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跃动,悦享均衡,让百姓收获家门口的教育幸福

2023-03-11 09:04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东城区学区优质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办好公平、均衡、有质量的教育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地方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以来,东城区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形成了小体量、相对均衡,重质量、彰显内涵,推改革、突出公平,抓特色、全面发展的教育优质均衡工作特质。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指导下,2015年,东城区以北京市最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认定;2020年,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均通过了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标准化达标验收,满足了老百姓对优质学校的入学需求,有效破解了择校难题。随着区域教育质量与队伍质量“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东城区将进一步提高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上,东城区锐意进取、持续发力,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学区制改革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新突破。东城区把追求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改革发展的初衷,2004年即提出“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推动“学区化”改革实践;2012年提出“精品特色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学区化管理创新机制;2014年推动“学区化”向“学区制”改革,建立了由基于改变学校面貌转向提升办学品质的保障机制,由重点项目驱动式的保障向均等化、标准化、常态化保障转变。通过资源调整和重组,形成符合区域实际的、规模适度的结构和布局。

“学区制”建设中,东城区成立8个学区工作委员会,下设学区党建工作组、学区管理委员会、学区学术委员会和学区办公室,每个学区均配备法律顾问、心理顾问、卫生监督巡视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分中心等专业服务机构,切实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学区制教育治理新结构。采用“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单一的学校教育供给”,以学区为单元配备高端实验室、学生运动中心、营养配餐中心,日益实现提高使用效益的学区资源共享机制。东城区“学区化管理”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二是携手组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突破。2014年起,东城区教委通过探索实施“学校深度联盟”“新九年一贯制”“优质教育资源带”“教育集团”改革试验,充分发挥教育优质品牌资源的辐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校际间携手组团,结构化、系统化发展,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推进学校深度联盟,通过“一长两校制”“大年级组制”等路径,实现两所学校的资源统筹、管理统筹,提升办学水平;成立新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过示范中学增设小学部,实现行政、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以此带动相对薄弱小学的整体发展;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带,以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联合周边的2至3所普通学校,统筹师资及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校区内流动学习,实现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组建教育集团,通过选择东城现有在全国、北京市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质品牌学校,组建教育集团,打造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品牌共生、课程互授、学分互认、学籍互通、共同发展的教育联合体。

目前,东城区已形成47对教育深度联盟校、14个新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项目、8条优质教育资源带及7个教育集团,形成了东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模式。例如,针对天永学区老百姓的切实所需,经过认真的调研、分析、论证,发挥区域优质中学的优质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建设形成北京市文汇中学南校区、北京汇文中学南校区、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南校区,增加优质学位近600个;新建东城区定安里小学与北京市第十一中南校区九年一贯项目,成为以学区为单元的区域教育全面优质品牌化建设的先导和示范。

三是交流轮岗实现区域教育优化布局新突破。自2014年义务教育综合改革伊始,东城区就将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交流作为重点工作认真落实。在培养上严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程序的工作意见》。加强干部教师队伍的政治建设,构建“1+3+N”教师教育培训体系,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建立新任教师学区培训基地、骨干教师境内高校培训基地和学科实践基地“三大基地”,建成N个学区研修展示空间。

与此同时,在原有五期共144个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新建名教研员工作站和名学科基地;研究制定《东城区教育系统青年教师成长营实施方案》,率先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营骨干培养计划”,实现“骨干教师梯队更加合理、后备人才力量充足”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区管校聘”工作,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和方式,建立符合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

遵循“以人为本、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合理流动、提高质量”的原则,东城区不断探索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资源共享新途径,初步形成区域内、学区间、校际间交流轮岗机制,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推动教育内涵发展。2021年,东城区作为北京市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试点区,率先开展大比例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工作。新结对的27组交流轮岗项目学校已经顺利推进交流轮岗工作,成效明显。

四是多方配合实现教育发展政府保障新突破。2019年,东城区率先成立了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等40余家委办局、街道与教育部门“亲密牵手”,充分发挥统筹职能,从“自家事自家办”转向“大家事大家办”。

比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委借助区域红色资源助推“红色基因”教育;区卫生健康委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专家智库、建立基地,向教育系统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优质医疗服务;区体育部门统筹区域运动场所,为学生校内体育课、校外体育锻炼提供支持。各街道配合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地区资源,探索由政府主导、公益社会组织参与、学校支持、家长监督、社会力量拓展等多方融合的学生课余生活新模式。

五是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新突破。东城区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持续推进“健康·提升2025”工程、“文化·传承2030”工程、“家校社·共育2035”工程及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2021年,北京市出台“双减”工作政策,东城区积极响应,落实到位。坚持校外“治乱、减负、防风险”,成立区级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委办局为组员的“双减”工作专班,进驻区教委现场办公,加大区级专班统筹调度力度,通过每周例会会商、警情常态化监测等机制,防范处置机构重大风险。

区域重视落实“常态课优质化工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双师课堂”,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制定了《东城区中小学“双师课堂”工作方案》,在汇文教育集团、史家教育集团、广渠门教育集团、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等学校及其跨区合作办学开展试点工作。

依托东城区首批28个名学科基地建设,推动由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型,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建立健全区、校两级研修制度,打造学科高地。夯实作业管理,设置多种类作业型,在基础型作业之外,根据学生不同学情,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鼓励创新作业完成形式,学校逐步实现“一层一策”“一生一策”,促进减负增效。

面向学生实际需求,东城区开设了4100余门区校两级课后服务选修课程,重点放在分层分类学科指导、学生培优补弱及作业辅导,同时兼顾体育、艺术等综合素质类课程,将课后服务与发展兴趣、巩固学习成果、自主阅读、家校联动结合起来。通过菜单式课程的自主选择,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特长、激发学习兴趣,全区近9万名中小学生受益。东城区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超过90%,满意率达到93.8%,区域也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首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始终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坚持做好教育供给改革的践行者、教育质量提升的探索者、教育优质均衡的推动者,不遗余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向新的征程,东城区将继续坚持首善标准,以更高自觉、更优成果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以优质均衡发展为己任,让每一个家庭悦享家门口的教育幸福,积极打造东城教育优质品牌,探索创新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矢志不渝、奋楫笃行!■

猜你喜欢
东城区学区优质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