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清
(黑龙江省鸡西市自然资源规划研究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人们的出行方式以及交通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时代伴随着智能化、信息化和大数据等新科技悄然而至,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以往围绕着小汽车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城市将难以应对未来环境、能源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既具有全局性,又具有针对性地规划与部署,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重要思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寒地煤城交通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从规划角度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
寒地煤城处于中纬度带,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短冬季寒冷漫长,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3.7℃。无霜期143天,结冻期平均210天,全年日照2709小时,素有“黑龙江省小江南”的美誉。寒冷的气候条件、半年之久的冰雪路面,对于地形起伏大的丘陵城市交通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顾名思义,煤城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是重要的煤炭能源城市,有的甚至有百余年煤炭开采历史,但由于多年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煤沉陷棚户区(采沉区)。近几年来,部分采沉区居民凭借国家对采煤沉陷区进行搬迁改造的契机,纷纷迁至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的中心城区居住,而工作依然在矿区,在区域交通条件支撑不足的情况下,必将导致资源持续向中心城区集中,致使中心城区城市交通问题“雪上加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机动车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财富,但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疾。据悉在世界著名的堵城——曼谷,由于车速过慢,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停车场,甚至出现过3个月内有900名孕妇因堵车被迫在轿车中分娩的情况[1]。交通拥堵增加了出行时间和成本,导致交通事故增多,加剧了环境污染。据统计,十几年前许多城市每年由于交通拥堵的损失已占到GDP的5%~8%。寒地资源型城市一般为中小城市,随着私人汽车数量的猛增,交通拥堵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多发生在上下班及节假日高峰时段,中小学及幼儿园门前路段、重要的跨铁桥梁等交通网络节点及商业中心,或者由于道路突发事件造成道路交通容量减小或吸引过多的交通容量引起的交通拥堵。
2.停车难问题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小汽车进入家庭,为人们的出行、旅游创造了便利条件。以往的规划对停车需求预判不足,导致停车设施严重短缺,城市“停车难”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中心城区停车难现象尤为突出。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停车泊位,导致侵占车行道停车现象随处可见,不仅妨碍交通,而且易造成中心地段交通混乱。重点地段,尤其学校和商业中心周边没有预留足够的公共停车场地,致使停车难问题日益突显。
3.公交竞争力薄弱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加,在寒地丘陵城市,私人小汽车以其快速、便捷、私密性强等优势,在居民出行工具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与私人交通相比,寒地丘陵城市公共交通的竞争力相对薄弱,使公共汽车的发展受到了较严重的冲击,与先进城市的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60%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另外,公交公司多家经营导致调整公交线路困难重重,老城区存在线路交叉重叠、公交站点秩序混乱、运能浪费等现象;而新城区则存在公交盲点、换乘衔接不便的问题。道路拥堵使公交车在早晚高峰时段不正点率较高,乘客出行不通畅,使公交运载率和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日益突出。据调查公交公司几乎都负债经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公交出行中老年人比例较大,满一定年龄的老年人、老干部、残疾人等乘车免费,加重公交企业运营成本。
4.城市交通污染问题
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据分析汽车排出的废气中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的化合物、碳等颗粒物质,汽车排出的有害物资在强烈阳光照射下,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醛类、二氧化氮等多种化合物。清洁能源的充电汽车在寒地城市冬季运营受限,电池蓄电还没有突破冬季冻胀难关,且丘陵地形汽车爬坡动力不足,导致非清洁能源汽车在寒地城市中仍是主要出行工具,交通污染问题很难解决。
1.职住分离增加了交通压力
煤城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一般为城镇组团式布局,多年来,在增量发展阶段注重城区与矿区的分开、生活与生产的分开,这种职住分离带来了偏高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成本,在交通设施供给不充分和城市管理效率偏低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交通问题。而如今煤矿资源处于枯竭期,矿区因采煤致使地质沉陷严重,导致很多房屋墙体开裂甚至倒塌,而且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老化,加之国家对沉陷区搬迁改造有政策扶持,于是沉陷区居民纷纷迁出。由于中心城区配套设施齐全、生活环境优越,居民便涌向中心城区居住,却依然工作在几十公里外的矿区,于是因职住分离产生的通勤交通增加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2.用地布局不合理
资源型城市城区建设一般沿着国铁呈带状布局,城市发展空间受地形、铁路、河流、压覆资源等条件约束,尤其当城区介于河流与铁路之间的狭长地段时,必将产生跨铁路、河流等交通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城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承载着完善城市功能、疏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作用,但部分城市的商业中心却依然在老城区。由于信息时代冲击及受疫情的影响,实体经济逐渐消退,新的商圈难以形成,新区建设大都以改善居住条件为主,却未植入商业功能,于是市民依然频繁地穿越铁路购物、上班,增加了中心地段跨铁路的交通压力。
3.交通设施建设滞后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没有预留足够的停车场地,尤其在老商业中心地段。有的城市几乎所有学校周边都没有社会停车场地,上下学期间只能挤占道路停车。另外,因费用问题,部分居民不愿到小区地下车位停车而挤占道路停车,导致哪里有路哪里就存在占路停车现象,道路停车像一道“风景”透视着交通设施建设的滞后。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政府每年都进行部分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但道路改造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机动车增长的速度。同时,由于资金不足市政管网即使统一规划却不能同时实施改造,致使“马路拉锁”现象屡见不鲜。
另外,公交首末站停车场严重缺乏,存在多条公交线路没有首末站停车场,只能停靠在路边,有的公交车在交叉口或路段中间调头,存在安全隐患。
4.道路施工缺乏有效组织管理
老旧小区改造及道路维修改造未考虑对交通流的影响,全面铺开,处于无序状态,有的小区改造地段开挖路面长期处于颠簸状态,甚至200~300米长的路段施工竟然变成跨年工程,使附近居民出行极为不便,严重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有的交通要道同时开挖施工,缺乏有序的组织管理,切断了通往城市出口的要道,导致交通流集中到某一路段造成该路段拥堵严重,交通事故频发。
5.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
虽然人们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出行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城市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普遍比较淡薄,遵章守纪自觉性较差,道路违章现象普遍。比如:车辆司乘人员随意停车、违章超车、超速行驶等情况普遍存在,送餐摩托车穿越红灯、与机动车辆争道,行人不走人行道、过街不看信号等现象也随处可见,而在礼让行人规定实施后,有的行人过街“胜似闲庭漫步”随意穿越车行道。
城市交通问题是涉及社会经济、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的综合性问题,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绿色交通”理念,由“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2],构建绿色低碳、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多种交通方式有效街接。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充分认识城市交通对空间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战略性引导作用,强化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科学配置土地资源,统筹城市发展布局、功能分区和交通发展。当前城市交通规划发展有两个背景:一是中国城市进入了存量发展阶段,二是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方式的转型[3]。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以综合交通系统与各类开发建设空间的协同为导向[4],坚持绿色交通优先,发挥交通系统对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积极作用,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考虑用地功能布局和建筑容量对交通的影响,重点地段、交通拥堵地段植入吸引大量人流的项目,进行必要的交通影响评价,积极倡导以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2.合理配置资源,减少交通压力
在存量优化背景下,老城区以完善城市功能为主,补齐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配套服务设施短板,营造兼具环境友好、设施充沛、活力多元等特征的社区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是以15分钟步行范围为空间尺度,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各项功能和设施,满足居民全生命周期各类需求,其不仅缩短了生活距离,减少了交通压力,还承载了市民的便利需求,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新区建设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城市肌体“活血化瘀”。在新区规划新的商业引擎,加快城市副中心和商业中心建设,疏导老城商业中心交通压力,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从城市交通视角综合考虑吸引大量人流的建筑物的布局,不要过分集中,以免造成新的交通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卫星城镇布局,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避免的存在通勤交通,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未来城镇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的优化方向,应加强构建区域快速交通网络,提高城市交通综合服务能力。
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植入基本无污染的一类工业企业,如电子、缝纫、手工作坊等,可适当增加职住平衡度。卫星城区应尽量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服务能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促进产业用地充分集聚的同时,适当考虑产城融合,以减少交通压力。
3.合理选择交通模式,倡导绿色出行
城市交通模式不仅影响了城市发展方式和空间格局,也影响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新常态下,未来交通应以推动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转变为目标,促进交通、生活、商业多圈合一,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同时改善步行出行条件,加快构建“公交+慢行”相融合的绿色交通体系,提升城市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是节约用地的有效措施,能够减少小汽车使用,减少尾气污染和能源消耗,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库里蒂巴市人均小汽车拥有率居巴西首位(约每3人拥有1辆),但完善的公交系统高效地吸收了交通高峰时的出行流量,约有75%的通勤者在工作期间选择乘坐公交车。城市大气污染远低于其他同等规模城市,交通很少拥挤。
优先发展公交,结合道路网规划和建设,完善线网布局和结构,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及站点覆盖率。推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卫星城区公交班线设施升级改造,加大公交场站建设力度,完善公交场站配套设施和服务,同时创新公交服务模式,丰富公交服务产品,提供“互联网+公交出行”的多元化服务,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提高公交出行便捷性和舒适性,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竞争力。
(2)发展“慢行交通”,倡导健康出行
我国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其中一个目标是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从3.6亿人增长到5.3亿人[5]。在时代发展背景下,慢行交通顺应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建设要求,是一种有利保持社交距离且更加灵活机动的出行方式。积极倡导步行出行,降低交通出行的碳排放,“寓健于行”既能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生态等各种资源,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北方城市冬季寒冷,冰雪路面达半年之久,尤其在中心城区为丘陵地形时,自行车交通出行者寥寥无几,风靡全国的共享单车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在寒地丘陵城市,非机动交通主体应以步行交通为主,尤其在疫情过后,健康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主题。倡导步行出行,应对步行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完善步行空间,提高公共设施的步行可达性、景观性、趣味性,推动人的流动与功能、空间组织的协同发展,以区域绿地、商业广场等作为步行系统的重要节点,配合街头绿地、组团绿地、口袋公园等形成休闲慢步行人系统。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统,打通断头路、支路、小区路,启动道路微循环、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旧城区道路系统,及时修补破损路面,科学渠化道路交叉口,对有条件的交通拥挤路口进行渠化改造,拓宽交叉口,增加进口车道数(右转车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积极做好城市更新规划,加快调度中心、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以及停靠站的建设,提高公共汽(电)车的进场率;推进换乘枢纽及步行道、公共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新能源公共交通车辆应用,加快老旧车辆更新,保障公共交通运营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由于停车场的建设大大滞后于小汽车的增长速度,导致停车设施严重短缺,城市“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当前十分突出问题,无位停车不仅给驾驶员带来不便,同时加剧了道路通行的困难。因此,应加大停车场配建力度,尤其对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如学校、体育场馆等,要合理配置停车泊位,建设公共停车场;在市内不影响交通安全和通行的路段,设置“五分钟临时停车泊位”,规范和方便市民停车;全力缓解市内停车供需矛盾,有效改善市区停车秩序;引进智能停车概念,在老城区用地紧张地段,合理建设立体停车楼,以满足停车需求。
5.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和宣传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全体参与者的安全素质,加强对道路使用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素质,杜绝闯红灯、乱鸣笛、占用公交车道等违章行为。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
6.拓宽投资渠道
推进公共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支持公共交通企业利用优质存量资产,通过特许经营、信托投资、股权融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在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方面,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公共交通企业可以开展与运输服务相关的其他经营业务,增强市场融资能力,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质、低成本的融资服务。
城市交通是城市生活的命脉,城市交通问题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也是全球各国所面临的难题,本文仅就时代背景下寒地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有关城市交通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目前,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建议类似的寒地资源型城市尽快启动城市综合交通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从更深的层次、更宽的视角去研究城市交通这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并从战略高度予以充分重视,鼓励全体市民共同参与,从而构建绿色低碳、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