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慧(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中国是文学的国度,先秦诸子论辩散文,独步古今;魏晋唐宋诗词歌赋,横绝天下。此外,杂文、骈文、元曲等文学形式、体裁犹如天上繁星,用“星光熠熠”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富足,文学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人们更热衷于写小说,听小说、说小说更是成为时尚的精神需求。这个时候,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小说便横空出世,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光芒。浪漫主义之《西游记》、权术谋略之《三国演义》、行侠仗义之《水浒传》、现实主义之《红楼梦》,可谓旷古烁今。这些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历历在目:嫉恶如仇的孙悟空、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武松,相比之下,《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更具平民化、现实性,以那些少年为例,阅读他们仿佛就像看见我们的同龄人一样自然、有趣。我们不妨以《红楼春趣》这篇文章来谈谈古典小说人物的塑造艺术,一窥文学大师曹雪芹的文学功底。
《红楼春趣》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七十回,原著章回题目是《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红楼春趣》是这一回的第三个故事情节,也是这个章回的尾声故事,讲的是宝玉、黛玉等少男少女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结合全书前后内容,《红楼春趣》算是整个作品感情色调的分界线,描写的是大观园中最后一次纵情快乐的小聚会。本文按照“捡风筝—放风筝—放飞风筝”的故事情节进行,当中涉及的人物非常多,如宝琴、宝钗、宝玉、黛玉、一众丫鬟等,人物的个性也非常鲜明,阅读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真趣味和人物的真品性。
贾府里住的是那个时代的皇亲贵族,他们过的是奢侈无限、令人羡慕妒忌的生活,更有一些旁人不知道的收入来源,就像贾府四个大丫鬟之一的晴雯年薪不过十两左右银子,虽然在贾府打工不到六年时间,却能攒下四千两银子。但就是这样的贾府,其实家风甚严、规矩甚多,任何人不得违背,如下人上桌得侧着坐、晚辈得送好吃的给长辈、不能撒丫子离开长辈屋、晚辈得站着听长辈的话……在这里生活,虽然不愁吃穿,但是浑身不得自由。所以在《红楼春趣》里面,他们一众人等听到放风筝,且又没有大人在场,便开始自我放纵:“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还有贾府里面的“小贵人”们,顷刻之间拿出各种各样的风筝:宝玉的大螃蟹、大鱼风筝,黛玉的美人风筝,探春的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宝琴的大红蝙蝠风筝,宝钗的一连七个大雁风筝,甚是奇特,甚是有趣。为什么他们的反应如此及时?其实是内心的那股孩子的顽皮气在作祟,是孩子的童真的真实反映。而且,从他们各式各样的“笑”的神态来看,他们实在是被禁锢太久了,实在是难得的开心一刻,当那只“大蝴蝶”刮过来的时候,口头上说是“晦气”,其实是难得的放纵的借口,是对童真生活、自由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孩童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在他们的眼中,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才是最美好的。这是孩童率真的表现,是自我个性的表现,这种“自我”从孩童的角度来看本质上没有善恶之分。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曹雪芹就是个生活大师,他抓住孩童的纯真本性进行了真实的还原。当一个大风筝挂在竹梢上,他们一股脑去争着想看,还要“拿下他来”,充满着孩童世界特有的好奇心理。当丫头们把各式各样的风筝拿出来的时候,宝琴认为宝钗的不如三姐姐的好看,于是宝钗顺势也让翠墨拿风筝来放;接着宝玉也来了“兴头”,也打发小丫头们去拿来放放。同学们看,在曹雪芹的笔下,这些少年虽然是贵族儿女,但也会相互“攀比”,这就是孩童最纯真的一面。
在封建社会,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即在风筝飞到天上的时候,故意剪断扯线,让风筝飞走,这就意味着可以放走坏运气。这虽然是很愚蠢的说法,但又是多么天真的善性啊,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他们放飞风筝,相互欢呼,共同表达美好的祝愿,尤其当林黛玉的风筝随风去后,众人居然高声呼喊“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多么美好、天真、善良的祝福和呼喊啊。正是这些少年的善良品性,在那个自私自利的封建时代,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贾府里,能够谱写出这段青春亮丽、美好善良的歌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放风筝是孩子们好奇心、善良人性的表现,比风筝是孩子们“好胜心”的体现,这都是孩童世界特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他能够敏锐观察、善于记录现实世界孩子们的生活,并将其写到《红楼梦》中,这也是这部巨作之所以能够传承下去、光耀万丈的重要原因,因为它写出了人的本性、人的共性。
第一,看宝玉的善良、大度、率真。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第一号男主角,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贾府里面的丫头们都叫他宝二爷。这样一个人物本就是纨绔子弟,但从《红楼春趣》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善良、大度、率真的一面。首先,说说他的善良。当窗外的大蝴蝶风筝从外头刮进来的时候,他居然提出想把风筝还给嫣红姑娘。在一般人的眼里,放风筝本身就是为了放走晦气,也就是说风筝本身就代表晦气,如果把晦气还给别人,这怎么能行呢?由此可见,宝玉有可能还不知道这个习俗,纯属善意,担心嫣红姑娘找不到风筝会伤心,或者担心嫣红姑娘可能因为真放走了风筝会遗憾,那么宝玉在此处想归还风筝就是善心之举了。后来,他还替风筝感到寂寞,再放一个风筝吧,让它也有个“伴儿”,这不但是善良,简直就是“大善”。除此之外,宝玉还大度。当他知道自己的“大鱼”风筝被晴雯姑娘放走之后,只是弱弱地撒娇一下表示一丁点的埋怨之意——“我还没放一遭儿呢?”如果宝玉是私心重的人,一定会怨恨无比,开始骂人,甚至可以打人“出口气”,但是宝玉显然不是这样的人,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大度,不斤斤计较。另外,他还爱护美好事物。当丫头们拿来美人儿的风筝时,“心中欢喜”,马上命人放起来,后来由于放风筝的技术有限,即使急得他头上出汗,“恨的摔在地上”,也不舍得“一顿脚跺个稀烂”,当然这个举动也体现了宝玉敢爱敢恨的率真一面。从对宝玉的一系列行为举止的描写来看,他不愧是第一号男主角,他的一举一动都是真情的流露,他饱满的形象特征得益于作者的精心刻画,呈现出一个多重性格的丰富饱满的鲜明人物形象。
第二,看黛玉的包容、善解人意。如果说贾宝玉是第一号男主角,那么林黛玉就是第一号女主角。当贾宝玉想着把风筝还给他人的时候,黛玉说处理掉就行了,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说什么气人的话,只是想自己也放放风筝,放走自己的晦气,委婉表达自己的不满。当宝玉总是放不起来风筝的时候,黛玉也没有像众人一味地“笑”,而是真心指出放不起来的原因——顶线不好。黛玉能够设身处地想别人之所想,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捧读《红楼梦》,我们不禁佩服曹雪芹高超的人物描写手法,往往通过简简单单几个字描述的小细节,就暗示了深厚的内涵,不着痕迹地道出人情冷暖。鲁迅先生曾说:“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好像目睹了里面的那些人。”赞许的就是曹雪芹这种写作功力,在他的笔下,人物形象非常鲜明且深入人心。《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物形象刻画的成功,既有共性描写,各个人物又都保持了自己的个性,可谓各有千秋,极具辨识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