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教科局,甘肃天祝 733299)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教师在体育教改中探索拓展训练的实践路径,能够改善僵化的体育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体能、健全人格以及自主运动意识。为此,教师应当明晰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价值,深入挖掘各类体育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发设计创新、有趣的拓展训练项目,采用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拓展训练活动,同时重视拓展训练中的技能指导和科学评价,从而增强拓展训练运用质量,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缺陷,下面笔者就对此目标展开教育浅析。
初中体育教学领域的拓展训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兴趣、个性、身心素养发展需要,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体育训练项目,带领学生在合作、交流、互助、竞争中完成训练任务,达到锻炼学生关键能力品格和体育素养的目的。拓展训练和常规训练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度尊重学生个性、凸显学生主体性,强调开发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多重潜能,实施拓展训练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提质增效。经过学情调查和理论实践研究,笔者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价值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拓展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兴趣是学生体育素养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以讲授和练习基本体育技能为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参与运动的态度趋向消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实施拓展训练,对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很有帮助,拓展训练是对基础体育技能教学的整合,如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学生体育水平和兴趣喜好,设计游戏化拓展训练项目,在项目中糅合体能、心理、人格等培养目标,利用游戏的快乐弱化训练的艰苦,这些都能发挥寓教于乐的效用,从而使学生体育学习和运动热情倍增。
第二,运用拓展训练有助于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肩负更加艰巨的育人使命,教师想要实现育人目标,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训练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是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可靠路径,如在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训练内容,创设适宜的训练情境,包括多媒体情境、故事情境等,吸引学生全身心沉浸拓展训练,有效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再如,教师还可以开发校外资源,开展野外生存、远足等拓展训练活动,颠覆传统体育教学的陈旧形式,从而更新学生训练体验,推动学生各维度素质和谐发展。
第三,运用拓展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现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成长环境都比较优渥,集体荣誉感、抗压受挫能力都偏弱,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学生很难顺利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在体育教学中重视运用拓展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团队精神、凝聚力和抗挫能力,拓展训练属于集体活动,教师在实施拓展训练组织规划时,可以让学生以同伴群组为单位,参与小组比拼、竞赛、集体合作等形式的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在训练中团结齐心、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共同达成预期的训练目标,这样学生就能深切体会集体力量凝聚、拼搏的快乐,从而逐步形成坚实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教师设计丰富多样的拓展训练项目是第一位的。目前大部分学校用于开展拓展训练的体育资源较为匮乏,且多数资源局限于校内,制约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创新。为此,笔者建议学校和教师,根据体育拓展训练的运用需求,同步着手开发完善校内、校外的体育资源,为精心设计拓展训练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从而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桎梏,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开发完善校内体育资源,设计体能拓展训练项目。体能是拓展训练项目设计的关键点,学校和教师应该开发校内现有的体育资源,同时引进和补充缺失资源,用于满足体能拓展训练项目设计需求。首先,从开发现有体育资源来说,教师的设计思路应该集中于各类现有体育教学器材,利用这些器材设计花样翻新的体能拓展训练项目,如教师可以使用器材室现有的体操垫、跨栏架、长板凳、体操凳、标志物等器材,设计“障碍穿越”的体能训练活动,项目内容主要是在跑道、球场上,将各种器材间隔数米依次放置到位,学生前滚翻过体操垫、跨过跨栏架和体操凳,走过长板凳,绕跑过标志物,锻炼学生心肺功能、奔跑、跳跃、平衡、身体协调等体能。从校内体育资源的补充来说,学校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从社会渠道引入各类材料和工具,再由教师创意设计体能拓展训练项目,如学校引入一批废旧轮胎、自行车胶圈等材料,教师可以利用废旧轮胎设计赛道滚轮胎、叠轮胎跨越、轮胎平衡站等体能拓展项目,利用自行车胶圈设计胶圈操、胶圈定向投球、胶圈格子跳等体能项目,从而充实校内体育资源,使体育拓展训练项目设计更富新意[1]。
第二,开发探索校外体育资源,设计综合拓展训练项目。对体育拓展训练项目设计来说,校内体育资源具有一定局限性,学校和教师还应该着眼于校外资源的开发,设计综合实践型拓展训练项目。如教师可以调查了解近郊的自然环境,预先确定路线和场地,选择周末时间,设计开展近郊户外徒步的综合拓展项目,项目主题是自然、健康、挑战、体验、环保,组织学生在校门口集合,从学校到户外目的地全程徒步,提前准备好通讯工具,学生队伍前后各发放一部,备齐户外伤药、食品饮用水、环保垃圾袋等,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超越自我,坚持完成徒步里程,离开时随身带走垃圾,通过户外综合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体能、吃苦耐劳精神、环保意识都得到发展[2]。
学生在参与体育拓展训练之前,对项目内容知之甚少,部分学生还存在怕苦怕累心理,导致拓展训练气氛不够活跃。情境创设法适用于体育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教师应该根据项目内容和学生兴趣喜好,创设生活化、多媒体、故事等类型的拓展训练情境,借助情境向学生讲解训练规则、要求,或是引导学生感受拓展训练活动的趣味元素,从而减轻畏难情绪、点燃学生参加拓展运动的热情,具体策略如下:
教师在创设拓展训练情境时,应该根据项目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实际需求,采用新颖的素材、科学的手段,创设具备导趣、导练等功能的训练情境。如拓展训练项目的规则较为复杂,单靠口头介绍学生无法清晰掌握,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收集有关图片、视频,结合文本整编成项目规则课件,在拓展训练的导入环节,使用移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创设直观的多媒体微课情境,组织学生观看、交流、复述规则,促进学生完整了解拓展训练规则,顺畅、自主地投入训练活动。再如,面对拓展训练,学生畏惧苦累的情绪较重,教师可以适时向学生讲述知名运动健将刻苦训练、争得荣誉的励志故事,然后发动学生探讨听故事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得出宝剑锋从磨砺出的结论,继而再回扣到拓展训练项目上,动员学生践行运动健将的吃苦耐劳品质,从而通过创设故事型拓展训练情境,驱动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训练[3]。
团队精神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品格,同时也是体育拓展训练的培育重点。为此,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想要有效运用拓展训练,应该着力开展小组协作式的拓展训练活动,将学生按照体育水平、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指标,划分为实力、学情均等的同伴群组,发动各群组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合力解决训练中遭遇的各种困难,最终攻克训练目标,从而强化学生体育团队精神,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开展小组协作式的拓展训练活动时,应该先合理划分训练群组,如上所述,教师分组必须确保学情的均衡,拿六人为一单位的训练群组构建来说,教师可以给每组分配一名体能优势生、一名心理素质强以及一名性格活泼的学生,剩余成员酌情分配体能薄弱。学生在参与小组协作式拓展训练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协调组织学生之间的配合与交流,如在团队竞赛类拓展训练中,教师可以发动各组学生合作商议竞赛应对方案,按照每个成员的能力优势,做好在竞赛项目中的任务分配;若训练过程较为辛苦,有小组成员产生放弃的念头,教师可以让各组内部性格活泼的学生带头喊口号,给同伴加油鼓劲,缓解同伴身体上的疲惫以及精神上的焦虑,一起奋进拼搏、完成拓展训练任务,从而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等能力品质[4]。
初中体育拓展训练具有综合性,部分教师在运用和开展时,侧重于训练活动的流程组织,容易忽略学生训练技术动作是否标准,这种教学方式是本末倒置的,违背拓展训练的运用初衷。为此,教师运用拓展训练时,应该考虑周全,关注并加强学生技术动作指导,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和要领的掌握,同时防范学生因动作错误引发训练损伤,提升拓展训练的实施质效,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加强体育拓展训练技术动作指导时,应该落实训练前的动作复习和训练过程中的错误动作纠正,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法、观察法,以及组织学生互相纠正等。首先,从拓展训练前的动作复习来说,虽然拓展训练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动作,学生以往基本都学过,但是遗忘、动作不标准等情况仍旧存在,教师实施动作复习时,可以采用示范法、讲练结合等手段,为学生演示项目中的关键动作,同时细致讲解动作要领,尤其是发力部位、身体重心,以及动作的顺序、速度等,学生回顾动作要点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自由演练几分钟,落实拓展训练前的技能复习和指导。再者,从拓展训练过程中的错误动作纠正来说,主要是针对性解决部分学生受训练的激烈气氛影响,引发的手忙脚乱和动作不规范等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巡视观察法,发现学生在拓展训练中动作失准、不到位,及时提醒学生,先引导学生意识到动作错误、自主改正,若学生无法自主改正,教师再跟进标准动作示范;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发挥体育优势生的力量,让各小组内部技术动作要领掌握扎实的学生,在拓展训练中充当小老师角色,指导组员正确、规范的运用训练动作,这样全体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都能稳步增长,从而彰显教师的拓展训练指导实效[5]。
评价在体育拓展训练中占据紧要地位,教师采用的评价策略是否科学,直接关乎学生训练信心、自主运动意识的养成情况。初中生处在青春期,自尊心、渴望得到认同的需求都十分强烈,为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拓展训练的评价环节,教师方面的评价尽量采用赏识性、激励式评语,起到呵护学生自尊心,唤醒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精神的作用,同时发展学生进行互动评价,帮助学生认清不足、反思和完善自我,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自主运动的信心,具体策略如下:
教师在优化体育拓展训练的评价机制时,应该实施过程评价和总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同时在教师总评基础上增设学生互评环节。首先,教师在实施过程评价和总评时,应该根据学生在拓展训练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学生赏识、赞扬、认同的评语,比如在训练期间,某生帮助了身边的同学,教师及时表扬:这种互帮互助的品格值得大家学习!再如在训练总评环节,教师可以先肯定各组学生的出色表现,然后逐一说出每组的特长和优点,包括训练动作完成度高、团队凝聚力强、抗压能力强等等,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再者,教师在组织学生互评时,可以让学生组内、组际之间,交流评价在拓展训练中的表现,引导学生相互指出训练不足,分享有价值的训练技巧或经验,共同探讨修复不足的办法,使学生形成勤于反思、乐于求教的体育品格,从而通过有效评价,增强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学生有力应对未来的训练挑战。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拓展训练,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也能优化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能增强学生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学校和教师应该开发完善校内外体育资源,精心设计有趣有味的拓展训练项目,创设多姿多彩的拓展训练情境,点燃学生运动参与热情,开展小组协作拓展训练,强化学生团队荣誉感和协作能力,加强拓展训练技术动作指导,促进学生掌握标准规范的体育技能,同时重视优化拓展训练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自主运动信心,从而全面实现拓展训练的有效运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