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优势研究

2023-03-10 11:53孙忠博
医学信息 2023年3期
关键词:穿刺针腹壁阑尾

孙忠博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儿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小儿阑尾炎(appendicitis)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常用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但是由于小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且大网膜较薄弱[2]。因此,小儿阑尾炎通常发展较快,容易发展成为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必须及时给予手术治疗。由于小儿的特殊性,如何保障手术效果的同时,以更小的创面完成手术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3]。随着腹壁穿刺缝合针的临床应用,可通过穿刺针悬吊、提拉阑尾,从而充分游离、暴露术野,并且可实现多方位牵引,利于手术操作,可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定位因素对操作的影响[4]。但是关于腹壁缝合穿刺针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和优势尚未完全明确,还需要临床进一步探究证实[5]。本研究结合2020年1 月-2021 年12 月我院接诊的50 例小儿阑尾炎患儿临床资料,观察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旨在为临床小儿阑尾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接诊的50 例小儿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1~7 岁,平均年龄(5.29±1.04)岁。观察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1~8 岁,平均年龄(5.10±1.60)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小儿阑尾炎临床诊断标准[6];②均经B 超检查确诊[7];③均伴有右下腹麦氏点压痛、白细胞、C 反应蛋白水平升高[8]。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消化性溃疡穿孔、肠梗阻与急性肠炎;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均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9]。体位:头低足高约15°,并向左侧倾斜15°~30°。经脐置入10 mm 套管,建立气腹,再于右上腹肋缘下锁骨中线处置入5 mm 套管,于右上腹孔置入5 mm 腹腔镜,脐部和左下腹部孔置入操作器械。探查腹腔,分离阑尾粘连组织,采用分离钳钳夹阑尾头部和系膜,然后结扎系膜根部血管,圈套器结扎阑尾根部,用电凝钩切断阑尾,电凝处理残端黏膜。阑尾放入取物袋经10 mm 套管取出。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腹腔,检查阑尾残端后,解除气腹,消毒并常规缝合切口。

1.3.2 观察组 采用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法治疗,麻醉方法和体位均同对照组,采用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腹壁缝合穿刺针,规格:1.6 mm,依据患儿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腹腔脓液较少、单纯性阑尾或轻度化脓性阑尾炎患儿采用经脐单部位双孔法:经脐窝左侧入路,沿脐环切开10 mm 长弧形切口,至腹直肌,然后将腹直肌内缘推至外侧,置入10 mm 套管,建立气腹,压力8~10 mmHg,置入5 mm 腹腔镜。在腹腔镜观察下,于脐窝右侧置入5 mm 套管,然后从该孔探查腹腔,经右下腹麦氏点置入腹壁穿刺针,通过穿刺针辅助分离钳,分离回盲部阑尾粘连。将阑尾套进穿刺针,在腹壁外收紧丝线,悬吊阑尾。利用穿刺针悬吊暴露阑尾,结扎切断阑尾系膜及阑尾动脉,距离阑尾根部结扎阑尾,切断阑尾。剪断悬吊线,退出穿刺针,取出阑尾标本,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腹腔及盆腔,解除气腹,消毒并常规缝合。中重度阑尾炎患儿采用双孔法:首先经脐窝左侧入路,置入腹腔镜探查,如果腹腔脓液较多,阑尾位于结肠后位或不易提取,可于左下反麦氏点置入第2 个5 mm 套管,置入操作器械,并于右下腹麦氏点置入腹壁穿刺缝合针,辅助悬吊阑尾,阑尾切除方法与经脐单部位双孔法相同,术后于左下腹经套管留置下腹腔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VAS)、切口美观满意度、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以及并发症(感染、出血、肠梗阻、皮下气肿)发生率。

1.4.1 疼痛评分[10,11]采用数字模拟分级VAS 评分量表,评分范围0~10 分,其中0~3 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6 分以上为重度疼痛。

1.4.2 切口美观满意度[12]采用自制美观满意度调查表,90 分以上满意,60~90 分基本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满分为100 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d)

表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d)

2.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3.12±0.40)分,小于对照组的(4.76±0.65)分(t=2.495,P=0.032)。

2.3 两组切口美观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切口美观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两组NE、COR 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由监视孔和两个操作孔形成操作术野,存在显著的筷子效应,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会延缓患者的恢复,甚至会影响临床手术效果[13]。而本研究选择的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经脐单孔置入操作套管,然后通过腹壁缝合穿刺针进行阑尾悬吊分离,可减少筷子效应[14]。腹壁缝合穿刺针包含针筒和具有抓捏功能的钳状针芯,可发挥一定的抓钳功能[15]。但是目前关于腹壁缝合穿刺针相关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还未得到临床的普遍认同[16],还需要临床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证实。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但是对患儿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影响。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腹壁缝合穿刺针的辅助减少了操作孔,加之悬吊法可进行单点操作,增加定位操作面,有效改变了传统腹腔镜操作的局限性,进一步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17]。因为手术切口的减少,一定程度减轻了患者的创伤,从而促进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快速恢复[18]。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该结论提示开展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单孔操作,创伤小,可降低患儿疼痛评分,减轻患儿痛苦,从而更符合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需求,可一定程度提高患儿耐受度,促进患儿的术后恢复。观察组美观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该结论提示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辅助应用腹壁缝合穿刺针可进行灵活操作,减小对周围组织的重复操作,减少腹壁肌肉损伤;加之切口位置隐蔽,缝合后的切口更容易愈合,有效确保了切口美观度,从而提高了患儿的切口美观满意度。该结论与韩红波等[19]的研究结果相似。两组治疗后血清NE、COR 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对患儿应激反应小。由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灵活,可避免术野不足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一定程度预防不利应激危险因素促,有效确保手术的治疗安全性[20]。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表明辅助应用腹壁缝合穿刺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可能由于腹壁缝合穿刺针的独特性,可实现多方位提拉牵引手术器械,从而促进彻底切除,且可最大限度减小创伤,进一步预防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疼痛评分,减少不利应激反应,有效提高美观满意度。

猜你喜欢
穿刺针腹壁阑尾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