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架构与课程建设视角下徽州三雕课程实践研究

2023-03-11 16:43杨泽银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匠师徽州名师

杨泽银

(合肥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一、徽州三雕艺术的历史背景

地处江南古陆的徽州大地上孕育生成的特色木雕、石雕、砖雕,称为“徽州三雕”(以下简称“三雕”)。“三雕”不仅具有独特的材质美[1],而且具有强烈的地域美学特色和象征意义,是表现和传承徽州文化的重要介质。“三雕”艺术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徽州匠师立足本土文化的深厚本原。因此,让“三雕”艺术进入学校,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艺术审美有积极作用。

二、师资架构与课程建设现状

“三雕”课程实践建设强调教师和雕刻大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双导师作用,它对教师的理论艺术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双导师需应对多种矛盾,如“三雕”课程建设所需要的师资框架与构建新的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教师专业视野的局限性与课程体系更新的紧迫性之间的矛盾、“三雕”艺术教育资源与教师能力在需求方面不匹配之间的矛盾等。通过研究师资架构与“三雕”课程建设的现状,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以期为地方高校“三雕”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一)师资架构与“三雕”课程建设落后

师资架构与课程建设是“三雕”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传统的师资架构与“三雕”课程在现代社会显得有些陈旧和保守。在师资架构方面,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或师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师资架构未能与时俱进,专业知识在深度、广度上不够,信息不够全面,具体教学内容与目标不太明确[2]。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或内容过于单一的问题。如“三雕”课程总学时相对较少,其中比例较大的是理论学时,实践学时比例有待加强。在“三雕”课程建设过程中,实行师资共享,依托高校相关专业,相较于美术学、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三雕”课程办学时间短、积累不够,其不合理的架构阻碍了专业课程建设。

(二)“三雕”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缺失

“三雕”课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质,要求学生必须经过高标准的实践能力培养。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主要依赖于部分教师工作室、雕塑教研室以及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在现有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三雕”实践平台缺失情况依然明显;有的实践平台只是摆设,长期无人操作且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也导致学生认知和实践能力较弱。

三、“三雕”课程创新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提升路径

将“三雕”非遗文化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聘请校外相关研究领域里的教授、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进入教学团队,要求本校专业教师参与授课,共同研究,紧密结合“三雕”艺术创新,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成果。实践教学是高校推进“三雕”课程改革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理性知识和深化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雕”课程教学应从学校制度、步骤环节、评估规范、评价措施、教学程序方面建设,形成全新立体模式。

(一)掌握“三雕”课程实践材料与技术

采用多种形式优化教育技术是当前实践教学的必然趋势。在“三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开展的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材料表达的多样,我国雕塑艺术在不断继承、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超越[3]。

徽州匠师对“三雕”材料有着与生俱来的制作工艺认知,他们深度挖掘并研发材料的特性,就地取材,科学改善用材工艺,提升施艺技巧,形成独特的“三雕”工艺,为匠师造物提供有力保障。在造物过程中,技术给予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塑造功能,提供给匠师实施的手段与方式,也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内容。而“三雕”所使用的材料与技术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这也是“三雕”设计的关键要素。如徽州匠师的造物技术工艺就高达十几种,这其中也包含线刻、浅浮雕、深浮雕、镂刻等多种工艺。当然,这里面充满了匠师的奇思妙想和睿智的审美眼光,而这些材料和技术工艺对改进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材料造物和技术工艺的创新对“三雕”材料和技术有启迪作用,凸显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推进当代教育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要努力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程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培养“三雕”材料和技术领域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二)推进“三雕”课程建设的专业教学与口传心授

在引进非遗师资上,形成“口传心授+专业教学”的课程建设模式。在“三雕”课程建设中着重突出“口传心授”,培育热爱探索、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求知践行”的精神理念落到实处。开发合作课程,推进专业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合作授课模式,重点开发融合专业教学与民间“口传心授”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三雕”创新在实践中育人的方式和拓展平台方面的探索,同时也是建构当下特色课程体系的有益尝试。

(三)建构名师框架和“三雕”课程建设的新模式

让青年教师向名师学习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质性问题,名师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和影响力为青年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造机会,建构和拓展“高校+名师工作室”模式,辐射和带动师生成长可谓一举多得。获得成长的师生又为名师的研究课题出力,从而实现教师实践教学协同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者的共同体”。托马斯说:“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化的努力’转向‘学习者的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教师通过参与合作性的实践来滋养自己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4]因此,不仅要关注当下国民教育改革和长远发展,更要关注教师教学成长,“名师工作室”无疑是师生实践教学成长的一种有益尝试,同时也是对客观事物“自然的真实”的一种超越和升华[5]。

“三雕”传承人与具有优势教学资源的高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学习内容包括手工雕刻技艺、精品赏析、雕刻大师面对面、“三雕”礼仪、“三雕”情景文化、“三雕”家风等。

四、结 语

通过对“三雕”课程的实践研究可知,“三雕”课程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意义的手工艺课程,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三雕”课程的成功实践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科学的课程建设。“三雕”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在传承徽州文化的同时,注重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和创新,打造更具活力和创意的手工艺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匠师徽州名师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徽州绿荫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校企融合建基地?匠师协同谋发展”探析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秤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