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乐器芦笙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奏技巧

2023-03-12 03:10:41张宏发
艺术大观 2023年36期
关键词:芦笙演奏技巧艺术特征

摘 要:芦笙是具有悠久历史以及独特艺术特征的少数民族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在不同地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本文通过分析芦笙的相关背景以及外观形态,了解其应用价值和意义,综合探讨芦笙的艺术特征,明确芦笙演奏的独特之处,通过对芦笙的演奏技巧的分析,提出技巧改进和创新的方式,旨为促进芦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乐器;芦笙;艺术特征;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6-0-03

芦笙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该乐器主要起源于我国古代战国时期,乐器的最初形态是简单的竹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时代的变迁,乐器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逐渐形成现在我们常见的芦笙。芦笙在大多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以及流传,逐渐成为少数民族生活与娱乐必不可少的部分。芦笙的演奏形式呈现多样化,如合奏、独奏、伴奏等,直接丰富芦笙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少数民族乐器芦笙简述

芦笙是我国少数民族较为传统、古老,且具备民族地域特色的乐器之一。该乐器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流传至今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芦笙主要起源地在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包括贵州、云南、广西等地。正常情况下,芦笙是由塞子以及竹管组成的,整体共有十三个音孔,结合吹气以及各种指法的变化,从而演奏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音色。芦笙整体外观较为朴素简洁,结构也相对简单,主要是由竹制成的管身,再配合两根芦苇做成的管嘴。因为其具备独特的结构,在音乐演奏过程中可发出特殊的音色,因此也需配合特殊的演奏技巧。芦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在我国诸多传统乐器当中,芦笙的演奏通常与古筝、二胡等多种古典乐器配合,因其都具备独特的古典音色,从而形成特殊的音乐风格,尤其在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音乐表达出特殊的旋律以及节奏感,可充分表达出民族舞蹈的活力以及热情。芦笙本身具备较强的节奏感,同时也具有独特的音色,演奏过程中通过吹气的不同和指法的变化,可对自然界各种声音进行模拟,如风声、鸟鸣、雨声、水声等,由此,芦笙在音乐表达中,可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对自然的热爱,更是体现出生活的热情以及多样化。芦笙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的乐器之一,其本身具备丰富的艺术内涵,也可形成独特的音乐文化,不仅是各个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瑰宝。

二、芦笙的艺术特征

(一)音色特点

少数民族乐器芦笙具备独特的音色特点,整体音色较为明亮清澈,并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整体的音域较为宽广,既可演奏出较为柔和婉转的音色,也可对高亢激昂的音调进行演奏。因此,芦笙可在不同乐曲、不同音乐风格中扮演不一样的角色,既可以对各种激情澎湃的旋律进行演奏,也可呈现出细腻柔软的情感表达。芦笙的独特音色具备一种回响和响亮的效果,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会与其发生一种特殊的共鸣,也可使其演奏更加饱满以及丰富,进而使音乐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音响效果,给人们带来一种特殊的听觉盛宴。在各种经典的歌曲作品中,芦笙的独特音色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应用。例如,经典歌曲《茉莉花》中,芦笙发出的音色相对明快清亮,为歌曲的演奏增加特殊的韵味。再如,《月光下面的凤尾竹》这首特具民族情调的歌曲,芦笙在演奏过程中以其娓娓动听的旋律以及悠扬的曲调,带给人们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它让人仿佛置身于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中,宛如居住在竹林环绕的傣家楼阁里,享受着依山傍水的宁静。夜晚,抬头可见繁星点点,月光透过竹叶投下斑斓的影子,远处传来阵阵悠扬的芦笙声,清新淡雅,幽怨而流畅。

(二)音域特点

芦笙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音域特征,该乐器的音域相对广泛,其中包含高、中、低三个等级。高音部分,芦笙相对清脆嘹亮,并且具备一种慷慨激昂的气势。例如,经典歌曲《大江东去》中,芦笙的演奏可充分展现该歌曲高音部分的魅力,乐器所发出的高亢激昂音色,让人们感觉到歌曲的豪迈,同时又带有一种慷慨激昂的情感,让人们在听歌时能感受到一种心潮澎湃的效果。中音部分,芦笙的表演节奏相对优雅明亮,整体节奏充满喜悦和活力[1]。例如,《欢乐的泼水节》这首较为经典的作品,用芦笙来演奏,可以让人们充分体会到泼水节上,傣家儿女载歌载舞以及那种欢乐喜悦的心情。芦笙在中音部分演奏时旋律较为流畅,整体比较清晰明亮,给人们一种心旷神怡、全身愉悦的感觉。低音部分,利用芦笙演奏可以呈现出相对深沉浑厚的音色,既带给人们一种沉稳的感觉,又不失庄重的表达。例如,《茉莉花》中的芦笙演奏便可充分体现出它低音所表达的魅力和韵味。在演奏过程中,芦笙所发出的低音充满了深情厚谊,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和宽容的情绪,仿佛将人带入一个充满茉莉花香的环境,令人陶醉。

(三)演奏方式

芦笙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乐器,其艺术特征也体现在独特的演奏方式层面。芦笙的演奏主要源于我国古代的农耕生活以及自然环境,进而在演奏过程中时常感觉到音色与大自然产生共鸣。芦笙所发出的悠扬旋律,轻柔的音色,充分体现出演奏者对自然的热爱[2]。大自然的馈赠使得芦笙具备独特的韵味和魅力,演奏中可让人们沉浸其中,充分感受到宁静、悠远、和谐的氛围。芦笙在演奏过程中也具备独特的个人风格,表演者可借助吹气力度的变化,再配合独特的吹奏技巧,来展示自己的情感以及独特的演奏风格,不仅可充分表达演奏者的心境和情感,也使得作品演奏更具备个人魅力与特性。芦笙演奏也是一种情感的传达,演奏时通过各种技巧的应用,演奏者可充分体现出音乐所表達的情感起伏。例如,演奏过程中通过变换音色、节奏、音量等,可表达出人们的悲伤、愤怒、快乐、愉悦等多种不同情感。情感的传达可使得芦笙音乐更加灵动,也可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深刻体验作品中表达的意境与思想。

三、少数民族乐器芦笙的演奏技巧

(一)指法技巧

芦笙演奏时演奏者需掌握正确的指法,也可借助不同的指法变化表达音乐的意境。一般情况下,表演者可将左手放置在芦笙的上半部位置,右手放置在下半部位置,使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对芦笙两个部分的音孔按压,通过对不同的音孔进行按压,表演者可演奏出不同的音色和音高。芦笙表演也需表演者灵活运用指法技巧,指法技巧指的是表演者在演奏过程中使用的手指方式[3]。演奏期间,演奏者通过不断变换手指的位置以及力度,可改变音色和音量。例如,食指和拇指同时对音孔进行按压可发出高音。芦笙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还需掌握连音的技巧,连音是演奏过程中多个音符连接起来演奏,可让音色更加流畅、连贯。芦笙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使用滑指等多种技巧实现连音效果,进而体现出音乐的流畅性。另外,针对芦笙的练习需演奏者培养良好的指法习惯,芦笙本身是一种技术性较高的乐器,需要演奏者充分掌握手指灵活度,配合良好的指法技巧,通过不断练习和实际演奏,利于演奏者充分掌握各种正确的指法,并提高演奏技巧。

(二)氣息控制

芦笙演奏时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表演者还需具备深厚的气息控制能力。表演者需要通过稳定而有节制的吹奏来展示出优美的旋律,因此气息的合理控制非常关键。芦笙表演者需采用循环呼吸技巧,利于表演期间换气吸气的同时也能不间断吹奏,也可维持音乐旋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以《月光下的凤尾竹》为例,该歌曲主要是融合现代元素以及傣族音乐特色,进而呈现芦笙音乐的独特韵味[4]。该作品中表演者可对气息进行精准控制,力使每一个音符都富有表现力,同时也可清晰地呈现。音调时而低沉内敛时而变得高亢激昂,通过表演者对气流的精细调节,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该曲目在表演的高潮部分,表演者需要深长而用力地吹气,从而发出一种有力而强烈的声音,也可为人们营造出山川落满月光的辽阔感。针对曲目较为柔和的部分,表演者可控制细腻的气息,从而发出如细流般平缓而又深情的音色,也给人们营造出在月光下凤尾竹摇曳的身影和夜空的宁静。

(三)吹奏姿势

芦笙是侗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乐器,演奏芦笙时不仅需要对呼吸以及指法进行控制,还需要表演者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演奏期间,表演者通常都是处于坐姿或者站立,背必须挺直,右手握上端左手握下端,以确保空气能够顺畅地流通管身。表演者嘴巴要完全包裹在吹嘴上,使用鼻腔进行深呼吸,进而维持呼吸的连续性以及均匀性,这样可以让音色更加清晰[5]。以《侗族大歌》中的芦笙独奏为例,该曲中充分展现了侗族音乐的深邃以及宽广。在独奏过程中,表演者需要精准地控制吹奏力度,并灵活处理节奏的变化,努力使每一个音符都充满情感,仿佛让人们置身于高山流水般的意境中,从而也使得整个作品表演更加流畅并富有情感。与西洋乐器相比,芦笙的音域相对局限,但是其独特的音色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例如,在《苗岭晨曲》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会变换多种吹奏技巧,如滑音、泛音、颤音等,进而对大自然的声音进行模拟,如雨声、风声、鸟鸣、蝉鸣等,让音乐充满生机,从而在表演期间更富有表现力。

(四)音色控制

芦笙表演时不仅要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对音色的控制也是很关键的环节,优秀的芦笙表演者能够准确吹奏正确的旋律,也可对音色进行细腻的操控,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例如,在演奏苗族的《芦笙吟》时,需要表演者对音色进行合理控制,该作品中表演者需应用不同的吹奏技巧,如滑音、渐强、渐弱、颤音等,对大自然的声音进行模拟,如潺潺流水、山间回声等。该作品的开始部分,表演者可借助柔软而带有回声的音色效果,对远山的晨雾和轮廓进行模仿,这时表演者需微妙掌握呼吸,并且在指孔的开合上精准拿捏,这样才能体现出作品中呈现的朦胧氛围。随着乐曲的进一步演奏,表演者需逐渐提高音量,采用一种有力而饱满的音色,对阳光穿透云雾的景象进行描绘。这时芦笙的表演必须具备一定的穿透力,表演者需掌握正确的吹气力度,从而加强音色的亮度。当歌曲进入高潮部分时,表演者可使用颤音技巧体现出欢快的气氛。颤音的合理应用可提高音乐的活力以及灵动性,也可充分体现出芦笙音色的灵活性[6]。在这一部分表演者的手指、嘴唇、舌头须配合默契,从而能让颤音的表达稳定而自然。待演奏进入尾声时逐渐回归宁静,表演者也需逐渐掌握渐弱的演奏技巧,让音色逐渐变得柔和以及流动,仿佛让人置身于空旷的山野当中,每一个音符都在空山中逐渐消散。对音量的递减需肺部进行合理控制,这更是对表演者情感表达的一种挑战,需要表演者将对大自然的热爱融入表演中。

(五)节奏感控制

表演者要想精通芦笙的各种表演技巧,对节奏感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芦笙的代表作众多,以《苗岭的早晨》为例,该作品完美诠释芦笙音乐的精髓。作品的节奏感相对强烈并且富有一定变化,从而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鸟语清越,云雾缭绕于群山之间。表演者通过精准把握长短音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掌控吹奏力度的变化,从而为人们营造出流动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让听者仿佛置身于苗族的山林之间。针对节奏感的精准把控,需要表演者准确无误地吹奏每一个音符,严格控制各个音符之间的时间差。在作品的开始部分,需要表演者以轻快而清晰的短音来模拟晨间鸟鸣,对短音的准确把握不仅考验表演者的吹奏技巧,也考验他们对节奏的控制力。随着曲目进入高超部分,演奏者应使音色变得柔和而深远,通过巧妙运用指法和呼吸技巧来保持曲目的节奏一致。此时,可运用芦笙特有的颤音或滑音技巧,为音乐添加节奏感和层次感。在这一阶段,表演者需精准把握装饰音的持续时间和时机,以确保整个曲目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四、结束语

通过了解芦笙这一少数民族乐器的艺术特征和演奏技巧,我们可以认识到芦笙不仅是一种音乐工具,它还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历史的宝贵遗产。芦笙以其独特的演奏方式和声音表现力,充分展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也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思想。要想充分表达出芦笙的内涵,表演者需掌握音色、旋律、节奏等多种演奏技巧,这样才能让芦笙的悠扬声音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闪耀其独有的风采。

参考文献:

[1]秦婉丽,张智惠.少数民族乐器多管芦笙的演奏技巧及练习方法[J].艺术评鉴,2023(20):7-13.

[2]杨琛.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共鸣器研究[J].中国音乐,2023(03):44-54.

[3]汪月.广西少数民族管乐器生存现状的考察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3,21(01):76-81+88.

[4]传统乐器的创新设计——琵琶、古筝和苗族芦笙[J].工业设计,2023(02):24.

[5]吴辉林.芦笙的古籍记载及改革[J].黄河之声,2023(01):11-13+17.

[6]张玉兰.谁的标准?何为标准?——黔东南苗族芦笙制作标准问题思考[J].中国音乐,2022(05):87-94.

作者简介:张宏发(1983-),男,山西朔州人,助教,从事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民族管乐类乐器的吹奏方法及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芦笙演奏技巧艺术特征
岜沙芦笙节
走向世界(2021年11期)2021-04-14 03:56:17
你好,芦笙
小小艺术家(2019年4期)2019-05-10 03:33:04
略谈音乐表演中的大提琴演奏技巧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03:13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河南派唢呐演奏中气息运用技巧探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15:46
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法与情感特色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09:54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37:38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 10: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