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讨

2023-03-13 08:05安宁
教育界·A 2023年3期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一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教育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学校和教师需要整合更多教学资源,打破教材的限制,给课堂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史料正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教师借助史料设计历史教学,能够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文章立足初中历史教学,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分析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史料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历史教学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教学

作者简介:安宁(1977—),男,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中学。

所谓史料教学,是以历史材料为基础开展的一系列历史教学活动。史料包含文字、图片、影视片段等各种形式,这些多元化的历史材料,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记忆,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作为历史教师,需要积极、合理地运用史料进行教学设计,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并将其与历史课堂进行完美融合,落实历史教学的目标。在文章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历史史料教学的运用展开分析,提出粗浅的教学建议,以供历史教师参考。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价值

(一)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开展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历史学科抱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单方面地灌输历史理论知识给学生,而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1]。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同时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够在历史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避免单一性的理论灌输,让历史课堂能够更加丰富多元,让学生能够保持对历史学习的探索欲望,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史料开展历史教学,能够借助真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历史信息,辅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让课本上枯燥的文字更加灵活生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为日后的历史学科教学带来帮助。

(二)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了每个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对历史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从历史课堂、历史作业等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历史核心素养[2]。史料实证,正是历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史料实证,能够为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史料,是提升历史教学效果和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存在的问题

(一)来源单一,只依据教材内的史料

运用史料开展历史教学,能够拓展历史教材,整合更多教材外的历史资料,为教学带来帮助。而当前大多数历史教师搜集史料的来源过于单一,仅仅依据教材内现有的史料实施教学,这很难发挥史料教学的真正价值。虽然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贴合知识点,来源更加便捷,但是这些史料有限,且形式过于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整合更多史料资源,打破教材的限制,真正地实现拓展教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发挥史料教学的价值[3]。

(二)不加鉴别,忽略史料的真实性

运用史料开展历史教学,史料的真实性是重要基础。只有真实、可靠的史料,才能够真正地为教学提供帮助,避免学生产生错误理解而使得教學得不偿失。为此,教师在搜集史料时,需要认真、全面地分析史料,判断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史料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4]。然而,当前大多数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实施历史教学时,缺乏对史料的判断能力,往往是直接在网络上搜索史料资源便下载运用,忽略史料的真实性问题,不仅无法支撑起历史教学,还会让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性、权威性产生误解。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由于有关这部分历史的影视作品繁多,不少教师便以影视作品作为史料进行教学。影视作品中的内容多数经过编写、加工和美化,可能和实际历史不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鉴别与分析,找到真正符合史实的影视作品,再进行运用,真正发挥史料教学的作用。

(三)脱离实际,忽略学生实际情况

运用史料开展历史教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感和参与度,需要选择符合学生学情、贴合学生生活的史料,以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代入感,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然而,部分历史教师所引用的史料过于枯燥难懂,导致初中阶段的学生无法阅读和理解,让教学事倍功半。更有教师忽略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统一化的史料,导致班级中的学困生无法理解史料的信息和内容,而优等生更无法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三、史料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结合实际情况,多层次选取史料

教师合理、正确地选择史料的内容,是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史料的基础和前提。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大多数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时,缺乏对史料的鉴别与分析,导致史料不够真实和权威,同时,教师所运用的史料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史料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些都是史料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从史料的选择入手,优化史料选择的方式方法,加强对史料的鉴别与分析,不仅需要选择更加真实、全面的史料,还需要结合不同特点的学生,融入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史料,这样才能够发挥史料更大的教学效益,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提升。为此,笔者举出以下例子进行分析。

第一,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运用不同形式的史料。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笔者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类型、形式的史料,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锻炼。在开展教学前,笔者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更能适应、接受的史料形式。对于喜欢文字史料的学生,笔者准备关于清朝的一些文字记载,包括清朝君主专制的记载、清朝灭亡的记载等,这些史料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课前,笔者将史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简单的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喜欢影视史料的学生,笔者便找到与明清时期有关的历史纪录片,核实纪录片内容的真实性,之后借助微课提前将纪录片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线观看,并让学生在观看过后画出明清的发展历程图。笔者通过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史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

第二,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在选择史料时,教师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进行划分,融入不同难度、不同深度的史料,给每个层次的学生带来更好的拓展与提升机会。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时,笔者便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搜集不同难度、不同深度的史料,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对于班级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笔者提供记载安史之乱的过程和内容的基础史料,让学生整理出安史之乱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搜集更多带有深度分析和解读的史料,让学生对安史之乱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其反映的根本问题以及其历史必然性。

(二)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要的教学方法。所谓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某个知识点的信息,借助教学工具,创设和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探索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教师通常会借助图文、影视等资源,创设更加真实、生动、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好的代入感和体验感,从而为后续的历史教学打好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借助史料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史料教学的价值,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如何运用史料创设情境呢?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清朝时期文学艺术的繁盛,笔者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史料作为教学辅助。在课前,笔者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看过《红楼梦》吗?”学生纷纷列举自己所看过的《红楼梦》的情节。此时笔者继续提问:“那同学们知道《红楼梦》是哪个时期创作的吗?”学生开始思考,回忆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时有部分学生回答:“清朝。”于是笔者开始引入本章节的知识:“很棒!清朝的文学艺术繁盛,除了《红楼梦》,还流传了很多文学艺术作品,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教师运用史料,为学生展示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如《长生殿》《桃花扇》等昆曲的影视图文片段、《空城计》《四进士》等京剧代表作的影视片段,等等。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依托史料提出问题,展示画面,创设和课堂主题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欲望,以此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引导学生学习史料,锻炼学生综合技能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通常简单地讲解、分析教材内的知识,让学生机械化地学习与记忆,直到运用到考试中,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短时间内记住历史事件以及相关知识,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形成固化的学习思维,遇到任何知识都习惯性地背诵和套用,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十分不利。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和学习中不断地提升历史素养,不仅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更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运用史料开展历史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查找与整理史料,并对史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获取历史知识,解决歷史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获得锻炼。为此,教师需要以史料为基础,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学习,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历史教学效果。

第一,运用史料引导学生预习及复习。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时,笔者搜集与本课主题有关的史料分享到“钉钉”上,让学生在线打卡预习,并依据史料和教材整理出隋朝发展的时间线。教授完新课后,笔者将课堂上教学的内容与史料相结合,制作成微课分享到“钉钉”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巩固与复习,并让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课后实践作业。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

第二,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索。例如,在教授与清朝相关的知识点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索。首先,笔者按照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其次,笔者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分析笔者提供的史料,并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平台获取更多有关清朝的史料。最后,笔者引导学生依据丰富的史料,分析清朝走向灭亡的过程和原因。笔者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史料是学习历史的桥梁,是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教师结合史料开展历史教学,既能够辅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还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多元性。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需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任,以史料为基础,不断地进行历史教学的创新,以达到更好的历史教学效果,有效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段雅姝.“文史不分家”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体现及教学要求[J].教学与管理,2020(33):112-114.

[2]郭大维,常晋军.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体现[J].基础教育课程,2019(05):24-28.

[3]马蔚.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探究:以《近代化的探索》专题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8(05):124-127.

[4]左思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的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7(22):52-53.

猜你喜欢
史料初中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