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智
(天津美术学院 造型艺术学院,天津 300141)
陇东地区大致包括今陇山以东的平凉市和庆阳市,此地自汉开辟丝绸之路以来,就成为关中向北、向西的交通要道。陇东地区在十六国时期便有佛教活动,至北魏时有多处石窟开凿①陇东石窟主要包括以下各处:泾河流域主要有庆阳的北石窟寺,泾川的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罗汉洞石窟、丈八寺石窟,镇原的石崆寺、玉山寺石窟等;陇山东面有华亭石拱寺石窟,西面有庄浪云崖寺石窟群和陈家洞石窟;子午岭群山中的石窟分布在葫芦河流域的平定川,主要有保全寺石窟、张家沟门石窟、金家砭石窟、安定寺石窟、莲花寺石窟等众多的小石窟。共计有60多处。见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局编《甘肃石窟志》,甘肃教育出版社,第378页。,其造像活动延至明代。陇东地区众多石窟中,以庆阳北石窟寺和泾川南石窟寺最为重要,前者第165窟与后者第1窟,为北魏晚期开凿,规模宏大,窟内均以雕刻高大的七佛题材为主,在窟形结构和图像配置上呈现出高度相似的特征。北石窟寺包括第165窟在内,共有295个窟龛,造像数量众多,而南石窟寺仅有8个窟龛,除了开凿于北魏的第1窟和唐代的第5窟外,其余为空窟或风化严重洞窟。因此,学界对于南石窟寺、北石窟寺的研究中,多以后者为主。
学界对北石窟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健吾较早就北石窟寺第165窟的形制、造像题材、开窟者及造像思想展开论述②见邓健吾《庆阳寺沟石窟“佛洞”介绍》,《文物》1963年第7期。,具有开创性意义。随后,80年代出版的《庆阳北石窟寺》(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陇东石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编,文物出版社,1987年),相对全面地介绍了北石窟寺相关内容。90年代末,宋文玉、李红雄编《北石窟寺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辑录了此前北石窟寺研究成果。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著的《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2013年),完整呈现了北石窟寺窟龛造像的各种细节,以及南石窟寺的内容总录,是一本内容翔实的考古报告。近些年来,还有多篇论及陇东北石窟寺窟龛造像的学术论文面世③博士论文如董华锋《庆阳北石窟寺北魏洞窟研究》,兰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如高泽《庆阳佛教石窟寺调查及相关问题》,兰州大学,2013年。。
上述研究成果,主要从考古学层面,就陇东地区南、北石窟寺的开凿时间、窟形、题材、造像思想及局部图像解读等展开讨论,但于窟龛造像自身造型及与他处造像的横向联系论述不多。造像特征分析能够更客观、具体地反映造像的样式来源、变化规律和开凿次第等。
本文采用考古类型学和美术史样式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考察基础上,结合学界披露资料和研究成果,以狭义的窟龛佛像(佛陀造像)为研究对象,探讨陇东地区南、北石窟寺窟龛佛像的造型样式及相关问题。
根据佛像衣装造型的不同,本文将陇东地区南、北石窟寺佛像分作七组来阐述,梳理其各自的造型特征和变化规律。
第一组佛像为庆阳楼底村石窟中心柱造像龛佛像。楼底村石窟又称北1号窟,可视作北石窟寺的延展窟,位于庆阳北石窟寺主窟群以北1.9千米处的蒲河右岸、楼底村南。[1]244该窟为平面长方形平顶中心柱大窟,中心柱下层四面大龛中均雕刻佛坐像,这些佛像不同程度上吸收了6世纪初北魏新旧都佛像特征。
庆阳楼底村石窟中心柱东面大龛佛坐像(图1),头部漫漶,双手残。身着右肩半披式袈裟,袈裟右领襟自右肩垂下覆盖右上臂(以物象自身为准区分左右,下同),在右胁下左转披搭在左肩上,领襟、衣边皆有繁复的S形图案作内外翻转。在胸部表现为自左肩斜向右胁的僧衹支,跏趺坐双腿下有简短衣襟覆盖在龛内平台上。衣装贴身表现,衣褶以阴线刻为主。同一中心柱北面大龛佛坐像(图2),头部有高大肉髻,发髻作波纹表现,但五官已漫漶不清。双手置于跏趺坐双腿上,施禅定印。佛像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两领襟自然下垂,其中右领襟经跏趺坐双腿披搭在左臂上(由于两臂及跏趺坐双腿处衣褶漫漶不清,衣褶细节难以辨认)。胸部僧衹支领襟围合成U字形,表现束带,束带两端结节形成对称的水滴形环套后并置下垂。衣装贴身表现,衣褶为较薄的片形阶梯状。这种造型与洛阳龙门古阳洞南壁第206龛佛像④图见刘景龙编著《古阳洞》第一册,科学出版社,2001年,图版288。该龛位于古阳洞南壁中层龛与西壁交接处,开凿年代大约在北魏宣武帝正始至永平年间(504—512年)。高度接近。
图2 庆阳楼底村石窟中心柱北面大龛佛坐像
中心柱南面大龛佛坐像(图3),头部已损毁,双手掌朝上叠加在一起施禅定印。身着右肩半披式袈裟,袈裟右领襟覆盖右臂至肘部后以条带状披搭在左臂。其中右领襟末端披搭在左臂,是双领下垂式袈裟佛像的典型特征之一。这种特殊的领襟披搭形式,在北魏晚期关中石刻佛像中可以找到相似造型⑤图见西安碑林博物馆编《长安佛韵——西安碑林佛教造像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页。西安市未央区出土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杜供仁造像碑下层龛佛坐像(西安博物院藏),身披右肩半披式袈裟,右领襟也作如是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关中实例仅仅是外层袈裟右领襟与楼底村中心柱南面大龛佛坐像相似,衣褶雕刻样式则区别明显。。佛像胸部表现有自左肩斜向右胁的僧衹支,跏趺坐双腿及以下衣褶漫漶不清。中心柱西面大龛佛坐像(图4),保留有高肉髻,波纹发髻,面部被后世重修,双手掌朝向腹部叠加在一起施禅定印。佛像袈裟为双领下垂式,左领襟自然下垂,右领襟垂至腹部后左转披搭在左臂上。胸部有自左肩斜向右胁的僧衹支,未表现束带,跏趺坐双腿下有简短的覆座悬裳。佛像两臂衣襟下缘衣边的内外翻转呈几字形,这一特征在前三例佛坐像中并不是很鲜明。该像手印和着衣形式,与洛阳龙门古阳洞西壁主尊佛像⑥图见刘景龙编著《古阳洞》第一册,图版6。相类同,后者大约完工于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之前⑦古阳洞西壁主尊两胁侍菩萨周侧各有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雕刻小龛,可知小龛和西壁三尊主像完成于正始二年(505年)之前。见宿白《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6页。。衣襟下缘衣边的几字形内外翻转结构,也可在龙门古阳洞中找到对应实例⑧如龙门古阳洞北壁第134龛佛坐像覆座悬裳下缘亦作几字形内外翻转。图见刘景龙编著《古阳洞》第一册,图版74。。
图3 庆阳楼底村石窟中心柱南面大龛佛坐像
图4 庆阳楼底村石窟中心柱西面大龛佛坐像
上述四例佛坐像拥有相同的窟形,皆为佛坐像,两侧均有胁侍菩萨。值得注意的是,四像衣装皆贴身表现,躯干与两臂的空间结构关系特别清晰,这是云冈中期龛像的显著特征。四像虽共处同一中心柱中,但衣装造型又有明显差异,说明匠师在雕刻同一空间中多尊佛像时会有意强调细节的不同(千佛造像除外)。
《庆阳北石窟寺》一书认为,楼底村1号窟年代要晚于庆阳北第165窟。[2]42也有观点认为,该窟开凿于北魏494—504年之间。[3]370不过就佛像造型样式而言,我们可得出新的认识。楼底村1号窟中心柱四面大龛佛坐像,在衣装贴体和人体形态上与大同云冈中期窟龛佛像相近,但在着衣形式上,兼容了关中造像和洛阳龙门龛像特征,衣饰及衣褶雕刻样式则以龙门龛像特征为主,后者有造像纪年。根据这些线索可以推测,楼底村石窟中心柱龛像大体上创建于龙门古阳洞西壁主尊完成(505年)之后,最晚可能延至510年前后。
第二组佛像为北石窟寺第165窟七尊佛立像和南石窟寺第1窟同形式组合的七尊佛立像。北石窟寺第165窟位于石窟群正中位置,也是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的洞窟。其平面呈横长方形,覆斗顶,东壁(正壁)雕三尊佛立像(图5)、四身胁侍菩萨,南、北两壁各表现有两尊佛立像和三身胁侍菩萨,其中佛像高均在8米左右,高大雄伟。南石窟寺的窟形和北石窟寺相同,三个壁面(北壁为正壁)图像配置与北石窟寺并无二致,只是佛立像身高为6米左右,较北石窟寺佛像略小。这14尊佛立像,尺寸较大,造型雄伟,衣褶的雕刻样式极为鲜明。
图5 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北壁造像,齐庆媛摄
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中间佛立像(图6),位处整个洞窟空间的中心位置。佛像有高肉髻,磨光发髻,五官雕刻粗犷,整体造型特征与云冈第一期窟龛主尊佛像相近。左手抬起作掐指状,右手上举施无畏印,跣足立于台基上(台基上有低矮的莲台)。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左领襟自然下垂,右领襟下垂至腹部左转披搭在左臂上。腰部以下袈裟衣襟略外侈。胸部袈裟领襟围合空间内可以看到中层和内层佛装。中层佛装衣领呈U字形,其下表现束带。这种衣装造型的最早实例可在云冈第27B窟主尊佛像⑨图见(日)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十五卷《西方诸窟》,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1—1956年,图版26B。中见到,该窟西壁有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513年)和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年)窟龛造像记⑩图见(日)大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十五卷《西方诸窟》,图版28A、B。,云冈第34A窟里也可以看到相同造型⑪。U字形衣领内僧衹支上也系缚束带,束带两端结节形成蝴蝶翅膀般造型后并置下垂。相似造型也在前述庆阳楼底村石窟中心柱北面大龛佛坐像(图2)中出现。佛像袈裟衣褶皆为剖面作锯齿形的凸棱状,两臂及下半身下垂佛装衣边,皆雕刻几字形内外翻转结构。凸棱状衣褶与几字形内外翻转衣边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极为硬朗的外形和富于表现力的视觉观感。这种凸棱状衣褶的源头或是较早的金铜佛像,金铜佛像实例如长安县黄良公社(今为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道)石佛寺遗址出土十六国金铜佛像⑫图见浙江省博物馆编《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文物出版社,2018年,图版5。。目前所见双领下垂式袈裟金铜佛像衣褶作凸棱状表现实例,要晚至北魏孝明帝熙平年间(516—518年)⑬实例如平山出土北魏孝明帝熙平三年(518年)金铜二佛并坐像,见(日)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中国仏教彫刻史論》),吉川弘文馆,1995年,图版142。。与几字形内外翻转衣边相似的造型,在大同云冈第6窟中就已经流行起来⑭实例如云冈第6窟南壁下层中间龛佛像、同窟南壁上层东侧龛佛像,图见(日)大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三卷《第6窟》,图版32、图版12。,更典型的实例见于洛阳龙门古阳洞西壁主尊佛像⑮图见刘景龙编著《古阳洞》第一册,图版7。。该像右 领襟披搭在左小臂的几字形内外翻转结构,极为硬朗的转折处棱角,与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中间佛立像的衣边转折几乎一致,只是其衣褶并不表现为凸棱状。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两侧的佛立像,着衣形式和衣褶雕刻样式,与中间佛立像几乎一致(图7),南壁两佛立像(图8、图9)、北壁佛立像(图10),整体造型特征基本与同窟东壁中间佛立像等同(南壁西侧佛立像的领襟披搭形式较为特殊,采用了龙门古阳洞龛像左右领襟皆披搭于左臂的形式,具体情况见后文叙述)。可知在雕刻该洞窟七尊佛立像时,基本上按照统一的粉本来施工,这与庆阳楼底村石窟中心柱四面大龛佛坐像追求个体变化的理念区别明显。
图6 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中间佛立像,李静杰摄
图7 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北侧佛立像,侯楠山摄
图8 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南壁造像
图9 北石窟寺第165窟南壁西侧佛立像
图10 北石窟寺第165窟北壁佛立像,李静杰摄
这些高大的佛立像,在营建之初应该有严格的设计,人物身高比例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在造型艺术中,人物身高比例是以头部高度为单位来计算的,如一般人的身高是7头高,这个数据是身高和头部高度相除的结果。其中身高是人直立时头顶至足跟的直线距离,头高则是去掉头发以后的顶骨至下巴的垂直高度。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佛陀头上有隆起的肉髻,在计算佛像身高比例时,这部分尺寸应该不算在内,因为肉髻犹如盘起的发髻,并且肉髻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高低大小的变化⑯比如北魏中晚期佛像肉髻高大,至东魏时明显变小,这一变化趋势在北齐时达到极致,肉髻特别低矮。此外,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佛像肉髻也存在高低不一的情形。因此,肉髻是一个变化形态的造型,不参与身高比例的计算。。大同云冈第一期窟龛大尺寸佛立像的身高比例大多接近5头高(不含肉髻尺寸),头部明显偏大,相较之下,佛坐像身高维持在4头高左右(站立后为7头高左右),比例协调。[4]106-108北石窟寺第165窟七尊佛立像,造型统一,人物高度也相当,故本文选取该窟东壁(正壁)中间佛立像和北壁东侧佛立像进行计算。(图11)方法是在实测线描图上⑰该像的实测线描图可以客观反映人物的各部分比例关系。绘制身高作标尺,以头高为基准进行比例换算,由此可得出人物身高比例接近5头高。这一结果与云冈第一期窟龛大型佛像基本一致。
图11 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正壁)中间佛立像(左)和北壁东侧佛立像(右)比例
上述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着衣形式、造型样式和人体比例,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当时佛陀造像审美特征。需要强调的是,凸棱状袈裟衣褶和几字形衣边内外翻转的结合,应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综合来看,北石窟寺第165窟以东壁中间佛立像为代表的七尊佛立像,在衣装形式方面,主要参照并融合了云冈第二期后段至第三期龛像,以及龙门古阳洞龛像部分特征,而在衣褶雕刻上面,应该吸收了金铜佛像的做法,这一特征可能是为了强调佛像视觉上的张力。七尊佛立像的人体身高比例均在5头高左右,与云冈较早窟龛佛立像非常接近。学界普遍认为,北石窟寺第165窟为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创,这个时间,应该是指石窟开始开凿的时间,而不是完工时间。⑱史载奚康生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讨伐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造反,北石窟寺应该是此事件后才开始开凿,如此大规模的石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永平二年(509年)是北石窟寺的开创年代,而不是完工年代。张宝玺也在《北石窟寺七佛之考释》一文中认为,南、北石窟寺本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分别创建于北魏宣武帝年永平二年(509)和三年(510)的一对双窟。(张宝玺《北石窟寺七佛之考释》,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著《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上],第36页)宋文玉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见宋文玉《概述》,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著《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上),第30页。这些佛立像的衣装造型融合了云冈和龙门古阳洞龛像特征,但丝毫不见龙门宾阳中洞佛像的造型元素,再考虑到开窟所需工期,笔者推测该窟完工时间略早于龙门宾阳中洞,或与此洞窟同期完成⑲对于宾阳中洞的完工时间学界意见并不统一,大体是北魏宣武帝延昌末至孝明帝熙平年间(514—518年)。考虑到龙门北魏窟龛群龛像的造型变化规律,笔者认为,宾阳中洞完工时间在北魏宣武帝永平中至延昌初(510—512年)。见黄文智《河南中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分析》,《敦煌学辑刊》2015年第1期,第109-110页。,年代约在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512—515年)。
南石窟寺第1窟北壁中间佛立像(图12),高肉髻,磨光发髻,面庞圆润,五官特征较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中间佛立像清秀。佛像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右领襟披搭在左臂上,胸部中层佛装衣领作U字形表现,其下的束带两端结节后并置下垂,僧衹支领襟同样被束带系缚在一起。可以看出,南石窟寺第1窟北壁中间佛立像着衣形式,与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中间佛立像大体一致。该像袈裟衣褶也作剖面为锯齿形的凸棱状表现,两臂及佛装衣襟下缘作内外翻转成几字形,这些特征与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中间佛立像类同,只是明显不及后者粗犷硬朗,整体气质要清秀很多。
图12 南石窟寺第1窟北壁中间佛立像,侯楠山摄
南石窟寺第1窟东壁北侧佛立像(图13),头部特征与同窟北壁中间佛像一致,亦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不过胸部中层佛装U字形衣领下不见束带。该像袈裟衣褶发生了明显变化。两臂处袈裟衣褶虽然有一定程度风化,但大致可以辨认出两较大凸棱间有细小凸棱,形成大小凸棱组合的雕刻样式。这种袈裟衣褶在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北魏晚期至东魏初期的实例中流行。⑳实例见胡国强主编《你应该知道的200件曲阳造像》,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图版17、19、20。佛像腹部以下衣褶样式较为独特,似乎是将北石窟寺第165窟东壁中间佛立像同一位置的粗大凸棱状衣褶,分解为有宽窄和起伏变化的条带状,形成一种密实和丰富的视觉效果。两臂下垂式袈裟衣边的内外翻转结构呈较为流畅的S形,这与北石窟寺第165窟七佛及同窟其他佛立像的几字形内弯翻转不同,不过两腿以下袈裟下缘衣边又保留了后种造型。在整个洞窟的七佛中,这种变化形态衣褶样式仅此一例,其他佛立像与北壁中间佛立像几乎一致。
图13 南石窟寺第1窟东壁北侧佛立像,侯楠山摄
在人体比例上,南石窟寺第1窟佛立像与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有所差别。南石窟寺第1窟北壁中间佛立像,身高比例约为5.9头高,同窟东壁北侧佛立像,身高比例同样维持在这一数据,(图12、图13)㉑两像为正面拍摄,视线高度接近佛像身高,无明显透视变形。说明该窟不同壁面的佛立像均按照严格的身高比例设计。接近6头高的身高比例,在视觉上明显比北石窟寺佛立像要协调。云冈二期窟龛佛立像及此后的中原北方北朝佛立像,也多为6头高左右。可以看出,大同云冈大佛造像经验一定程度上在北石窟寺第165窟中得以继承,但后者空间并不如云冈那般狭窄,佛像尺寸也不及后者高大,头部偏大的观感显得较为强烈。这种情形在南石窟寺七尊佛立像中得以改变,可以说是对该区域此前佛像造型一定程度的调整。
原置于南石窟寺的《南石窟寺之碑》(现藏泾川县文化馆),明确记载了该寺由奚康生创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年),这应该是北石窟寺工程开始后的继续。虽然两处洞窟皆造七佛和胁侍菩萨,图像配置高度相似,人物衣褶雕刻样式也趋于类同,但两处洞窟人物身高比例和脸部特征有着明显差异。这种不同显示出造像审美理念的不同和年代的先后关系。另外,南石窟寺第1窟东壁北侧佛立像的袈裟衣褶雕刻样式很特殊,其更为繁缛的装饰趣味与同窟其他佛立像差异明显,其完工时间可能要晚于其他佛立像,但与东部地区袈裟衣褶作大小凸棱状组合佛像的关系尚难以明确。
该组实例皆为北石窟寺第165窟外南北两侧崖壁中下层窟龛的佛坐像,其着衣形式、衣褶雕刻技法与北石窟寺第165窟中的佛立像区别明显,而和中原北方地区北魏晚期佛像造型相近。
北石窟寺第85龛主尊佛坐像(图14),头、手残缺不全,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右领襟披搭在左臂上(该部分已损毁),僧衹支上表现束带,束带两端结节后并置下垂。该像最显著特征是覆座悬裳的表现样式,其外层悬裳表现为:腹部以下袈裟衣襟下垂至跏趺坐右腿时,被折叠成两片长椭圆形造型,两臂外侧下垂衣襟覆盖膝盖并下垂。覆座悬裳衣边有几字形内外翻转结构(衣边棱角已漫漶),腹部以下袈裟衣襟被右腿折叠成两片长椭圆形造型,这种形式在大同云冈西方诸窟第21A—C窟中就已经出现㉒图见(日)大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十五卷《西方诸窟》,图版8。,保存更完好的实例见于云冈西方诸窟第26窟西壁下层北龛佛坐像。两像中,前者大致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初就已完成,说明这种悬裳样式在云冈龛像中出现的年代不晚于5、6世纪之交。洛阳龙门古阳洞北壁第157龛佛坐像㉓图见刘景龙编著《古阳洞》第一册,图版119。同类造型佛像还有不少,实例如龙门古阳洞南壁第181龛佛坐像、同窟北壁第190龛佛坐像(分别见刘景龙编著《古阳洞》第一册,图版279、168)。,右领襟以下袈裟衣襟同样被右腿折叠成两片长椭圆形造型,与云冈第26窟东壁下层南龛佛坐像高度相似,但该像悬裳更为饱满和修长,庄重和装饰的意味尤为鲜明。相较而言,北石窟寺第85龛主尊佛坐像的覆座悬裳形态更接近龙门古阳洞实例,与其关联应更为直接。
图14 北石窟寺第85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北石窟寺第237龛正壁(东壁)佛坐像(图15),头、手不同程度残损,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领襟下垂至腹部左转披搭于左臂,胸部僧衹支衣领呈粗大的U字形,U字下的束带结节后下垂于袈裟右领襟外,两臂下垂袈裟衣襟及覆座悬裳外层衣褶作低矮但较宽的凸棱状,衣边皆作类几字形的翻转结构。可以看出,僧衹支衣领作U字形、凸棱状衣褶和衣边作几字形内外翻转结构,都是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的造型特征,但该像与其又有区别,可算作年代较晚造像对此前实例的新发展。
图15 北石窟寺第237龛正壁(东壁)佛坐像
北石窟寺第229窟正壁(东壁)佛坐像(图16),头、手均残损,双领下垂式袈裟保存完好,两领襟围合成U字形,僧衹支作交领表现,胸部束带结节后下垂于袈裟右领襟外。覆座悬裳处两片拉长的长椭圆形造型完全一样,其他部分衣襟亦呈对称表现,极富装饰意味。该像袈裟衣褶已经舍去了凸棱状起伏样式,但衣边作几字形内外翻转结构依然保留了下来。北石窟寺第229窟两侧壁(南、北壁)佛坐像除了僧衹支和束带略有变化外,其他特征与正壁佛坐像高度相似。㉔图见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著《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下),图版227、228。北石窟寺第135龛佛坐像(图17)、第224龛佛坐像(图18),呈现出与第229窟正壁佛坐像高度相似的特征,衣褶都舍弃了凸棱状的雕刻样式,唯有僧衹支和束带有所变化,是个体造像局部差异的体现。
图16 北石窟寺第229窟正壁(东壁)佛坐像
图17 北石窟寺第135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图18 北石窟寺第244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北石窟寺第113龛佛坐像(图19)、第204龛佛坐像(图20),两像头、手残损,皆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领襟披搭和束带表现都与上述几尊佛坐像相类同,均不见凸棱状衣褶。两像与该组此前实例相比,覆座悬裳更专注于对称表现,特别是第204龛佛座像的这一特征更为简洁清晰,且衣边内外翻转结构已经变成了流畅的S形,这意味着在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中衣边作硬朗的几字形内外翻转造型已经失去了影响力。与两像覆座悬裳高度相似的造型在龙门北魏窟龛群中颇为常见,实例如古阳洞北壁第264龛佛坐像、莲花洞南壁第60龛北魏孝明帝正光六年(525年)佛坐像㉕两像图分别见:刘景龙编著《古阳洞》第一册,图版149;刘景龙编著《莲花洞》,科学出版社,2002年,图版26。,尤其是莲花洞实例有明确纪年,为北石窟寺相似造型佛像的年代提供了参照。
图19 北石窟寺第113龛佛坐像
图20 北石窟寺第204龛佛坐像
佛坐像腹部以下袈裟衣襟下垂至跏趺坐右腿,被折叠成两片长椭圆形造型的佛像悬裳样式,在中原北方地区先出现于云冈窟龛。龙门古阳洞也较早出现了这种袈裟造型实例,但至北魏孝明帝神龟年间(518—520年)才形成统一样式并流行开来。综合来看,该组佛像应在北石窟寺第165窟后陆续完成,其年代或与龙门流行的同造型龛像相近或略滞后,大约在北魏孝明年神龟至孝昌年间(518—527年)。
该组佛像数量有限,散布在第165窟两侧崖面的壁龛中,尺寸偏小,从领襟和下半身袈裟衣褶样式看,与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相近,但两者袈裟形式存在差异。
北石窟寺第119龛佛坐像(图21),头、手残损,衣装保存相对完整。佛像外着右肩半披式袈裟,袈裟左领襟自然下垂,右领襟覆盖右肩和右臂后在肘下左转披搭于左臂,右领襟下的袈裟衣襟宽大厚实,覆盖了跏趺坐双腿的大半及其下方的台基,左臂下垂衣襟则覆盖了另小半跏趺坐双腿及以下台基。两衣襟上的衣褶为宽大的凸棱状,其交接处的衣边有粗犷的几字形内外翻转结构。该像胸部中层佛装的衣领作宽大的U字形,内层僧衹支似为交领表现。袈裟衣褶雕刻成宽大的凸棱状,衣边作几字形内外翻转结构,这些特征与前述第165窟佛立像同一部位衣装特征相类同,但外层袈裟衣领披搭形式,又与庆阳楼底村中心柱南面大龛佛坐像(图3)相近。大致可以推测,北石窟寺第119龛佛坐像在衣领表现上沿用了楼底村中心柱南面大龛佛坐像的领襟披搭形式,但在僧衹支、袈裟衣褶和衣边内外翻转结构上,照搬了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的特征。
图21 北石窟寺第119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北石窟寺第96龛佛坐像(图22)、第184龛佛坐像(图23),表面虽有不同程度破损,但残存部分的造型特征,与北石窟寺第119龛佛坐像并无二致,显然是基于同一粉本开凿的。此外,北石窟寺第202龛佛坐像、第208龛佛坐像㉖两像图见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著《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下),图版193、195。,亦作如是表现。
图22 北石窟寺第96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图23 北石窟寺第184龛佛坐像
这组佛像没有纪年,在周边地区也难以找到相似造型,不过其胸部僧衹支和束带形态与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同一部位造型相近,加之覆座悬裳上衣褶为宽大的凸棱状,衣边作几字形内外翻转结构,或可将其理解为第165窟佛像的跏趺坐姿,只是年代明显要晚。综合来看,这几尊佛像或是在北魏末至西魏完成。
该组佛像数量不多,分布在第165窟两侧崖面的下层龛中,佛像尺寸较小,着衣形式大体融合了龙门古阳洞两种佛像造型特征。
北石窟寺第147龛佛坐像(图24),头、手均残损,双领下垂式袈裟尚能清晰辨认,左领襟下垂至胸腹部后左转披搭在左臂上,右领襟下垂至腹部后也左转披搭在同一位置,两领襟围合成U字形。僧衹支的衣领难以辨识(推测是U字形),腹部束带结节后下垂于袈裟右领襟内。两臂衣襟下垂至跏趺坐双腿下成为覆座悬裳的外层形态。该像两臂处衣褶平滑无纹,覆座悬裳衣边雕刻了粗大的内外翻转结构。其翻转边棱方圆结合,已脱离了那种硬朗的几字形。袈裟左领襟下垂左转披搭于左臂的形态初见于龙门古阳洞,实例如古阳洞北壁第108龛佛坐像、南壁第1龛佛坐像㉗两像图见刘景龙编著《古阳洞》第一册,图版70、199。北壁第108龛位于古阳洞北壁上层东起第4大龛和西壁主尊佛像之间,龛下有“古阳洞”题记;与南壁第1龛相邻的西壁第3龛有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年)题记,后者层位打破前者,说明南壁第1龛完工年代不晚于正始四年(507年)。,上述北石窟寺第165窟南壁西侧佛立像衣领披搭也作如是表现。这种在洛阳新出现的领襟披搭形式,应该是匠工们在迁都洛阳后试图创造一种新的佛像样式而做出的努力[5]107,是当时洛阳浓厚造像氛围的侧面反映。但与洛阳实例明显不同的是,北石窟寺第147龛佛坐像的覆座悬裳甚为粗简,其年代也明显要晚于古阳洞实例。
图24 北石窟寺第147龛佛坐像`
与北石窟寺第147龛袈裟领襟披搭形式相似的实例,还有北石窟寺第97龛佛坐像(图25)、第200龛佛坐像(图26),两像头、手残损,皆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左领襟下垂至腹部披搭于左臂,右领襟披搭于同一位置,胸部表现僧衹支。其中北石窟寺第200龛佛坐像胸部中层佛装和内层僧衹支均有束带,其意应在于模仿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同一部位造型,但雕刻手法拙劣。两像腹部下垂袈裟衣襟被右小腿折叠成两片狭窄的椭圆形造型,整个覆座悬裳亦内敛紧缩,与北魏晚期佛坐像的外侈飘逸风格区别明显。和两像高度相似实例见于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548年)石刻四面造像龛正面佛坐像㉘图见(日)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中国仏教彫刻史論》),图版310A。,该像覆座悬裳同样狭窄简短。据此可推测,该组佛像大致完成于西魏。
图25 北石窟寺第97龛佛坐像
图26 北石窟寺第200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该组佛像分布在北石窟寺第165窟两侧崖面的壁龛中,除了第240窟内主尊佛坐像外,余者尺寸皆不大。这些佛像大部分沿用了双领下垂式袈裟的着衣形式,造型相对统一。
北石窟寺第81龛佛坐像(图27),头、手均残,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两领襟在胸部围合成U字形,胸部表现僧衹支,无束带。佛像右臂内外衣襟皆下垂至跏趺坐双腿上后左转。这一特征并不见于此前北石窟寺龛像。跏趺坐双腿以下的外层悬裳,由袈裟下缘被右足折叠成两块近长方形的衣襟组成,其衣边的内外翻转结构显得很粗糙。《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认为该龛像年代为隋代㉙见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著《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下),图版84。,但其着衣造型与北石窟寺相距不远的麦积山西魏龛像㉚图见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文物出版社,1998年,图版189。该像受到洛阳龙门宾阳中洞西壁(正壁)主尊着衣形式影响,尤其是两者的双领下垂式袈裟领襟披搭和覆座悬裳的表现高度相似。麦积山龛像出现如此造型,应该与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后,大批洛阳官民随之依附有关,这使洛阳造像传统更直接影响到关中及周边地区。不过这种洛阳龙门造像样式在关中所见不多,主要集中在麦积山西魏龛像中。比较接近,且两者人物躯体量感均比较清瘦,年代应相距不远。明显区别是,北石窟寺第81龛佛坐像雕刻技法比较拙劣,覆座悬裳简短凌乱。北石窟寺第128龛佛坐像(图28),与第81龛佛坐像造型颇为相似。两像均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不同的是,第128龛佛坐像躯体明显丰实,胸部还表现了束带,束带两端结节后并置下垂,造型简洁。该像袈裟衣褶线极为疏朗和粗犷,还保留有较早的片形阶梯状衣褶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耀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木章村造像碑造像龛主尊佛坐像(图29),其着衣形式、悬裳表现及人物躯体量感,均与北石窟寺第128龛佛坐像高度相似,且两像出土地距离很近,可据此推测北石窟寺第128龛佛坐像的大致年代在北周初年。
图27 北石窟寺第81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图28 北石窟寺第128龛佛坐像
图29 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耀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木章村造像碑造像龛主尊佛坐像,黄文智摄
北石窟寺第129龛佛坐像(图30)、第240窟南壁佛坐像(图31),两像所处空间和尺寸虽有别,但人物躯体都较丰实,皆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右领襟下垂至跏趺坐双腿处才左转披搭在左臂上,使得两领襟的围合空间很大。胸部僧衹支自左肩斜向右胁,有束带。双腿下的覆座悬裳相对简短,层次简洁,衣边的内外翻转结构粗大。相较而言,北石窟寺第240窟南壁佛坐像覆座悬裳的衣边转折关系更流畅和富于节奏感,雕工细致。该窟被认为开凿于北周时期,是北石窟寺该时期代表性洞窟[6]336-338,窟内佛坐像也是典型的北周佛像造型样式。
图30 北石窟寺第129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图31 北石窟寺第240窟南壁佛坐像,李静杰摄
北石窟寺第48龛佛坐像(图32)、第151窟东壁龛佛坐像(图33),皆有不同程度残损,但双领下垂式袈裟的特征很清晰,与前述同形式袈裟佛像相似,不过覆座悬裳变得较为简短。另外,第151窟东壁龛佛坐像的领襟披搭形式需要注意,其左领襟下垂至胸腹部左转披搭于左臂上,右领襟下垂至跏趺坐双腿上后左转披搭于同一位置,两领襟围合成U字形。这一造型在北石窟寺第165窟南壁西侧佛立像上就已经出现了,也在前述第五组佛坐像中出现,其源头指向洛阳龙门古阳洞。北石窟寺第151窟东壁龛佛坐像的袈裟领襟又作如此表现,或是出于同一空间佛像局部变化所需。
图32 北石窟寺第48龛佛坐像
综合来看,该组佛像的较早实例具备西魏佛像特征,但绝大多数实例完工于北周,整体造型可与周边地区出土实例相印证,且与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造型相距甚远。
该组佛像同样分布在北石窟寺第165窟两侧崖面窟龛中,但数量并不多,除了第240窟实例外,余者皆尺寸偏小。
北石窟寺第55龛佛坐像(图34),头、手均残,袈裟左领襟自然下垂,右领襟下垂至腹部后左转披搭于左肩,右臂内外侧下垂衣襟左向置于腹前,僧衹支上有简略的束带,覆座悬裳下缘轮廓以扇形展开,衣边有简略的内外翻转结构。与该像造型样式相似的实例见于天水麦积山第141窟正壁主尊佛坐像、第22窟正壁佛坐像、第62窟左右壁佛坐像㉛三像图见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图版205、215、219、220。。这三尊佛像皆为北周实例,说明北石窟寺出现这种佛像造型与麦积山龛像应该存在关联。第55龛佛坐像右领襟披搭在左肩上的情形,会影响到两领襟在胸部的围合形态和束带的表现,两者都是双领下垂式袈裟的典型特征,其变化形态形成后,原有的文化内涵就会转移。更重要的是,这种在双领下垂式袈裟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佛像在北朝晚期有大量实例,尤其是在东部地区的东魏后期和北齐之世占据主流,因此需要和双领下垂式袈裟区分开来。
图34 北石窟寺第55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北石窟寺第71龛佛坐像(图35)、第82龛佛坐像(图36)、第53龛佛坐像(图37),三像残损较为严重,从现有的袈裟形式和雕刻样式来看,皆与北石窟寺第55龛佛坐像相接近。前两者右臂内外侧下垂衣襟左向置于腹前跏趺坐双腿上。三像覆座悬裳皆作扇形表现,大体上是基于同一造像粉本而创作。
图35 北石窟寺第71龛佛坐像
图36 北石窟寺第82龛佛坐像
图37 北石窟寺第53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北石窟寺第240窟北壁佛坐像(图38),人物造型特征与同窟南壁佛坐像高度一致,但衣装造型不同,主要差异体现在北壁佛坐像覆座悬裳作扇形表现。可见,该窟南北壁佛坐像,是两种北周佛像造型样式的集中体现(正壁佛坐像被后世重修,不见原貌)。
图38 北石窟寺第240窟北壁佛坐像
此外,北石窟寺第224龛佛坐像(图39)㉜本文图片未标明拍摄者的,均采自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著《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下)。,也拥有扇形的覆座悬裳,但该像的领襟披搭、僧衹支的表现和两臂外侧衣襟的下垂形式皆有变化,可算作该组佛像的特例存在。
图39 北石窟寺第224龛佛坐像,李静杰摄
该组佛像可能受到天水麦积山北周龛像的影响,在领襟披搭、覆座悬裳形态上呈现统一特征,其完工年代也应该在北周,其中年代更晚者可能要延至隋代。
根据以上论述,大致可明确北石窟寺、南石窟寺窟龛佛像的完工年代,在此基础上可对其作分期。(表1)
表1 陇东地区南、北石窟寺北朝龛像年代示意表
从表1可以看出,陇东地区南、北石窟寺窟龛佛像完工年代大致呈现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北魏晚期、西魏和北周。第一阶段是第一至第三组佛像。三组佛像在造型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但都在北魏晚期完成。其中第一组年代最早,兼融了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和新都洛阳早期佛像造型特征;第二组佛像占据绝对主体地位,尺寸较大,在融合新旧都佛像造型基础上创作出极富视觉张力的造像样式;第三组佛像在衣褶雕刻上先是部分借鉴了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衣褶样式,后逐渐脱离这一因素,覆座悬裳较为统一,整体造型与龙门窟龛北魏孝明帝神龟至孝昌年间(518—527年)佛像相近。第二阶段是第四、第五组佛像。这两组佛像多为补刻的小龛像,数量不多,造型样式存在差异。其中前组佛像领襟结构和覆座悬裳沿用了北石窟寺第165窟佛立像的造型特征,尤其是该像覆座悬裳衣褶的雕刻样式与第165窟佛立像下半身衣襟相类同,似乎是后者的坐姿形态;后组佛像的着衣借鉴了龙门龛像袈裟形式,但整体特征与周边地区西魏佛像相类。两组佛像的造像样式似乎并无直接的内在关联。第三阶段是第六、七组佛像。两组佛像的袈裟披搭形式颇为接近,覆座悬裳则有差异:前组覆座悬裳下垂衣襟外形较方,后组覆座悬裳下垂衣襟上有两片近半圆形的造型。两者的差异实际上是相同袈裟形式佛像的局部样式差异。
从以上论述中可知陇东地区南、北石窟寺北朝佛像的基本造型特征和开凿年代。就佛像造型特征而言,上文七组佛像有明显差异。除了第二组北石窟寺第165窟和南石窟寺第1窟佛像外,其他组别的数量都不多,且分布比较松散,呈碎片化发展的特征。其开窟应多为信众的自发行为。并且,这些石窟的功德主们应分属于不同的部族,使得佛像造型样式存在明显差别。
这些佛像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北石窟寺第165窟和南石窟寺第1窟佛立像。其窟建制宏伟,佛立像尺寸较大,占据绝对核心地位。这些佛立像的造型融合了此前佛像多种造型特征,呈现出全新的视觉观感。学界普遍认为,北石窟寺和南石窟寺为形制相同的双窟,因此,《南石窟寺碑》所载南石窟寺的开凿背景和祈愿诉求也适用于北石窟寺的开凿情况。碑中第10行有:“遂寻案经教,追访法图,福起于显誓,鸿报发于涓心,悟寻训旨,建□□□□□”,其中的“寻案经教,追访法图”,应该指的是开凿洞窟前的调研和设计。当时旧都平城和新都洛阳的窟龛、佛寺造像,肯定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创造,才形成这种造型雄伟、雕刻技法新颖的造像样式,尤其是凸棱状袈裟衣褶和几字形衣边内外翻转相结合呈现出来的视觉张力,与奚康生勇武张扬的人物形象高度吻合。南石窟寺佛立像的整体造型特征与北石窟寺相似,但人物形象明显要清秀些,身高比例也有所调整,看上去更为协调,凸棱状袈裟衣褶和几字形衣边内外翻转相结合的雕刻样式也略微变得含蓄,整体呈现出两者内在的关联。
北石窟寺第165窟和南石窟寺第1窟的开凿,经过了周密的规划,佛像新样式的确立,应该受到了北魏迁都洛阳以来浓厚造像氛围的影响。北石窟寺开凿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此时正是北魏宣武帝在位,也是北魏迁都洛阳后佛法最为隆盛的时期。史载宣武帝非常喜爱佛法,常常在宫中召集僧众讲论佛经。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此期,洛阳龙门石窟正处于开凿的高潮时期,多种新的佛像样式先后出现。这种热潮影响并启发了北石窟寺和南石窟寺的开凿设计规划。不过,北石窟寺和南石窟寺完成后,其造像样式并没有对其他窟龛佛像形成强有力的影响,或者说,该区域开窟造像的功德主还是以本地部族为主,他们在造像粉本方面,有选择性地接受了来自中原或其他重要造像区域的影响,也可能是在本地造像基础上融合不同造像因素,创作出被信众认可的佛像样式,整体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元的观感体验。
附记:2013年8月,笔者随导师李静杰教授带队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外出考察,初次看到庆阳北石窟寺第165窟时很是激动,尤其是为窟内那极富视觉张力的佛立像所震撼,那时就有了要为该窟写篇文章的冲动。考察期间,李老师极为慷慨地和我分享了他拍摄的所有照片,这为我进一步整理该窟资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论文写作期间,侯楠山先生也为我提供了他拍摄的庆阳北石窟寺和泾川南石窟寺的所有原片,使我的资料得到了进一步补充,特表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