年该计划正式实施,再到1957年的超额完成计划,我国工业化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完成了众多领域的基本建设,改变了我国工业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在工业产值方面,1957年工业总产值相较1952年,增长了67.8%[6]。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完成了工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推动了我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帮助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更换了一条赛道,丰富了社会主义的面向。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平稳落地之后,“效仿苏联”的中国现代化逐步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结,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都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究其原因是对以现代化为推手的工业化力量的过高期待,即使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以苏为鉴”的工业化发展思路,但党内部分领导干部视这套工业思路为“金科玉律”,不懂得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故步自封,缺乏科学认识,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重工轻农、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浮夸风、放卫星等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良性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彼时,一味追求工业发展势必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单一工业化的基本内涵也不能再“平替”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失败的经验后,认识到中国现代化要以工业化为起点,但应深入社会生活更多的方面,现代化应该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现代化,其基本内涵也必然要迎来新一波扩容以应对实际遇到的各项发展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期,毛泽东就在不同场合提到过多个带有现代化后缀的词语,如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乃至科学文化现代化。在“一五”计划正式实施期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个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具体构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7]随着“四个现代化”的推进,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现代意识觉醒,这是继新文化运动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意识觉醒时期。“四个现代化”标定了彼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锚点,但也存在着历史认识的局限,即过分强调经济本位论,致使我国的现代化在早期展露出一种“畸形”的症结,但随着党领导人民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现代化形式逐渐从一维向多维扩散,其基本内涵也更为全面而深刻。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价值导向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的领导集体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应当要更换新赛道,在新的制度框架中进行探索深耕。苏联作为我们一直以来的学习对象,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其本质就在于消除阶级矛盾,复归劳动本质,追求共产主义。这条道路的成功雄辩地证明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性。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参考样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在这一时期取得不少成就,就在于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它明确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社会主义。所以,1949—1978年这段时间中国的现代化或者说“四个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就是为了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无论是“一五”计划让中国摆脱落后农业国迈向先进的工业国,还是“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抑或1956年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都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和完善提供了条件,让中国现代化选择了在新的航道上进行探索,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继往开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1978—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中国现代化的外延进一步扩大,基本内涵也变得更加全面丰富,开始由一维的经济范式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维度领域,而且在价值导向上也越来越贴近群众的实际需要,在更多层次和更多维度上启迪大众的现代思维与意识,让现代化的成果能够惠及千家万户,共建共享“小康社会”。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基本内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次伟大的转折,经过一系列思想解放、拨乱反正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党领导的现代化在聚焦于发展难题和回应“中国现代化究竟该去往何处”的时代之问的过程中,始终是维持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当时的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了要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论断[8],揭示了未来我国现代化的探索将会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不同于苏联的新的道路,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下去。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其内涵外延既具有一脉相承的稳定性,又呈现了循序渐进的向上性,这种向上性集中表现在“中国式的现代化”摆脱了“苏式经验”的桎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中国式”是改革开放后的最显著的时代特色烙印,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承接了改革开放前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经验,开辟了后续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在内容意蕴上还是在价值范式上都是高度叠合的[9]。

在确定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未来前进方向后,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深化改革、对外开放,不断扩容发展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外延。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主张;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提出现代化建设布局正式向“三位一体”范式转化[10];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社会更加和谐”被纳入了现代化建设的蓝图中,“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正式提出。经过了“一元本位”,由“二元并轨”,到“三位一体”再到“四位一体”,中国现代化逐渐覆盖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助推小康社会这一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建设小康社会是价值导向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曾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1],把古代“小康之家”的概念化形为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由此,彼时的中国现代化的探索被赋予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导向。经过不断地摸索总结,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上详细规划了“小康社会”的具体推进步骤,并将其作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的又一伟大创举,为后续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并具有操作现实性的阶段性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后续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潜力。党的十六大更是在现有的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将“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意蕴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彼时的“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涵与价值导向具有高度的相互耦合性和整体自洽性。这具体表现在:中国式的现代化明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在“建设小康社会”价值导向的指引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得到释放,现代化意识由精英阶层向普罗大众阶层下沉,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大幅度地增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飞跃准备了鲜活的体制保证和深厚的物质基础。

四、2012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现代化实现了从 100 多年前的远远被人抛掷于后到开启现代化征程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从以前的远远在后面跟着别人跑到后来的紧紧追着别人赶的历史性进步,实现了到现在已经在一些方面和一些领域与别人一起并头跑、甚至超越别人带头跑的历史性跨越。”[12]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开拓进取、推陈出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顺利地推动和统筹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在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完成了由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向新时代凝练而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变,不仅实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覆盖面上向更加多向高维的方向发展,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更是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空坐标,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纪元和新篇章。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3]中国式现代化用中国特色话语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被西方垄断的现代化话语权。在非西方国家,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终于找到了肥沃的土壤,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较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覆盖面显得更为宽泛。在之前“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生态文明”纳入其中,将中国现代化的覆盖面扩充至“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布局,推动现代化建设向着更加多元、多向、多维、多极方向转化,极大地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现代化意识的日益觉醒,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现代化建设当中,激发了现代化建设自觉能动的内在活力。除此之外,相较散落于各种会议记录、领导人讲话片段之中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则更为凝练,并形成了集中、系统、科学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是这样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4]简单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可以向下兼容的现代化,不仅兼容了西方国家现代化部分有用的价值意蕴,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陆续兼容近代以来现代化探索中闪光的“金点子”。中国式现代化亦是一种国际的现代化,与由有产阶级掌握话语权的西方现代化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高屋建瓴,在国际视域下关注并践行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为全世界各民族提供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经验,是真正惠及全人类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五位一体”协调的现代化,既是历史之镜鉴,又是时代之感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大维度是不能存在任何短板的,要构建维度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平衡的内生循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强化“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科学认识。除此之外,还突出了对以人民为中心和人的全面发展内蕴的秉持,这也弥补了过去“中国式的现代化”所出现的纰漏和不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落实和推进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价值导向

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清晰坐标。这是在总结近代以来现代化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后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凝练了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价值目标。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目标。在这种价值导向的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和艰难挫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中华大地上消除了绝对贫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聚焦于纾解“第二个一百年”该向何处去的难题,党的十九大在综合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规划,赋予其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价值导向的鲜明时代特色,也就是“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5]。概而言之,这就是规划了中国现代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就此又有了具体的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既是对过去成果的继承,亦是对当前实践的指导,更是对未来中国道路的预估。在新时代现代化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又有了清晰可行的阶段性价值导向,激发广大人民群众高扬历史主动精神、培养理想认同、坚定信念信仰、增强创新意识。这些都汇聚成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力量的现代化运动之浩浩荡荡的现实合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上寻求突破,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迈进。

猜你喜欢
中国式工业化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中国式民主
“偏向”不是好导向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