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在哪里

2023-03-10 19:24刘云刘继安王雪静赵珂
中国经济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研究生人才教育

刘云 刘继安 王雪静 赵珂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党的“二十大”开创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着重强调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更加紧迫的战略需求。面向2035和2050的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今天的娃娃抓起,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贯通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素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0-2020年)》,强调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部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學、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列入重点任务,指出要从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拓宽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路径、加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继续深化改革。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列为五大建设任务之一。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有效合作,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继续推进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积极试点探索大学先修课程。在系列政策驱动下,我国始终把创新人才培养摆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创新人才培养与时代并行,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新举连连。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强调要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抓手和必然选择。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创新人才培养仍存在一系列短板。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给所有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吹响了教育观念改革的号角。如何回答好“钱学森之问”关系着教育领域的系统性改革和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校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到位、创新型人才成长途径不畅通、使命导向不清晰等突出问题。面向2035和2050的强国建设目标,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贯通中小学、大学生、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看,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在基础教育、大学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各有不同又相互关联。

二、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

基础教育阶段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和塑造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潜质,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对创新人才培养和后期成长至关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师以传授课本知识、培训做题技巧为己任,升学率成为考评教师的核心指标,学生以“刷题得高分”为唯一目标,大大抑制了青少年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批评质疑、保持持久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的培育,导致进入大学阶段,因基础教育阶段形成僵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很难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甚至完全失去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兴趣,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奢望了。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参鉴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创新素养培育的经验,我们认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科学教育体系。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概念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于1986年首次提出,旨在提升美国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美国的创新竞争力。现在美国已将STEM教育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更多具有STEM素养的教师和学生。目前,我国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关于STEM教育的规划、标准和指南,山东、深圳、广州等少数地方在探索STEM课程建设实践,但实践中的问题较多,比如,由学生自己探索的问题较少,用固定套路解决的问题较多,开放式答案的问题较少,涉及单一知识的问题较多,需要系统思维解决的问题较少;当前STEM教育过于注重配备硬件设施,中小学未能开发利用好校内外的现有教育资源;当前STEM教育缺乏专业对口的师资,课程设置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教师未能将学生所学与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学科深度结合,不利于创新人才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是尚未建立规范、科学的后备拔尖人才选拔制度。首先,由于不允许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拔尖人才的选拔教育,中高考仍难以破除“唯分数论英雄”。中高考的题目设置相对容易,导致选拔性考试趋于形式化,大量高分考生使得分数的筛选价值不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其次,新高考的分科制度改为学生自选科目,出于学习难度的考虑,学文科专业的人数必定上升,导致学生缺乏理科的系统思维,到了大学既适应不了大学的通识教育,也适应不了大学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再次,中考分流的结构不够合理,职高和普高比例达到5:5。但职高的教育资源和就业配套还无法与普高相比,使得很多具备上高中的能力和需求的学生被分流到职高,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可能导致创新人才的流失。

三是旨在转变以知识灌输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停滞不前。尚未建立针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未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学改革重要标准。校内外尚未营造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土壤和环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理念难以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教学,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很少。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不健全,难以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尚未建立普通高中选修课、大学先修课制度。开展针对优异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式试验举步维艰。

三、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

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所在,这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要求。过去20多年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的短板。

一是学科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不能及時响应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当前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界限逐渐模糊、各学科领域间深度交叉融合、源头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链大大缩短。因此,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看,需要根据“四个面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和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完善,及时响应国家需求的能力不足。学科之间的壁垒明显,尚未形成跨学科的课程体系,而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普遍受限于资源供给不足,学分制的不完善又使得双学位和辅修学位制度受益者寥寥,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从学科内部的专业课程体系来看,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够,课程知识的连贯性与衔接度有待提升。同时,当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不足,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校内平台设施等资源有限是主要原因。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虽然被认为是解决高校单一主体资源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途径,但是因为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未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甚至有学科一本教材用了几十年,如此用过时的知识怎么可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是传统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是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要组织形式,突出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系统知识的摄入,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这在知识稀缺时代或许是有效的,但是在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而且更新换代迅速的信息时代,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还未毕业有些可能已经落后了。因此,信息冗余的情况下,对于学习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拥有持续、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高校和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教学要通过主体能动性将知识内化并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识别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的学习者。然而,当前高校和教师尚未充分意识到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重要性,在营造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环境文化方面缺乏有效措施。虽然有些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引导式、探究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但这样的尝试尚属于教师自发的、零星的行为,尚未成为集体共识和集体行动。

三是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尚未落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大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批量化和标准化是其突出特征。随着知识生产、传播和扩散模式的转变,以及柔性化生产的出现,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精细化。同时,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学习的本质是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而且由于每个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方法不近相同,大工业时代形成的批量化、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因此,无论是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内部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规律,都显示出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性。除了小班化、研讨式等教学方式,本科生科研训练,以及完全学分制、学生自由选课和转专业等是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是目前这些实践尚处于教育理想多于现实的境况。高校教学资源有限,相应政策制度不合理、不完善,教师认识不到位和时间精力投入不足等都是导致目前困境的原因。比如,当前高校课程设置太多太满,学生很难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探索,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而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显示,热爱是学术成功极其关键的因素。

四是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性设计。创新人才的内涵是多元的,不仅包括顶尖学术人才,也包括卓越工程师、优秀管理和创业人才以及大国工匠人才。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对满足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包括批判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认知能力,表达沟通能力、领导力、自我管理能力、适应性等非认知能力,以及自信、坚毅、使命感、家国情怀等个人品质和价值观。并且,实践当中存在目标多元与实现机制单一的冲突:培养目标的多元体现在学科背景多元、素质结构多元、发展方向多元等多个维度上,而高等教育在人才选拔手段、师资配置、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等实现机制方面都趋于单一化。缺乏针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目标,统筹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以及统筹课内教育和课外活动的机制,三全育人机制不完善。

四、高校研究生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

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除了存在一些与本科教育的共性问题,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如下短板:一是招生选拔方式需要改进,从而遴选出真正热爱科研、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而不是只会做题但提不出问题的“做题家”,或者只是希望混个文凭的利己主义者;二是分类培养机制不健全,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趋同,亟需完善分类培养体系,尤其是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是在培养过程中,限于平台、科研实践资源以及师资的制约,学术型研究生缺乏参与前沿重大科研活动的机会、应用型研究生介入真实工程技术实践不够,导致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不足,应用型研究生实践水平难以提高。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不畅,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是主要原因。除了以上三个关键问题,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还包括,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不够合理,研究生为满足毕业要求批量产出论文而不是研究真问题;在当前国际局势下缺乏实质性国际合作,研究生国际胜任力培养受限,吸引国际学术大师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和吸引世界优秀生源来华留学力度都有待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连续性过程。当前各教育阶段之间缺乏衔接与贯通,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基础教育阶段习惯了“刷题”而缺乏思维训练的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很难成长为创新人才。中小学之间、高校之间的合作和对接深度不足,高等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开放和延伸不够。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没有甄别、选拔和培养天赋突出学生的法律保障机制,缺乏给这些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资源支持,尤其是一些极富创造力的奇才、偏才难以在常规高考中胜出,导致他们的天赋被埋没。高等教育阶段尚未形成本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研究生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