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广东广州 510655)
知觉和动作作为人类发展最基本的两项基础能力,是其他能力发展的根本,因此,有必要在知觉和动作两个方面打好基础,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由凯伯提出的知觉—动作学习阶段论认为,人类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从动作学习逐渐上升到概念学习的过程。资深物理治疗师叶仓甫在此理论基础上,首创了神经平衡疗法,总结了知动评估与知动训练,目的是通过评估了解学生知觉—动作能力的发展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通过训练提高其知动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基础学习能力的目的。多名学者研究结果表明[1-4],知动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对于人和物的关注能力,对于任务的指令听从能力和辨别能力,同时对于其各感知觉的发展,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以及身体协调能力都有很大促进作用。为提高其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学习各类知识和技能提供有效的助力;也为提高其家庭参与度,减轻家人照顾重任,能够生活自理,提高生活品质打下基础。
培智类学校开展的运动康复课程包含物理治疗、感统训练、体适能训练、作业治疗。在这些课程的实施中,往往因单一康复课程的局限性,在发展学生某一项动作能力的同时,忽略了其整体的发展,这本身就违背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人为地打破了发育的平衡,因此很多学生都会在各类运动康复课程中经历瓶颈期,即在某一个动作领域的发展阶段中出现难以突破、难以逾越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康复效果。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利用知觉—动作的评估与训练,寻找解决因单一能力训练的局限性而限制学生康复效果的新途径,即尝试通过知动能力的训练,消除发育不平衡的问题,从而达到在单一能力训练中突破瓶颈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实践以知觉—动作为核心的运动康复模式。
运动康复课程是培智类特殊学校必不可少的一类课程,有动作障碍的培智类特殊儿童,在特殊学校进行学习生活时,往往会受限于其自身的粗大或精细动作的能力,致使其无法正常完成学习任务。动作康复课程是帮助有动作障碍的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到其他课程中的基础。
本研究以培智类特殊学校为阵地,尝试建立一种新的途径解决运动康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帮助有动作障碍的特殊儿童,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动作支持,满足其教育的需要。
培智类学校目前开设的动作康复类课程,涵盖了知动训练、物理治疗、感统训练、体适能训练、作业治疗。以知动为核心的动作康复课程模式,是培智类学校动作组探索的一种解决有动作障碍特殊儿童康复需要的新思路。这种模式是以知觉动作理论为基础,以四种动作康复类课程(物理治疗、感统训练、体适能训练、作业治疗)为阵地,以知觉动作训练为辅助,以提高学生知动能力带动其其他动作康复需要的提高,即通过知动能力的训练,突破其他动作康复的瓶颈,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此模式自2014 年在动作组老师的推动下开始探索实施,并于2020 年成功申报立项了广州市天河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经历了酝酿——尝试——检验——形成四个时期。
动作组老师,在对学校内有动作康复需要的培智类学生进行康复教学时发现,很多学生都会经历瓶颈期,在某一个动作发展阶段出现难以突破、难以逾越的现象。正是这个时期,我们有幸接触了神经平衡疗法,并系统地学习了该康复方法,了解了知觉-动作理论,随即提出了以知动训练带动其他康复训练,从而突破瓶颈期的假设,并在整个动作组内展开了初步探索。
该时期主要从物理治疗、感统训练、体适能训练、作业治疗这几种康复课程中,分别选出长时间难有进步的学生,进行第一次康复评估,确定其所处在的发展阶段,并选定成为研究对象。然后对这些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知动能力评估,确定其知动发展阶段,并制订相应的知动训练计划,实施系统的知动训练,提高其知动发展水平,为回归动作康复训练打下基础。
在对研究对象实施一段时间的知动训练后,确定其知动发展有所进步,突破了原本的发展阶段,然后回归到动作康复训练中,重新实施康复训练,并进行跟踪观察,确定其是否能突破第一次康复评估的瓶颈期,待其突破该瓶颈后,记录康复训练持续的时间,并进行第二次康复评估,掌握其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重新制订训练计划,实施训练。
本阶段主要对前两个时期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及数据进行分析,并最终形成了动作康复训练的新模式。
在对该模式的探索与形成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动作康复需要的培智类儿童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其本身所需要的康复课程的训练,另一方面有赖于其知动能力的发展。为更好地实现“教育与康复并重”的宗旨,我们根据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的特点,最终构建了以知觉动作理论为核心,四种(物理治疗、感统训练、体适能训练、作业治疗)动作康复类课程为基础,知觉动作训练为辅助,教育与康复并重的系统化动作康复服务模式。
阶段一:利用神经平衡疗法中知动能力的评估表,对学生进行知动能力评估,明确其知动能力所处的阶段,并结合日常观察分析其相关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同时对学生进行物理治疗、感统训练、体适能训练、作业治疗四种动作康复类课程的专项评估,了解其动作能力的发展状况,并确定其所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动作康复类课程。
阶段二:根据前一阶段的评估结果,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动作康复治疗与训练,并结合前一阶段中分析的学习能力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将教育与康复有机地结合,以教育理念促进康复训练,以康复理念渗透教育过程。
阶段三: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定期重复阶段一的评估,及时了解其发展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学生是否需要进行知动能力训练,如不需要则重复阶段二,如需要则进行阶段四。
阶段四:根据前一阶段的知动能力评估结果,对学生进行知动能力训练,提高其知动学习水平,建立学习能力。
阶段五:回归阶段二,继续进行四种专项的动作康复治疗与训练。
为了能更系统、更全面、更具针对性地为培智类儿童提供动作康复服务,我们采用了过程性评量与阶段性评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是指,我们在实施动作康复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评估,即上述基本过程中的“阶段三”的评估结果,对该结果进行记录以及分析,定期掌握学生能力提升的情况。
阶段性评价是指,根据学生所在班级的个别化教育周期,同步进行结果性的评价,以此来检验经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康复训练,学生是否已经达成了其动作类的个别化教育目标。
通过以知动为核心的动作康复课程的实施,经过专业化的评估,有动作康复需要的特殊儿童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在对动作康复教师的访谈中发现,知动能力的评估让他们更容易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材料,知动训练的介入也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康复目标。
从物理治疗康复课程来看,经过知动训练的介入,学生基础肌肉控制能力提高。在回归到物理治疗中后,稳定的肌肉控制能力能帮助其快速地完成康复目标,经过粗大动作的评估,核心肌群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从感觉统合训练课程来看,经过知动训练的介入,学生感知觉能力得到了提升,知觉与动作发展相平衡。在感觉统合训练中,这种平衡对学生情绪的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指令听从与配合度都得到了提高。
从体适能课程来看,经过知动训练的介入,更容易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特质,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材料。在课堂中,学生参与度得到了提高,其训练的效果也较之以往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从作业治疗课程来看,经过知动训练的介入,学生的动作学习发展阶段得到了提升,其相应的手部精细动作自然也跟着得到了提升。作业治疗的效果随着学生核心肌群能力的提高,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该模式的建立帮助动作组教师大大提高了动作康复的效率,为更多有动作康复需求的学生提供更有效果的康复训练。
首先,该模式尝试将知觉动作学习理论引入动作康复中,以此在动作康复教学中实现了“教育与康复并重”的宗旨。对学生知动能力的分析,能确定其学习的主要感觉通道(处于大动作阶段、视觉输入阶段、还是听觉输入阶段等),找到其学习能力所在(模仿、配合、理解、记忆、数概念等),选择其强化方式(直接强化、间接强化,延迟强化、社会性强化),了解其注意力发展状况(关注感觉、关注物品、关注人、关注人的动作、关注人的声音,以及注意力的持续与分配)。通过知动能力的分析,掌握学生这些与学习相关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在康复训练中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康复训练目标。
其次,对于突破学生动作康复瓶颈期的探索,该模式选择了利用提高其知动能力的方式,带动动作康复的训练。发展不平衡是培智类儿童的特点,进入动作康复瓶颈期大多就是由这种不平衡导致,某一领域的低发展水平也许会影响动作康复的发展。知动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建立多种学习通道,提高学习的能力,是提高所有领域发展水平的基础,知动能力的提高会促使其他领域的发展,从而解决由这种不平衡带来的瓶颈期。
此外,该模式的评价体系,除了自身所需要的动作康复过程性评价外,还结合了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评价,为学生的康复训练效果提供全程性、全方位的评价,从而更好地实现康复目的。
目前广州市内的特殊教育学校,受神经平衡疗法的影响,大多在动作康复类课程的设置中涵盖了知动训练,也有部分老师系统学习过知动的评估与训练。本模式可以为市内兄弟学校提供参考,在解决动作康复训练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时,确实有很好的效果。
知动能力的评估,能确定学生很多与学习相关的能力发展水平。这些能力的确定不仅对动作康复训练过程有指导作用,对其他科目、其他课堂也同样有此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内容及选择教学方法,本身就是特殊教育个别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知动能力的评估能够给予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状况的参考,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结果,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强化方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个别化教育目标。
培智类特殊学校的构成虽都为智力障碍儿童,但其障碍类型多种多样,包含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征、多重障碍等。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将障碍类型作为研究内容,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运动康复效果及知动介入效果做类别内或类别间的对比。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无论是教育、康复还是干预,都具有反复性的特点。研究周期的延长,能够将这种反复性考虑进来,在更长的时间段内考察干预的效果,并能根据掌握到的新情况,进一步调整干预策略。
神经平衡疗法中的知动理论,目前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脑瘫、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知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包含模仿、配合、理解、记忆、数概念等在内的学习能力及基本功的提升。因此研究者相信,将知动理论引入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同样会取得一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