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恒健
米仓道的终点,是大巴山南麓的巴州,即今四川巴中市。
“自南郑而南,循山岭达于四川保宁府之巴州,为米仓道。”全长240多公里的米仓道,危峰峻壑,猿径鸟道,杜绝人烟。它留下了无数抛妻别子的哀号、爱恨情仇的诗章、马革裹尸的绝唱。
米仓道的终点,是大巴山南麓的巴州,即今四川巴中市。初唐时,武则天的次子李贤被贬谪至此,“筑茅庵草舍以栖身,餐野果山泉以度日”,直至殒命埋骨。
如今,李贤谪居巴州的章怀山,吟诵诗书的太子岩,北望长安的望王山,凄怆葬身的南龛坡,仍诉说着那一段扑朔迷离、令人叹惋的故事。
太子李贤晒经处
古时由关中入巴蜀,翻过令人望而生畏的秦岭之后,即是坦平如砥的汉中盆地,不过,盆地带来的欣喜只是短暂的。由此前往巴蜀的荔枝道、金牛道、米仓道,同样是上负千仞绝壁、下临激流深渊。
在唐朝,黔州、巴州和房县,是皇族将相的流放地。巴州虽然成城于公元91年(东汉永元三年),但在当时仍属蛮荒之地。从长安到巴州,经褒斜道、米仓道最为便捷。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李世民第十子、纪王李慎,便曾在米仓道上跋山涉水,前往贬谪之地巴州。
公元681年冬,另一位落魄的皇子,无奈地踏着先辈的足迹,在米仓道上踽踽而行:唐太子李贤被其母武则天贬为庶人,放逐蜀地巴州。李贤此行的目的地是巴州,他人生的终极之地也是巴州。
米仓道上始建于南梁的木门寺,近年发现了李贤的晒经石。该寺位于旺苍县木门镇南的半山腰,四周古木参天、翠竹葱茏,环境清幽。
木门寺占地面积3460平方米,其大殿为清康熙年间在原地重建,正殿为五间,庭院开阔,颇有几分千年古刹的气象。寺院大门前方数十米开外,一块20多立方米的巨石,突兀地卧在菜地里。这巨石就是木门寺的晒经石,文物专家确认其是唐朝物品。
晒经石上一级级台阶的立面,密密麻麻地雕刻着酒瓶般高的佛像,共700多尊。它们虽已严重风化且被苔藓覆盖,但仍可看出其形象各异、技法圆润。而石上的亭子,则于早年毁于战火。
李贤在此逗留并翻晒经书,并非偶然。古名老鹳寺的木门寺,位于由陕入川的重要驿道——米仓道上,南来北往的商贩走卒、文人墨客,大多要到此烧香祈福或留宿休整。唐贞观年间,木门寺被敕封“广福禅院”后,香火更为兴旺。
木门寺慷慨地接纳了这位前太子。白天,李贤习佛诵经,与方丈并肩翻晒经书;夜晚,李贤不耻下问,与方丈秉烛长谈。李贤的才华和仁厚之心,令方丈深感钦佩并加以挽留。
吸引这位方丈的,不是李贤高贵的身份,而是李贤高于常人的智商。李贤早年读书便过目不忘,深受父亲唐高宗李治的喜爱。李贤召集名儒,探讨范晔的《后汉书》,亲笔点评的“章怀注”更是被后世称赞。
公元679年,李贤在其兄李弘猝死之后,被唐高宗李治立为太子,“命太子监国。太子处事明审,時人称之”。李治如此夸赞李贤:“家国之寄,深副所怀。”以至于此后,不少历史学家感叹:这是李唐江山最合格的一个继承人!
然而,李贤仍然逃不掉被废的厄运。他的贤能,成为图谋上位的母亲的最大障碍。武则天决定下手了,其栽赃诬陷手段,已为史料证实。公元680年,“废太子贤为庶人,幽于别所,党羽皆伏诛” 。次年,“徙故太子贤于巴州”。
在木门寺,李贤呼吸着深宫中难得的自由空气,内心的惆怅和郁闷,也就无所顾忌地倾泻。于是,一首表明心迹的七言绝句便脱口而出:“明允(李贤的字号)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
上官婉儿徇私情
公元684年,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前往巴州看望李贤,在木门寺留下的一首诗,使这一出悲剧更为凄婉,更为扑朔迷离。
早在公元677年,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已出落得明媚艳丽,尤其下笔千言、文采过人。这一年,武则天召见上官婉儿,并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须臾成文,其音韵珠圆玉润,其书法秀如簪花。武则天阅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且掌管宫中诏命。
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她不仅是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而且还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后人对其文其人评价很高,甚至称她为“巾帼宰相”。
这期间,情窦初开的上官婉儿,在深宫里见得最多的男人,除了皇帝李治,恐怕就是时年二十四岁的李贤了。有此一说:婉儿是李贤的侍读,对“容止端雅”的李贤产生了爱情。
上官婉儿的《彩书怨》诗,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诗中内容,皆是惆怅、思念。是时,为锻炼李贤的执政能力,李治曾让他迁任岐州刺史,加封雍州牧、幽州都督。而蓟北和幽州,均在河北省境内。
后上官婉儿赴巴州看望李贤,是公干还是出于私情,不得而知。事实是,上官婉儿刚到木门寺时,便听到李贤被害的消息。
原来,随着武则天权势日增,武氏一族势力日盛,李氏势力日衰甚至人人自危。眼看着母亲为了权力而不顾亲情,眼看着大唐江山行将崩溃,深感绝望的李贤作了一首字字啼血、堪比曹植《七步诗》的《黄台瓜词》:“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尚云可,摘绝抱蔓归。”
李贤的用意,是希望用亲情感动,也可以说是哀求母亲,不要因为贪慕权势毁灭一个家庭。但是,武则天的野心已如脱缰之马,胆敢违背她的意志者,必死无疑。
这首《黄台瓜词》传入京城后,武则天十分震怒,杀心顿起。公元684年初,命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前往巴州,“检校故太子贤宅,幽故太子贤于别室,逼令自杀”。据传,李贤是被迫服毒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曾经的太子、武后的亲子,贬谪如此偏远的地方不说,还不能保全性命过隐士生活,不能不令古今之人,叹息造化弄人。
如血残阳里,呆立于晒经石前的上官婉儿,想到了昔日两人在楼台阁榭间的絮絮私语,在花丛中月影下的柔情蜜意,更想到了自己违心拟就的废黜李贤太子位的诏书……
于是,百感交集的上官婉儿,用颤抖的双手,摩挲着有李贤足迹、指痕的晒经石,题写了《由巴南赴静州》(唐时木门镇称静州)诗:“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以怀念李贤,并命人修建亭子,为晒经石遮风挡雨。
太子遗迹遍巴中
木门寺的沐浴和米仓道的洗礼,令李贤有脱胎换骨之感。抵达巴州时,州城官民的盛情接待,更是令他感激涕零。
于是,李贤不顾自己是贬谪之人,八方奔走,体察民情,并在巴州城南金榜寺前设坛,劝农精耕细作。
巴中市城东有一座书台山,因李贤而得名。他听说书台山下,有一户人家的幺儿特别聪明好学,但其父亲却执意要他停学守家业。于是,李贤特地对那父亲晓之以理,且毗邻而居,每天早晨在山上带头读书。那父亲深受感动,最终改变了主意。后来,人们把李贤劝学并读书的那座山叫作书台山。如今,在书台山所处的曾口镇书台村,读书的风气浓郁,村里还时常举办各种诗书赛事。
巴中市茶坝乡章怀山,是李贤的寓所所在地。此山路隘苔滑,林木高大茂密,悬崖如刀劈斧削,山泉纵横流淌,真是一个极隐秘清幽之地。
在接近山巅的密林小道旁,有两块双人床大小、状如鹰嘴的岩石,镶嵌于临崖的茂密草丛中。一尊素衣束发、挥剑习武的人物雕像,立于危岩之上。石侧有“试剑石”三字,雕像所示人物正是李贤。据传,李贤特地在这逼仄、险峻、进退维谷的位置,左右腾挪,以练习异于常人的剑术。
我登上章怀山巅,来到有一尊太子攻书像的太子岩。只见李贤手捧《后汉书》,目眺远方。他的身旁,是日夜攻读的厚重典籍,他身后的松林,似注释典籍的如椽大笔。
李贤为《后漢书》作注,触犯了武则天的忌讳。因为《后汉书》中,记载了东汉中后期后宫外戚干政的大量史实。也许从那时起,武则天内心深处,便已开始反感这个“叛逆”的儿子。
李贤的目光,扫视着山下的原野。民间的衣食冷暖,尽收他的眼底。当地人相信,如果李贤大难不死,登上皇位,苍生一定有福了。
太子岩位于高近百米的断崖之上,岩下约十多米的绝壁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面积为十多平方米的石洞。由于地势陡险,从岩顶和岩底均无路通向石洞,仅有飞鸟能够在洞内栖身。每天凌晨,李贤进入这背西向东的隐秘石洞,面对旭日,捧书诵吟诗文。
李贤是怎样进入洞中的呢?原来,深知宫闱之血腥的他,此时虽远离长安,仍不得不随时提防欲置自己于死地的黑手。而且,这里有众多欲一睹他尊容的“粉丝”。因此,为了安全,为了清静,他请人在通往石洞的绝壁上,开凿了一个个由下而上的孔洞。每天进洞之前,将木条逐根插入孔洞,脚踏木条攀进洞去,然后请人将木条一一抽掉。傍晚出洞下山,便踩着重新插入的木条,小心翼翼地下到地面。
如今,洞内遗留下的安放书架、油灯的石孔,还清晰可见。甚至米臼等做饭的设施,还大致能看出轮廓。
下到山腰,有一泓天然泉眼,旁边石碑上书“思母泉”。这泉名当然是后来人所取。这泉水里,当年是否有李贤的泪水?如果有,是相思之泪,还是怨恨之泪、凄苦之泪?……泉水淙淙,无语流淌。
衣冠墓前思太子
李贤的遗体,葬在巴州城南南龛坡下。《四川通志》载:“在州城南二里(今巴中市城守乡南坝村)”,《名胜志》云:“墓高如小阜。” 李贤死后十一年,唐中宗(武则天第三子李显)复位,追赠李贤司徒官爵,并遣使者到巴州迎回李贤灵柩,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
公元711年(唐景云二年),唐睿宗(武则天第四子李旦)追加李贤皇太子身份,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章怀太子墓。这就是“章怀太子”名号的由来。第二年,唐睿宗之子李隆基继位,大名鼎鼎的“开元盛世”即将拉开帷幕,那是令国人感到荣耀的时代。可惜,李贤与之无缘了。
巴中市的李贤衣冠墓,自古以来受到保护。据清顺治年间人李蕃《与周希尧牧伯书》载,李蕃少年时代去阆中应试途经巴中,看到了章怀太子墓。其墓地开阔,道路庄严,墓前石像成列站立,松柏常青。
巴中市城南林立的高楼之间,文管局的工作人员为我打开李贤墓冢的院门。
曾经的李贤埋骨之所,落寞地坐落在杂草丛生的院子中央。这座坟冢之下,曾经只有薄薄的棺椁,重叠的典籍,一具死不瞑目的遗骸,静静地躺在其中。当然,墓主呕心沥血注释的《后汉书》,一定枕在头下。
曾为太子的李贤,注定不能成为李唐江山的继承人了,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的亲孙女却为延续社稷的祚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大唐王朝与吐蕃王朝有两次意义非凡的“舅甥之盟”,一次是文成公主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一次是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文成公主名扬天下,而为终结唐蕃之争做出贡献的金城公主,却不太为人所知。
金城公主李奴奴的生父为邠王李守礼,而李守礼即李贤次子。公元707年,沿着文成公主入藏的旧道,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唐中宗亲自送行过渭河到始平县(今陕西兴平市),并大宴百官,为公主饯行。席间,唐中宗竟不禁潸然泪下,随行大臣也为之动容。这样隆重的送别礼仪,或许也出于唐中宗对兄长的些许告慰。
公元733年,经金城公主大力斡旋,唐蕃在赤岭定界刻碑,立下盟约互不侵扰,持续数十年的边界战乱终于平息。
唐蕃会盟的促成,金城公主功不可没。李贤九泉之下有知,当可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