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03-11 01:47卢大学
学周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基础素养差异

卢大学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吴家井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活的人才教育是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这是陶行知“活教育”思想主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基础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从来都是相互独立、充满个性的个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正视学生差异,以“让每一名学生都长上去”为目的,而不是“让每一名学生都长一样”。差异化教学重要性由此体现。根据其应用优势,初中数学教师为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应重视差异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一、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之一,是让教学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学生差异对教学选择的影响,促进他们在初中数学中的不同发展。

(二)满足初中数学教学需要

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以持续提高教学效果为根本目的。因材施教一直以来都是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差异化教学的内涵。由此可见,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让教学满足初中数学“提高教学效果”需要的优势[1]。在应用差异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因材施教思维组织课程活动,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三)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全面发展数学素养“方面,他们的需求形成了统一。在将差异化教学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满足学生最基本的差异化学习需要,再逐步聚焦“全面发展”目标,最后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原则进行教学,使教学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是第三点优势。

二、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路径

(一)教学对象差异化,不分轩轾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要对象,没有学生这一对象,也就没有教学和学习的行为。将差异化教学法应用在具体教学中,将每一名学生都视为独立的个体,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处理,先明确学生之间的不同、学生各自的特点,再根据其实际差异合理开展教学活动。而在处理学生差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不分轩轾”原则,以相同的情感态度面对学生,避免戴着有色眼镜、带着个人色彩看待学生,杜绝“失之偏颇”的行为与态度,进而在关注学生历次数学测验与考试成绩之余,提高对其数学逻辑思维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实践素养、基础水平等综合能力的关注。教师要基于相关要素对学生数学素养差异展开具体化分析,将其分成基础组、发展组、强化组三个组成,厘清差异。对于基础组学生,差异主要体现在相对逊色的基础能力上,更需要在基础层面“求生长”。与基础组学生相比,发展组学生的明显差异在于基础能力扎实,但综合素养无法满足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应当脚踏实地地“谋发展”。而对于强化组学生,差异主要体现在优异的数学素养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优异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面对此类对象时应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们谋求更自由的发展,使差异化教学满足其“自主拔高”真实需要。随着教学对象差异的逐步明确,初中数学教学满足差异化教学基本要求能够有序展开。

(二)教学目标差异化,求同存异

目标指引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向,更指引着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向。设计求同存异的教学目标能够使其与课程目标相同,使每一组学生的基础目标相同,在学习进度、认知发展、思维水平、实践能力等目标设计中“求不同”,是落实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的根本[2]。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差异化教学法,应先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素养差异,再分析实现不同目标对学生数学素养的不同要求,最后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组,教师可以适当放低要求,解析三维目标,以理解和吸收基础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建立数学兴趣为主要目标。对于发展组,教师可以适当提高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要求,使其在理解知识的前提下尝试、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而在针对强化组学生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将重点更多地放在数学思想和实践能力方面,对其提出体会数学思想并根据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等要求。以差异化的目标为导向,关心每一名学生在相同课程活动中的不同收获,追求每一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共同发展,教师提高教学指向性,对学生的指导恰如其分。结合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以目标为导向,自然能够在考虑自身素养差异的前提下按照目标要求完成对应学习任务,达成自我的进步和成长,逐一实现更高要求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方式差异化,因材施教

在自身差异的影响下,初中生的数学基础截然不同,使其学习能力不尽相同。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差异的基础上的,因此要想使差异化教学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调整教学方式,落实因材施教。对此,教师需要分别探究基础组、发展组、强化组内初中生的数学素养差异特点,研讨趣味教学、针对性教学、探究自主型学习特点,将其与学生差异及特点一一匹配。

1.加强对趣味教学法的运用。基础组初中生数学学习差异特点在于兴趣、能力、思维等数学素养较为逊色。为了解决其在以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先激发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趣味教学优势毋庸置疑。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结合基础组学生差异利用数学游戏、生活情境、数学家故事、数学动画等导入新课,根据课程实际尽可能灵活地运用趣味教学法,让课堂富有生机,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知识。学生在趣味学习中逐渐补足“学习兴趣不足”的差异,增强学习热情和信心,能够促进其自身更加主动的生长,继而不断在“生长”中补足思维、能力等差异,差异化教学达成“促进基础组学生生长”的目的。

2.积极改进针对性教学方法。如何帮助发展组学习“谋发展”,这是教师在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处于发展组的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数学学习兴趣、能力、思维与主动性,不再需要教师极尽心思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而是需要教师为其提供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指导,使其能够快速疏解学习困惑。因此,教师应积极改进针对性教学方法,在巧妙运用教学文档、PPT 的基础上提高微课、几何画板、希沃白板在课堂的应用率[3]。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中,难点在于正确运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概念的基础上,发展组学生在运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中时而出现困惑。基于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先应用对应微课视频讲解难点内容,利用微课视频动画解释运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基本思维,再提出例题,借助几何画板指导学生练习运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此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现了对知识的详细讲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学习和吸收,让差异化教学有针对性地促进发展组学生的发展。

3.有意引导探究自主型学习。初中数学学习强化组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充足的学习兴趣、突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积极的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这使得其具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为落实探究型学习、合作型学习创造了条件。在应用差异化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引导强化组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自主型学习,为其提供进一步自主提升数学素养的空间,使其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具体来说,在引入新课主题和基本内容后,教师可以直截了当地向强化组学生布置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他们对知识的自主与合作探究。同时,设计一定具有挑战性的习题,利用习题适当提高其探究自主型学习深度,深入锻炼其数学能力与思维,促进自主拔高。而在学生角度上,通过探究自主型学习,他们不仅可以向教师汇报学习成果,也可以在课堂向基础组、发展组的学生学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由此,强化组学生潜力被全面挖掘出来,其他同学在其帮助下进一步缩小学习差异,伴随着强化组学生“自主拔高”需要的实现,其他同学也能取得进步。

(四)教学拓展差异化,对症下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拓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应用差异化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拓展的差异化。简言之,对于拓展,教师可以先将其区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即课前拓展、课后拓展。课前、课后、课堂活动组成了完整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研究初中数学教学拓展的差异化,着眼课前与课后是必行之策。在课前、课后根据学生差异设计拓展性学习活动,对症下药,使其对课堂学习胸有成竹;在课后活动查缺补漏,定然能够促进差异化教学有效性的提升[4]。以下,笔者将从课前与课后两方面,对其“差异化”具体策略展开分析。

1.课前拓展的差异化。根据学生预习差异,教师应设计差异明确的前置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通过前置性学习准确理解新课主题,形成学习自信,避免他们因无法高质量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而产生数学学习信心不足的情绪,解决课堂教学的潜在障碍。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课前拓展中,教师可以分别设计“了解因式分解概念”“寻找因式分解方法”“体会因式分解思想”三项拓展任务,分别对应基础组、发展组、强化组学生。有赖于差异化任务,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因式分解”相关信息,联想课堂内容,自主设定课堂学习目标,促进课堂差异化教学的展开,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2.课后拓展的差异化。初中数学课后拓展为促进学生查缺补漏、自我提升而形成,需要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但也需要遵循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课后拓展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差异合理铺设拓展任务,如梳理知识思维导图、贴近课程主题的社会实践、有利于思维发展的竞赛题目等。基础组学生可根据课堂所学与所得完成梳理知识思维导图的任务,并在梳理思维导图过程中发现不足,及时查缺补漏。处于发展组的学生可以根据课堂知识探究经验,完成贴近课程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知识,更确切地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在数据分析、概率统计等课程中,该类差异化课后拓展活动具有深刻价值。置于强化层的初中数学课后拓展,可以以竞赛题为主。学生研究数学竞赛题,感知更具实用性、创新性、前瞻性的数学思维,意义可想而知。

(五)教学评价差异化,同归殊途

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以相同的标准、相似的语言评价学生,评语缺乏指导性,标准公平客观性不足,评价较难发挥促教、促学、促发展的作用。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对学生差异的了解建立差异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首先应完善评价标准,如学生是否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善于合作、灵活实践、取得进步等,建立多维度评价学生的习惯。其次,完善差异化评价方法,注意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相互协调[5]。比如,对待基础组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重点表扬其进步之处,增强其差异化学习满足感,增加学习动力;对待发展组学生,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在指出和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够主动承认、弥补自身不足;对待强化组学生,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更进一步地提高评价全面性。差异化评价虽殊途,但同归,能够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不断进步。

三、结语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选择,是在数学课程中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差异化教学法的过程中,应客观分析教学对象(学生)差异,制定公平的差异化教学目标,采取符合实际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拓展与评价环节进行差异化处理,形成完整的差异化教学过程,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促进学生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基础素养差异
“不等式”基础巩固
相似与差异
“整式”基础巩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