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玟冰,李 琼
(青海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精准思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0年工作要点》《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1年工作要点》《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2年工作要点》都提出按照“质量党建、精准思政、积极维稳、系统推进”的总体思路,全面推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2年工作要点》多次提到“精准”与“精细化”,包括“围绕理论武装精准化供给”“网络产品精准推送”“精细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建立精准服务平台”“精细化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的发展趋势。精准思政是以“精准思维”为指导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模式,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数字情境下高校构建精准思政,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诉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支撑、打开全新领域的同时,也使传统教育生态不断受到数字化改革的冲击。数字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多元化,环境更加智慧化。因此,“处于‘拨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与亲和力的需求日益凸显,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2],这些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因材施教”的工作要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运用数字技术着力推进精准思政,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的集中体现,也是回应在新技术革命时代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发展诉求,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理念、方法、内容等重要环节精准聚焦和精准发力,一方面有效解决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思想困惑,另一方面拓展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既符合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要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深刻体现。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前,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常依靠于教育者的主观经验、调研访谈以及样本分析进行决策,缺乏大数据提供的全样本、全过程、全方位数据作为数据支撑,在探索学生成长规律过程中掺杂着选择性和倾向性。数字化时代,高校可以依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对学生的基本数据、学习数据、日常生活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思想、学习、行为、特征等方面的情况,为高校精准思政实施提供可参考数据。大数据技术能够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呈现数据,还能实现对数据的动态追踪和实时反馈,较大程度地降低主观干扰因素,弥补传统问卷调查的不足。高校精准思政实施过程中对全面、连贯、客观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有助于精准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学生成长规律,从而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行为轨迹的变化趋势,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提供依据。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需要摒弃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教育,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着精准化方向改革。伴随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和数据强国战略在各个领域落细落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精准思政应运而生”[4]。高校精准思政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精准分析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借助深度学习技术为每个学生制订多套教育方案。教育者通过算法技术可以优选出符合教育对象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方案,最终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作用于教育对象,为学生推送匹配度高、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5]329数字化高速发展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路线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等方面的论述为行动指南,不断探索数字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样态、新范式、新要求”[6]。高校在系统推进精准思政过程中,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行动指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字技术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的新契机,用辩证的观点对待和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和风险,衡量精准思政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寻找科学技术理论与伦理道德保障之间的平衡点。
数字情境下高校精准思政是一项服务于人的思想引导和行为塑造的实践活动,“要坚决树立培育学生为基本准则、先进技术为辅助手段的发展理念”[6],遵循人本至上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坚持人是教育的主体的理念,加深对立德树人为“道”、科学技术为“器”的正确理解。高校精准思政实施的对象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与挣扎”[5]317。数字技术为精准分析教育对象提供可能,但数据终究是冰冷的,无法完全表达教育对象的情感和意志。依托数字技术绝不等同于依赖数字技术,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需要以实践来检验,教育者应基于既有的工作经验对数据信息加以判断和分析,避免过度依赖数字技术而陷入“唯数据论”当中。另一方面,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数字技术赋能精准思政过程中,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动态地反映教育对象不同阶段知、情、意、行的转变。高校实施精准思政要依据学生的变化轨迹,不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协同育人理念和构建‘大思政’格局工作部署,强调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通过学科间的融合交叉,学科的发展开始有了新的互动。“精准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模式,在实现过程中带动社会各要素向思想政治教育界集中发展,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教育合力。”[7]为开展精准思政工作,不但需要理论根基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资,同时也需要精通数据处理分析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需要精通数字技术及计算机相关学科背景的人才队伍。通过整合社会企业的科技资源优势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资源优势,可以做到多渠道、全方位地推动思政教育精准化的发展。高校思政专业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学校各单位,都应该遵循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摒弃对数字化改革的偏见,打破数据孤岛壁垒,建立起共同服务于精准思政的队伍。
数字情境下高校精准思政工作的有序开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精准识别学生诉求,对学生进行精准施策和教育引导。
第一,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和信息挖掘。借助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据采集技术,在法律和伦理允许范围内,对学生基本数据、学习数据、日常数据展开精准采集和动态监测,深入描绘每一个教育对象的“数据画像”,提升对教育对象差异性特征和需求的敏感度。学生基本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民族、家庭情况、健康等。学习数据分为线上学习数据和线下学习数据。学生线上学习数据的采集依托在线学习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在各种关系型数据库中提取学生的访问信息、浏览行为、互动行为、评价行为、作业提交行为等方面的学习行为数据”[8]。线下学习大数据的采集主要依托智慧学习环境,通过智慧学习空间中传感器件、眼动跟踪传感设备等智能手段获取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学习专注度、课堂互动次数、情感状态等学习行为数据。学生日常大数据包括电子图书下载记录、食堂消费情况、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职业方向等方面的数据。在全面采集教育对象各类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聚类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关联分析,能够准确分析特定群体或学生个体的特征、需求和困惑,“利用柱状图、雷达图、矩形树图等形式,可视化呈现学生整体、群体、个体的阶段性变化”[9]。
第二,搭建涵盖学生信息的数字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前提是拓宽资源融通、共享渠道。目前高校已经具备一定的数据平台,例如在教务系统、图书馆系统、签到刷脸系统、线上学习平台以及校园一卡通中都分布着学生的数据,但存在着数据平台建设重复、功能单一、相互独立的问题,数据也暂时未对所有教师开放和共享。针对数据资源服务不到位、共享性不强等现象,高校需要完善现有的数据平台,同时打通各平台之间的“数据孤岛”,融通现有平台中的数据链,打开多个数据对接口,将教务、学工、党委、团委、后勤、就业等部门采集到的学生基本数据和学生日常数据进行统一收集,按照不同类别储存和应用于一体化的数字服务平台中。搭建一体化数字服务平台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促进各部门协同联动的重要途径,同时能够为思想政教育工作者获取和使用数据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对学生进行精准施策和教育引导,同时注重保护学生隐私,彰显学校的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时,既要精准把握学生的个性化诉求,也要兼顾学生的隐私保护问题。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既需要以深厚的学理作支撑,做到内容上的守正创新,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推动数字技术与思政课的融合创新。
第一,精准把握方向,突出政治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在守正创新过程中,要始终遵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政治原则,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育人导向全面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情感认同。要在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具象的表达与深厚的学理相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第二,优化供给方式,体现创新性。高校可以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构造虚拟实践场景,打造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课堂,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表达形式,在获取学生注意力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鲜活度,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例如,高校将虚拟仿真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党史教育主题学习中,以教育对象体验为主、教育者教授为辅的方式,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光辉发展轨迹。通过借助VR、AR等科技创新技术重现“红军长征路”的历史情境,能使学生亲身体验“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艰难险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精准供给内容,注重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内容体系。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体验式教学过程前,针对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要考虑是否适合利用体验式教学促进实践教学成效。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内容为王”,“以翔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把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表达清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0],同时确保教学专题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专题进行学习,为学生精准地提供学习资源。
精准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技术带动下的新的实践探索,“其主要价值体现在教育资源上的降噪、教育成效上的增值与教育主体间的破壁,而这三种价值的具体呈现,则依赖于针对教育效果形成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11]。高校要把精准思政实施成效作为评价体系的导向,围绕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办学特色、不同的学生层次等,逐步搭建结构立体化、体系多层次、角度全方位的动态评估体系,注重评价过程的科学性,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的评价结果。
一方面,构建一套科学、量化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高校要以改革评价体系和理念为先导,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推进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构建管理协同体系为保障,建立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7],为思政工作和教育教学的精准评价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时注重评价过程,用好评价结果。要注重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精准性,以多元评价方式衡量思想政治精准化实施成效。“科学精准的评价方式要求坚持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相结合”[7],以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整体性评价与个体性评价相统一的方式展开评价工作。在精准思政实施过程中,评价结果起到总结和改进的作用。高校应当基于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有关顶层设计,组织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同向同行、协同配合,进一步做好精准思政的推进工作,依据评价结果及时优化教学方案,将精准思政落到实处。
数字情境下高校构建精准思政不仅是适应时代的诉求,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的一种新型育人方式。数字情境下高校精准思政的实现和发展任重道远,既要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又要时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重要原则,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的意义与价值,探索数字技术赋能精准思政的具体举措,不断谱写思想政治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