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项目化分类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模式研究

2023-03-13 08:05潘彩虹
教育界·A 2023年3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属于小学科,一般学校配备的教师人数比较有限。各校教师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教师的发展受限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内驱力和自身的能力,导致各校的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集团化办学的大背景下,项目化区域实践跳出了学校和地域的限制,同一个项目包括直属学校、城区学校、乡镇学校的教师,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里,广大情投意合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不分学历、不分教龄,平等地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通过区域联动凝聚力量,汇集智慧,提高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区域内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发展,共同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化分类;专业发展;研修模式

作者简介:潘彩虹(1979—),女,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项目活动教学模式是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项目化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即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联合教研模式。信息技术各年段带头人申请一个项目或实践研究,组织带领所在项目组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研究。这种项目式教研方式以信息技术一线教师为主体。它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创新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协作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促使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参与项目研究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一、项目化分类,实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一)项目化分类,优化教师教学研修模式

“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项目化分组教学研修模式能够让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参与项目组主持人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互相学习新理念,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每个项目组组员都能够吸取其他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的优势,改进自身的问题,形成互动共享教学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师有可能通过项目共享教育、教学和研究,即项目化共同教育教学研修模式,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教师们将教学资源进行共享,能够集中教师的智慧,广泛吸收意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改进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同时,这一模式符合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能够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研究意识,改进甚至创新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1]。

(二)项目化分类,灵活安排教师研修时间

针对教师研修时间不足的问题,项目化分类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教师的学习与研修活动时间比较灵活,便于教师安排业余时间学习、分享和交流实践经验。研修时间可能是某个工作日的某一节课,可能是晚饭后的某个时间段,还可能是某个周末的下午。因为项目是教师讨论后确定的,且都是教师感兴趣和需要的,所以不管是网络互动交流,还是现场实践活动,教师都会克服困难,充分利用休息时间来进行研究和学习,时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三)项目化分类,加快教师研修成果落地

项目化研修延续了项目化学习的教育理念,而且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项目化研修实施流程。项目化研修以学习者为本,以服务为宗旨,只设定了项目内容和项目计划,并没有固定的实践步骤,需要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践行,自主操作,能够带动学习者情感与效能的变化。各个研修小组在实践运行项目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了多方协作的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这有助于传统研修模式流程的改进,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研修常态化发展。以昆山地区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中小学学科名师引领区域骨干教师深化研修,最后成果辐射区域一线教师,不仅解决了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还从根本上激发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动力。

(四)项目化分类,实现同项目跨区域合作研修

跨区域教学共同体结合不同区域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特点,开展线上跨区域合作,立足互联网开发共享的思想,从教学观念的重塑、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堂教学的重建、教育生态的重建等方面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从教学方式等方面改革传统教学,使跨区域合作成为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选择。跨区域教育研究共同体建设有利于项目化研修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教师发展,能够实现合作新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能力。

例如在昆山市信息技术项目“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人工智能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课程活动中,项目组员以一堂课的研究为例,遵循“设计—磨课—上课—听课—再磨课—再优化—上课”模式来参加活动,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最后将优化好的案例上传至昆山智慧教育平台,供项目组以外的教师学习。这样可以实现教师跨区域获取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

二、项目化分类,构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模式

新课程改革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教学实践模式等,同时也对其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传统的封闭性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时代发展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教师应该具备社会、科学、人文等多领域的复合型知识体系。因此,充分改善区域内教育信息资源与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发挥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构建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昆山市学科骨干教师比例较小,因此难以发挥学科引领作用,辐射范围不够广,新手教师的参与率较低,很多实际问题影响教师专业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适应昆山市发展的区域实践研修模式。

基于教育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行为、区域实践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本研究从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中心的角度出发,综合教师专业发展与区域实践过程中的因素等,以“实践—反思—改进—再修正”的思想路线,构建了如下图的项目驱动研修模式(图1)。

本研修模式中有几个关键角色要注意。1.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中心。教師发展中心在整个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要统筹协调与管理组织项目团队,把控研修的方向与发展思路,对项目化模块中的方案与思路进行指导与修改。2.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要通过组织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以及新手教师来进行同校不同组、同组不同校的梯队建设,实现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帮助骨干教师“名特优”化。

三、项目化分类,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精神

创新的实质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具有创新精神的信息技术教师团体是最有力量的团体。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努力将“创新”一词作为精神内核,激发教师创造的欲望。教师必须从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出发,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封闭教育走向创新教育[2]。信息技术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关系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成效,更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所以创新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项目化分类研修模式能够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专长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本学期,在笔者主持的项目中,项目团队对两名项目组教师讲授的同一内容的两节课进行观察,统计整理出下表(表1)。

从1班和2班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两名项目组教师的教学理念差异。2班教师的教育观念传统,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理解和消化教师讲授的内容成为学生要完成的目标。学生对所有问题的理解都要统一,所有言行都要符合教师的要求。1班教师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寻找答案,然后通过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及时恰当的建议和指导,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聚合结合起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从两个班的教学结果来看,1班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并创造了多种计算方法。虽然两个班级的课后测试正确率是相同的,但不同班级的学生积累的能力、自信心和成功经验都有很大差异。

可见,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项目化分类研修模式能够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从而培养出创新人才。

四、项目化分类,使信息技术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课程,经过项目化分类后,在项目组的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所参加的项目中逐步完成项目主持人布置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参加项目组的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师的思维和实践操作是并行的。理论知识为信息技术教师确定了项目目标的方向,实际教学能够验证项目的准确性,任务进度越快,教师的教学能力越强。教师还要在项目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作品,不断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例如,笔者加入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范式研究”项目,在项目组学习和研讨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组员对“使用DSM软件进行与生活相关的实践设计”这一内容进行讨论学习。笔者以“设计花瓶”这一课为例进行项目组教学实践。笔者先让学生思考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花瓶的形状,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几张花瓶的图片,并分配任务:“1.单击选中旋转轴;单击选中旋转面;完全拉动。2.单击‘插入’工具区中的‘壳体’按钮;单击花瓶表面,使花瓶变成空心的;用键盘输入数值1.5,按回车键确认。3.在完成分步任务的过程中练习并完成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加深了对DSM软件中“线”和“拉”工具的使用印象,提高了操作水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研讨优化,结合项目组其他组员的教学想法,提高了“设计花瓶”教学的质量,掌握了更先进的教学方法。

总之,项目化分类能够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让教师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划分为项目,通过加入不同的项目组,确定项目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分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彩虹.信息技术教师“抱团式”学习课堂教學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1(12):135-136.

[2]郭辉.创教育之新 育创新之人[J].决策探索

(下半月),2011(08):58.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