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语用训练,夯实语文素养

2023-03-11 15:00刘露露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节要素多媒体

刘露露

相对而言,语文素养虽抽象却细化在语文要素中、隐藏在字词语句中。传统的语文教学虽也重视语文素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语用训练;而统编教材却注意到这一点,从最基础的字词语句入手,借助单元语用训练进行巩固落实,继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结合实际,借助语用训练,通过落实单元要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策略。

一、与学生对话,巧借直观突破重点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最终还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结合学段要求,根据教材单元要素,从学生知识储备、心理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语用训练,做到“对”生训练。具体来说,针对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所涉及的语用训练,要借助多媒体、挂图,或者其他方式,将其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画面,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舞在哪里》这一课中的生字“梁”时,由于第一学段学生的观察力不够细致,经常把这一生字与“粱”混淆。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观察力与理解特征,采用字理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识字。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生字“梁”的演化过程,让学生观察“梁”的金文与小篆外形。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梁”的楷书外形,让学生找一找生字中有什么偏旁,学生很快就能从中找出“三点水”与“木字底”,自然也知晓生字“梁”与水和木有关,主要是指架在柱子上的长木。最后,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桥梁相关分类与历史名桥,深度体验我国桥梁的文化内涵。

案例中,教师结合单元要素,从学生实际出发,借助多媒体形式,从生字“梁”的演变过程,再到其构造,最后出示历史名桥。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从构造到文化,层层深入,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读音,明白了生字“梁”下面是“木字底”,而不是“米字底”,还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生字“梁”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还便于突破重点难点。

二、与文本对话,巧借规律引导表达

单一的汉字、词语或者句子,或许无法表现什么,但是经过作者的妙笔生花,它们就被赋予了灵魂、赋予了情感。教材选编的课文,也许不是最优美的,却是最适合学生阅读的。尤其值得借鉴的就是其语言表达形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从字句段落中找出语言规律,并且有针对性地设计语用训练,助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语言结构的同时,也为落实单元要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创造条件。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舞在哪里》一课时,针对第三小节表示雾说的话、雾做的事、雾做事的结果这三句话,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用序号标出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话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小节中三句话之间的关系。然后,鼓励学生自学第四小节,引导学生分析第四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什么相似之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文中句式说一说、写一写。如果学生思维没有打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各种画面,便于他们拓展思维。

案例中,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思考,理解文本所写的内容,接着引导他们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让学生自主分析第四小节,思考该小节与第三小节之间的相似之处,最后借助多媒体呈现多种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仿写。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了一定理解,自然学生仿写也较为流畅,全部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三、与编者对话,巧借提示进行拓展

统编教材注重将语文要素通过单元要素一一细化,并且落实到单篇课文中。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教材文本中增添了许多提示,看似简单,往往是单元教学中需要落实的重点。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单元要素,认真研读文本提示,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并且充分利用其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语用训练,引导学生与编者进行深度对话。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时,课文被选编在第二单元,而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一课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提示,内容为“读到这里,我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这里的提示,其实就是单元要素的落实细化。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提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借助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可让学生先自由说,然后出示相关词语,学生通过积累自然感悟到“颜色多而美”的词意。这个过程在落实单元要素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语感。

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默读或自由读等方式用笔圈出表示颜色的相应词语。然后,借助多媒体,呈现带有秋天显著特征的景物,并出示表示颜色的相应词语,让学生边欣赏边品读,感知多彩的秋天。接着,教师可用多媒体呈现“五彩缤纷”一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词语的意思。经过前面铺垫,不少学生都能理解“五彩缤纷”就是“颜色非常多,而且美丽”的意思。最后,教师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拓展,引导学生用这一词语说一段话,有效巩固单元要素。

四、与习题对话,巧借图表推促运用

研读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后习题,可以将抽象的单元要素有效具体化,便于教师具体掌握学生对单元要素的理解内化程度。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后习题,可以借助多媒体、文本插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语用训练,助力学生理解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一课时,其课后有一道习题,内容为“根据下面的提示讲讲这个故事”。从要求来看,可以说是这一单元要素的细化。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或相应的示意图进行复述。针对第二小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风娃娃来到_____________,看 见_______,做 了_______,结果________。”并且用箭头画出相应示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提示梳理文本,进行课文复述。接着,针对三、四小节进行复述,由于结构与第二小节相同,教师可以先出示一部分提示语,再让学生完善图表,助力文本复述,帮助讲清故事。

课文复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高。但是通过提示语以及相应示意图,“人为”地将一个小节“分割”为几部分,这样学生理解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复述也会变得容易。对此,教师可以适度拓展难度,采用课文段落结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续编故事,想象风娃娃还会到哪里,还会帮助人们做哪些好事。这样从文本到生活、从内化到运用、从课堂到课外,学生不仅能够较好地掌握段落关系、落实单元要素,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借助生活体验进行运用,为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做好储备。

总而言之,语文素养虽然抽象,但可以结合单元要素,通过与学生、文本、编者、习题等多重对话,寻找语用训练点,借助拓展延伸运用等策略,在优化课堂教学,助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主题的同时,也能在点点滴滴训练中,推促单元要素内化,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小节要素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