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水平,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将某省6所独立院校的图书馆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调查不同学院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几项信息技术应用策略,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图书馆;信息技术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在图书馆建设方面已经取得比较显著的进步,为师生创建了更加全面的学习资料搜集环境,支持师生科研工作的开展。但是,分析部分院校的图书馆建设现状发现,在硬件环境的改善方面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同时在软件升级和智慧服务方面也存在缺失,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有待后续投放资源和精力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图书馆智慧服务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智能系统”衍生而来。随着新时代、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建设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情景感知技术,针对来馆读者的借阅数据、运动路线或是温度等,监测图书馆内的情境,得出可靠的监测数据,并将此数据作为后续智慧化图书馆提供阅览、咨询、个性化推荐等服务的支持[1]。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开始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融入现代化大数据技术,创建更能够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馆大数据智慧管理系统,因而,提供智慧化服务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结合读者需求,为其定制个性化、高质量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其二,为更多读者提供方便且快捷的“自助式”阅读服务[2]。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主要围绕某省6所独立院校的图书馆建设及服务现状展开调查,调查方法以网络调研方式为主,重点围绕图书馆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智慧服务内容展开调查,6所独立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内容如表1所示。
3. “互联网+”时代独立院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现状
3.1 移动图书馆服务
移动图书馆服务在高校中虽然已经得到了普及,但是在服务内容上,仍旧集中在现有资源查询、电子阅读等方面,并未实现精准搜集用户信息,致使图书馆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且便捷的移动服务[3]。另外,现阶段也有一部分院校在移动服务方面实现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智慧服务,但是在个性化和虚拟化服务输出方面,仍旧存在可完善空间,有待升级和优化。
3.2 智慧借阅服务
部分院校初步实现了智慧化图书馆借阅服务,使图书的流通效率提升,使用户借阅图书、资料时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体验。但是,由于部分院校存在资金缺乏、人才缺失等客观问题,导致实际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仅停留于“自助借阅”这一层面,还有待创新和升级。
3.3 个性化智慧服务
在智能化设施创新服务的基础之上,部分院校图书馆提供了自助打印机、扫描仪等服务设备,为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提供保障。但是,却并未实现更具智能化的VR、3D等打印服务,限制了图书馆的智慧化发展空间。
3.4 资源获取智慧化服务
图书馆想要达成智慧化建设目标,对于资源的依赖性极高。经过调查发现,部分独立院校虽然已经开通了类似“我的图书馆”这种初级个性化推荐服务,但对于用户偏好及个性化推荐服务需求而言,仍旧无法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因而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需要投放更多的资源用于优化个性化服务。
3.5 社交新媒体服务
通过对6所独立院校的图书馆调查后发现,虽然大部分图书馆以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开设了图书服务,但是大部分服务重点集中在“公告”功能开发,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服务开发并不完善,有待补充和更新。
3.6 智慧化空间服务
调查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投用成效可以发现,想要融合“互联网+”与馆舍环境,再造既有馆舍空间布局刻不容缓。而通过调查部分院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可以了解到仍旧存在比较传统且单一的服务形式,影响读者阅读服务朝向个性化及智能化空间的转化率,不利于提升读者来馆阅读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因此需要重点更新。
4. “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4.1 及时更新智慧图书馆软硬件技术体系
近年来,我国在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投放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同时这也成为现代高校建设的重要科研内容。在此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也进入各大高校的发展进程。相比传统的信息化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内的智慧技术也随之被引入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智慧图书馆在建设中,核心技术主要围绕物联网技术,包括信息采集和环境感知功能的实现,均需要依赖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在数据整合和信息资源调阅方面,人工智能引擎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也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使得现有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用户所享受到的图书馆服务内容更具智慧特性,以此优化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具体而言,在进行智慧图书馆软硬件技术体系更新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及感知技术的应用,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更具必要性的底层信息来源。利用物联网是指经由多种信息传感设备以及相关系统的应用,来满足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搜集需求,应用到如传感器、条码、射频标签阅读装置、全球定位系统及二维码设备等。图书馆的智能网络主要由各种接入网、互联网所构建。一般而言,环境感知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红外感应、激光扫描、视频监控,与传统意义的“人到终端”类网络有所区别,基于物联网技术支持的智慧图书馆,可以达成人人、物物之间的有效定位目的,并通过识别功能、管理功能、监控功能的设定,最大化呈现智慧图书馆所具备的“智能”优势。
其二,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中,主要应用到人工智能引擎以及大数据分析平台,针对内存做出海量数据分布式计算,并以此满足智能分析需求,在海量数据之内,将更有价值的信息快速挖掘并整理出来。随后,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做出更加直观的图表内容展示,发挥全移动终端支持下的交互功能。最后,借助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应用,为智慧图书馆的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且可靠的数据分析结果。
其三,通过应用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智慧图书馆的硬件功能不断提升,并开始融合强大的计算、网络访问能力,师生想要应用图书馆的资源时,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登录图书馆系统,实时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这为智慧图书馆服务主体的体验改善提供了支持,促使图书馆内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
4.2 重点优化智慧图书馆在线检索能力
要更好地提升图书馆建设的智慧性,还应该做好各类软件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工作,唯有更好地搭配软件应用,才可进一步助推图书馆的全面信息化建设成效及质量提升,并打造智慧图书馆的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图书馆,应该为校园师生有效提供在线检索、资源导航等功能,以此保障师生在利用图书馆科研、学习之时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借阅及查询体验。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如下:
其一,智慧图书馆的在线检索,需要借助数据整合技术,完成中外图书、期刊、专利、报纸等文献资料的进一步整合,使图书馆系统登录用户可以在系统资源导航功能栏目中,键入相应书目就可获得相应文献资料。在资源导航功能的设计上,为了给师生提供学科分类导航、热门书籍排行榜等使用工具,可将资源导航功能充分与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信息检索(OPAC)或其他图书馆对接。其中,对于个人功能列表,需要为系统用户提供关于系统查询、信息订阅、身份信息修改等更具个性化特征的自助服务。
其二,本研究所设计的智慧图书馆检索工具,主要是基于个性化图书推荐功能进行细化和升级,以此从根源上突破传统图书馆所提供的被动式服务,让图书馆可以充分结合用户的具体阅读偏好,为其推荐更符合阅读需求和兴趣的相关图书。一方面可以满足所有图书馆登录用户的阅读需求,并实时跟踪最新图书资源,利用移动APP或是手机短信等提醒方式告知用户,达到实时利用信息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数据挖掘引擎以及神经网络分类器的一类人工智能算法支持下,可以让图书馆读者更加准确且快速地寻找到自己所需数据和文献,促进检索率提升,优化检索效果。
其三,区块链系统的运行,主要是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之中执行运作程序,不同网络客户端之间会以建立信任关系的方式实现通信,无须经由中心服务器多重反馈来实现,以此更好地达成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普及和应用效果。在上述区块链技术应用原理支持下,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电子图书资源及数字化存储方式,可以通过不同载体存储在分布式信息存储系统之内,使智慧图书馆的图书检索更具高效性,在信息查询和利用方面,也可更为准确地避开单点故障风险,使图书馆的知识共享功能得以发挥,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平台。
4.3 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智慧化服务
高校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想要更好地为师生提供阅读服务,应主动投放更多资金,相关政府部门也应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结合读者需求改造并引进各类完善的服务。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智慧化图书馆服务。
其一,定期在校园内开办阅读推广活动或是座谈会,邀请教师与学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通过征求师生意见的方式,整理更具可行性与合理性的智慧图书馆发展建议。
其二,在图书馆主页之上,开辟多样化数字资源在线视频讲座,邀请行业内专家通过远程视频对在线师生进行培训。对于部分有能力和條件支持的院校,可以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讲座,为师生讲解智慧图书馆的数据库应用技巧。对部分人流量比较高的图书馆进行智慧服务优化时,可以借助图文并茂的海报形式开展数字资源的介绍工作,最终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下,扩大宣传范围,打造立体化培训模式,使校园师生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智慧图书馆使用方法。此外,还可以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打造线上智慧图书馆。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提升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质量,首先应该及时更新既有的智慧图书软硬件技术体系;其次应该着重提升智慧图书馆的在线检索能力,促进提升学习资料搜集效率。此外,还应该充分做好微信公众号及各类平台的运营管理工作,以此为高校师生打造更具可行性的线上智慧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秦东明.互联网+下智慧型图书馆信息技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卷宗,2021,(17):219.
[2]侯超.基于“5G+全媒体”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真人阅读服务创新[J].数码设计(上),2021,10(3):17.
[3]徐睿鸿.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信息技术利用的问题及策略[J].卷宗,2020,10(9):189.
作者简介:杜乐,本科,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