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的趋势探微

2023-03-11 03:00艾红梅李睿潇
经济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救援居民应急

●艾红梅 李睿潇

社区作为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城镇居民自治组织,是应对公共危机、抵御突发风险的“最后一公里”,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至关重要的一环。面对影响广泛、危害严重的重大突发事件,社区治理的效能与每位居民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因此,如何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抵御能力,既是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城市社区治理发展的趋向。

一、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

(一)构建党员下沉社区长效机制,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社区党组织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激活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变组织力为治理力,这就需要启动以党组织为核心主导的转化流程。首先,要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一切工作要归支部,只有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实现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的常态化[1]。社区党支部要自觉承担起身为“领头羊”的责任,主动作为,合理规划、管理社区资源的调拨与分配。其次,要完善党员嵌入社区治理的制度,机关基层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的工作要互相配合,二者结对工作要职业化、制度化,同时,把机关党员干部在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成效作为机关党支部日常考核的重要参照,让不同领域党支部的组织动员力,通过干部下沉的常态循环、稳健对接,转化为精细规范的治理效力。

(二)应急治理权下沉社区,激活社区党组织引领治理活力

重大突发事件是检验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大考。加强社区应急机制建设,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和管理能力,增强社区抵抗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能力,成为当下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转移治理重心,权力和资源同步下沉,为社区配备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结构合理的应急救援队伍,同时配备专项资金以及充足的应急物资,例如防护用品、动力燃料、生命支持装备等,这样会增强居民对社区党组织的信任,有利于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二是提倡法治,合理赋权。社区的日常治理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提高社区党员干部以及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不仅要把《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社区治理的工作准则与根本保障,还要把普法宣传纳入社区治理内容。三是落实基层减负工作,坚决抵制社区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解决跟风考核多、复杂排查多、重复申报多、奇葩证明多等问题,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基层工作人员能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居民谋实事、办好事的工作中去。

二、提高群众参与度,发挥居民自治功能

(一)完善居民精准赋能机制

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实现对社区居民的精准赋能,有利于唤醒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与权利意识,为其全面参与社区治理提供科学的理念与方式。首先,创立网格长、单元长、楼栋长的微信群以及符合各辖区实际情况的应急管理公众号,及时发布防灾减灾实时信息、自救互救技巧、相关政策法规等,线上解决居民的问题[2]。必要时,可自发组织社区应急处置队伍,逐户宣传与访问,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功能。其次,构建以社区精英为重要参与者的社区协商机制,完善社区协商制度,畅通社区党建联席会、民情恳谈会、百姓访谈等城乡社区居民协商渠道,精准响应民众诉求,合理有效地协商解决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和预防社区潜在的风险问题。最后,还要重视社区教育,社区精准治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社区教育,了解居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教育,精准供给,提高社区居民的责任感与参与度,培养其政治判断力和敏感度,塑造其民主习惯。

(二)减少政府依赖,拓展居民自治空间

一方面,社区应继续完善“四社联动”机制,推动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居民为主体、涵盖不同领域群众团体的现代社区共同体,使专业救援、法律服务、环境保护、老人医养等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区治理,构建合理的、多元化的内部治理结构,塑造居民自治的主体意识,增强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并逐步弱化和减少对政府的依赖,促使居民实现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3];另一方面,找准政府职责定位,明确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能范围,发挥出政府对社区的宏观调控、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的功能,政府与社区之间既要维系主导与主体的科层结构,又要明晰分权、放权与限权的制衡关系,从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拓展居民自治的空间。

三、构建智慧社区,增强现代化社区治理水平

(一)建设良性运作的社区传媒机制,充分发挥社区传媒效能

智慧社区的建设离不开社区传媒,社区传媒要展现出冲击力强、普及面广、美誉度高的优势,必须要遵循情感性、时效性、可靠性的原则[4]。首先,要做到亲民和睦,释放出社区传媒情感传播的功能。社区传媒直接作用于社区居民,是增强社区凝聚力,拉近邻里感情,提升社区和居民关系的黏合剂。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社区传媒能够提供社区互助互救的平台,周边代购、电梯派送、互助用车、社区求助等为主题的应用模块,不仅使党心与民心“心心相通”,更搭建起社工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其次,要做到快捷及时,体现出社区传媒信息服务的价值。在城市社区,社区传播的内容多为实用性强的生活指导资讯,社区传媒的政治管理价值和文化培育价值长期被忽视,这是由社区媒体从业人员老化、注入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要解决这种问题,就要为社区媒体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加大技术和资金支持,重视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性运营的工作机制。最后,要做到权威公信,运用社区传媒推进公共领域的建设。重大事件突发时,社区传媒能够有针对性地澄清事实、答疑解惑,打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通讯壁垒,化解网络的随意性带来的舆论危机,确保正确的宣传导向。并且,社区传媒的公信力能够强化居民认同感和荣誉感,增强民主参与意识,汇聚社区治理的善治力量。

(二)运用电子信息手段,建设智慧社区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数据治国”将成为今后社区治理的主要趋势。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数字化精细服务,不仅为构建智慧社区提供了必要手段,而且为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救援、评估和监管提供信息支持。一方面,社区通过公众号、抖音和应急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公开服务内容,发布实时信息、澄清焦点争议,实现居民在家就可通过网络向社区求助或提出意见,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借助特定社区应急APP,实现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实时监测,为他们建立独立的电子健康档案,减少其突发意外的风险,利用数字赋能,借助“大数据+应急处置”,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信息数据体系,社区要持续完善社区居民和社区流动人员的信息登记,要根据进入社区人员的大数据信息仔细加以核对与确认,杜绝在登记过程中出现虚假错乱的信息,完善的社区居民信息数据体系既能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也能为快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四、加快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社区预防能力

(一)建立社区应急管理服务站

在社区交通便利处建立“智能应急救援总站”,确保工作站可以在第一时间紧急救助。“智能应急救援总站”是在原有社区应急管理队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个功能集成、高效便民的社区。

“智能应急救援总站”采用“智能+应急救援”的模式,通过现场直播、第三方结转等技术的相互配合,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全面覆盖,将所有视频信号集中连接在应急管理服务站,使社工在工作中可以随时掌控全社区的信息,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智能+应急救援”的模式,实行智能化管理,将志愿者坐班制改为远程监控管理,居民遇到突发状况需要紧急救援物资时,利用二维码扫码进入“紧急资源库”,服务站工作人员可以隔着屏幕远程操控,第一时间指导居民处置险情和使用设备,并联系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单位。如突遇重大灾情,还可以接入市级应急管理部门,迅速有效地实现三方协同作战。由此可见,“智能应急救援总站”是应急救援从集约到下沉再到“去中心化”的流程再造的综合体,业已成为防控结合、协同处置的应急管理平台。

(二)完善实用性社区应急预案

社区应急预案在重大事件应急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具体明确了各方部门的职责,指定了谁负责什么、何时负责以及怎么负责,明确了重大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及发生后相关人员在应急预案里的分工与工作流程。完善社区应急预案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周边的环境以及人口基数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起社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统筹协调的联动机制。当社区突发重大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主动出击,联动处置,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组建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

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居民之间相知相熟,对社区环境十分了解,所以,积极倡导社区居民之间自救互救,比政府招募志愿者长期驻守,更为可行。

首先,要互惠互助,增进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一方面社区居民应当签订正式有效的社区安全规范协议,主要包括社区的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社区的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社区的应急预案与响应、安全社区的创建档案、灾害预防计划、事后救援方法等;另一方面,建立激励表彰制度,对于积极参与的居民实施一定的物质奖励,增强社区居民对应急救援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其次,要定期展开社区应急演练,演习次数越多,应急救援就更为有效,比如可以第一时间识别有效的避难场所、早期发现社区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不断开展社区应急演练,不但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救能力,而且可以使居民意识到预防灾害的重要性,提升居民对社区应急救援的积极性,唤起居民从事社区应急志愿服务的热情。

最后,要增加社区救援力量的培训,将社区应急志愿者培育成一支训练有素的社区应急队伍。一个社区应急队伍的人数应根据社区的大小来定。通常来讲,一支队伍人数应在15~35人,这样便于队伍的统一管理和培训,各行动小组的人数与构成应依据灾害的风险类型及程度而定[5]。当社区志愿者达到组建应急队伍的人数要求时,可以同社区日常管理机构协作开展应急管理组织建设,包括设立救援行动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协调组和紧急疏散组的组织架构,任命应急管理队队长和各组的组长,分配具体任务等。社区要积极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队伍开展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复训,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只有将社区志愿队伍打造成一支反应灵敏、专群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才能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在灾害来临时有条不紊地应对。

猜你喜欢
救援居民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行动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