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瑞洁
(运城学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伴随着与网络深入融合而愈演愈烈,与现实道德失范行为不同的是,网络空间具有隐蔽性和随意性。近些年,多元文化在网络空间中随处可见,不良的价值取向在网络中有所抬头,而大学生暴露出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层出不穷。网络阵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全民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1]。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及教育引导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是指大学生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个体与社会中尊崇的普遍道德规范与特定行为准则相违背的行为,与现实空间中的社会道德失范相比,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暴露出的失范行为具有典型的特征[2]。
(一) 虚拟隐蔽性个体在网络空间中参与沟通,交流具有虚拟隐蔽性。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个体通过平台,在不需要任何代价的情况下,利用一些虚假信息就可以成功注册账号,网络失范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中不受约束地畅所欲言,对于一些道德层面的失范行为很难追溯信息的可靠来源,而主体将真实身份掩盖,暴露的几率很小,具有虚拟隐蔽性。
(二) 行为随意性网络从诞生之初就显现出极大的开放和包容的品性,扩大和拓宽了传统媒介所不能触及的地带,人们可以很便捷地和世界各地的人们针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沟通和交流,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而个体在这样的空间中,与现实相比,行为的受约束性相对大大降低,各类信息利用人性中的弱点,导致个体自我行为控制能力降低,进而放纵自身,出现行为不受约束的特性。
(三) 辐射广泛性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和影响力之广是传统媒介无法想象的,同时,网络具有记忆特性,事物之间的联系很容易导致事件发酵,网络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很容易引起舆论的高潮,对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道德规范,可以控制在局部范围,但是,网络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壁垒,在传播速度和范围成指数级增长趋势,具有辐射广泛性特点。
(一) 为网络暴力事件推波助澜当代大学生是一个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群体,但是在网络的世界中,一些信息难辨真假,信息中大多掺杂着作者的意图。青年人虽然接受新事物快,但是对网络事件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个人情感很容易被挑动,导致为网络暴力事件推波助澜,被网暴者所利用,无形之中也成了网暴受害者。如,一些大学生至社会道德规范于不顾,在热点事件的评论中,任意使用一些极其低俗、隐晦的语言,这些与道德规范相违背的语言背后折射出一些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缺失。大学生在这样的网络氛围中,把带有粗暴、贬低、诽谤、污蔑、或带有过激性语言等表达方式当做理所当然,甚至是潮流语言,逐步在虚拟空间中丧失基本的道德约束,将责任意识抛之脑后盲目跟风,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二) 侵犯知识产权网络虽然免费为社会提供了许多知识,但是一些大学生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忽视创作者的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为了达到个人的私利,出现了种种窃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这种不良的风气一旦盛行,将成为危害社会的一股毒瘤。当前,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运用网络技术,怀着不劳而获的思想,与道德要求相去甚远。比如,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为了应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利用网络进行不正当交易,近些年,在线教育受到疫情的原因兴起,一些大学课程作业答案在网上散布,大学生在网上找到答案,对待课程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功利性过于显现。又比如,部分大学生乃至研究生博士生,与论文创作的初衷相违背,肆意窃取他人的创作成果并加以利用,将基本的学术道德问题放置一边,在功利主义,趋利主义的驱使下,加剧了网络空间净化的难度,大学生在无形之中扮演了漠视道德法律的主体,反应出一些大学生在网络学术道德层面的教育缺失,责任意识淡薄。
(三) 传播不良信息污染网络空间大学生处于建立三观的关键时期,从成长轨迹来看,大部分学生由家庭步入大学这样一个小社会,家庭的教育与束缚暂时告一段落,部分学生处于失管失控状态,在网络空间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思想根基动摇,成了网络中传播不良信息的主导者,污染了网络空间。比如,一些大学生接触到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不能正确地对待,身体和心理产生了扭曲,为了满足自身的不良嗜好,在网络空间中寻求刺激,下载传播相关信息,严重危害了网络生态的建设。随着近些年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一些大学生在利益的驱动下,为赚取更多的关注和打赏,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不符合道德的衣着、话语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肆意践踏道德底线,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去甚远,值得高度注意。
(一) 学生内在原因新时代一些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的道德感不强,加之此阶段大部分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在虚拟空间中,缺乏对信息的辨识度,盲目跟风甚至为所欲为,不能透过事情的表现看清真相,自律性差,导致失范行为频出。首先,表现在对信息的底层逻辑判别不清,辨识度差。一方面,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中,其中夹杂着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披着外衣,利用人性中的弱点,专门攻击学生。而学生此时缺乏对信息的筛选,长期浸没在有毒有害信息之中,导致主观能动性变差,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下降,慢慢地失去判别能力,更无从谈起从网络中获取有益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情感易受到煽动,比如部分大学生,在缺乏对信息的甄别下就随意的转发失实信息,成为网络谣言的助推者。其次,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控制能力偏弱,在虚拟空间中放飞自我,缺少道德约束感。一些大学生从高中的紧张学业步入大学后,思想上放松许多,自我满足感强,沉迷于游戏,沉迷于网络交友等,都是自律性差的集中体现。在网络及时满足感的陶醉下,大学生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加紧学习提升,是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频出的最主要原因。
(二) 家庭教育缺失大学生步入大学生活后,带有原生家庭的一些习惯,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埋下一定的隐患,这对于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早期接触网络的教育缺乏监管与引导。现有很多孩子喜欢玩网络游戏,而在游戏中,孩子的道德感缺失的重要体现是网络用语十分暴力,肮脏。第二,部分家长对于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教育的忽视,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尤为明显,他们有的只是对于学生学业上的关注,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很少,缺乏必要的道德教育,学生更多的是倾诉于网络虚拟世界。第三,网络的更新发展导致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代沟,大学生基础新鲜事物的热情高涨,而内在的需求不愿意跟自己的父母交流,由于缺乏对自身心理变化的认知,家长无法跟进了解并帮助解决,导致大学生情感疏通不畅,在网络中任意宣泄,导致失范行为在网络泛滥。
(三)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高校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担负学生全面成才的重任,然而当前与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相比,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相对不足,尤其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在网络阵地中扮演的角色不凸显,动态监管教育不利。第一,在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同时,针对学生网络问题现状调查不清,不能够针对性地将网络问题融入德育工作之中,讲解授课乏理论化,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生并没有从课程学习中反思自身在实际中的表现,教学效果不佳。第二,高校在网络道德层面的宣贯工作落后,学生“学网、懂网、知网、用网”环节缺失。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忽视了网络隐性高地的作用,对于网络失范行为的学生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思维受限,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地驾驭网络。
(四) 网络监管不力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更新较慢,监管难度大,而互联网中一些商业平台的趋利特性,针对自身的信息输出质量把关不严,信息筛选环节不到位,导致网络空间的净化能力不足,成为诱发大学生网络失范的原因之一。第一,从信息源头看,平台针对自身发布的一些敏感信息监管不力,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对于一些打“擦边球”“博眼球”的信息熟视无睹,比如现阶段一些网络主播为了博得眼球,言语夸张、衣着裸露,而互联网平台在信息发布不加筛选,导致了信息泛滥,助长了歪风邪气。第二,互联网平台自我净化能力不足,监管方法不当,虽然一些平台对于违规信息进行了筛选,但是跟进的措施十分老套,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惩处措施跟不上,只是单纯的封号处理。网络趋利的特性使得监管难度十分大,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发展,需要利用新技术开展信息甄别工作,净化网络环境。
(一) 加强课程思政和网络文化教育自国家实施课程思政以来,大学生思想道德被摆在日益显著的位置,以此为契机,通过深化课程思政,在实施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将网络道德教育问题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道德整体素质。首先,新时代发展,大学很多课程的实施或多或少的带有网络印迹,比如MOOC上的在线课程等,利用这些大学生可以切身体会的网络元素,加强价值观和认同感教育。高校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以原有课程体系为基础,在思政教育模块中增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通过这些举措,使学生在学业生涯,不断地加强对网络上不良行为的批判性思考。从而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主的思维方式,增强政治判断力和道德约束力。同时,高校应不断地充实更新网络中涉及道德层面的案例,深入挖掘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并进行归纳梳理,透过这些现象剖析失范行为事件背后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引导教育,或是组织学生对案例背景进行辩论分析,引发思考,举一反三,规范网络行为。其次,以在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受害者为着眼点,增强大学生在情感上的认同教育。比如,高校可以用典型网络失范行为为教育文本,展示不良行为带来的恶果,尤其是抓住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在思想层面为大学生敲响警钟,在情感层面建立起学生对道德失范的憎恶之情。
(二) 提高教师的网络教育教学水平鉴于当前数字化转型时期,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对于网络教学技术并不是很精通,因此,高校应着手全面提升网络教师团队整体素质,优化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针对性。第一,在高校内部参与学生教育的工作人员聚焦目标,形成多方联动机制。高校应为上至领导层、管理层到全体教师和辅导员层面建立网络沟通平台,正视当前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时刻关注当前学生的表现,以“朋友”的姿态观察学生的网络语言以及行为特点。高校教师注重融入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去,利用网络平台将课程延伸到生活中去,教师通过在网络自由的交流平台疏通学生的困扰,引导学生规范自身的言行,并在其中做好表率。第二,高校教师队伍应积极拓展技术能力,融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转化。教师通过线上发布信息,使学生明确德育教学的教学重点,在课上调动大家积极性,采取多样化的、探讨式的教学方式,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与途径,引导学生在思考后形成正确认识,从而不断地改进规范自身的网络言行,进一步提升教育质效。
(三) 从源头加强监管,净化网络环境虽然有关网络平台在国家的相关规定下,对网络信息进行了筛查,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加之网络信息的流转成本很低,导致网络空间的净化仅仅靠自觉很难完成。这就要求社会需齐抓共管,加大对不良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提高对不诚信、失范行为的惩罚力度,失范成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约束有害信息的传播。一方面,国家在打造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占领网络高地刻不容缓,这就要求以政府相关部门在网络空间内必须加强监管,对新兴网络产业和文化实施全过程监督,让兴风作浪、不怀好意的不良信息无处可躲。另一方面,政府应与时俱进,加快推进网络监管技术手段的更新迭代,包括资源配置,从技术层面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疏堵并举。为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为信息产业公司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使其在运营过程中有效担负起社会责任。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屡教不改的网络运营公司,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对于一切毒害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公司拉入黑名单,通过强有力的执法力度措施,从源头上加大打击力度,做到重拳出击,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通过政府部门在推进文化复兴的道路上,对网络犯罪给予严厉的打击,在学生的心理产生震慑作用,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护学生的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