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羽之城
很多时候,旅游大概是需要一个契机的,近期,去拥抱干净的海水和沙滩,就成了迫不及待的事。
因为各忙各的,家里已经有几年没有一起自驾游过了,今年却目标一致地都很想去海边,但又因彼此能凑出来的时间不算充裕,最后数着时间算来算去,远处是无法成行的,眼看着大家都有空的那几天就要到了,反复纠结里,却忽然想起来有“中国最美沿海景观大道”之称的那条G228国道。
不再犹豫,去走G228的辽宁段!
于是在九月初辽宁刚刚开海的季节里,一家人的辽宁滨海之行就这么顺利地定了下来。
我们计划是从锦州下高速,走G228,沿着滨海路再从锦州一路往回走,经过盘锦、营口、大连,最后从丹东回来。九月出行的路上已经没有暑期的喧嚣和忙碌了,天气和气温都刚刚好,从高速一路往锦州去,一路上都有着天高云淡的安逸和散散漫漫的随性。
我一向喜欢在路上追风的自由,自从自觉开车技术上来了之后,近来多少有点奇怪的喜好,比如偶尔看完电影半夜散场出来,会临时起意地听着燃系音乐跑到高速上开一段再绕回家,也许别人不太能够理解,但我喜欢独自享受那种肆意的放松和孤单的自由。
全家一起的话,孤独是想都不要想的了,只是比起一个人的放空,一家人的热闹是另一种更珍贵的快乐,而因为有老爹在,开车的事情几乎轮不到我,比起自己在路上的时候,倒是有更多欣赏沿途风景的机会。
虽然是辽宁人,但我们全家都是第一次去锦州,老实说,着实惊艳,有着两千余年历史的锦州城作为辽宁重要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和东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干净安逸的东北滨海小城,有着不输于南方海滨的美。
但那美与南方海边的温润和煦是有区别的,北方的海看上去更苍茫豪放一点儿,站在锦州龙头礁上往下看,拍岸的水是深邃透亮的蓝,海边嶙峋的礁石是孤拔的黑,但是并不显得苍凉。赶上退潮的时候,大人小孩都提着小桶去赶海,安静的海滩顿时变得热热闹闹,而龙头礁上面呢,是一片让人惊喜的“小草原”,穿成串的巨型风筝放飞后被拴在了车胎上,迎着风花枝招展地左飘右荡,风筝下面则有许多五彩斑斓的小帐篷,旁边的海鲜车现买现做,许多来野餐露营的人也就这么坐拥着一片海湾,吹着惬意的海风,聊着天吃起了海鲜烧烤。
我以往只喜欢在海边吹风,并不怎么喜欢玩水,也从来没有赶过海,算着时间去笔架山,原本只是为了看潮水退却后完全露出海面的“天桥”,却也正正赶上了落潮最佳的时刻,我妈的装备很齐全,小桶铲子拖鞋一应俱全,把这些东西从后备箱一拿出来,我倒也真有了对赶海的期待。
“天桥”上人多,是挖不到什么的,于是就坐船,直接往笔架山上去,快艇停驻的岸边成片成片地被各种贝壳堆满了,白花花的一片,看上去格外好看。
我们问了开船的大哥,登山大概要四十分钟,我姥爷到底是上了岁数,虽然还是保持着每天一万多到两万步的惊人运动量,但这两年不爱出远门,也开始拒绝爬山,于是我们也就只选择了沿着栈道走一走,然后再顺着栈道尽头的楼梯下到海滩上去抓小鱼小螃蟹。
赶海的视频之前在网上有刷到过很多,看博主们抓各种海鲜都轻松得很,到了我们这里却是三个人一顿操作猛如虎,最终收获为零。恰巧这时有在前面玩儿的一对母子从我们身边经过,看他们竟然抓了满满一袋子小螃蟹,也便忍不住上前取经,我南方的朋友都说东北人是社交达人属性,认识不认识都能攀谈着唠得开心,这一点倒确实如此,顺着抓小螃蟹的话题往下随意地聊天,阿姨说她儿子每年都会抽空带她出来旅游,她也不在意走近走远,有儿子的这份陪伴就很高兴,因为家就住在沿海城市,所以对于赶海拾贝很有经验,兴之所至,甚至要把那一袋子的小螃蟹送给我们,我们赶紧谢绝,与阿姨分开,也便按着她教的方法,到浅水的地方去翻各种小礁石。
好歹比刚才是有收获的,小鱼小蟹抓到了几只,这赶海的快乐竟就这么简单却又实打实地体验到了。
回程的路上,在快艇停靠的岸边把几只家伙放回海里,乘船再往外走,潮水已经涨了上来,来时的“天桥”已逐渐隐没在海水中,天边晚霞正浓,迎着落日,船上的游人便在这光线里变成了橘色的剪影。大家都在拍照,有别的船入了我们的镜头,而我们,大抵也成了别人照片里的背景,有远山,有小船,有海鸟,就这样漂漂荡荡悠悠闲闲地跟着镜头,一路朝着岸边荡了过去。
溫和的夕阳里,对岸炊烟升起,饭店老板在外面揽客的大嗓门儿此起彼伏地响起,成了这片海岸独特的烟火气……
本文下篇见2023年10期《妇女·女人观天下》
编辑/周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