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 木子 张东亮 王丽
岁末不胜寒,添衣寄安暖。又是一年岁末将至,寒日思家,我们的家人亲友,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长辈们可安好?
截至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正史无前例地加速,从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算起,用了20年的时间,即2021年步入深度老龄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所用时间短于法国的126年、英国的46年、德国的40年……
随着老龄化社会并行而来的高龄化、空巢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2020年,中国80岁及以上人口已有3660万,预计2050年将增至1.59亿,高龄老人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健康问题,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增长将弱化家庭养老的功能。如何应对这一局面,我们大家都在摸索当中。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以下一些暖心的小故事或許能够给出一些启迪。要让老有所乐,先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作为当代身体康健的“新老年人”也能老有所为、老有所爱,从始至终活出精彩人生。
万人“大杂院”里的别样生活
石油大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建于20世纪50年代,天南地北的“石油人”会集于此创办了规划院、勘探院、研究院以及社区、学校、影院……随着他们步入老年,当年创业的家园已老旧不堪。2020年经过改造,大院焕然一新,并请来社会组织进行运营维护,从亲子托育到托老养老,为大院居民提供生命全周期的便民综合体服务应运而生。这里甚至还办了一份报纸——《大院小报》。这份人工手绘报主要记录了“院”里发生的大事小情。
小报:携手创造美好生活
“回首热火朝天的石油精神,感受当前惬意美妙时光,发现大院里的意外惊喜,携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是《大院小报》创刊词里的一段话。
小报全部是人工彩绘,就像曾经用蜡纸刻字的油印报,让人一下子仿佛回到从前。主办小报的苏霞说:“退休前我做过组织工作,有这方面的爱好。用手抄报这种传统形式来反映百姓的生活,更接地气。我们亲手画的一幅漫画,写的一首诗,讲述的一段邻里情,读起来更有家的味道。”
运营维护石油大院的是北京和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他们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单位,为大院老年人提供助医、助餐、助浴等定制化服务,《大院小报》也是由他们主办的,住在大院里的苏霞由受助者变成了助人者,并兼职服务员。
她说:“小报每期分四个版,内容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头版主要为党建相关事件;二版是大院大事,像健康社区共建、重大节日庆祝等;三版是大院信息,诸如亲子活动、家教课、书法展、互助会等资讯,既有活动召集,也有读书心得;四版主要讲述丰富多彩的大院生活、社工故事,都是身边令人感动和温暖的事。”
小报的作者有社工,有居民,有老人,也有儿童。在《大院小报》上,随时可以找到亲人、家人、朋友的影子,大家借助这张小报相互交流,相互敞开心扉。
苏霞说:“最近我们举办了老年人烘焙专场,吸引老年人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大家通过亲手制作水果蛋糕,体会到了烘焙的乐趣,品尝到了蛋糕的美味,同时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大院:北京最美网红打卡地
石油大院共有四家单位,两个社区、两所学校,人口约3万人,其中老年人有4000多名。在学院路街道主持改造后,大院旧貌换新颜,并在不失石油元素的前提下,因其新老建筑共生、居民与职工共生、各类文化共生的特性,取了个新颖的名字,叫“石油共生大院”。
在这里,老式的红砖建筑内外装饰着钢板、石油管道、钻探井,四处分布着咖啡馆、书吧、画坊、养老驿站、儿童游乐场。文化广场上白天可以打球、玩轮滑、练武术、跳绳,晚上可以演戏、放露天电影,成为大院居民谈天说地、会友娱乐的理想地。所有活动场所全天开放,大部分免费,小部分低偿,相互之间三五分钟可达。
“石油共生大院的诞生,结束了一段脏乱差的时代,让大院的老人、孩子有了个好去处。”苏霞说。
大院设置“六间一站”,包括党建空间、文化空间、亲子空间、养老空间、美食空间、便民空间和街区工作站。从三个月大的婴儿到百岁老人,从体育迷到文艺爱好者,各有自己的空间,并且都可获得相应的服务。
大院里理发10元,洗衣10元能洗10公斤,洗鞋20元可以洗4—8双,按摩推拿30分钟只要50元。在日间照料中心里,老人除了吃饭休息、看老电影、听年轻时代喜欢的歌,有基础疾病的还能做做中医诊疗,免去了到医院排队的苦恼。
苏霞说:“老年人可以带着小孙子来这里看书,与老伙伴一起聊天、下棋,爱好文艺的可以加入艺术团,参加合唱、舞蹈、管乐、民乐、评书、戏曲、脱口秀等演出。不仅老年人喜欢这儿,年轻人也往这儿聚,所以这里很快就成了北京最美网红打卡地。我经常来参加手工制作活动,听各种讲课培训,不仅化解了退休后的焦虑,也消除了生活中的一些忧愁与顾虑。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谁能说不是一种福分呢!”
志愿者:更能体会老年人的困难
《大院小报》经常报道社工上门服务老人的点点滴滴,成了“扶老助老献真情,春风化雨暖人心”的暖心刊物。
苏霞介绍:“有些老年人不愿意接受服务,防范心很强,会对上门的社工产生疑虑,但与社工接触多了,慢慢地相信并开始接受我们的服务,就再也离不开了。”
一对空巢老夫妇认为自己身体好,抗拒体检和就医。社工上门探访时却发现,老先生身体并不好,立即联系医生上门对其进行健康检测,发现他血糖偏高,导致腿部有严重的并发症。尽管社工与老先生约好去医院就医,但遗憾的是老先生很快因恶性肿瘤而去世。随后,社工为他的老伴安排了专业护工陪护,避免意外再次发生。直到现在,他们仍随时保持着联系,聊天探视,已像一家人。
“精神慰藉对孤寡老人特别重要,他们需要找人倾诉,有人倾听,由此产生的巨大能量能緩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苏霞说,“对我们老人来说,慰问或者提供一些生活服务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但能使人感到受尊重,找到存在感,重燃生活的希望。”
大院举办的各种活动,将疏远已久的人情关系慢慢聚拢。热心、热情的社工像苏霞一样,带动大院里的人由帮扶对象转而成为服务他人的志愿者。100多位老人加入大院志愿服务队,退休老党员也组建互助社,有的甚至一家老少都参与大院的志愿活动,进行垃圾分类、治安巡防,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众人强烈的归属感让大院重回灯坏有人修、窗坏有人补、孤寡有人管、病残有人助的充满温情的邻里关系时代。
如今,石油共生大院的老年人通过一键呼叫或打电话的形式,在家即可享受到助浴助洁、保健护理、上门维修、上门理发、陪医就诊、外出接送、代缴代购代取等服务。社工为有需要的人家安装烟感警报器、燃气警报器、生命体征探测警报器等设备,防范易发危急事项,真正做到养老不用离家,需求即时响应。
养老院里的“共享儿子”
在劲爆的音乐中,一名中年人带头扭动身体,他身边的老人们也热情高涨,跟随他的节奏一起舞动……这是在河北唐山市一家养老院里拍摄的舞蹈视频,视频在网上爆红。视频中的领舞者刘华,正是这里的“奇葩院长”,他喜欢带老人们做运动、玩游戏、演搞笑节目。事实上刘华本是为了陪伴母亲,才辞去高薪职位,在这座养老院里当起了“共享儿子”。
为陪伴独居母亲,总经理辞职走进养老院
刘华出生于1980年,是河北唐山农村人。父亲常年在外当建筑工人,母亲留在家里带孩子、种地,生活很不易。懂事的刘华高中毕业后就去城市闯荡,在城里努力打拼,28岁就凭借出色的销售业绩和亲和力,成为唐山市一家大型商场的总经理,并结婚当上了爸爸。
不幸的是2009年,不到60岁的父亲腰疾加重,医治两个多月后抱憾离世。这时母亲又因为悲伤过度,突发脑血栓,幸得抢救及时才转危为安。刘华含泪发誓,一定要多陪伴她。
刘华在市里自家的对门给母亲买了一套房子,可她放不下家里的田地和牲口,坚持留守在乡下。刘华只能在工作之余,一家人带上许多吃的用的,回老家陪伴母亲,帮她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2015年,富有爱心的刘华在公司发起成立了“大唐善行”公益组织,做义工时,他看到很多孤苦老人生活孤寂,不由想到独居乡下的母亲。怎么能让她有个快乐的晚年?这成了刘华常常思考的问题。
2019年,唐山“青年企业家协会”中的两名成员,想投建一家现代化的养老院。刘华闻讯后联系他们,说自己可以带着团队来给养老院做义工,同时请养老院优惠接收几个贫困的孤寡老人。随着怡然安养院一点点成型,刘华愈发热心,凭着自己做义工的经验,给出中肯建议,两位投资人对他十分认可,邀他做院长。
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刘华考虑了几天。那个周末,他回家探望母亲王迎荣。在厨房里看着老妈给自己做香喷喷的面条,一些儿时回忆涌上刘华的心头。母亲曾有一头秀丽的黑发,身板挺拔,不知何时起,她变得头发花白,背也佝偻了。难以想象,自己不来看她时,母亲是怎样打发着孤冷寂寥的日子。而这一点点的陪伴,能让母亲雀跃如孩童,眼中都是光彩!
回城的路上,刘华打定主意——辞职去养老院,然后把母亲接到自己一手打造的养老院里,陪着她慢慢变老。
辞去总经理的高薪职务后,刘华很快接手了养老院院长的工作。传统养老院只满足了吃、喝、住的基本生存需求,老人们多半都在吃饭、发呆、睡觉中打发时间,刘华却从自己此前做义工接触的老人身上,从母亲身上,深刻体会到,老人的精神需求也亟待满足。
他和投资人达成一致,他们的养老院不再走传统路线,而是要办“百岁幼儿园”。刘华把老人按照自理能力分成大、中、小三个班级,让他们每天做好四大功课——吃喝玩乐,快乐生活。
一次,他发现有名老人走路步子细碎,像只企鹅一样很有萌态,征得她同意后,刘华录了一段视频,并发在了短视频网站上,没想到反响热烈。“哈哈,老小老小,真是这感觉!”“奶奶太可爱了!”“呜呜,想我奶奶了!”
……
衰弱,是人们给老年群体打上的标签。可刘华的“百岁幼儿园”,快乐因子蓬勃,老人们也尽情释放着自己的天性,他捕捉到的每个小画面都细节十足,又真实感十足,深深触动了人们。
尽情释放天性:“百岁幼儿园”生机蓬勃
刘华和团队的人待老人们很细心,日夜与老人们相处,他更惦念母亲。他回家后,兴致勃勃地拿出手机,给母亲看自己养老院的视频说:“瞧瞧大爷大妈们过得多乐呵,您也搬过去吧。”
母亲思想传统:“我有儿子,住养老院不怕招人闲话?”尽管刘华解释,养老院的看护人员专业,气氛也很好,但她很固执,不肯离开老屋。
有一次回老家小住时,刘华烧了水帮母亲泡脚,还为她按摩。王迎荣很惊喜地说:“想不到我儿子还有这一手呢。”“您要去了我们养老院呀,天天能享受这服务,还有比我更专业的按摩师傅呢。”
她戳了一下刘华的脑门说:“你给那么多老人当儿子,怎么,不怕我住进去吃醋?”刘华贫嘴:“我怕他们吃醋。”母子俩哈哈大笑。其实,王迎荣好几次都刷到儿子发的视频,看到他办的养老院很有趣,她确实有点动心了。
2022年初,王迎荣做了个胆结石手术,刘华顺势把母亲“骗”进了怡然安养院。
一天晚上,刘华收工前去了趟母亲的房间。她亮着灯,正等儿子呢。“儿呀,在这儿啥也不用干,到点变着花样地吃喝,还有人陪聊陪玩,妈跟你享福哩。只是光花钱,我心里不踏实啊。”王迎荣揉搓着崭新的被单,一副不自在的样子。
她总担心自己给刘华增加负担,刘华心头一热,靠着妈妈坐在了床头,说:“妈,现在这样多好,我俩天天能见面,我不用老惦记着您一个人在家,其他的,您就别操心了。”
“另外,有的老人家知道你是我妈妈了,如果我老围着你转,怕对他们照顾不周,要不,你先按照流程多找找护工?”
对于儿子的这个提议,母亲并不生气。“以前妈还不相信,来了后,见老人们都那么稀罕你,我就放心了。妈得支持你的工作!”
人见人爱:“奇葩院长”成了“共享儿子”
之后,刘华真的刻意少去母亲房间,有事都打视频电话,把时间留出来和更多老人交流,护理员笑他:“真正做到了雨露均沾。”
渐渐地,王迎荣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后来几个大妈还找到刘华,兴奋地告诉他,她们和王迎荣结成了干姐妹。大妈们笑呵呵地说:“以后我们不叫您刘院长了,叫大外甥吧……”刘华乐呵呵地回应道:“行,听着更亲切!”
王迎荣与一帮老人“义结金兰”后,还在养老院担当起了类似“妇联主任”的角色,谁和谁闹矛盾了,哪个老人闹情绪了,她和姐妹们闻讯都会第一时间赶去热心调解、给予帮助……
被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觉真好,王迎荣体会到这里老人们的感受,脸上的笑容浓得化不开。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方姨最喜欢吃包子。一天,护理员在她衣柜里的棉被中发现了一袋包子。老人急得一把抢过去说:“不能拿,这是留给大外甥的!”刘华刚好经过,方姨激动地将包子硬塞给刘华,一个劲儿地催他道:“快,快,趁热吃,特意给你留的……”他不由得泪目,而这一幕,也被王迎荣看到,她红着眼眶,对儿子认真地点了点头。他知道,那是在说“儿子,你好棒,大家都很爱你”的意思。
那天,刘华特意去母亲的房间,王迎荣说起方姨唏嘘不已,叮嘱他要多照应方姨。刘华调皮地看着老妈说:“我指定会多关照她,不过,这么多人共享您儿子,您真不吃醋?”
母亲轻拍了他一下,说:“吃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大家都认可你,说明他们都感受到了你的爱,这正是咱们老人所需要的。”
“妈呀,我太高兴了,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就为了这一天——带着您和一帮老人快乐地享受生活!”刘华乐得一把抱住了老妈。
2022年末,王迎荣发现,自己来养老院后,吃得好,睡得香,心情好,足足重了10斤,老姐妹们都羡慕她的红润气色。
如今,刘华的“疯狂养老院”住了200多位老人,已经满员,还有不少外省客戶预订排队,他正在筹划二期项目。
业内同行纷纷向他取经,如何打造快乐养老院,他大方道:“其实,就是建造一个给自己妈妈住的养老院,按照这个想法来做,你就懂了!”
南京图书馆的99岁“扫地僧”
自幼酷爱古文,与钱锺书是好友
B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的热播,让与古籍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沈燮元,火出了圈,成为年轻人口中的“南图扫地僧”。“向沈老学习,做充实的读书人!”他的故事,让无数网友和观众感动。99岁的他,一时拥有了大批粉丝。
沈燮元1924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在苏州长大,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和哥哥差了16岁。沈燮元的家境不错,小的时候就读于教会小学,学习英文,上学时,有四个人负责他的起居。虽然接受洋派教育,但他自幼酷爱古文,四年级就能写文言作文,而且能引经据典,引得老师惊诧不已。
抗战胜利后,他考入苏州美专,画素描,也学中国画,因为眼睛近视,只上了一个学期,就转考无锡国专。无锡国专创办于1920 年,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曾担任教务长。考试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一篇自传,这对于沈燮元来说是小菜一碟。发榜时,他得了第二名。在无锡国专,沈燮元跟着老师开始由浅至深地探索古籍。
1947年,23岁的沈燮元转学到国专的上海分校,同行的老同学中,就有后来的红学专家冯其庸。大名鼎鼎的合众图书馆就在学校附近,它创办于1939 年,由金融家叶景葵、出版家张元济发起成立,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担任馆长。
当时,全国图书馆或已停业,或在炮火中化为灰烬,私家藏书也零落流散;日美等国大肆搜罗,乘势掠夺。在教务长王蘧常的推荐下,沈燮元来到合众图书馆。
合众图书馆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胡适先生当时从北京赶来,整天泡在这座图书馆看《水经注》。临去美国前,胡适还给沈燮元写了一幅字作为留念。沈燮元也在这里认识了钱锺书先生。既是同乡,又同样嗜书如命的两人,聊得甚是投缘,后来成为朋友。
1948年,沈燮元从无锡国专毕业,进入合众图书馆工作。但当时国民党还盘踞上海,合众图书馆也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大门口堆满了沙袋。馆员只能从后门进出。沈燮元的工作还没开始,便陷入停滞。艰难苦闷下,他受到顾廷龙先生的鼓励,开始抄书。等两万字的古籍誊抄完成,上海也解放了。
1955年10月,沈燮元正式来到南京图书馆工作,开始了与古籍打交道的日子。工作内容包括给线装书编目、采购古籍精品等。古籍之所以在历经千年沉淀之后仍能焕发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得益于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整理工作,古籍编目和版本鉴定都至关重要。
根据周总理嘱托,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沈燮元说:“古书很深,里面有好多问题:要懂文字学,要懂音韵学,看印章要懂篆文,看毛笔字要懂书法。有时候看一篇序,一个草书不认识,横在那里,整篇文章就读不通了。所以,古籍研究要做出成绩,太难了。”
可是他在这个“冷板凳”上,一坐就是一辈子。常年在图书馆编目的“实战经验”,让沈燮元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西汉会要》是公文纸印的,宋代很节俭,政府公文纸不销毁,重新再印成书……”他能通过行格、避讳、刻工、纸张、字体、印章等,轻松辨别古籍版本及其真伪。沈老用一生,只做一件事,并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周恩来总理在去世前曾提出:“要尽快把全国善本书总目录编出来。”善本,指的是那些学术性、艺术性、文物价值等都极高,且流传较少的珍贵古籍。精研古籍的沈燮元,被选中为历史的“救火员”之一。
1978年,根据周总理生前的嘱托,《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工程启动,这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为浩大的一次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工程,聚集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图书馆专家学者。沈燮元也参与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工作,并担任子部主编。
接下来,他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艰辛工作。为此,他曾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出差十年,过着四海为家的日子。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一部书就是一张卡片,整个编纂工程要涉及数百个图书馆上报的古籍目录卡片,达13万多种。
其间,沈老等40位研究员,要一一核查每张卡片的书名、卷数、作者、版本以及各项的著录是否正确。此外,每个图书馆提交的卡片规格、体例并不一致,这意味着他们只能凭借过去的经验进行“人肉”甄别。经此一役,沈燮元的眼界变得更为开阔,分辨及鉴定能力也相应提高许多。在那样的环境下,沈燮元的乐观和风趣,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北京招待所,沈燮元每天就吃两顿饭,其余时间全在工作。终于,历经18年,1995年,《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最终完稿。
至今,它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超越了历代官修书目和私撰书目,被认为是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古籍善本联合目录,沈老也因此被文化部授予“特殊贡献奖”。提及这份珍贵成果,沈老说:“早十年不行,人还没集中在一起。晚十年也不行,人又都走了。”
喜欢喝酒看综艺,“90后”的快意人生
年过八十,退休返聘以后,沈燮元一边为南京图书馆古籍的研究整理提供帮助,一边进行黄丕烈题跋(评论)的整理和校对,从未停下来过。他每天早晨六点起床,七点多坐上公交车,八点走到图书馆,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
黄丕烈是清代著名藏书家、校勘学家,被誉为“五百年来藏书第一人”。“士礼居”是其藏书室名,由于生平最爱写跋,经其评过的古籍大都价值不菲,“黄跋”也因此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据沈燮元介绍,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就有人开始整理士礼居藏书题跋。但是这些整理的人,多半还没有看到原书,题跋都是请人代抄来的,有抄错抄漏的现象,甚至有些连标题都是错的。心痛之余,他决心把前人的错误都一一改过来,这就是其倾注了30多年心力的《士礼居题跋》。这项研究成果,从编纂到完稿有80余万字,不会用电脑的他,全部手写完成,并且反复核查。
《士礼居题跋》,初定2023年出版发行,这注定是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两个异代读书人之间心灵的沟通。
有趣的是,黄丕烈作为清代四大藏书家之一,在长期的藏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版本鉴定经验,他非常善于利用版本的外观形式来鉴别古籍版本。黄跋中所记载的版本鉴定经验,成为沈燮元研究版本鉴定的重要信息,令他受益匪浅。
沈燮元因为长寿,送走了许多师友。他也许伤感,但并不孤独。因为他的生活不仅被书籍充实,还被烟火气包围。比如沈老自称吃货,吃饭他有自己的口味,热爱苏帮菜,在南京几十年吃下来,除了盐水鸭,其他东西都不怎么爱吃。
平时他还离不了一点小酒,年轻的时候喝多了,他还曾醉卧在苏州忠王府的大殿前。如今每晚回家也要喝点,一杯黄酒或一罐啤酒,白酒就不碰了。
老爷子的另一大爱好,则是看综艺节目,聊娱乐圈八卦。他喜欢看电视剧 《伪装者》,对当红演员如数家珍,沈老还说他是杨幂的粉丝。活脱脱一个“90后”。
如今99岁的沈老,身体依然硬朗,俨然一个兢兢业业的“打工人”。2022年,B站专门为他出品了《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随着这部人文纪录片的大火,沈燮元也火出了圈。年轻记者问他:怎么为南京图书馆买到好书的?他中气十足地回答:“买书等于交女朋友,没有成功你不要乱讲,一乱讲就不成功啦!”弹幕上的年轻人纷纷刷屏:“沈老先生实在太可爱了。”
“买了一辈子的书,编了一辈子的目录,旁的不做,也没旁的时间。”沈燮元如此总结自己的一生。
缝制出五朝汉服的“硬核奶奶”
中国“马面裙”被剽窃,退休奶奶出手了
今年60岁的马琳出生于湖南衡阳,因家里兄弟姐妹较多,小时候一家人的衣服都由她母亲买料子做出来。马琳自幼看着妈妈穿针引线,耳濡目染也对缝纫有了浓厚兴趣,于是就跟着母亲边学边练,最终练就了一双巧手。
2022年从核工业单位退休后,马琳开始了自己的养老生活:每天接送上幼儿园的孙女,没事练练瑜伽,去公园散散步……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可马琳不喜欢这样的晚年生活,觉得失去了目标,有些空虚。恰在这时,迪奥“马面裙”新闻冲上了热搜。
当年7月,有网友发文质疑法国奢侈品牌迪奥(Dior)的一款新品——售价近3万元的黑色半身裙,高度“撞款”了中國传统的马面裙!但品牌的介绍里只字未提与马面裙的关系,而是称其款式为“标志性的Dior廓形”。而这款裙装采用的“前后开衩”“侧边打褶”“前后裙门重叠”等细节,一看就源于马面裙。
义愤填膺的马琳,也加入了为中国传统服饰维权的行列,到对方官网上发帖指责其抄袭。同时她发现,一些年轻网友并不懂什么是马面裙,自然也看不出迪奥的“文化挪用”行为。一直喜欢汉服文化的马琳,就在网上给大家普及相关知识: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外裙门有装饰。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是明清女子着装最典型的款式,其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但它的“马面”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存在着。
马琳不仅在网上发帖做科普,还决定亲手缝制真正的汉服,让小孙女穿出去,给大家看看中国古代服饰有多美!
但会做衣服并不代表能缝制汉服,毕竟古装大有讲究,设计和制作都挺复杂。为了继承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马琳告诉自己:要做就做好,马虎不得。于是,她买了许多汉服方面的书籍,并在网上查询制作方法。
2022年10月下旬,马琳开始给孙女做汉服。她的第一件作品是晋制的半袖襦裙,袖口宽大,非常适合小孩子玩耍打闹。第一次做汉服没经验,为了避免浪费布料,马琳采取最传统的制衣方式:先在纸上画出样式,反复推敲确定无误后,再根据样式在布料上裁剪。她在家中的案台前一坐就是半晌,老伴调侃马琳:“你做衣服比搞科研都认真。”
最终,马琳历时半个多月,给3岁的孙女做出了一件别致的半袖襦裙。“事实上,襦与裙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上襦下裙。”马琳介绍说,“而且穿汉服时,一定要注意交领右衽——右领在下面,这样才是正确的穿法。因为古人认为左侧为阳,右侧为阴,阳一定要在阴的上面,绝不能搞反。”
这种晋制汉服典雅清新、衣袂翩翩,尽显魏晋风流。马琳粉嘟嘟的小孙女啾咪穿上奶奶做的半袖襦裙后,开心地在镜子前转着圈说:“这衣服好漂亮呀,而且穿身上好舒服!奶奶你太厉害了!”
寓教于“衣”,用汉服传扬历史故事
马琳的作品不光被小孙女和儿媳交口称赞,当啾咪穿着汉服走上街头,回头率更是一路飙升。不少人都询问孩子的衣服是在哪买的。得知是奶奶亲手给她做的后,路人更为惊艳了,纷纷赞叹马琳手艺高超!
但她对自己的处女作并不太满意。第二件作品,马琳决定挑战“马面裙”。买不到合适做裙下摆的布料,马琳就从柜子里翻出家中的破窗帘。做汉服很考验剪裁手法,马面裙的四个裙门两两重合,裙侧边还需要打裥,从裁剪到计算裥间距,再到手工熨烫……都非常费工费时。马琳却像小学生做手工一般边学边做,乐在其中。
红蓝白配色素雅的窗帘布,制作成春日穿着的马面裙特别合适。而给小孙女做贴身上衣时,马琳则采用了质地柔软的旧蒸笼布,这样穿起来更舒服。通过她一双“变废为宝”的巧手,在家中尘封多年的破旧窗帘布,后来还真变成了马面裙、高腰襦裙等,以及一件件夺人眼球的儿童汉服。当小孙女穿上奶奶缝制的古风新衣抱着她撒娇时,马琳欣慰不已。
她越战越勇,之后又给孙女制作出了秦汉曲裾、南北朝木兰战甲、唐制缺胯袍……一套套精美的汉服令小孙女和儿子、儿媳都喜笑颜开,马琳也从中收获了幸福和自豪感。
2023年春节前夕,马琳为了庆祝新年,特意为孙女赶制了一套拜年服:上衣为明制方领对襟短袄,下裙是明制马面裙。为了保暖,她还搭配了一件连帽斗篷。而且马琳听从孩子的建议,把制作汉服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到了网上,有意给大家分享制作方法。
却没想到,这位巧手奶奶的作品,迅速吸引了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粉丝。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量身定做,每件汉服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我也想要这样一位巧手奶奶啊!”“飘逸汉服,穿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给奶奶点赞!”
看到这些留言,马琳很是高兴。她觉得这些日常小视频能让自己的汉服制作变得生动起来,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服饰。于是,边做衣服边拍摄短视频,就成了马琳的一大爱好。
央视点赞:硬核老太“打卡”全世界
在给孙女制作“唐朝背带裤”时,马琳的老伴和儿媳看到她参考的资料——《双童图》里的背带裤,都觉得这件衣服不好看。马琳只回应了一句话:“要相信老祖宗的审美。”
没想到衣服做出来一穿,不仅行动很方便,看上去也是颜色鲜艳、款型别致!小区里的家长们见了纷纷请求马琳,也给自家孩子做一件。
这时马琳已经做了不少汉服,就顺应周边一些宝妈的要求,在社区策划了多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公益活动,免费提供自己做的汉服给孩子们试穿。
元宵节时,马琳一家人到古镇逛庙会看花灯,小啾咪穿着奶奶新制作的“唐制圆领大襟袄裙”,在造型各异的花灯映衬下,仿佛从唐代穿越而来的萌娃,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大家都跑过来跟小啾咪合影。
2023年夏天,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后,馬琳又着手复刻影片里的衣服。她不仅制作出了唐代圆领袍衫,更是一家人齐齐上阵“Cosplay”(角色扮演):儿媳和孙女身着白衣,分别扮演了电影里豪放洒脱的李白、机灵可爱的小杜甫;儿子身穿宽袍大袖的汉服,更显得温文尔雅,像极了盛唐时期的风流才子。
一家人把他们穿着汉服的生活照、短视频发到网上,又大火了一把,让马奶奶的粉丝量突破了50万!
2023年8月,马琳听说长沙铜官窑古镇要举办汉服节活动,也积极参与其中。“这里有免费的汉服试穿,有喜欢的大小朋友都可以来看看!”在汉服节上,马琳热情招呼着过往行人。大家一听都来了精神,不少父母带着小孩前来试穿马奶奶做的汉服。
很多小朋友都是第一次穿古装,家长看了都觉得很惊艳,纷纷给自家穿上了汉服的孩子拍照。接着,许多家长向马琳询问汉服的制式,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马奶奶十分开心,就向大家传播起了汉服文化。
从今年夏天开始,马琳又专门制作了近30套传统服装,只为完成她制定的“汉服全球打卡”计划。该计划分为“打卡历史”和“打卡潮流”两部分,由马琳做出复古和时尚的汉服,让国内外的网友穿上身走向街头,拍照留影。
最牛的是,马琳策划的汉服打卡计划,还联动了身在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新加坡的华人博主,大家也在世界各地为马奶奶制作的汉服打卡。这些朋友都是马琳从网上认识的,他们志同道合,都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当听说马琳的汉服打卡计划后,上述几位华人博主和文化学者,就请她把自己制作的几十套汉服漂洋过海寄到了国外展出,并由当地华人穿上身走向闹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明朝的立领琵琶袖、马面裙,宋朝的对襟百迭裙,汉朝的直裾……2023年9月中旬,当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大小朋友们出现在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街头,立刻引起了许多中外男女的围观和拍照。色彩鲜亮、款式多样、细节考究,马琳做出的不同朝代的汉服,所到之处皆引起人们的惊艳和叹服!
在退休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马琳已经先后为孙女和家人制作出50多套汉服,其风格和款式横跨了汉、魏晋、唐、明、清五个朝代,网友们看了直呼“厉害!”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这是马琳社交平台上的签名。在万千网友的助力下,2023年10月初,“六旬奶奶做出五朝汉服复刻历史”的消息,还火上了央视。
如今已经在网上走红的“汉服马奶奶”说,将来她会把汉服做下去,将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传播给更多人。“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透露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我想让全世界的人都了解汉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