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丰安
(1.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 400020; 2.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 400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21世纪中叶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还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协调发展。当前,协调发展的重点难点依然在乡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2]可见,当前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发展便成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从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协调发展,都体现了城乡融合发展在我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3]。当前我国虽然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融合发展建设也取得一定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力抓手和实施路径[4]。中国式现代化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等目标的内生产物, 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是一种新时代下“契合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所需要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有效地回应了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国发展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逐渐向城镇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也会刺激城乡消费需求的增长,扩大其内需,从而刺激和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总结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及现存堵点,提出有效实践路径,能够加快实现我国城乡全面融合,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强国增添助力。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整体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必不可少的部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可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而逐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两者之间的融合状态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减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实现2035年基本现代化目标及21世纪中叶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坚实基础和必由之路。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进入“工农双向互促”发展阶段的客观趋势,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土地制度方面,采取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征收制度、宅基地使用权有效转让等一系列政策,使土地分配和使用逐步合理化、规范化。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及社会保障方面,2017 年在全国乡村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2018 年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19 年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把试点引路作为重要改革方法,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开展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持续激发乡村资源要素活力,不断释放改革红利[5]。2021年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指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2022 年初步建立了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土地工作方面作出了要求,指出要延长土地承包期、公开征地补偿标准、基于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土地征收必须遵循“先补偿后征收”原则。这些相关政策、规定、制度的出台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举措。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对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关键性不言而喻。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乡村产业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增收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实施脱贫攻坚,采取了一系列农业农村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稳步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并取得历史性成就,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实现最多人口脱贫的扶贫举措,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红线提供了强劲支持。2013—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乡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3个百分点。产业扶贫政策的推行使乡村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同步推进西部地区减贫,使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有效解决,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2012—2021年,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3倍,转入性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我国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使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形势保持稳定,逐步建立了统一、规范、有序、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解决乡村人口就业问题。截至2021 年末我国乡村人口为49835 万人,其中就业人员达到了27879 万人①数据来源于《2022中国乡村统计年鉴》。。通过因地制宜帮扶发展产业,一方面促进了地方经济,农民有了持续增收的途径;另一方面激发了农民的内生动能,真正为脱贫致富创造了可能,同时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其中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重要,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成色和底色。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乡村环境污染、碳排放等得到有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加速,农民进一步增收,乡村地区旅游业发展规模大幅度提升。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力逐步加强,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生产过程更加清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大幅度降低,安全绿色的农产品供给得到充分保障。截至2021年,全国化肥施用量为5191.3万吨,农药使用量为123.9177万吨,比2020年全国化肥施用5250.7万吨,农药使用量131.3303万吨,分别减少了59.4万吨和7.4126万吨①数据来源于《2022中国乡村统计年鉴》。。同时,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步普及,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猛发展,产业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使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根基得到进一步巩固。例如云南省大姚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就做出了优秀示范,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大姚县围绕“打造美丽乡村”,实施一系列村庄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美丽公路”“四好乡村路”和水、电、网等建设,同时实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及陡坡地生态治理5.92万亩,有效地推进了大姚县的美丽乡村建设[6]。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求真务实,让农民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当前,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已较为健全且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与之相比乡村才开始实施,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国民生活福祉的基本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城镇居民福利覆盖,更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到进一步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近5年来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多项空白得到填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生活最低保障等重要制度。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提升,有效减轻了农民生活负担。例如,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实施农村五保户制度、加大贫困学生的教育费用减免幅度等。当前已大体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方位建立,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范围覆盖,有力地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我国乡村经济社会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例,截至2021年底我国乡镇卫生院达到了34943个,卫生人员达到了1492416人,床位达到了1417410张②数据来源于《2022中国乡村统计年鉴》。。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要坚持发展,做出成绩,也要解决好发展的均衡性,做到公平公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变化有着真实的反映,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并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在现代化建设道路进程中,在城乡融合不断深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短板。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解决人口流动性大等问题,实施了城乡户籍制度,严格划分城镇与乡村户口,限制其自由流动,这对于当时实现社会稳定具有较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城乡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要素间的自由流动,对于城乡融合发展造成障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要素双向交流的规模及范围逐步扩大,城乡间密切联系日益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快轨道。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不仅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加速,要素双向流动进程中滋生不少堵点。一是近年来大城市集聚现象明显,在虹吸效应影响下,乡村劳动力及知识型人才大量流入城镇,导致乡村人口素质及劳动力大幅度下降,乡村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我国乡村发展速度加快,但城乡要素配置体制的建立还不够完善,缺乏制度保障。乡村人才、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多为流出大、流入少。二是乡村缺乏城镇要素流入的路径,缺乏相关促进政策,城镇的先进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很难进入乡村,导致城乡要素流动单向性,严重制约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三是城乡产业交流不通畅。乡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且结构单一,城镇服务业、制造业与乡村产业链脱节,城镇在消费市场方面存在空间割裂,城乡产业整合平台存在缺陷,致使城乡在生产与消费方面存在流通渠道不畅,农民的市场供给信息不足,农产品销路不畅等。
城乡融合发展,产业是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城乡产业互补性发展,对于城乡整合发展作用较大。乡村产业现代化对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持,但当前其发展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由于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规模较小,生产设备相对落后,科技水平支撑力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在农产品加工、销售、安全、质量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问题。乡村地区缺乏销售渠道及农业服务平台,农产品销售及自身产品宣传力度不足。三是乡村地区受基本公共条件、薪资水平、发展环境等因素制约,不能吸引、留住和培养高素质数字化人才,导致乡村地区高素质数字化人才严重缺失,数字化发展相对薄弱[7]。同时,结合地区实际开发产业能力较低等原因,导致乡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特色产业,自身市场竞争力较弱,加之劳动力长期流出,乡村产业竞争力较差。四是发展乡村数字化缺乏相应经济基础及技术支撑。当前乡村经济还不算发达,网络建设不全面,导致数字平台和电商平台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数字化时代,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销售,如通过各种短视频平台等,销路会更加通畅。但现实是农民对农产品仍然一如既往地用传统方式进行销售,效果不好,存在丰收不增收现象[8]。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达性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居民共享公共服务的诉求,是真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方面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地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城镇建设方面,使得医疗资源大量流入城镇地区,对乡村地区医疗物资、技术资源及相关专业医护人员的投入减少,导致城乡医疗等基本保障出现不平衡状况。二是在教育方面,各地教育投入多倾向于城镇学校甚至是城镇重点学校,乡村地区教育资金较少,教学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导致乡村教师自身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形成乡村师资力量相较城镇薄弱的局势,乡村学生难以获得与城镇学生相匹敌的教育资源。三是在社会保障及乡村人口居住生活条件方面,总体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超过95%,但是乡村地区仅为22%、60%,且30%以上的农户没有使用卫生厕所,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仅为40%左右,互联网普及率只有55.9%。广大乡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不断完善之中,社会保障的范围和力度十分有限,农民的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城乡高质量发展,城乡居民是主体。城镇发展中,市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城镇整体发展较好,已经跑到了乡村的前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但相对城镇,仍有一定的滞后,且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在乡村高质量发展中农民应该是主体,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乡村建设发展的主人是农民,乡村建设应该由农民说了算。农民在乡村建设的生产、经营 、服务、决策中应该发挥主要作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只有当农民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乡村发展才能真正激发出全体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在实际乡村建设中农民主动参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农民文化程度相对城镇而言普遍较低,个别地方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封建思想,部分农民缺乏对社会发展及时代变迁的正确思想认识,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单纯认为建设乡村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对于自身的责任缺乏认识,因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低下。二是多数农民更多关注其物质上的满足,等待国家补贴救助,同时缺乏系统的乡村建设知识传播,对国家重点支持的乡村产业项目参与度低,开展乡村建设项目的能力薄弱,进而导致城乡整体资源联动、社会共同参与难度增大。
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步入崭新阶段的同时,涉及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机制体制运行,现代科技运用,发展均衡与否及宣传教育等方面。
当前乡村流动要素不通畅及制度不健全,直接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融合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及流转后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还在探索阶段,乡村劳动力转移等还存在不足,集中体现在乡村的要素流动与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需要加大乡村要素流动制度构建力度。乡镇是连接乡村和县城的纽带,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城乡资源要素进行交换的重要场所。但乡镇由于支配资金能力有限、管理权限小及基层建设不足等原因,致使大部分乡镇为乡村服务的能力偏弱,可总结为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缺少资金扶持。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基础差,资源匮乏及地理位置不佳等因素。虽然近几年我国财政对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逐年增长,至2021 年国家财政的农业支出达到了7363.9 亿元①数据来源于《2022中国乡村统计年鉴》。,但与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同时资金投入结构也缺乏灵活性和合理性。二是乡镇治理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不足。由于大部分乡镇缺少治理能力和管理机构,导致乡镇治理权责不清,治理混乱等,乡村发展一旦发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只能选择向上汇报,在维护乡村发展稳定、化解乡村矛盾等方面功能发挥不足。三是农民在农产品品牌方面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传统乡村产品出现结构性供应不足,很难满足城镇对产品生态化、品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使得乡镇经济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连接城镇、服务乡村的作用。
现代科技的运用,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技是“乡村振兴”深层次的驱动元素,立足于对农业快速改善,强化产业发展、环境升级、文化管理等的带动效应,通过科学技术减少城乡差距,特别是对于相对贫困地区效果更佳。但当前乡村地区对于运用现代化科技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乡村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现代农业发展的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科技创新产品质量还有待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度不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较低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运用现代科技不足,城乡地区存在数字鸿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一直徘徊不前,增值幅度不高。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乡村企业经营理念滞后,核心技术缺乏,研发中心数量不足,研发人员数量少,导致大部分乡村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体量较小,且缺少一定知名度品牌产品,从而使得生产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一些地方同质化发展,扩大了城乡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三是部分乡村地区在交通运输业方面欠发达。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乡村地广人稀、地理位置偏远,虽然政府增加力度来改善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但也无法使得当地的交通水平与城镇地区持平,最终让一些快递网点无法在“最后一公里”实现安家落户。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不充分,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充分彰显,但水平较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依然存在。随着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而乡村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低,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制度上存在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水平不均等,政策方面不平等,有限的公共服务在城乡失衡,更加拉大了城乡差距。三是在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方面还要进一步改进。近年来我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但城乡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还不完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差距,导致城乡经济结构失衡。同时存在公共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没有充分保证和支持乡村,城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明显不足,水平不高。四是当前我国居民在医疗保障、义务教育及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虽然实现制度全覆盖,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教育发展、卫生发展不均衡是其中的主要短板,这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的主因。农民工子女在城镇入学方面机制还不健全,农民在身心入城方面还有多重障碍。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是主体,他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他们呈现的作用,尤其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太理想,其主要原因可总结为:一是乡村建设规划主要是由村干部或上级组织决策制定,农民参与不足,只是被动执行,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民缺乏执行的积极性,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乡村发展规划在执行层面上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缺乏对农民的理论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政策与理论支撑明显不足,比如研究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文章虽然很多,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理论却寥寥无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系统的、权威的理论仍没有形成,这不利于用有效的理论去引导农民。三是缺乏高素质乡村管理人员。城镇社区管理较好,乡村自治组织虽然不乏有能力强、影响力大者,但由于现代化乡村建设形势发展较快,要求高、收入低,使得高质量乡村建设管理人员缺乏。四是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量较大,而城镇向乡村转移的人口却不多,人口流动的主流是从乡村流向城镇。乡村的青壮年、高学历、高能力人员大多流入城镇,较少有意愿回归乡村,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的局面显得尤为突出,从而对乡村各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造成影响,阻碍乡村的进一步发展,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遇到障碍。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因此,需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目标落到实处。针对以上不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乡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乡村地区要素流入路径的缺乏极大地阻碍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利用财政补助、税收优惠、政策性贷款等手段,吸引要素由城入乡、由工入农[9]。具体实施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家要加大对乡村发展的资金保障,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相关资金要素的大力支持,虹吸效应的影响使大量资金和劳动力涌入城镇,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增加乡村地区的资金支持及出台乡村地区奖励政策等,可以吸纳一些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地区,保留乡村的劳动力,促进乡村地区劳动力“回流”。二是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设立专门的扶贫基金及绿色通道等,根据所在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抓“重点”“难点”乡村,以点带面推进整体乡村建设,确保建设资金有效流入乡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定期开展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督查,及时掌握工作的推进进程及成效,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确保相关政策、项目长期得到有效落实。三是要完善金融创新,特别是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规范乡村金融体系,适当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扩展城乡之间金融往来业务,促进城乡合作,解决乡村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乡村现代化产业建设,是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基础。当前要做到:一是要优化城乡人口、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发挥城镇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将城镇的先进生产技术、现代化服务及专业性人才向周边乡村地区渗透,强化乡村地区的科技支撑,提高乡村产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二是要深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优质农产品供给。当前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应结合城乡居民消费和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农产品技术创新探索,提高乡村产业的科技水平,输送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延长其产业链,优化农产品结构。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水平含量,从而增加其竞争力。对农民进行数字化教育培训,打破数字鸿沟,充分应用互联网,开通网络销售渠道,网络销售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使优质农产品“走出村子,流向市场”。三是挖掘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化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等产业模式,支持农民多种形式参与经营,探索城乡互融互通的产业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要素有机融合,加快推动乡村地区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四是注重打造乡镇“中心”建设,更好发挥其衔接城乡功能,将其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打造乡镇区域经济中心,优化乡镇资金投入结构。支持乡镇立足本土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农贸市场、餐饮休闲、消费购物等适应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特色服务业,引导资本有序流入。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产业导向和民生导向并重,着重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紧跟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健全和完善城乡医疗体制,改善乡村卫生诊所的条件,加大对其医疗设备、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开展城镇医院与乡村诊所的对口帮扶项目、增加相关帮扶补贴等。吸引城镇先进的医疗技术、专业医疗人才等流入乡村,从而提升乡村诊所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医疗的融合发展。二是要完善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使城乡适龄儿童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推动教师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完善落实乡村教师津贴补贴制度,广纳贤才,在保障乡村教师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到位的前提下,继续实施对乡村教育的财政性扶持政策,利用乡村义务教育补贴工资的形式,给予在贫困和偏远地区任教教师特殊津贴补助,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教育,扩大乡村教师队伍,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持续改善乡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做好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布局优化,加大对人居环境、乡村道路及网络通信方面的改造和建设,逐步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10]。同时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减轻乡村困难群体参保缴费负担,对乡村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由地方政府代缴部分或全部养老保险费等。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成为推动城乡发展的重要因素[11]。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1]的重大部署。因此,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建立健全数字化培养机制,加强乡村本土数字化人才培养,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培训等相结合,帮助农民群体获得数字知识,特别是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二是要通过改善乡村发展环境、提高薪资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激励措施,为人才下乡提供基础,使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长时间留在乡村。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企业等人才的交流与融合,鼓励本地生源的高等院校大学生返乡建设,让更多拥有数字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农业农村发展队伍中。三是要通过积极筹措资金,扩大乡村网络覆盖面,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加大乡村数字平台与电商平台的建设规模,促进乡村地区全面快速形成“农业+数字”模式。四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及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及建设能力。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及社会共同发力,广大农民参与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开设乡村建设教育宣传栏目及讲座讲解相关知识、传递相关思想,使农民能够系统地学习现代农业的相关知识,掌握和提高相关发展技能,更好地服务乡村建设,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12]。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构建新型现代化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互补,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满足人民不断追求的“质”的需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城乡协调的问题,更是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既要满足城乡居民多种多样的需求,又要依靠城乡居民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在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要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把城乡视作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协同发力,最终形成城乡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