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晨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储备,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大思政理念”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积极作用,研究其作用机理。要充分发挥“大思政理念”在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的独特育人功能,让学生从中能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科学素养、塑造工匠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进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在社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大思政理念”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看法和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方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实际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上,不仅要做好思想工作,同时也要解决具体问题。一些不良思想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一些高年级学生不能正确在思想认识上完成从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对择业与就业的认识不够准确……因此,如何在高等学校将思政小课堂同现实大课堂相统一,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部分学者研究了“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机制探讨,提到落实“大思政课”理念,关键是要树立协同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者首先受教育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理念、树立“知、信”相统一且落实于“行”的理念。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与资源支持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使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社会元素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管理、机制、功能、保障等方面实现统一和融合。有研究认为,实现职业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成效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构建“大思政”管理体系;推进“工学育”一体化培养,创新“大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强化能力提升和成效考核,优化“大思政”育人评价体系。
有学者认为,重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对国家、社会、高校及大学生个人都具有积极意义。有学者进行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条件观、就业价值观、就业目标观、就业伦理观均显著影响其就业质量;就业观的形成与新时代大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对劳动的认同等劳动价值观紧密联系。
笔者结合问卷调查法和共识性质性研究方法,对某职业院校毕业年级863 名学生就其就业条件观、就业价值观、就业目标观、就业伦理观等进行了问卷和访谈,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求职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少数学生认为“自己初次择业时能够一次通过某场招聘考试,成功找到心仪的工作”;超过半数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不足、学历较低、招聘存在信息差”;约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不清楚自己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感到迷茫”“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自己一定能够通过升学考试所以不用急于找工作”;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年级就业的压力大,其中大多学生认为这种压力来自与同学的竞争和对未来工作的认识缺乏;许多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待遇的期待值较高;约有五分之三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许多大学生对自身能力与水平的认识不充分,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把握不到位。而这些观念可以通过“大思政理念”进行正向引导。
“大思政理念”对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有正向引导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讲好“大思政课”,利用“大思政理念”,设计一系列针对能够正向引导大学生就业观的课程或活动,并在正式组织开展课程或活动前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新设计的“大思政”活动对于学生就业观的正向引导是否具有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大学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强化思想武装。强化思政教育在课堂中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和报国行。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课程中要加强学习,特别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等相关章节的学习,了解关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这句论述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的意义,把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
大学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提升技能培训。运用时代楷模或劳动模范等先进事例激发大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进而自发努力精进所学的专业知识。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学生分类培养。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训,支持准就业重点群体人员(应届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当地企业、园区、特色产业,采取“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等方式开展培训。学生入校之后即可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一人一册,针对学生分流,制定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现因材施教,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会做到做好努力发展,充分保障高质量和高效率就业。
大学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激发学生积极的心态。通过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念,强化职业素养指导。以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引导学生将自身的职业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思政理念”是一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实际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如何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上,不仅要做好思想工作,同时也要解决具体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介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大思政”格局下,加强思想政治育人效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塑造创新、合理、科学、实用的新型就业观。通过构建“大思政”格局,将思政工作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选拔好、培育好大学生,增强育人实效,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