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甜甜,杨春白雪,张思瑶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号召[1]。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产物,作为共产党人精神力量的源头根本,对于强壮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之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后简称为“习概论课程”)作为如今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指南,同样具备着向新时代新青年宣扬新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内涵融入到习概论课程的教学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二者的育人功效,更好地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筑牢思想之基、壮实精神之钙,指引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想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习概论课程的深度融合,就要“知其然”,即要从“知”的角度完成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认知理解,明确融入的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从“知、行、意、情”的角度凝练概括为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畏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忠于人民”,这四个方面内涵互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样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
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也是对建党精神内涵认知层面的高度概括,揭示和表达了党的真理观和世界观,体现和强调的是求是明道[2]。纵观我国1840年以来的艰苦奋斗史,不难理解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的“真理”其实正是为我们党提供救国兴国科学指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向我们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形态必然是人人得以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正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引领下,我们党基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应地确立了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理想和各个阶段的具体理想,并将其作为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最高纲领,矢志不渝地为之不懈奋斗。“坚持真理”,让我们党确立了相较于其他理想来说更为科学更具有可实现性的伟大理想,同时,“坚守理想”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尊重和探索规律,进而更好地坚持真理。综上所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知”的层面凝练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所在[3]。
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对建党精神内涵的实践层面的高度概括,是在承接了上一部分内容的世界观的基础上对党的人民观和知行合一的体现,“践行”和“担当”二词更是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鲜明的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实践精神。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家国危亡、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从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注定肩负着让人民幸福安康、让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初心使命,这一点也成了贯穿着百年党史的中心主题。回看中国共产党的这一百年,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探索革命和建设的百年,更是中国共产党切实用实践来证明自己对于初心和使命的“践行”和“担当”的百年。综上所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行”的层面概括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它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色和动力来源[3]。
3.不畏牺牲、英勇斗争
“不畏牺牲、英勇斗争”是对建党精神内涵意志层面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无数的共产党人百年来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惧强敌、奋勇斗争的英雄本色。从建党之初要与“三座大山”相斗争到革命建设时期与西方列强、国内反动派以及国内贫困落后的国情相斗争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不断与随着国情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引发的新挑战新风险作斗争,这百年来我们国家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获得的每一个重大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牺牲和奋斗。这样的顽强意志和英雄本色是在一百年来的千锤百炼下培育出来的,是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真理观、坚守践行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谋光明未来的信念支撑下才能培养出来的流淌于每一个共产党人血液之中的意志品格。综上所述,“不畏牺牲、英勇斗争”从“意”的层面凝练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它是伟大建党精神得以诞生和延续的坚实基础[3]。
4.对党忠诚、忠于人民
“对党忠诚、忠于人民”是对建党精神内涵的情感层面的高度概括,揭示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和立场,揭示出他们应有的政治品质和道德情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确立为全党必须遵守、不可撼动的誓言。“永不叛党、忠诚于党”这是百年来一直写在党章上,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入党时就必须宣读并且刻骨入心的入党誓词,更是百年来我们党不断壮大、不畏强敌的内在根基。同时,就其本质而言,忠诚于党和忠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的,我们一切的斗争牺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综上所述,“对党忠诚、忠于人民”从“情”的层面概括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它是伟大建党精神诞生的根脉[3]。
在完成了对融入内容“知”的第一步后,就应紧随其后进一步明确二者融入的意义,加深对二者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的感悟,从而完成由单一的“知”向深厚的“情与意”的过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意蕴深厚,这是丰富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的题中之义,也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内在要求,更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是丰富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的题中之义
习概论课程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它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帮助具有高等学历的研究生更为深入清晰地学习领会新时代新思想的精神要义。而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理论成果,作为对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在精神层面的提炼总结,与习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可以称之为习概论课程教学最为典型和形象直接的教材[4]。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的教学之中,可以极大地丰富习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抽象理论的具象化表达。例如,在讲解习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有选择地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自然地穿插于其中,尤其是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在新时代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式意义的中国精神。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相关的党史故事将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为这些具体的精神,这样在补充丰富了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领会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最终也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因此,可以说,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是丰富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的题中之义。
2.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内在要求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厚。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与核心,作为我们党百年来实践经验的精神总结,其中蕴含着对百年来共产党人优良传统、优秀品格的总结,包含着对百年来共产党人用血的牺牲得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容纳着百年来每一个卓越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品格。将这样意蕴深远的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坚定大学生对伟大真理的信仰和对伟大理想的坚守,加强对他们正确三观的影响和塑造;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树立坚强意志;更好地以“精神”引领“精神”、启迪人生、担当使命,成长为真正符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因此,可以说,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树立优秀共产党人精神品格的必然要求,对于习概论课程教学来说,也是更好地提高学生“四个自信”、增强政治认同、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一步。
3.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百年来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铸就出如今欣欣向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孕育出诸如伟大建党精神等意蕴深厚的伟大精神。将这样一个孕育于伟大事业中的伟大建党精神与习概论课程的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百年来共产党人的经验和成就,更好地帮助学生领会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的伟大品格,更好地帮助他们将个人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青年。同时,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中,也能进一步实现以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梦的实现。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学生们在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和启迪后就能更好地将爱国情和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最终,这些报国行的实践都将转化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的不懈奋斗。因此,可以说,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前面两个部分的内容完成了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知”,并通过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的价值意蕴明确了二者融入可以带来的“情、意”,接着就应当将这些理论层面的内容转化输出为实实在在的“行”,从而完成“知—情—意—行”的良性循环。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可以通过“教”与“学”、“新内容”和“新模式”、“理论”和“实践”、“多元化”和“个性化”这四个方面的有效结合,实现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实践探索。
1.“教”与“学”相结合,助力教师综合素质的改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抓好教师这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再教育受教育者,实现“学”和“教”的结合推动,成为一个既能“讲的清”,也能“讲动情”,更能“讲的真”的具备优秀的政治、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以及生理心理素质的高素质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完成对融入理论“知”的积累。
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做到“讲的清”,要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与其他精神的联系与发展、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和习近平新思想的关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只有让学生们真正地掌握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要义,真正明确地理解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真谛。而“学”是“教”的前提和基础,打铁必须自身硬。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专业性和知识性极强的工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文化知识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们必须努力加强自身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研究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研究素养。这既需要教师们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开展的有关伟大建党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相关内容的培训学习以及专家学者的会议讲座,也需要他们注意在工作之余加强自我研究和学习。教师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对各个阶段党史内容的了解,增强对各类党史资源的挖掘搜集,精准找出与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后精心设计出教学方案。只有教师们自己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理论逻辑,理清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联系与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讲的清”。
其次,思政课教师还要能做到“讲动情”,要将深厚的政治感情赋于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之中,要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伟大建党精神之情、领悟新思想的要义,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磨砺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习近平新思想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坚定对党对新思想的认同和自信。因此,思政课教师们还要在切实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素养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5],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的一份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须以身作则,以自身优良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引导学生的表率。教师有感情,讲课才能有激情,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上课时的积极性,实现“以情动情,以情致胜”。除此之外,能够讲的动情也是教师优秀能力素质的体现。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学会“因地制宜”地创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以巧动情”。教师们要善于运用案例式、专题式等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要求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再辅以网络或是现场体验的方式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们“动情”,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们对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思想的认同和认可。
最后,思政课教师要能做到“讲的真”,在“讲动情”的前提下做到“讲的真”,即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提升自身及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除了要教给学生基本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增强对新思想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认同化“空”为“真”,将悬浮于脑海中的认知和情感实实在在地变成自身优秀的道德、心理素质。一直以来,很多思政课教师会很容易把思政课所要带给学生的思想认可、政治认同营造出一种极其严肃不可侵犯的庄重肃穆,虽然当时带给学生较为强烈的感情冲击,但是也很容易留给学生一种“假大空”的厚重感。因此,思政课教师们要注意运用语言艺术,教学语言应尽力做到准确通俗、形象生动,语言的风格也应结合场合特点和学生个性而力求多样化。这样将深厚的感情和真实的故事、可见的现实融合在一起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在增强自身思想道德感悟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于细微之处明确对党对新思想的认同,将深厚的感情“重重”提起但又能“轻轻”放进学生心中。
2.“新内容”和“新模式”相结合,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同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学生们日常能够获取到新鲜事物、信息的渠道尤为广泛,这就使得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效果大打折扣。新时代的背景下将新精神和新思想融为一体,就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在重视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运用新模式阐述新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加深学生们对融入内容的理解领悟与情感认同,实现由“知”至“情”的延伸。
首先,要在明确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和二者融入契合点的基础上,选择习概论课程合适的章节内容与伟大建党精神相融合,实现对习概论课程的“新内容”的丰盈。例如,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这一章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坚持真理,担当使命,不负人民”这几个方面的内涵,讲清楚习近平新思想的核心要义、主要内容、理论特质和历史地位的深刻内涵,让学生领会到新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继承发展,从中感受到我们党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对人民群众的看重。在讲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这一章的内容时,要着重将中国梦这一部分的内容与伟大建党精神融合在一起。要结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讲清楚中国梦的本质,让学生将中国梦的本质与我们党百年来践行的初心使命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要结合“不畏牺牲、英勇斗争”讲清楚实现中国梦的途径,联系过去百年中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指引他们将爱国的情怀和报国的志向化为行动,敢于与一切风险挑战做斗争。
其次,要利用好“互联网+”、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来阐述“新内容”,实现好“新内容”与“新模式”的有效融合。要善于通过改革和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来不断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活力,通过“新内容”和“新模式”的合力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6]。一方面,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当下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时代性的必然选择。要想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好“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就要注意好以下两点。一是可以在深刻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实质以及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在慕课、学校公众号等平台设计推出“新时代共产党精神”的系列思想政治微课。二是在日常开展线下的习概论课程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善用微博、抖音等学生应用较多的网络媒介放映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故事、视频以及新闻报道,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讨论,以此来丰盈线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运用好案例式、讨论式、专题式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由知识“点”到知识“面”的扩展,不断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习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地辅以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期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脱贫攻坚精神的时候,老师可以以当地脱贫攻坚的一些事实案例设置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和如今的脱贫攻坚精神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再或者,教师也可以将习概论课程的中国精神的相关内容设置成一个个专题,这样就可以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点串联到一起,实现由“点”到“面”的知识延伸。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对融入理论的实际践行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要坚持的一大重要原则。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扩展和补充,是学生将理论学习的知识体系转化为自身信仰指南的必经之路。为此,既要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和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理论的研究教育,也应适当善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载体辅以实践熏陶,助推学生对融入理论由“情”至“行”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用好课堂内的实践教学,精选善用文化载体完成课内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文化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选择和运用文化载体,发掘既有文化产品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学生们在“读、听、看”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伟大建党精神与习概论课程内容中的一些契合点,设计推出相应的教学专题,通过设置不同分组任务从不同角度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内实践。例如,可以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善于表达的同学,构建出班内的小型宣讲团,每个人负责从不同角度搜集学术资料对建党精神和课程内容的契合点在班内进行宣讲,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加深其他同学对理论知识的吸收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与融入理论相关的文章著作和优秀影片,鼓励同学们积极阅读鉴赏并在课上开展观后感分享会或者论文思考框架图,分享各自的感悟和学术思考,在提高他们阅读量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从不同的思考角度理解领会伟大建党精神和习概论课程思想内容的融合。
其次,要抓好学生的课外实践教学,善选善用活动载体来完成课外实践对课内理论的延伸补充。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寓教育内容于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们在各种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社会活动中受到教育,进而把自身学习到的“知”和感受到的“情”结合生活转化为自觉的“行”,并在实践中丰富认知升华感情。一是可以结合相关红色资源,走进历史记忆。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行走课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或是附近与伟大建党精神以及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红色遗址,以此来延伸实践课堂教学阵地。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考察南湖红船、“一大”会址等具有显著代表性的红色纪念地,在现场可以一边观看一边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史实,让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建设和国家一步步发展走来的不易,让理论和现实能够更好地融合。二是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鼓励学生们积极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参与学院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调研和“三下乡”活动,通过“真听、真看、真体验”来切实增强对社会变化的感知,更好地激励学生把停留在知识体系中的“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升华为自身的价值信仰,引领着自己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踏实地转化为实际行动。
4.“多元化”和“个性化”相结合,建构高效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教学评价作为考量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要想切实提升教学成效,必须改变以往偏重结果的单一性的教学评价方式,将过程与结果并重,建构起高效合理的评价体系。
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丰富结果评价的内容。一方面,多元要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上。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交织,因此,教师、学生、社会都可以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尤其注意学生作为教学的根基和最终受益人,必须要把学生作为教学评价效果的主体[7]。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们可以对彼此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互评;社会层面如社会实践随行调研的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负责指导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评价。具体而言,除了教师可以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可以根据平时对彼此学习习概论课程和建党精神相关理论知识和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的了解来互相给予评价,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调研中的活跃程度来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高分评价。这样可以较为公平公正地了解到学生们在各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另一方面,多元也要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多元上。除了对学生日常的出勤情况和阶段性考试结果进行评价外,也要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表达能力、互动协作能力和在课下实践活动中的操行表现作为平时得分的重要评价标准[8]。例如,教师可以在习概论课程的课堂上给学生分组设置如阅读书目、拍摄建党精神短片等任务,然后根据每组最终呈现的实践成果以及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来给出不同层次的平时分数。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就可以在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的同时促使他们广泛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由知识体系向价值信仰的初步过渡。
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展开个性化的评价,提升结果评价的实效。一方面,个性化是与前面的多元化形成对比,前者更多地是在强调在学生群体之间对不同学生作出评价,而个性化的评价则是在强调学生自己对自己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因此,就这一方面而言,个性化的评价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动态化的记录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对比看待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改变。具体而言,可以在每月末组织学生对自己本月学习到的有关建党精神和习概论课程的理论内容以及自身参与的相关实践状况进行自我记录和评价,形成阶段性的自我评价总结,最后在期末时统一提交。这种自我记录式的动态评价可以强化学生对自己各个阶段学习情况的了解,在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激起了他们进行实践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们的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背诵的认知阶段,促进理论的实践化。另一方面,个性化是强调对学生个性差异化的关注与评价。这是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时应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要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对其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评价。具体而言,就课堂表现活跃程度而言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外向的学生应当给予高度评价,但是对于内向的学生也要关注到他们的积极变化,有着积极尝试、努力改变的就同样应当给予高度评价,以此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总而言之,在当下要想切实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习概论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就必须要从教师开始,将融入的理念理论贯穿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实践教学以及教学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全方位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习概论课程教学的融合。但是就实践教学方面,本文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