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也舍不得花的我,总觉得自己不配

2023-03-12 08:28韩九零
意林 2023年24期
关键词:价值

韩九零

假期,有一天的行程安排是要和朋友一起住宿在山上,假日期间山上酒店的价格暴涨。最后经过筛选,我们订了一家位于山顶的山庄酒店,一晚800元,这已经算是一众“千元”酒店中的清流。打工人能出行的日子有限,想着来都来了,咬咬牙,住一天的成本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没想到,在距离发车时间仅剩20分钟的时候,同伴被临时工作叫走了,她只能放弃这次出行。但是订了的酒店无法取消,钱已经给了,临时再叫其他人来拼房也来不及,我只能硬着头皮去奢侈一把。

到达山上之后,酒店来接的师傅、前台、领我去房间的阿姨、餐厅的服务员,碰到的每个人都问“只有你一个人吗”。的确,酒店里的其他客人基本都是结伴、举家,只有我是一个人。我心里默默盘算着,他们一家人一起住这么贵的房间,确实是划算多了啊,如果不是同伴意外取消计划,我一个人是绝不可能住这么贵的酒店的,我不配!

“我不配!”这三个字出现的时候,我心里突然一咯噔,觉得有点难过。

今年我已经31岁,工作近7年,收入尚可,也攒了一定的积蓄,虽没有大富大贵,但还不至于800元一晚的房费就能对我的财务状况产生冲击。如此这般,偶尔花自己的钱享受一把,既不伤天也不害理,我怎么就不配了?

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周围基本上都是家长带着小孩子来的。看着这些小孩子,他们从小就住着舒适的酒店,坦然地点着自己喜欢的菜,我想他们长大以后应该也会“理所当然”地让自己在生活中追求更舒适的体验吧。突然有点羡慕他们了。

我成长在十八线农村,小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一家子人挤在一个院子里,印象里家里房子还有一面墙是土墙,老鼠会在里边打洞。后来,爸爸妈妈和我独立出来,在外边盖了新的房子,但好像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家里就一直有欠债,爸爸妈妈明明很努力地工作,但好像永远有还不完的账,直到我上大学,学费也是借来的。

出门在外的时候,爸爸会选择50块的小旅馆,即使狭小、环境差,但他觉得能住就行。即使现在条件好了,他也觉得自己不值得住300块一晚的酒店,他会说“能住就行,我不用这么好的”。在家里,妈妈总会说,“只要你考得上,家里砸锅卖铁也让你去,再穷不能穷教育”。

我感激父母的养育,但在匮乏的环境中,我习惯性地会在选择时,盯住那个最便宜的东西,即使知道它功能不完善,但没关系,能用就行,我的体验不重要。“有用”比“更好的体验”有着更高的优先级。即使现在我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依旧是交通工具能到就行,住宿能住就行,衣服能穿就行,吃饭能吃饱就行,各方面最低限度地满足需求,总会下意识地选择最便宜的那个,默认我不值得那个更好的。

一方面可以说这是节俭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这种匮乏的心理也让我失去了很多体验。这种“我不配”的心理,其实是我对自我感受的否定。否定之下,会让我害怕不确定、害怕风险、害怕尝试,但这个世界上只有勇敢者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妹妹现在还在上大学,因为相似的成长经历,她的性格中也有这种“我不配”。她的室友小A的消费观常常对她产生冲击。小A花起钱来底气十足,在能力范围内,她尽可能给自己最好的享受,最大的舒适,毫不犹豫地买体验。她从小家庭条件优渥,爸妈给予了她充足的物质基础,这是最开始的底气,养成了她敢于体验、敢于尝试的性格,她相信花出去的钱自己一定会挣回来,她相信自己的价值,她也真的做到了。

小A喜欢摄影,最开始是自己拍着玩,后来慢慢开始有人找她约拍。约拍的价格从500、1000块/次,到了现在的2000块/次,利用周末接单,已经让还未毕业的她月入过万。

我有时候也会在网上帮人做一些专业问题的咨询。作为一个硕士毕业,已经有多年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我的能力并不差,但每次被问怎么收费的时候,我都会害怕,害怕自己的报价会不会太高,我提供的服务值不值得。几小时的活儿,我只敢收100块,做了很多次赔本的买卖。有一次,做完活我报了50块的价格,对方回了一句“我以为至少得100块呢”。我心里苦笑,现在说100块还来得及吗?

小A 2000块/次的报价,算下来时薪在400~500塊,这是我不敢想的价格,可是明明我提供的咨询质量并不差,每个接触的客户都对我很肯定,为什么我就不值得呢?仔细想想,这中间也许有行业差异的原因,但更深层的大概还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提供的咨询服务不值得更好的报酬,我没有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我认为自己不值得。

我不值得更好的体验,我也不值得更好的报酬。“我不值得”,看来它的影响比想象中更大。

跟妹妹聊完这段经历之后,晚上她发来消息,当天她出去做家教兼职,小孩子很气人,回来的路上还遭遇了一点意外,很不开心,路过水果摊,想起来自己这么辛苦,又想起来今天聊的价值感问题,她突然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一狠心就买了平时舍不得的奶油草莓,味道很好,但一想到当天赚的100块就花出去了50块,又不由自主地心疼。

听完她的经历,我俩又疑惑了,“我值得”这句话,似乎已经明码标价,是这样吗?

如今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定义:更多的钱=更高的价值。用更精致、更昂贵的东西,花钱买更好的体验确实会影响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有更强的自尊感。可是这未尝不是陷阱,商家们太擅长把价格对标到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工作这么辛苦,你值得对自己好一点,值得花2万块买个包包奖励一下自己,即使之后要吃两个月的泡面也无所谓。

詹青云在《奇葩说》的一期辩题中提到:你不是在为你喜欢的东西花钱,你是在为“精致”这个概念花钱。你所购买的、追逐的东西,是别人定义的;你所谓的“喜欢、想要”,不过是因为别人都有……也许某些时刻我的配得感,也是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因为我认为只有买了更好的东西才能证明自己。

到这里,这一切似乎变成了一个死循环:物质上的匮乏让我觉得“我不配”,这种不配得感导致我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贬低,不敢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愿尝试新的挑战,失去了一些可能性;然后为了打破这个限制,我又来说服自己“我值得”,并为此买单,通过消费来弥补自我感受的不足,来满足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幸福和自我价值的影响……

这样的循环或许只有真正明白自我价值的所在才能跳出来,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和值得被珍视的地方。消费本身并不会让我变得更好,就像想要匀称的身材,我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坚持,而非一张落灰的健身卡。

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消费带来一定的满足感和快乐无可厚非,的确多数时候更好的体验需要花更多的钱,但如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求一个合理的“度”,才是问题的关键。

话说回来,800块一晚的房间确实体验很好,山顶独栋的小楼,民国风情,在房间的露台上,就可以俯瞰群山,让人的内心得到抚慰、宁静。最后我终于说服了自己,这样的景色我值得体验,花了钱又一味谴责自己才是最糟糕的。只是下次,我大概还是得和朋友一起来,毕竟两个人更划算。不过以后出门我不会再纯粹为了便宜住脏乱差的酒店了,也得考虑合理地把自己咨询服务的价格涨一涨,因为我值得。

猜你喜欢
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分钟能创造多少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七月》价值新解读
“给”的价值
俆卫:用梦创造价值
价值
从平凡中体现价值
“活着就要体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