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
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關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的第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破解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卡脖子”问题事关重大。这是因为,“卡脖子”技术首先是主权国家之间技术竞争的结果,只要各主权国家存在各自的技术输出限制,就有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巨大风险。因此,破解外国技术“卡脖子”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其次,破解“卡脖子”技术也是一个国家产业技术能力的最重要标志。“卡脖子”技术体现为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技术体系”,其中基础工艺、核心元部件、系统构架与机器设备都归属于这一体系范畴之内。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技术体系,特别是在基础工艺、关键材料与设备存在薄弱环节,就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加以解决,其不可掉以轻心、存在侥幸心理。
破解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卡脖子”问题既迫在眉睫,又长期艰巨。破解在科技结构、创新范式、人才基础、制度保障的等方面“卡”点,才能切实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确保我国产业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政府市场社会力量的联动。同时,要更有效地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核心作用。要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供人才保障。
在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上,究竟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还是企业为主体,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此,“卡脖子”的存在,卡在对我国科技结构的认识问题。
总体而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组织者,因而也应是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的主力军。在我国,要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就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更多地向企业倾斜,不仅要将事关“卡脖子”的重大专项交给企业来组织完成,更要在核心人才的拥有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我国现阶段主要任务便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由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进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要让科技领军企业做好现代产业链链长的角色,扩权给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维系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以及国家安全的技术创新工作。不仅赋予科技领军企业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方面更多的权力,也要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和带领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局面,这样才能全面改善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若干领域产业技术落后的症结。
科研院所和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以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战略为导向、以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为依托开展有组织科研和跨学科协同攻关,充分发挥国家或行业科研机构、一流大学以及行业特色大学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作用,以定向委托或竞争择优方式支持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等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也是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有效措施。
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是靠封闭式的研发体系,还是对开放创新的不断推进?“卡脖子”的存在,卡在对我国创新范式的选择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
做好原始创新,就是要强化自力更生,提升基础研究能力、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因此,切实加强基础研究能力是破解“卡脖子”技术的长期任务。高校、科研院所和若干企业,要在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探索基础理论方面更加有为。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以工艺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破解“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与德国、日本高度重视工艺创新,以及美国不断强化先进制造技术、加强工艺创新能力相比,我国各创新主体在掌握关键技术的“诀窍”方面仍重视不够。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和稳健的工艺科研力量,才能保障我国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主导权。
强化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是多技术融合,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方式。2001年美国就 “提升人类技能的会聚技术”议题进行了研讨,首次提出了“NBIC会聚技术”的概念,将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包括生物制药及基因工程)、信息技术(包括先进计算与通信)、认知科学(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的融通创新,作为提升美国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黄维院士团队重视跨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发展,发展了柔性材料为基础、柔性电子器件为平台、光电技术应用为核心,是一类将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光学工程、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等学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础上形成的颠覆性科学技术,实现了我国在柔性电子领域的高水平自立自强。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就是对加强集成创新的重要指示。
关注开放创新。开放创新是全球科技创新的有效范式,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将克服封闭式创新研发成本过高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步伐。在坚持自主创新战略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以全球视野、全国范围进行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其中,揭榜挂帅是实现开放创新的主流机制。“榜”就是企业或社会的客观需求,通过张榜,提高了破解关键核心技术的针对性、精确性和时效性,实现了通过需求倒逼科技创新,“帅”就是引入能够解决问题或者突破核心技术的关键人才,体现了新的选才思想。 揭榜挂帅,可以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广阔的胸怀,激发来自全球全社会的科技型企业家、拔尖创新科技人才、全体员工、退休工程师、民间科技家、自由创客等全方位人才的能动性,加快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突破。
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也卡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不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
为此,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其中,要加快教育改革,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培养方案的相关必修环节。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注重分析“卡脖子”技术和相关劳动形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强化劳动品质特别是创新型劳动品质的培养。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创造性劳动经验和能力,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和创新工具,掌握相关技术和技术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方法,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形成科技发展的全局观和战略观,深刻认识制造业立国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
要不断强化工程教育,持续加大对理工科人才培养比例,积极探索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在新发展阶段,理工科学生占比不低于55%,力求在2025年达到60%的比例,STEM专业博士毕业生占比在2025年到70%。实施芯片、基础软件、生命健康、种业等领域本硕博强化计划,确保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在理工专业的国际优势和关键行业的核心人才力量,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攻关战,助力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分析我国科技力量的现状可知,我国在创新过程中存在创新战略还不明确、创新资源聚集还不足、科技管理还不到位、科技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也卡在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对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制度环境是引导经济社会主体的经济性与社会性行为的重要因素。新的时代背景体现为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下新的发展矛盾、新的方式以及新的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深刻引领传统举国体制下的科技攻关体制向新型举国体制下的新的战略目标、新的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转型;尤其是面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问题,需要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将我国有限的经济社会资源面向关系国家安全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卡脖子”技术突破等领域充分优化配置。以新型举国体制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全行业与微观市场组织集中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及“卡脖子”问题,以新的体制机制实现新型举国体制下各类创新主体的激活效应,为当前供应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安全性、引领性、协同性、颠覆性与原创性提供制度支撑与机制支持。
要加强科技治理工作,不断加强各部委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宏观合作机制。 由于面向“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技术复杂度高、市场研发周期长以及不确定性程度大,也需要政府基于有形的手引导各类经济性与社会性资源开展跨部门、跨团队、跨领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与合作,基于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各类知识团队与各类创新研究中心开展特定国家战略目标的联合协同攻关,实现创新资源、创新链条与产业链条的系统有效整合。
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尊重与激发市场创新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与潜能,其中包括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大型民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发挥好央企在“原创技术策源地”“产业链链长”的有为担当,也要发挥好民企以及以“专精特新”为特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由创客等社会力量作用。通过政府、市场、社会三大力量的整体协同,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步伐。
要进一步进行机制创新,不断探索诸如创新联合体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组建面向核心技术攻关的产学研、大中小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深度合作的创新联合体,形成面向“卡脖子”技术攻关的创新生态圈,切实保障我国相关领域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耦合,加快形成產业核心技术自主性不断增强的有利局面。
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在破解“卡脖子”方面的重大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由于数字智能技术的高度渗透性,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的边界日趋融合,新兴技术创新与前沿科技创新领域中对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距离缩短要求逐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商业化链条更加动态便捷,根据需要高度重视数智化技术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与“卡脖子”技术突破的赋能效应,通过科研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商业大数据等的协同,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高效的赋能技术和治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