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实践路径探索

2023-03-09 20:17吴凤玲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育人思政

吴凤玲

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并进一步界定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目标、保障等关键问题,明确了不同专业进行思政挖掘的着力点,为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基本规范。相关研究也不断强调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各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价值旨归,通过挖掘、提炼课程内蕴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伦理规范、科学和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2]在所有专业课课程教学中都要有机融入育人元素,以实现“课程承载思政”,将“思政寓于课程”。[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决定了其具备得天独厚的“课程思政”条件。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元素的优势分析

先秦时期,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的重要教育理念就是育人,如《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只有在德行修养完备的基础上,才能开始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

(一)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维护民族独立与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有许多伟大的作家,如爱国诗人屈原,追求美政理想,受谗遭贬却心恋旧邦,面对楚国都城被破,毅然投汨罗而死,以其“玉可碎不可毁其白”的刚烈,彰显独立不迁的高尚人格;如被敌人称为“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的范仲淹,在宋和周边少数民族长期对峙的过程中,面对国家动荡,边塞抗敌、奋勇作战的豪情;爱国诗人陆游力主恢复中原,身赴南郑前线,至死不忘九州统一的梦想;岳飞、张孝祥等人精忠报国、抵御侵略,与主和派誓死抗争的光辉事迹;文天祥在南宋灭亡、身陷囹圄时,却坚决不降的凛然正气。这些伟大文学家深厚的爱国情怀、为民请命的宽广胸襟,是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重要素材。

另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许多经典的作品也体现着仁民爱物的家国情怀。如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愤激慷慨,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昂扬豪迈,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洒脱坚毅,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慷慨激切,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痛悲叹,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涌动着的驰骋疆场的壮志豪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中希冀重整河山的理想追求,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中收复山河的坚定执着,无不蕴含着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和对抗外侮的民族气概。《礼记》中“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蕴含着儒家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成为鞭策历代文人的箴言。这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素材。

(二)品德修养与高尚人格养成的思政元素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所涉及到的贤人智者在穷达荣辱中展现出的人格操守,也为培养学生崇尚自由正义、诚实守信、人格独立等高尚的品德,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先秦诸子文学中儒家所体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情怀,“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节;道家所体现的“齐万物”“一死生”,无待于外物的超脱情怀;墨家所体现的“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理想人格。通过《史记》中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坚定信念及“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史官精神,引导学生奋发有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及对理想矢志不渝的精神。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诗句中领会其中对理想及事业殒身无悔的执着追求,引导学生在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要有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通过苏轼面对宦海浮沉,一贬再贬,吟诵出的“是处青山可埋骨”“故乡无此好湖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九死南荒吾不恨”“此心安处是吾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词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这些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健康的道德意识、形成高尚的审美趣味都有着重要影响。

(三)传统文化与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主要是在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人。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上需要分析文学发生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文化背景等,涉及到华夏文明、强秦统一、汉唐王朝等能激起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内容时,利用历史的优越感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和豪情。在解读一些描写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作品时,如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望岳》等诗篇,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江山如画、人杰地灵,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可以挖掘出丰富的思政内容,如爱国精神、文化自信、爱情理想、生死观念、挫折教育等情感教育资源,把相关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多元化价值取向下,沉下心来,静心求学。同时,注重联系地域文化,如将东北流人文学作品、长白山诗词等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挖掘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精神契合点,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主要体现在古圣先贤的思想里、文人墨客的高尚人格里,也深藏在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中。经过系统地挖掘和梳理,更能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操,养成健康的心理,形成完善的人格。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困境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上虽然具备丰富的思政元素,但在具体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一)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意愿不强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施教主体,是“课程思政”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提升施教主体“思政育人”的意识、能力与技巧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4]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不断推进,各类相关培训也广泛开展,课程育人的重要性已逐渐引起任课教师的普遍重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首先,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意愿不强。多数仅根据个人的教学习惯,在教学中随机根据经典作品的内容开展育人活动,难以达到“如盐入水”的效果,缺乏对整门课程思政融入的全局思考。其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稍弱。对广大教师而言,相对于“愿不愿”的动力问题,可能“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更为突出。[5]教师基本都是通过相关研究论文的阅读,以及线上零散的培训方式了解课程思政的相关理论及一些院校的经典做法,但由于课程门类的差异及院校层次的差别,个别经验很难应用于民办高校,导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极大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二)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缺少宏观的思政设计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关注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教案等教学文件中未明确设计思政目标及具体要求。这就导致教师无法认真分析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的落实缺少制度性保障。另外,由于缺少宏观的思政设计,也很难将碎片化的思政点系统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活力不足

教育信息化使知识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知识由静态变成了动态,由抽象变成了直观,由整体变成了碎片,这必然带来“教”与“学”关系的改变。但由于教师的识变应变能力不足等原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授课方式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传统讲授法虽然有一定优势,但也暴露出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学习较为被动、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和生动等问题。虽然,部分教师注意在课堂使用讨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但讨论题的设置未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形成难易梯度,导致课堂往往是少数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在参与,无法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致使立德树人的效果不够显著。

(四)课程思政的成效评价难度大

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有赖于教学效果评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要求。但课程思政作为“隐性教育”,其教学效果评价的难度较大。朱平认为:“学生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上的变化受到校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归因于某一课程或某位教师。”[5]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必修课,课时较多,但也仅讲授三个学期,由于思想教育的“隐性”特点,思政的效果很难在授课期间立即显现,因此课程思政评价的对象、内容以及评价的方式和方法选择存在一定困难。无法确立科学的成效评价机制,极大影响课程思政的持续有效开展。

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元素优势及存在的障碍,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出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教师意识,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只有按照不同学科特点,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话语体系,才能真正地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长学生见识,拓展学生思维视野,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育人工作的基本保障。针对课程思政落实过程中教师层面存在的障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首先,建立培训机制,深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因为“课程思政理念对立德树人成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课程思政越认可的教师,其立德树人成效越好。”[7]依托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鼓励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联盟举办的相关网络培训。要求教师有计划阅读相关理论文章,了解最新研究成果,提升育德能力,提高育德意识。“提高所讲授课程理应承担的育人功能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8]

其次,实行导师制。为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密切沟通,专业实行1+X+N导师制度,一个导师带领若干不同年级的学生,负责学生学业指导、思想引导、各类比赛点拨及实践实习等,有效避免高校教师因不坐班,缺少对学生了解的情况。导师可以通过群组随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动态,组内高年级学生也能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帮助。持续关注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动态。

最后,加强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加强课程组内部课程思政研讨、集体备课等,并将优秀案例集中形成案例库。使课程主讲教师能够及时交流经验,以便不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并注重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优化,不断在实践层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及水平。

(二)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加强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可谓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德育元素较多。在原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只有找准切入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确立知识、能力和思政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才能从顶层设计上保障课程教学的实施与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首先,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总目标,即: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人文价值和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文学经典的启迪作用与教育作用,发掘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与理想情怀,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其次,在课程思政总目标基础上细化各个教学单元的思政子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原有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缺少思政目标的设计。如在先秦文学模块“上古文学”这一章节,原有课程目标是:了解先秦文学的特点、演变;了解上古文学的产生、发展、流变的过程;掌握上古歌谣及上古神话的内容;理解中国古代神话散失的原因;培养学生鉴赏及解读古代神话文本的能力,通过讨论神话散失的原因及中西方神话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思辨能力。教学目标中未对思政目标作出明确要求,致使教师授课时主要关注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对思想引导方面重视不够。现增设思政目标为:通过“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中国古代神话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神话中体现的厚生爱民的意识、顽强的抗争精神及英雄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积极进取的意识。通过思政目标的设定,教师能够明确思政融入的切入点及思政落实任务点,在授课过程中真正注意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渗透并重,将思政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课堂。另外,思政教学目标设计应坚持从课程内容出发,注重自然融入,对思政表现不明显的章节不强行进行思政目标设计,避免硬性灌输。

(三)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活力

新时代大学生更偏爱网络学习方式,通过网络德育内容能够乐于被学生接受,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积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增强课程育人的吸引力和有效性”,“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相关成果,实现课程与技术的同频共振,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课程育人体系。”[9]课堂教学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媒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强大支持,也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灵活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参与双方的有效反馈,在接触、反思、分享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将选取知识的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心智发展中,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10]

例如讲授《聊斋志异》时,课前通过线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如教案、课件、相关学术论文、微课、超星视频等帮助学生进行预习,提前了解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树立问题意识。按照授课重点及难点设置问题:分析蒲松龄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意图;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谈到“仅成《孤愤》之书”,请分析“孤愤”的含义及表现;《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是如何体现的;以具体篇章为例,谈谈你对《聊斋志异》中狐鬼花妖形象的看法等。问题设置好后,标明序号,提前一周发布到学习通分组讨论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学习能力自主加入序号对应的问题组。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形成主题发言稿,为保证学生发言质量,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教师提前筛选相关参考书目、学术论文等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推送,在课前审核学生的发言稿并指导修改,以便提高课堂效率。课上,教师掌控问题讨论紧紧围绕教学任务展开,通过提问、追问、引发学生争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帮助学生提炼观点、梳理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找到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学生分析蒲松龄的创作意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领会其在揭露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以及“刺贪刺虐”中体现的社会批判意识。在分析其作品中正面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发现“狐鬼花妖”身上表现出的善良正义、仁爱精神等可贵品质。课后通过学习通发布定时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总结。同时提供拓展资源作为选做题目,满足学习程度较好学生的深度学习,实现分层次教学。

通过混合式教学方式创设“全息”思政教学场景,让课堂更有亲和力、气氛更活跃,进而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把教学从知识传授为主逐步转向以能力提升、价值观引领为主,把学从模仿仿效为主转向探究、实践、合作式学习为主,把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11]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产生情感共鸣,以自然、富于感染力的授课形式,使思政元素内化并升华。

(四)以成效为导向,进行课程思政评价

关于如何对课程思政进行评价,学者有不同理解。在评价对象及内容方面,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对象是大学生,评价领域是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评价内容上按学生心理成长发展规律,学段中期评价其“专业情怀”,学段终期评价“专业信仰”。[12]也有人认为把教师育人自育,“思政”“专业”相长,自评他评结合,兼顾过程和结果、知行合一作为课程思政绩效考核的原则。[13]还有人认为“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应该体现为课程思政本身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两个方面。”[14]针对现有的理论,考虑民办院校自身特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效果评价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层面,制定教师立德树人责任落实考核细则。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是否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是否合理,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中的切入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等。同时通过课程评估的结果,在思政元素的选择、思政元素与知识点融合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断优化,持续改进,使教学和思政的效果逐渐与课程目标相符合。

其次,在学生思政效果评价方面,注重对学生课堂参与精神的评价,并在过程考核中融入思政教育,以保证课程思政的达成度。学生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思政考核,如通过是否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等,考核其规则意识;通过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考核其团队协作意识;通过认真完成作业及对拓展内容的学习情况,考核其自我管理意识。同时,加大过程性考核和参与性考核的比重,积极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动力,使学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体悟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魅力。另外,对期末考试进行改革,增加主观试题比重,将选择、填空等记忆性为主的内容考核放入到平时作业中进行,期末考试在基础知识考核方面采用判断题型,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情况。唐诗宋词部分主要采用鉴赏分析题型,考查学生对诗词作品的感悟、理解及鉴赏能力。长篇小说、戏曲等内容采用材料辨析题型,让学生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上,多角度深入分析作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同时,通过以作品理解为考核要点的灵活考核方式,有效避免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及考试作弊等,在专业知识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平时知识积累习惯,养成严谨治学的意识。

四、结语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顶层统筹规划、教师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方法探索等方面,发挥专业课程的特点,追求自然的思政融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推进广泛的校企协同,开展高效能的专业课程思政教与学。”[15]依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要求,针对课程思政存在的困境,最终探索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即提高教师的思政能力,实现在各类教学文件中明确价值引领的目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注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思政融入情况的教学评价,将思政目标、育人过程、育人结果层层推进。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育人思政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