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法
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128
随着装饰材料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新方法﹑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很多过去少量应用在室内装饰中作为点睛作用的精美面材,正逐步大量应用到外立面装饰上,将原本以高端大气为主调的外装饰立面,变得色调更加丰富﹑细腻﹑更加充满美感,外墙陶板的大面积应用,将这种装饰美引入了更加富于梦幻。如图1外立面陶板砖帘的应用效果[1]。
图1 外立面陶板砖帘的应用效果
武汉复地汉正街东片项目售楼中心,位于武汉市汉正街与宝庆街交汇处,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4.06m,建筑面积5200m2,幕墙面积11000m2,主要幕墙系统为干挂式陶砖﹑拉索式陶砖﹑拉索式玻璃幕墙﹑超大超高玻璃肋全玻幕墙等。其中:拉索式陶土板砖帘幕墙为施工的重难点和项目亮点[2]。
采用Φ12拉索骨架,结合不锈钢夹具,将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陶板﹑陶棍固定组合,在内层玻璃幕墙外形成拉索式陶板砖帘,从而形成室内外多层次立体装饰效果。
根据建筑设计要求,本项目需使用陶砖86902块,装饰总面积2149.374m2,单块砖面积最大0.037m2﹑最小0.01m2,陶砖规格为230×160×40﹑230×40×40等共十二种型式。
①陶砖类型多﹑数量大。②陶砖互相叠压,打开角度多样,排列效果独特,工艺复杂﹑实施难度较大。③工期紧张,材供及安装组织困难。④陶砖用量大,砖帘规模大,系统落地难度大[3]。
为了直观反应拉索陶板砖帘加工﹑安装工艺流程,检验拉索砖帘设计效果,在工程施工前,设计单位汇同幕墙顾问进行了构件式陶板设计,经样板实施显现以下问题:①陶板板型复杂,数量庞大,厂家生产难度大﹑产能受限,供货时间难以保障。②陶板系统采用分体组合,强度刚度受限﹑安装后容易受损掉落。③每组陶板需安装五金件8~12个,工序较多。④安装工效:两人一组,平均一组一天安装调整约100块,面积在2m2以内。⑤板块模具多﹑数量多﹑配件多﹑安装复杂,人力物力投入较长。 ⑥陶板安装及调整全部在脚手架上进行,工作量大﹑投入人员较多,误差不一,影响整体观感效果。
①针对样板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安全质量隐患,首先将分体式陶板改为整体式陶板,减少陶板的制作﹑安装数量,也提升了加工制作及安装的速度。②针对陶板种类繁杂,制作安装困难等问题,在加工图深化及模具开发时,优化合并陶板砖型,将砖型由原方案的18套减少到12套。③引入“装配式建筑”理念,把工作前移,采用小单元式拼装形式,把陶板砖帘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在加工厂内组装串联,然后再在现场吊装﹑调整,将现场安装过程前移到材料生产过程中。
根据改进方案,经陶板供货商﹑深化设计师﹑项目技术人员多方研究,拟定装配式安装工艺流程,针对开模﹑加工﹑小单元组装﹑包装运输﹑现场吊装﹑安装调整等各环节进行推研,完善细节,确保工序的有序推进[3]。
陶板砖帘的单元式安装工艺流程:制模拉砖坯→砖面上釉→烧制陶砖→二次上釉→二次烧制→装配型材→注胶固定→排砖串装→穿串打包→整箱运输→吊车卸车→现场排串﹑归类→陶串吊装→陶串固定→拆卸包装→拉索施加预应力→陶砖调整定位→整体修整。如图2拉索式陶板砖施工流程图例。
图2 拉索式陶板砖施工流程图例
通过模具优化﹑板块种类优化,陶板模具由招标图的18套以上优化到12套,陶板生产难度降低;陶板数量由原招标方案的11.5万块优化到8.6万块,减少近3万块,减小了厂家生产压力。同时,项目团队根据施工分段分区作业顺序及进度需要,协同材料厂商有效控制材料供货时间及供货批次,实现有序生产。
图3 外立面陶板砖帘的应用效果
陶板由分体砖夹索优化为整块砖穿索,由在现场脚手架上操作﹑调试,改为整幅工厂化穿串﹑现场吊装固定后统一调试,每块陶板五金件数量减少到2个,需固定螺钉数量减少到4个,操作简化,安全性和安装便捷性得到很大提高,工效大幅提升﹑人工成本大幅降低。原分体式陶板方案,陶板面积70m2,安装工人20人,安装花费14个工作日,合计面砖安装人工280个,功效为一个平方需4个工日,按此方案,项目陶板面积2100㎡,日出动80个工人计,考虑现场卸货及整理﹑二次搬运等降效影响,安装完成至少需要105d。方案优化以后,采用工厂串穿﹑组装成幅﹑现场吊装后,汽车吊装时间6d,人工调整固定时间20d,高峰期上人80人,总的施工效率提高4倍以上。
外墙大面积陶板砖帘安装由单块脚手架上安装施工,前置为加工厂内串装成幅﹑现场吊装﹑统一调整,安装秩序更井然有序,降低了陶板的错装率。采用一次性吊装后统一调整,可以利用固定角度模具系统作业,陶砖的成品保护及安装精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使装饰效果也更理想,更能体现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