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高与自洽

2023-03-10 17:18
书画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书法家书写书法

和大多数书法家一样,生活在豫西南小县城的苏国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职业艺术家。他的书写生活呈现出一种破碎状态,在公务之外,不断被挪移、被阻断。在书写者之外,他還兼具其他身份:一个书画院的管理者,一个街头志愿者,一个扶贫工作者,一个父亲或儿子,一个丈夫或户主,一个随时被安排其他工作的公职人员。因此,他时时处于身份的裂变和转换中。他被迫游于艺术和现实之间,他是个边缘化的书写者。这大概是当代很多书法家的共同状态。书法只是他们职业之外的爱好或一种寄托,书写成为他们繁杂社会事务之余的精神之旅,是灵魂的皈依和修行。

这种模糊的定位,当然是我主观地站在当下立场对书法家的身份思考。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并没有所谓的职业书法家,书法不过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技能和偏好。孙过庭在《书谱》中就曾说:“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扬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唐太宗说得就更直接了:“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李世民《论书》)康有为也曾称书法为“艺之至微下者”,其在《广艺舟双楫》中写道:“夫学者之于文艺,末事也。书之工拙,又艺之至微下者也。学者蓄德器,穷学问,其事至繁,安能以有用之岁月,耗之于无用之末艺乎?”即使是黄道周这样的大儒,被徐霞客称为“至人惟一石斋,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的大人,也自称“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同时,以儒家伦理学和美学为判断的传统书法,始终把社会身份和个体的情感消解于主流的文化场域中,过于强调社会属性在书写中的价值定位。这似乎在淡化个体精神的存在,试图在个体和社会之间建立妥协,有意忽略书写者个体的存在,特立独行是不被认可的。这就使书写始终无法脱离字体的束缚。我们不回避书法在汉字书写史上的认知和传播功能,但剥落实用功能以后的汉字书写,更倾向于作者审美精神和情感的表达。

但书法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无论如何总能最为直接地表达个人的精神和情绪,因此广为国人所喜爱。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说,书法“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不可言宣。亦犹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见而以知,启其元关,会其至理,即与大道不殊”。清人翁方纲同样指出:“书非小艺也,性情学问,鉴古宜今,岂一二说所能尽乎?”(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三十二《跋董文敏论书帖》)类似之论,项穆在《书法雅言》中写道:“法书仙手,致中极和,可以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功将礼乐同休,名与日月并曜。岂惟明窗净几,神怡务闲,笔砚精良,人生清福而已哉!”

作为公职人员的苏国强,既不同于古代的士人书法家寄情于经国之大事,也无须像今日之专业书法家以书法为工作。他更像项穆笔下的书法寻道者,不过是在谋事之余追求一点人生清福而已。这也是他内心的坚守,因此他始终把书写的精神诉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们无法从他的作品中看到温润的、抚慰人心的东西。他不创造诗意和美好,他的作品远离世俗的喧嚣和浮华。书法是他个人的精神家园,他在书写中寻求精神的皈依。这种充满个人精神的书写,在当下流行江湖气、市侩气的艺术氛围中,显得很有个性。

苏国强的书法从陆机《平复帖》入手。《平复帖》风格简远高古,意境苍茫幽远,有一种孤寂和苍凉的人生体悟。《平复帖》在萧散简远之外,另具古朴稚拙之态,尤显寂寥、幽远、博大。因其是用秃笔写在草纸上的,纯任自然,在简约、质朴之外,又有苍茫、厚重笔法的直率自然,空间简淡,显得古穆、超逸。苏国强深得《平复帖》的精髓,将其简约、恬淡的精神内核承继过来。从《王维〈山居秋暝〉》《陶渊明〈饮酒·其五〉》等作品中可以看到,苏国强的简约用笔形成了参差错落的点线构成:线与线自然铺陈,没有太多的尖锐圭角和疏密的冲突,但连线松弛有度,字字独立又势态连贯,相互生发,烂漫自然。可以用“萧散简远”来概括这种意境。在中国古典文艺中,不太讲究悲剧意识,喜怒哀乐都不会过度宣泄,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对感情的表达要适度,自我情绪的表达要有所约束和克制。“萧散简远”的这种审美倾向,代表了中国文艺美学的一个极致,向来为中国艺术家所追求。苏轼的枯木竹石题材绘画及倪瓒的山水画,都在这一美学范畴中达到艺术的高度,徐渭和八大山人把这种悲剧意识和情绪更加深化。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始终寄托于自然,这和他们的处境不无关系。“萧散简远”正是出于苏轼论书,他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说:“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单从字面上理解,“萧散简远”应当属于书法的精神层面。苏轼在绘画上提倡重神不重形,而在书法上则注重萧散而不重法度。从这个角度说,颇具魏晋风度的《平复帖》正是宋人“萧散简远”美学的体现。苏国强的书法承继了这一审美特质。

苏国强并非一味追求这种强烈的生命感觉,他在萧散之外,更愿意寻求淡泊。这与其说是一种艺术审美,毋宁说是一种精神状态。他的书法在苍凉自然之外,也有平淡悠然的气息洋溢其间。其草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一则》《白居易〈三游洞序〉》等作品,体现了一种简古超逸、简淡天成的审美基调。古人在论述书法时,常常以形质、神韵来表示书法中的形和神,书法中的最高境界不是形质,而是形质以外的神韵,是一种自然天成的意蕴。这与 “道”不谋而合。老子认为,整个宇宙万物,都是从“道”那里化生出来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源。“道”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后,便蕴藏于万物之中。因此,符合自然就是道之所在,故凡是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古人认为“平淡天真”是近乎自然天成的,虽然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在书法艺术创作上有创制之功,但过于注重法度,而显露出人工的痕迹。中国书画的技法在宋代已经接近完善,画院作品技法之精对士大夫而言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他们要在法度之外追求另一种更为高级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天真、活泼、疏散的。这既是一种审美境界,也是一种人格的体现。

当然,苏国强在《平复帖》的基础上又承继了《书谱》的自然和畅达风格,更注重线条的古质、简淡,以及结体的散淡、开合,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悠然、简约的精神气质。这种审美不只体现在他的草书作品中,在其楷书、隶书创作中也呈现出这种孤高之境。楷书《畅当〈登鹳雀楼〉》、隶书《习静无机五言联》等,线条运用极其克制,意境古淡至极,又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上述思考,正是基于苏国强作为一名当代书法家的生活处境和生活状态的解读。从身份、境遇和艺术等诸多方面审视,庶几可以接近对书法家艺术追求、审美取向及精神人格的深度认知。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苏国强Su Guoqiang

苏国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社旗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草书展、第二届全国兰亭奖、第四届全国扇面展等,荣获第四届“颜真卿奖”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商鼎杯”全国书法大赛银奖、“福建土楼 故里南靖”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河南省“群星奖”银奖、“墨舞中原”河南省首届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第二届“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展优秀奖等。

猜你喜欢
书法家书写书法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家周如璧
书法
用什么书写呢?
书法家·谢 锐
小小书法家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