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和 李丹琳
■摘 要:基于对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所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本文在提出了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以及实施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工学一体化
■课 题:本文系2021年广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省级教学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思政建设为例”(课题编号:KT2021024)的研究成果。
工学一体化课程是培养一体化技能人才的核心要素,是一体化技能人才成长的载体。在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是推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内涵发展以及特色发展的有效措施。
目前,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存在思政元素硬融入、浅融入、实施路径不具体、实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现就实施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一)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思政元素融入难
在实施课程思政时,部分教师将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课,没有结合专业特点、班级学情、自身业务等各方面的情况综合选择思政元素,致使选出来的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两张皮”,融入难。
(二)课程思政教法单一,课程设计过于简单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多采用讲授方式,平铺直叙地给学生讲道理。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无法实现更深层次的“悟”。
(三)课程思政评价困难,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现阶段课程思政仍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难以评价实施的效果。课程思政的育人过程,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推动课程思政不断完善的必然要求。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教学项目设计基于系统化的工作过程。课程思政要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学习过程,用成果来反馈该课程是否满足国家、行业、学生发展要求,从而形成持续改进的态势。
(一)分解思政目标,挖掘和梳理思政元素
在原有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岗位工作任务,并将工作任务内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一一分解,理顺并搭建课程知识框架。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形势等多个领域,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立足课程自身的特点,收集历史和人物故事、国内国际时事、重大事件、学科进展、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等思政素材,挖掘和梳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法律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底线思维等思政元素,将其转化为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将育人元素融入教学方案。
(二) 精心设计教学,巧妙融入思政元素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设计教学项目,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在工作任务分解的基础上,深入行业企业调研,通过对企业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以课程蕴含的思想内核及价值内核为导向,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元素和融入方式。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的融入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以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历史融入爱国情怀。通过广东省航运文化引入港口和航线的知识点,学生能够感受广州港的历史发展,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我国主要港口、航线的发展规划,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二是以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前景融入职业认同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迅猛发展,在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给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增长动力。作为未来的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要明确使命,负起责任,提升自身能力。例如,可以引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海运航线、空运航线、中欧班列线路,让学生分析广东省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前景,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认同感。
三是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参考性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一门典型的工学一体化课程,课程的内容、教学过程体现了专业分工与深化、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如果从宏观角度看,国际货运代理实际就是处理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知识点、技能点、思政点分解及融合,学生在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中明白专业知识技能背后的价值意蕴,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多管齐下、润物无声”,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对應世界技能大赛项目,也对应企业的相应岗位。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开展教学,引入企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激发学生精益求精、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计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多元化教学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有工作规范、有责任担当的职业精神。
(四)注重实施效果及评价分析,不断完善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评价主体包括学习评价和教学评价两个部分。学习评价部分包括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教学评价融合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完成情况、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情况、教学技能与思政能力提升情况。评价指标的构建可通过提出评价标准指标并明确评价主体的比重,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并将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应用到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探索这种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根据反馈结果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实用性。
(一)精心选择课程思政融入点是基础
选择哪个融入点,融入哪个价值观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实施的要求,进行精心设计,不必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开展课程思政,避免出现拼接或者过于生硬融入的情况。在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时候可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的原则,多思考通过课程思政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课程思政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切实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能力是关键
根据调查,8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教师。同时,课程思政要根据课程的自身实际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因此每门课都有不同的着力点。每位教师都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由于课程思政内容的特殊性、实施载体的多样性、实施的时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些都对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自觉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和能力。
(三)注重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是核心
如果学生只是通过听、看和感受,还是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学生只有主动地去实践,才能实现从认知到情感,再到行动的有效转变。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实施中,可以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能力。
(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是保障
“三全育人”的理念已经超越了课程的范畴,要求做到“课内外、教管学、家校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如果育人的空间仅限于课堂,仅限于某门课程,育人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课程思政若想有效实施,应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阶段,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
笔者所在学院物流专业依托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省级教学研究課题,实施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思政,促进了该课程内涵及特色发展。实践过程中在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中“创意有机、巧妙适当”融入思政元素,增加了课程的可听性;在教学环节中“多管齐下、润物无声”将思政教育融入技能教学全过程,实现了技能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统一;在育人机制构建中做到“课内外、教管学、家校企”共同发力,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技工院校以工学一体化课程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是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1] 李粤霞.“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与路径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2] 林斯斯.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以《物流学》为例[J].经济师,2020(3).
[3]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