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化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3-03-09 14:19韩学杰王丽颖刘大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收缩压异质性证候

尹 彤,韩学杰,王丽颖,刘大胜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病患病人数已达2.45亿人,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会损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其严重并发症的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我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西医降压药物众多,疗效确切,但许多病人头胀、头痛等临床症状难以消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特殊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甘厚味的过量摄入和运动的减少,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谱发生了变化,痰浊导致的高血压病逐渐增多[3]。痰浊日久,血行不畅,可致痰瘀互结,阻于络脉,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腑损伤。中医重视整体观与辨证论治,针对痰瘀互结病机,展开了大量的相关临床研究,且疗效较好。但现阶段的临床研究仍存在样本量少、研究结果不一致、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本研究对应用祛痰化瘀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汇总,对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期为祛痰化瘀法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共6个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9月,中文检索词为“祛痰”“化瘀”“痰瘀互结”“高血压”“中医”“中西医”“治疗”“随机对照”等;英文检索词为“resolve phlegm”“remove blood stasis”“hypertension”“therapy”“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等。文献导入NoteExpress进行文献管理与分析。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国内外发表的运用祛痰化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RCT,盲法不限,语言为中文或英文。

1.2.2 研究对象 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4],不限中医证型、年龄、性别、地区、分级等。

1.2.3 干预措施 对照措施为单纯西药降压药物,或联合对症西药治疗,或联合安慰剂;治疗措施为单纯使用祛痰化瘀类中药复方制剂(汤剂、丸药或中成药)或联合对照组相同常规西药治疗药物,口服,给药强度、频率不限;疗程≥2周。

1.2.4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为降压疗效、症状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

1.3 排除标准 综述类文献、经验及医案、会议论文、临床检验指标研究类文献、动物模型类文献;非原发性高血压,如妊娠高血压,或合并严重心、脑、肾等相关疾病的相关文献;治疗组联合其他中医疗法,如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穴位贴敷、足浴治疗等;对照组选择不合理,如非平行对照试验;重复发表、内容相似或未获得全文的文献。

1.4 资料筛选及提取 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资料筛选及提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资料筛选,后交叉核对,最终确定纳入的文献。资料提取的内容包括标题、第一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年龄、性别、诊断标准、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和不良反应等。必要时联系主要作者确定试验过程,如出现分歧,则通过讨论解决或由第3名研究者判定。

1.5 质量评价 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参照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中的评价标准,包括以下7个条目: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所有研究参与者和人员采用盲法、结果评估的盲法、不完全结局资料、选择性结局报告、其他偏倚来源。根据上述标准,对每一项研究的以上7个方面做出“是”(低风险偏倚)、“否”(高风险偏倚)和“不清楚”(缺乏相关信息或偏倚情况不确定)的判断。低风险偏倚计1分;高风险偏倚及不清楚计0分。总分为7分,分数越高,偏倚风险越低,文献质量越好;反之文献质量越差。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RevMan 5.4.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分类变量使用比值比(OR)表示,连续型变量使用均方差(MD)或标准化均方差(SMD)表示,以95%置信区间(CI)合并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05,I2<50%,说明异质性在可接受范围内,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进行Meta分析;若P<0.05,I2≥50%,说明合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则应对纳入的文献给予异质性分析,无临床异质性则运用随机效应模型(RE)进行Meta分析,必要时可采用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当研究>10项时,使用RevMan 5.4.1软件绘制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可使用StataSE16.0软件中的metabias模块进一步对发表偏倚进行量化。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911篇,经过查重删除重复文献后剩余1 105篇,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剩余43篇文献,后经过仔细的全文阅读进行进一步复筛,最终纳入17篇文献[5-21]。文献检索及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纳入的17项研究[5-21]均为RCT,涉及1 542例病人,其中,治疗组770例,对照组772例。干预措施均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祛痰化瘀类中药制剂,包括化痰祛瘀方、化痰逐瘀汤、化痰活血方、化痰活血降压汤、涤痰通络饮、化痰通络汤、通脉化浊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血府逐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减、苓芪半夏汤、加味温胆汤、二陈平胃散化裁、调压合剂等,以茯苓、陈皮、半夏、枳实、泽泻等祛痰药联合红花、川芎、丹参、赤芍等化瘀药为主;对照措施均为单纯西药治疗。15项研究[5-15,17-18,20-21]报道了降压疗效;14项研究[6-14,16-20]报道了血压水平变化;10项研究[6-10,13-14,16-17,21]报道了症状疗效;12项研究[5-12,14-15,17-18]报道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9项研究[7-10,12,14-15,17,19]报道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5项研究[8-10,12,17]明确说明对照组及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续表)

(续表)

(续表)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纳入的17项研究中,有10项研究[5,8,10-12,14,16,18-20]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1项研究[9]采用了Doll′s随机表法分组,2项研究[7,17]采用了随机抽签法分组,均为“低风险偏倚”;2项研究[6,21]仅提及“随机”,未提及具体方法,作为“不清楚”;1项研究[13]按就诊顺序进行分组,1项研究[15]按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均为高风险偏倚。有1项研究[17]提及分配隐藏及双盲,为“低风险偏倚”;其余均未描述分配隐藏及盲法,为“不清楚”。3项研究[8,10,17]出现脱落病例,存在结局数据丢失,均为“高风险偏倚”。所有项目均不存在选择性报告结局指标,均为“低风险偏倚”。所有项目均未提及其他偏倚,均为“不清楚”。评价结果:纳入的17篇文献中,1项研究[17]得分5分;10项研究[5,7,9,11-12,14,16,18-20]得分3分;6项研究[6,8,10,13,15,21]得分2分。详见图2、图3。

图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图

图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降压疗效 有15项研究[5-15,17-18,20-21]报道了降压疗效,涉及1 380例病人,其中治疗组689例,对照组691例。降压疗效为二分类变量,采用OR及95%CI进行描述。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93,I2=0%,显示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小,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21,95%CI(2.29,4.51),P<0.000 01]。详见图4。

图4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的森林图

2.4.2 血压

2.4.2.1 收缩压 14项研究[6-14,16-20]报道了收缩压水平变化,涉及1 187例病人,其中治疗组594例,对照组593例。收缩压水平为连续型变量,采用MD及95%CI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000 01,I2=78%,显示纳入研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需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

考虑进行亚组分析,以治疗疗程分组(≥8周、<8周),7项研究[6,11-12,14,16,18-19]疗程≥8周,7项研究[7-10,13,17,20]疗程<8周,两亚组异质性检验分别为:I2=81%,I2=75%,显著异质性未能消除。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一项研究[19]后,异质性有所降低(P=0.000 7,I2=6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78,95%CI(-7.48,-4.08),P<0.000 01]。详见图5、图6。

图5 收缩压亚组分析(治疗疗程)森林图

图6 两组收缩压比较的森林图

2.4.2.2 舒张压 14项研究[6-14,16-20]报道了舒张压水平变化,涉及1 187例病人,其中治疗组594例,对照组593例。舒张压水平为连续型变量,采用MD及95%CI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000 01,I2=83%,显示纳入研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需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

考虑进行亚组分析,以治疗疗程分组(≥8周、<8周),有7项研究[6,11-12,14,16,18-19]疗程≥8周,有7项研究[7-10,13,17,20]疗程<8周,两组异质性检验分别为:I2=88%,I2=67%,显著异质性未能消除。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一项研究[19]后,异质性有所降低(P=0.001,I2=6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61,95%CI(-4.74,-2.49),P<0.000 01]。详见图7、图8。

图7 舒张压亚组分析(治疗疗程)森林图

图8 两组舒张压比较的森林图

2.4.3 症状疗效 10项研究[6-10,13-14,16-17,21]报道了症状疗效,涉及679例病人,其中治疗组339例,对照组340例。症状疗效为二分类变量,采用OR及95%CI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64,I2=0%,显示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小,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2,95%CI(2.90,6.43),P<0.000 01]。详见图9。

图9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的森林图

2.4.4 中医证候积分 12项研究[5-12,14-15,17-18]报道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涉及1 120例病人,其中治疗组559例,对照组561例。中医证候积分为连续型变量,采用MD及95%CI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000 01,I2=73%,显示纳入研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4项研究[5,12,14-15]后,异质性明显降低(P=0.35,I2=10%),显示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小,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51,95%CI(-2.82,-2.21),P<0.000 01]。详见图10。

图10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的森林图

2.4.5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9项研究[7-10,12,14-15,17,19]报道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涉及842例病人,其中治疗组420例,对照组422例。有5项研究[8-10,12,17]明确说明对照组及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有4项研究[7,14-15,19]出现了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10例,包括足背水肿、轻度恶心、刺激性干咳、皮疹、轻微头痛、失眠、口干,对照组不良反应12例,包括刺激性干咳、面红、头痛、失眠、口干、乏力;纳入的研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经纠正后均可缓解。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13,I2=4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4,95%CI(0.36,1.93),P=0.68],说明治疗组不良反应未增加。详见图11。

图1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的森林图

2.5 发表偏倚评价 15项研究主要结局指标有降压疗效,考虑针对降压疗效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使用RevMan 5.4.1软件绘制漏斗图,结果显示,分布大致对称呈漏斗形,表明无明显发表偏倚。使用StataSE 16.0软件中的metabias模块进一步对发表偏倚进行量化,Egger结果显示:P>|t|=0.657,代表本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漏斗图见图12,Egger图见图13。

图12 降压疗效漏斗图

图13 降压疗效Egger图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无确切的中医病名,现多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眩》云:“无痰则不作眩”,北宋《仁斋直指方·眩晕》云:“瘀滞不行,皆能眩晕”,以上分别论述了痰、瘀之致眩。痰瘀互结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机,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因为恣食肥甘、烟酒过量、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津停为痰,血留为瘀,痰瘀互结,阻碍气机,又进一步加重影响气血运行,痰迷瘀闭,可见眩晕。基于此特点,采用祛痰化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至关重要。

本研究主要针对降压疗效、血压水平变化、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进而评价祛痰化瘀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降压疗效方面,祛痰化瘀类中药可明显提高降压疗效[OR=3.21,95%CI(2.29,4.51),P<0.00001],并可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收缩压:MD=-5.78,95%CI(-7.48,-4.08),P<0.000 01;舒张压:MD=-3.61,95%CI(-4.74,-2.49),P<0.000 01];但进行收缩压及舒张压评价时有明显的异质性,以治疗疗程分组进行亚组分析也不能消除异质性,说明异质性与疗程无关;后剔除一项研究[19]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异质性均降低,说明此文献为主要异质性来源,故剔除。在症状方面,应用祛痰化瘀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症状疗效[OR=4.32,95%CI(2.90,6.43),P<0.000 01],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2.51,95%CI(-2.82,-2.21),P<0.000 01];但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时有明显的异质性,后剔除4项研究[5,12,14-15]后,异质性较小,故此4项研究为主要异质性来源。在安全性方面,纳入的研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经纠正后均可缓解,且结果显示祛痰化瘀类中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OR=0.84,95%CI(0.36,1.93),P=0.68],有较好的安全性。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有13项研究[5,7-12,14,16-20]指出了具体的随机方法,整体结果比较稳健,但仅有1项研究[17]提及了分配隐藏及盲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献质量,可能与中药剂型特殊、盲法实施困难有关。另外,本研究为评价祛痰化瘀类中药的疗效,未限制剂型,且剂量、用法、疗程不一,而且没有对研究对象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使分析结果存在偏倚可能。再者,纳入的17项研究中仅有9项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他研究均未提及,缺乏RCT类文献的规范性报道。

综上所述,祛痰化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降低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良好的降压疗效,而且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安全性。未来研究仍需要规范研究的设计及报道方式,增加样本量,降低偏倚可能,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猜你喜欢
收缩压异质性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市场契约设计及其治理
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增长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