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农科建设的农学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3-09 02:06张文静黄正来费群燕马尚宇樊永惠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学农科育人

张文静,黄正来,宋 贺,费群燕,马尚宇,樊永惠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1]。为适应全球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就要求农学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复合型人才。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国家战略政策的引导下,形成了 “新农科” 发展的教育规划。2019年,《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标志着 “新农科” 建设工作的启动,北大仓行动工作研讨会和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的先后召开,对新农科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体部署。 “新农科” 建设明确指出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等新型人才,传统农学类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国内各大农业高校纷纷设立新的农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农科专业,全面开展新农科建设,改革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培养优质的人才队伍。

1 传统农学专业培养模式和新农科建设需求耦合度差

1.1 传统农学专业定位和培养方案滞后于产业需求

高等学校农学专业建设定位仍停留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或者学科发展目标,忽略了现代农业发展对创新复合型产业人才的需求。培养方案的制订赶不上社会需求变化,培养内容滞后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培养出的学生知识老化,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与现代农业实际发展情况不匹配,很难将理论与实践互融互通[2]。在农业院校优势学科中普遍存在对人才的培养更多关注于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培养方案围绕读研或深造设置,面向企业应用或农业生产的课程设置较少甚至缺失。现代化大农业不仅仅需要专业技术扎实的高精尖人才,同时需要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具备协作意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而目前农学专业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明确,特别是现代化农业运营、营销、管理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和要求,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脱节。

1.2 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于专业培养目标

高校教师80%是专业教师,课程80%是专业课程,大多数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3],这也说明了专业教师队伍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特别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对于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也给地方农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地方农业院校参与新农科建设的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博士毕业后就进入各个课题或研究团队,承担大量的基础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晋升压力和自身发展定位模糊,导致对于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农学专业教师急需在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训练、学科交叉建设、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加大学习力度,提升综合能力,满足新农科建设的需要。农业院校教师评价和激励制度体系不够完善,过度重视论文数量和项目经费,忽略创新技术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难以达到科学合理的激励效果。农业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和技术成果推广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取得突出业绩,服务基层难以按量评价等客观问题。此外,教师队伍构成国际化水平不够、学术视野狭窄、国际合作研究方面缺乏等问题也会限制和影响对于农学专业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

1.3 农业专业实践教学与产学研协同有待加强

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配备大量的实践和实习教学才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认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物化,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目前,大部分农业高校的农学专业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大量的实践和实习教学,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实践教学考核只依据报告或论文,不注重实践教学过程,专业实习流于形式,科研训练创新活动导师包办现象严重。新农科建设要求农业高校主动对接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资源优势与社会功能上的集成与共赢[5]。目前地方农业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上还存在行动不足,对于成果转化、应用不够,没有真正和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在人才培育、实践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划拨和大学生基地实习服务等方面工作成效欠缺。校企联合育人模式虽然多样但较零散,具有区域性和局限性,没有与专业精准对接[6]。农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中,拥有实习经历或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求职成功率较高,用人单位认可度高。反之,只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校外实践少,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差的学生就业比较困难。

2 农学专业新农科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1 注重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实施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新农科背景下培养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创新复合型农业人才是推进国家农林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三农” 的重要任务。

2.1.1 增强师生课程思政意识 农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专业教师受评价机制的影响,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认为只要将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和实习内容完成就完成了授课任务,思政教育是专职辅导员和思政课程教师的事情,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增加思政元素,忽略了现代农业对人才在综合能力和素质方面的需求,无法做到专业与思政的协同融合。而大学生也侧重于学好基本技能和专业课,对于课程思政不了解,专业思想不稳定,甚至有脱离农学专业就业的倾向。因此要加强师生课程思政意识,培养一批真正 “知农爱农” 的专业人才,为中国农业发展奉献力量。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提升,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为一体。地方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要立足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问题,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智慧农业与提高农民收入等重点领域,在调研和科研过程广泛收集思政教学资源和典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思政教育 “润物细无声” ,对于农业热点问题或先进事迹展开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谈理想,讲抱负,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2.1.2 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和思政教学团队 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 “三全育人” 和 “课程思政” 建设,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了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教学方案设计工作,实现了课程思政 “全覆盖” 。教师在课程育人中占有主体作用,要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 “课程思政” 育人的教师,构建 “课程思政” 育人团队,充分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为深入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讲授、课程考核、课程评价各方面、各环节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构建由 “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 组成的课程思政 “三位一体” 教育教学团队,形成农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农耕美学、爱农情怀、升华思想。在生产实践实习环节,应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当前农业发展前沿、区域农业产业特色以及农业发展趋势,使学生以助推乡村振兴为己任,知农、爱农、为农。

2.2 完善和创新农学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

在 “新农科” 建设背景下,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农业大学的办学定位与农学专业双一流专业建设规划,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师资条件等多维度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需求,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入手,利用学院的学科优势、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等优势,大力拓展培养渠道。通过学科专业的一体化发展策略,构建以培养具有 “三农情怀” 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培养出知农爱农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图1)。

图1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2.2.1 制定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成果导向教育的简称,现已成为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7]。OBE教育理念就是要以专业预期 “学习产出” (学习目标和市场需要)为目的,在充分了解社会、行业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基础上,结合学校和专业发展定位,设计制定符合农学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根据毕业要求构建满足本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需求的课程和培养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主导地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现象,围绕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以新农科建设下的创新复合型人才需求为导向,融入OBE培养理念,及时和持续改进相关人才培养环节,不断完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农业产业需求培养更多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2.2.2 修订适合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农学院专业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目标导向设计课程体系,通过模块化课程结构分别设置创新类、实践类、应用类、创业类等模块化课程内容,应用于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当破除传统专业边界,加强多学科、多专业之间的融合创新,促进专业建设优化升级,在传统专业课程更新升级的基础上,增加实践创新类、信息技术类、职业规划类、人文类的课程,围绕一流学科特色,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培养体系,调整培养方式,提高农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形成学科、专业一体化,全方位、全链条的培养模式。通过设置农学专业创新类、创新创业类等不同课程模块,进一步完善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分类培养方案,将 “三农” 情怀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2.2.3 构建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充分调研社会对农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协调学校实践基地、科研平台、学院学科、师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推进名师育人、青年农场主班、院所协同育人、校企合作育人等计划,落实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并号召学生深入农村,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积极服务 “三农” 。

一年级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基础上,鼓励参加各种农作物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在大二上学期实施 “导师制” 育人计划,导师为学院教授或者科研院所研究员,学生通过选拔考核,进入相关导师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学校与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人员多方位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还可以对科研创新意识突出的优秀学生进行选拔,组建创新班,由教学名师担任班主任。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还在大二时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组建青年农场主班,通过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聘请企业家作为青农班创新创业项目的导师,参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企业家为本科生讲授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大二下学期鼓励有一定创新或实践经历的大学生参加各种科研项目、企业产业项目、创新或创业大赛,或者参加农业调研,深入农业企业和农村,了解企业和农业发展现状。大三上学期学生可以参与到老师的课题研究中,在专业课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也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鼓励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此外,针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学院通过国际师资、学术报告、暑(寒)假期访学交流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大四上学期开展综合实习,在巩固实践教育教学成果基础上,鼓励创新班学生持续进行科研创新工作(保研或考研),引导青农班学生开展创业模式探索,进入学校产学研合作基地或代表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先进企业实习。

2.2.4 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高水平师资团队 基于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要求,采用引进与培养并重、专职为主、外聘为补充的措施,优化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高水平师资,组建面向新农科人才培养要求,具有多学科专业背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一方面,鼓励年轻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访学交流,参加国际培训、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协同创新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客座教授、讲习教授等柔性人才引进制度,吸引国内外杰出科学家采用多种形式到校从事讲学和科研活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老中青传帮带的教学梯队。同时,产学研合作也是当今用于加速技术发展的常见开放式创新模式之一,地方农业院校应积极和区域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形成实践实训、创业实训和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导师团队,在企业、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选聘导师参与育人工作,共享育人资源、科研基地、共建教学科研基地、共同服务我国农业生产[6]。建立教育教学激励机制,鼓励高水平师资参与到大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环节,将优秀师资资源转化为本科人才培养优势,发挥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作用。

2.3 完善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反馈机制

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必然是通过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及协同发展来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随专业定位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完善。可基于专业认证OBE教育理念,研究制定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达成的评价方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也可采用周期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来衡量培养效果,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综合分析学院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用人单位反馈评价结果,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及内容等,形成一个良性的反馈调节机制,发现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短板并不断改善,持续提升农学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农学农科育人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