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审美现代性新形态建构*

2023-03-11 07:15梁玉水
浙江社会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现代性美学现代化

□ 梁玉水

内容提要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之路形塑了独特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中国审美现代性以复杂、独特的发生路径、演进逻辑、建构方式、具体内涵和表现特征而成为中国现代性的审美之维和审美现代性的崭新形态。以审美现代性的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理论及话语,构建具有积极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多元审美现代性之中国形态,有助于为中国现代性提供独特的思想视点、理解维度,为世界多元审美现代性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实践的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确立、巩固。这种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传统社会主义等现代化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大变局”“重构性”意义,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其思想自觉、理论提炼和范式确立,拓展了人类社会尤其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向和途径,贡献了中国智慧,并以新的方案和理念创造着人类文明新形态,赢得了世界性历史意义。原来的单一现代性、普世现代性的武断和垄断越来越被他类现代性、多元现代性、民族现代性实践道路和理论话语打破,也带来了对其源生、伴生的审美现代性诸问题的省视和重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有一般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历史、国情、制度、文化实际的中国精神、中国特色,蕴藏着“中华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共产主义”等思想观念基础,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形态的批判意识和超越精神,并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最终价值和伦理取向。在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现代化探索进程中,中国审美现代性以复杂、独特的发生路径、演进逻辑、建构方式、具体内涵和表现特征而成为中国现代性的审美之维和审美现代性的崭新形态。

一、“现代社会”中的审美现代性及其一般意指

作为今日思想言说之话语常识、理论装备,现代性似乎已经不摩登、不现代了。然而,现代性理论依然是我们阐释和把握当代世界的有效框架。但现代性话语“星丛”喧嚣,泞如沼泽,万绪千头,形态各异,也导致了我们在理解现代性、中国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问题上的扑朔迷离、混乱芜杂。

欧洲十七世纪,特别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以科学革命、工业化、法国大革命等为标志的“现代化”社会大转型,经过启蒙运动而被提升到意识层次,形成了“有意识地建构一个以理性为基础,包括自由、民主、公正、人权等价值的文明格局”,并成为了“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所设计的‘启蒙方案’(Enlightenment project),或哈贝马斯所说的‘现代性方案’(project of modernity)。这个‘现代性方案’开始在欧洲展现,之后,延展到北美,形成了西方现代的新文明秩序或西方的‘现代性’”①,最终扩展到了全世界。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审美现代性表达着在“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种新的总体倾向和价值取向。如学者所述,“它是社会历史现代性的一部分,又是一种相对分离和充满张力的一部分。它的自律性的获得反过来赋予它对社会现代化的某种‘反思监控性’”②,并“构成了与社会现代化或启蒙现代性的紧张”③。美国学者卡林内斯库认为,尽管我们“无法确言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可以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剧烈冲突的现代性。可以肯定的是,在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某个时刻,在作为西方文明史一个阶段的现代性同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之间发生了无法弥合的分裂。”④对这两种现代性,卡琳内斯库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作为“文明史阶段”的现代性,是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从而“进步的学说,相信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可能性,对时间的关切(可测度的时间,一种可以买卖从而像任何其他商品一样具有可计算价格的时间),对理性的崇拜,在抽象人文主义框架中得到界定的自由理想,还有实用主义和崇拜行动与成功的定向——所有这些都以各种不同程度联系着迈向现代的斗争,并在中产阶级建立的胜利文明中作为核心价值观念保有活力、得到弘扬。”⑤而美学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则自其浪漫派的开端,成为了倾向于激进反资产阶级的态度。如寇鹏程所述,“浪漫”范式是西方审美范式“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范式确立的转折点,它在西方实际上有三大原则:第一是针对理性主义而来的感性主义原则;第二是针对功利主义而来的审美非功利主义原则;第三是针对现代工业文明而来的社会批判原则。通过对理性知识主义和道德主义的反叛,浪漫范式确立了感性主义原则和审美独立的原则。⑥刘小枫也曾有类似看法:“作为现代性的审美性的实质包含三项基本诉求:一、为感性正名,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地位,夺取超感性过去所占据的本体论位置;二、艺术代替传统的宗教形式,以至成为一种新的宗教和伦理,赋予艺术以解救的宗教功能;三、游戏式的人生心态,即对世界的所谓审美态度。”⑦卡琳内斯库指出:“较之它的那些积极抱负(它们往往各不相同),更能表明文化现代性的是它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公开拒斥,以及它强烈的否定激情。”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1790)中为美学的这种现代性转换做出了奠基,提出并强调了艺术鉴赏和审美经验发生过程中趣味判断的“无目的的目的性”、非功利性观念,肯定艺术根本上的无功利性。这后来被诸如泰奥菲尔·戈蒂埃及其追随者发展为“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主性口号,且赋予了本体特性。作为一个策略性和战斗性口号,“‘为艺术而艺术’是审美现代性反抗市侩现代性的头一个产儿”⑨。

尽管在总体、一般的意义上可以作出如上描述,但是审美现代性作为一种现代性叙事自身又是极其复杂的。对这种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分化出来的独特的“自律性表意实践”,周宪借用包括康德、席勒、韦伯、波德莱尔、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思想资源,从“世俗的‘救赎’”“拒绝平庸”“对歧义的宽容”“审美反思性”四个层面揭橥审美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复杂特征和独特功能,进而突出审美作为特殊的表意实践在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合理化、祛魅化、平庸化、同一化、刻板化中的破除强制、消除异化、保持共情、保留歧义的反思性功能和实践批判意义。审美现代性遵循的正是这种否定辩证法。“作为一种对更好的社会向往的理想乌托邦,它不断地反衬出现存世界的黑暗和不公正,激励人们对美好的新世界的追求”⑩。现代性孕生审美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叛逆和批判者、重建者,是审美对现代性的挑战所做的回应,是审美在现代性社会中表征出的新的形式、特征,是在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审美关系的反映、产物。进而言之,审美现代性也就是被把握在美学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它体现了历史主义、人文主义、审美主义三大理念的综合。⑪

循此而论,实际上,“审美现代性说的是其对于感性的精神文化艺术表现的主张和导向,与启蒙现代性相适应,并在不适应中发挥‘救赎’的审美诉求。”⑫审美现代性理论实际上也就构成了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审美实践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而独特的现代性价值的总体阐释框架。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多元方案和实践形态。在不同的现代化方案中,基于国情、民族、历史、文化等实际状况,审美现代性的表现便自然多元多样,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和特征。

二、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与中国审美现代性发生语境

各个民族国家或“文明体国家”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现代性及审美现代性发生的情境和表现的形态各不相同。一般说来,艺术自主性诉求被视为审美现代性的规范性内容,也即“存在着多元的审美现代性,但是,他们只是规范意义上的审美现代性的不同表现形式。”⑬这是基于审美现代性之一般而对中国审美现代性表现形式之特殊进行思考的逻辑的起点,但却不是实践的必然。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中国审美现代性诸问题,前提是理解中国现代性之发生及中国现代性之“特色性”建构。我们应该坚持全球大历史观视野、多元文明史观视域,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中国现代性得以生成发展的特殊背景、特殊条件、特殊矛盾和特殊道路,方能高瞻远瞩、提纲挈领、打通贯通,进而把握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文艺与审美深层问题。

现代性首先与世界历史演进相关。“统一世界史”是理解现代性问题的关键。人类社会从不同原始文化各自分散发展、不断孕育和积淀的前轴心时代,经各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异彩纷呈、分散演化与发展的轴心时代,至16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形塑了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和统一世界史,由此,现代性便“首先就是与分散世界史中的传统文化相对的导向统一世界史的现代文化的特性。”⑭而中国现代性就是“中国从分散世界史中的古代中国走向统一世界史的特性”。⑮这就必然包含着世界文明的“中西”转向转型、中国文化的“古今”转换转化等问题。显然,“鸦片战争”(1840 年)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现代事件,尽管是在“被动”的意义上。“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必须追溯到百年前的鸦片战争。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起因于一种‘内发的力量’,而是源于一种‘外发的压力’”⑯,从此之后,不再享有在世界秩序中那种自觉不自觉的“天下中心”“光荣孤立”。中国就此并从此被“拖入”世界现代性进程中,进入如墨西哥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所说的“命定地现代化”(condemned to modernization)和“被诅咒地去现代化”(condemned to modernize)⑰的历史情境中,最终正视并“面向统一世界史”,“承认、寻找、获得它的‘发展规律’”,“在统一世界史‘发展规律’中获得新的辉煌”。⑱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历史中,自洋务运动始,经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以至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和国成立又至改革开放,从新时期经新世纪到新时代,在国家危难、图存思变、民族复兴的曲折历史情势中,一大批改良者、革命者、思想家、政治家思考着、探索着中国这一东方大国的现代性方案及道路问题,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体用辨证,穷变达通,最终铺就出今日中国特色现代性之路。⑲

按照亨廷顿的观点,“原先,西方化和现代化密切相联,非西方社会吸收了西方文化相当多的因素,并在走向现代化中取得了缓慢的进展。”⑳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早期阶段,现代化被视为西方化,客观上来说,西方化也促进了现代化。随着西方国家持续地推进、深化、反思现代性,非西方国家的中国作为“追赶者”又以其“后发”优势不断地加深着对现代性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在现代化后期阶段,促进了“非西方化”和本土文化的复兴,并在实践中探索自己具有“先进”理念和“后发”优势的特色现代化之路。这种追赶的背后,既是一种对象化设定,更是一种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期许。这种目标期许既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处境有关,更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基于“参天地,赞化育”的《易传》世界观和汉代形成的早熟型的系统论宇宙模式的“实用理性”或“通变理性”精神,使得“中国文化善于用清醒的理智态度去对付环境,吸取一切于自己现实生存和生活有利有用的事物或因素”,能最迅速地接受、吸取外来文化以丰富、充实和改造自己,同化于其原有系统。㉑李泽厚指出:“这个实用理性的系统论模式是中华民族将外来事物中国化,而后使自己延续生存的基本文化方式”㉒;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凝结出的“天下中国”、“世界中央”的“中心化情结”和“大国担当”对中国现代性历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新的现代国际关系中获得体现。“现在中国必须在一个世界中国图景中去重获生存与光荣。中心化情结以另一种方式开始运行。这就是在世界中国图景中力图‘重返’中心的赶超心态”。㉓以此锻造中华民族的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使得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发生与发展面临着比西方审美现代性更加错综复杂的情势和局面,也使得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内涵衍义丰富。与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启蒙、反思、批判、救赎、歧见相比,中国审美现代性自一开始就额外承担着在半殖民半封建、积贫积弱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中进行“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与艺术自主性诉求这一审美现代性规范性内容不同,艺术与审美的“与时俱进”“休戚与共”的革命意义、政治价值与社会功能成为了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审美现代性的突出标志,形成了如李泽厚所称的“批判旧传统”与“批判旧政权”双向合流、“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㉔的整体状况,并由此体现出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显著特征。

三、中国审美现代性进路、范式与特征

自中国近现代至今,在革命、改革、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美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学问题,而且始终是一个具有伦理意识和实践指向的透镜和焦点。“当中国面对挥舞着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双刃剑的现代化西方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不同选择的现代性设计和建设之路”,并且,“从一开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强调在革命的事业中文化和审美具有重要作用。”㉕1942 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尤其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及其中国化特征。这一精神和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更以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意识一以贯之。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是对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自觉建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是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㉖其思想观点典型性地体现着“美学或美学话语在理论和实践上打开了有意义的空间,在中国现代文化政治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㉗这一中国审美现代性特征。

对中国审美现代性进路、范式与特征的认识和理解,目前基本上形成了相对共识。研究者从历史的观点和比较的视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诸如中国审美现代性“双重变奏”“两理路”“两层次”“四模式”“四范式”“三特点”“双螺旋结构”等观点。

如吴予敏认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基本命题不是认识论,也不是本体论,而是价值论或功能论。自甲午战争至晚清的美学思想可以见出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两条理路:“一者以审美形式求取族群、阶级、国家之生存发展,重建文化精神的同一性”,“另一条理路则以审美为个体自我精神的解放或解脱,发展出文化精神的多元互补形态”,而“由于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政治危机和文化危机,致使前一条美学理路大张其道,终至参与构筑国家意识形态。”㉘这一理路最终必然发展为由改良至激进、由士大夫至民粹、由启蒙至教化、由文学功利至政治功利、由旧浪漫主义及旧写实主义至革命浪漫主义及革命现实主义、由文学革命至革命文学和党的文学,形成中国审美现代性或美学现代性的特殊范式。张法从中国现代美学的历程,从美学在清末政治和教育改革背景中作为一门学科进入中国,并在学术、社会、政治等复杂而紧密的关联中,提炼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四种基本模式,换言之,即中国审美现代性模式。这四种模式分别是“梁启超式的社会学模式,要求美学为政治服务,服务于中国现代性的国民性转换,让中国民众由古代的臣民变成现代的新民”;“蔡元培式的教育学模式”,“以美育代宗教”,让美成为中国现代性的人生境界;“朱光潜式的审美现象学模式”,这一模式最具美学学科、学术之性质;“宗白华的文化学模式”,从文化差异和哲学差异上比较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他进而指出:“中国现代美学的演变,从20 世纪前半期的四模式到五六十年代美的本质四流派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美学演进的四关结,从美学的自身建构逻辑来说,是一个一个的断裂和新造;从美学建构与中国现代性演进关系来看,美学建构的断裂与新造是与中国现代性目标的断裂与新造相互动、相呼应的。”㉙寇鹏程同样也对中国审美现代性的范式性道路进行了归纳,即审美至上主义的非功利范式、审美万能主义的工具论范式、审美快感主义的娱乐范式、审美感性主义的批判范式,认为这四种范式性道路都是现代性的必然产物,在现代性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命运,应该辩证地、全面地加以分析。㉚王杰近年来以“双螺旋”结构总结百年文化中国基本的基因图谱和中国特色审美现代性,分析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结构和历史逻辑,认为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基本内核可以形象地归纳为一个双螺旋结构。这一结构由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机制的“乡愁乌托邦”和从欧洲、苏联传入的“红色乌托邦”所构成。这两种乌托邦在历史哲学维度上分别指向“过去”和“未来”,其文化链所构成的双螺旋结构,成为了中国进入现代化过程以来的基本情感结构,构筑着当代中国的情感民族志。㉛现代性带来新的文明性格,这个现代的新文明性格让人憧憬与向往,但也因其带来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受到越来越多的反思与批评,甚至这种“对现代性的不满”激起了“去现代性的冲动”(de-modernize impulse),着实呈现为“向往”与“乡愁”(nostalgia)的两相交替。

除了上述理论分析、模式归纳、范式总结中所体现的中国审美现代性之衍生特性、延展类型之外,李世涛将中国审美现代性界定为“晚清开始的现代化以来,中国人的心性、情感、体验、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变化。”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反映和症候,是在感知、心理、体验等审美层面上对社会现代化的反应,主要涉及到艺术、文学、美学等审美方面的变革,诸如审美思潮、现代审美与美育观、现代审美趣味与审美心理等都属于审美现代性的范畴”,并从比较审美现代性方法视野出发,将其基本特征归结为“后发性”“缺乏独立性”“超越性丧失”。㉜徐碧辉认为“在中国现代史上,虽然社会启蒙的紧迫性压倒了审美启蒙,但仍有不绝如缕的审美启蒙的顽强努力。这就是以王国维、蔡元培和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学者鼓吹审美独立、艺术自治和建立中国现代美学、普及审美教育的努力。对于这些审美启蒙的先行者来说,他们和社会启蒙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二者不但没有任何冲突,反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㉝对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进路、范式、特征,朱国华做了另一种更具切近性的描述,他指出,中国语境中的中国审美现代性与西方审美现代性不同,一方面,中国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并不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并不构成最重要的结构性冲突,并不存在着类似于西方那样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审美现代性奠基于现实主义而不是现代主义美学经验。它将社会启蒙视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将美学形式或美学经验视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主要手段,将现实主义作为自我表达的主要风格特征和经验基础。正因如此,中国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常常构成一种互补关系。而又恰恰是这般状况,使得中国的审美现代性成为了一个哈贝马斯所谓的“尚未完成的”审美现代性规划,因为西方审美现代性的“规范性内容”或者标准性价值及取向是艺术和审美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尽管被指认为不切实际,但时常又以理想形态存在着,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它构成了永远可望不可及的文化地平线,这使得中国审美现代性呈现为一个不断位移的动态文化过程”。㉞

实际上,中国审美现代性这种“尚未完成性”、“正在行进中”之“动态位移”的历史逻辑及不断呈现的现实结构始终是以“民族复兴”“现代化”为总目标和总坐标的,作为中国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出与社会现代性同向同行、互相补充等积极性、建设性、肯定性意义特征。中国现代性的现实进程具有阶段性、历史性特点,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时代主题,从而决定了每一个时期各自的美学主潮和审美特征。因而,就中国审美现代性模式、范式、特征、进路来看,中国现代性进程一方面在横向维度体现了不同学者对中国现代性的探索性、方向性、维度性思考,另一方面又在纵向维度上体现了中国现代性现实进程中递进性、历时性的时代主潮、阶段特征与历史目标。

四、中国式审美现代性的创新性建构与问题反思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的“命定”,也是中国百年的历史选择。但现代化绝不是单选题,现代化的模式是多元的;现代化的内容是多维的,是包含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多方面的有机组织、系统工程。世界各国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必然地决定着各国走向现代化所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在1982 年9 月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㉟。邓小平后来又特别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㊱。1987 年10月,党的十三大高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提出了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中国特色现代化方案确立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巩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自信。2020 年10 月29 日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明确地指出,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㊳2021 年11 月11 日,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评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贡献:“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㊴2022 年10 月16 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目标和价值取向。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伴生、有机组成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也越来越趋向于道路、理论、方案、话语的自觉和自信。严格来说,中国审美现代性,其本身包含着两个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错综复杂的内容维度:一个是“‘中国美学’的现代化”,一个是“中国的‘审美现代性’”或者“审美现代性的‘中国化’”。这两个部分是绞缠在一起螺旋前进、交替上升的。前者主要是中国美学创造性地现代性转换,后者主要是西方审美现代性创新性地中国化发展。不可否认,不论是“‘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还是“‘审美现代性’的中国化”都是在西方美学和西方审美现代性学科和问题框架下的一种引进、挪用、建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历史语境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形塑了“中国美学的现代化”,也使得“西方审美现代性”充分中国化而形成了自身的历史进路、主要范式、具体内涵与表现特征,形成了审美现代性问题的中国话语,一种“非审美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㊶,或者说“非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中国式审美现代性。

如前所述,审美现代性理论实际上就是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审美实践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而独特的现代性价值和意义的总体阐释框架。一定程度上,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成为了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元叙事”,并“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文化逻辑。”㊷审美现代性理论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提供了阐释框架、思想资源,也产生了很大的话语影响,其意义应作辩证观:“一方面审美性的张扬为文艺的正名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将文艺的审美性特征清晰地揭示出来,为我们深入研究文艺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走向了问题的另一端……将诸如文艺与社会、文艺与历史等维度的辩证关系割裂,甚至加以屏蔽;即使是被凸显的‘审美’这一特征,其内涵也被狭隘化、片面化和抽象化,背离了‘审美’范畴所应有的内涵品格”。㊸当代中国正在深度走向“文化转向、审美转向”㊹时代。这本身都构成着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内容性经验。历史自觉、文化自信更加突出了中国式审美现代性话语体系建设的当下意义。

审美现代性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文学、艺术实践这个审美经验的主要载体上来。因此,中国式审美现代性问题在实践层面也就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问题。回望百年,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新发展实践,以新文明形态、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创新性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和内涵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自主建构,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原则,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走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繁荣我国文艺事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注入精神和思想营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着力建设有新时代发展理念、有中国精神、有社会主义价值指向、有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意蕴的美学、美育和文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炼形成中国式审美现代性方案。

结语

没有单一的现代性,也没有单一的审美现代性。没有“没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性”,也没有“没有地方经验的审美现代性”。中国式现代性含有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以现代化为导向”“以中国特色为标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为目标”等多重内蕴,是一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交织,社会主义逻辑、现代化逻辑和民族复兴逻辑叠加的复杂历史过程。”㊺中国式审美现代性的特色性建构是中国式现代性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必然和历史必然。以审美现代性的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理论及话语,构建具有积极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多元审美现代性之中国形态,能够为中国现代性提供独特的思想视点、理解维度,为世界多元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注释:

①⑯金耀基:《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166~167、20 页。

②周宪:《作为地方性概念的审美现代性》,《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 年第3 期。

③⑩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文学评论》2002 年第5 期。

④⑤⑧⑨马泰·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10 年版,第47~48、48、48、52页。

⑥寇鹏程:《“浪漫”范式的缺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症结》,《社会科学家》2008 年第2 期。

⑦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307 页。

⑪侯新兵:《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1 期。

⑫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8 年第7 期。

⑬㉞朱国华:《中国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 年第2 期。

⑭⑮⑱㉓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4~5、12、12~13、18 页。

⑰转引自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中国现代的文明秩序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1 期。

⑲梁玉水:《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政治美学》,《文艺争鸣》2017 年第4 期。

⑳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 年版,第67 页。

㉑㉒李泽厚:《说西体中用》,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年版,第16~17、20 页。

㉔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年版,第1~8 页。

㉕㉗刘康:《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他们的西方同行》,李辉、杨建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40、10 页。

㉖董学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中国文艺评论》2017 年第4 期;《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论纲》,《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 年第3 期。

㉘吴予敏:《试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理路》,《文艺研究》2000 年第1 期。

㉙张法:《美学与中国现代性历程》,《天津社会科学》2006 年第2 期。

㉚寇鹏程:《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6 页。

㉛王杰:《审美现代性与百年文化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 年第1 期;《审美现代性:当代中国的情感民族志初探》,《浙江社会科学》2021 年第1 期。

㉜李世涛:《历史嬗变中的中国审美现代性——兼及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特征》,《艺术百家》2011 年第1 期。

㉝徐碧辉:《美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启蒙——20 世纪中国的审美现代性问题》,《文艺研究》2004 年第2 期。

㉟㊱《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29 页。

㊲㊳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123~124、3~16 页。

㊴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 年第1 期。

㊵参见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第001 版。

㊶颜芳:《非审美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一个“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 年第4 期。

㊷张荣翼、张译丹:《审美现代性与当下艺术蕴含的张力》,《长江学术》2019 年第2 期。

㊸杨杰:《审美现代性与当代文艺美学的建构》,《中国文艺评论》2018 年第12 期。

㊹梁玉水:《“文化中国”命题小议》,《华夏文化论坛》2020 年第2 期。

㊺王杰:《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一个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创新》,《中国文艺评论》2022 年第5 期。

猜你喜欢
现代性美学现代化
盘中的意式美学
边疆治理现代化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外婆的美学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纯白美学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妆”饰美学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