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赋能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的思考

2023-03-09 20:17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科师范生

刘 阳

为加快培养国家紧缺人才和战略需要的高端人才,2017年,国家针对高等教育首次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下文简称“四新”)。2018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中指出,要制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启动大会,标志着国家层面的“四新”建设正式启动。自此,“四新”建设、培养“四新”人才等概念走进了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视野。2020 年11 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新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2]基于“四新”建设,本文重点思考地方本科院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强化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的策略。

一、机遇和挑战

在各阶段教育中,高等教育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最为重大,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不断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培养各类高素质、特色人才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作为新文科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打破传统桎梏,培养特色人才的重任,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变革

2023 年初ChatGPT 爆火,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轮AI 热潮,使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多领域、多学科最具热度的讨论话题之一,人工智能也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 号)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目标的高度,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3]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4]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了冲击,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封闭式单一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产业边界融合与共生发展格局,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全方位、多领域的跨界融合能力。[5]

人工智能时代为地方高校培养特色和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机遇,但也对地方高校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提出了挑战,地方高校需结合时代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分析市场人才供需关系,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多学科跨界融合能力等等,优化培养模式,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促进特色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增强教育教学成效。

(二)新文科建设带来的机遇

2020 年11 月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基于全球化视角,立足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成为高校面向经济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文科人才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新文科之“新”是理念和内容的创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赋予文科的新功能、新价值。新文科“宣言”是文科教育注重创新发展,强化价值引领,突出变革培养时代新人吹响的号角。古往今来,人文社会科学一直承担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角色,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对以创新和知识驱动为主体的现代经济、现代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文科建设为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文科人才提供了机遇,地方高校需结合人文学科和专业,深度分析学科内涵和专业发展方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支撑点和价值有效性,以创新思维明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文科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体系,将知识体系塑造与创新能力培养全面结合,以新认知、新话语、新技术注入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创新型文科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二、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策略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诸多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高校的传统专业和核心专业,是多数高校最先设立的基础性专业之一,师范类高校培养的汉语言文学学生未来大多从事各学段的语文教育,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在三笔字书写、朗读朗诵、普通话水平等语文基本功方面都应该具有扎实的能力和相较其他专业的较高水平,在知识储备方面应该博古通今,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新文科背景下,如何以“新”为突破口,加大培养具有特色和创新型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是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在当下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运用中国方式,激发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中国自信

中国方式就是用中国千百年形成、经过实践不断检验其正确性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学理论来培养当代的学子。《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古代教育思想“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教育要塑造人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孔子的“因人施教”理论,强调育人“听其言而观其行”等等。正如《新文科建设宣言》倡导的:“新文科强调用中国理论、中国范式、中国标准、中国自信讲好中国好故事,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2]文科教育是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今天各学段学生教育中,特别是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中,传统优秀的教育理论更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在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中,要坚持以中国方式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人才发展新格局,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不断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如在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课程中,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精要,与先贤哲人产生思想共鸣,激发民族自信、中国自信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胸襟胆识、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

(二)突出职业属性,强化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是各学段的语文教育,其职业方向是当语文教师,因此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培养重点在筑牢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之上,更为重要的是突出师范职业属性培养,强化学生的师范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一出校门就能走上讲台胜任语文教师职业。

首先,强化师范生从教能力培养。师范生从教能力包括“三字一话”能力、演讲能力等。一是“三字一话”能力。“三字”能力即运用毛笔、钢笔和粉笔三种工具书写汉字的能力,其中的粉笔字书写能力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最基本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楷体汉字书写正确,更要求汉字书写规范,即不能板书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字形和出现板书汉字笔顺不正确的现象;“一话”能力即说普通话的能力,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相关规定,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须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普通话考核中包含的朗读同时也是对学生朗读朗诵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和朗诵诗文,因此,在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开设普通话课程、考前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其说普通话的能力。二是演讲能力。汉语言文学师范生要具有能针对不同主题进行即兴演讲的能力,这既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开设演讲专题和教师口语等课程提升学生的演讲能力。

其次,强化班主任能力。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家校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目前中小学班主任多由主科教师担任,其中语文教师更为居多,因此,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在校期间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培养就是班主任能力的塑造。一是铸牢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全面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心理成长规律;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让师范生多接触和分析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各种案例,加速其班主任能力成长;三是提升沟通交流能力,使师范生掌握与不同人群和不同年龄段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三)坚持革故鼎新,塑造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创新能力

《新文科建设宣言》达成的共识认为,“要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2]地方高校如何坚持新思维塑造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如何从新理念出发,实现其认知和技术上的革新和创新,都非常值得探索。

首先,培养新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人类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都是认知的过程,而其中最根本的认知是思维,多年的思维积累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形成人们印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的思维习惯,形成人们对世界、价值和人生的认知,这些认知有的是具有可持续和有价值的认知,但有的是阻滞发展,对人生成长不利的认知。强化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新认知的培养,打破其固有思维,实现革故鼎新,就要在课程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用质疑精神和批判思维来塑造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创新思维;以目标为驱动,激发学习动机和创新欲望来培养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学习新技术。伴随信息化、数字化科技时代的到来,人机对话、机器学习等概念为文科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高科技产品逐渐走进课堂,投影仪、多媒体设备、智能白板、电子教材、虚拟实验室等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教学资源,投屏教学、直播和录播课程、在线教学也已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科技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改变,更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语音识别等新技术的快速融入教学,倒逼地方高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交互式教学,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因此,针对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在其全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要增加全新信息设备和最新教学资源的教学和熟练操作,要形成技术创新思维,在学习活动中融入信息化设计,使之未来能尽快适应和熟练使用中小学全新的教学资源。

(四)贯通古今上下,厚植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文化底蕴

语文课堂涵盖的学习领域并非只有汉语和文学,还包括了大量的天文、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应具有博闻强识的文化底蕴,才能有厚积薄发的根本和驾驭好一堂语文课的能力。那么地方高校如何厚植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博古通今的文化底蕴,如何使学生形成立体化、多维化的知识架构呢?

首先,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一是优化传统课程,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文学类课程开齐,并尽量开设如诗经研究、楚辞研究、红楼梦研究、鲁迅研究、文学研究等专题课程,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语言类课程开足,不压缩学时,并适当开设说文解字研究、训诂学、音韵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言研究、词汇研究等专题课程,以及普通话培训、三笔字培训等实践类课程,使课程体系更加完整。二是设置跨学科课程,在开足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基础上,增设跨学科课程和桥梁课程,如可以增开语言和计算机跨学科融合的“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计算语言学”等课程。

其次,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一是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将汉语言文学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师范生教学课堂。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中,融入跨学科知识内容,如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以及语料库建设和使用的方法,将文学分析、中文写作等与ChatGPT 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形成跨学科理念,形成独特的学术见解,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加大文化厚植力度。在汉语言文学师范生课程教学中加大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内容的厚植力度,如汉语课程中可以增加楹联文化、古代诗词格律、现代诗歌,以及学校所在区域具有民族性和独特性的本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的教学,培养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形成厚重的文化积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将来从事语文教师职业打牢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新文科培养的是了解中国、具有爱国情怀、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地方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恰逢其时,打牢自身汉语言文学和文字基础,强化创新思维,提升认知维度和个人实践能力,方能适应时代需求,光耀中华文化。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科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