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3-08 01:38张羽丰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高质量现代化

余 澳 张羽丰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生产力的现代化,是由生产力的现代化驱动生产关系的现代化,是一种旨在实现工业化、富裕化、城市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过程的内在统一(韩保江和李志斌,2022),是改变自身生产结构从而引发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安排(林毅夫和付才辉,2022)的现代化。因此,基于信息技术使用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并由此形成的数字经济将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强调:“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1)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2022(2):4-8.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成为国家战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还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布局不平衡、数字底层技术掌握不足、数字鸿沟显著、数据治理不优、数字资本无序扩张、数据安全保障不牢等发展瓶颈和问题短板。基于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而言,当前我国数字经济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短板是不能够在短期内单纯依靠市场自身力量予以解决的。因此,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出路。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具有保证制度属性、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弥补市场失灵等功能作用。党的使命任务是国有企业存在运行的重要前提,国有企业是履行党的使命任务的重要担当主体(戚聿东等,2021)。国有企业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短板正好契合国有企业的功能属性,发挥国有企业功能作用是解决当前我国数字经济问题短板的有效方式。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国有企业为什么要以及为什么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国有企业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等,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国有企业与数字经济相关性研究。

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是以工业化为起点,通过工业化带动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其内在逻辑体现为由技术进步引发生产方式变革,进而带来社会各领域全面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遵循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规律,仍然体现为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驱动现代化实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国启动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特别强调要通过科技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数字经济是基于数字技术使用促使经济活动效率提升的经济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经济形态,具有典型的技术驱动、跨界赋能和规模经济等基本特征。数字经济本质上体现了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直接反映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加速实现的重要动力源泉,不仅符合技术驱动现代化生成的各现代化国家的共同规律,而且有利于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身国情特征。国有企业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二者有机结合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加速实现提供动力源泉、制度保证、产业支撑、治理保障以及满足共同富裕等要求(见图1)。

图1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

(一)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在根本上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这既符合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符合当前中国具体国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构成了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整个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得以向前推进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根源仍然是生产力水平不高,因此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出路仍然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经济重要载体,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重要保证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重要践行者。因此,党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国有企业的终极使命。国有企业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主力军,同样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

生产力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学技术。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发展的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2)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3.,“生产力也包括科学”(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4)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98.。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带来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更替。人类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社会再到当前的信息社会都根源于生产力发展,其中的关键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正深刻影响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技术无疑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技术(李晓华,2019)。《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中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服务业、工业、农业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0.7%、21.0%、8.9%,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产业增长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主要体现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相关数字信息技术。当数字技术与传统生产力相结合时便形成了数字生产力。数字生产力是基于数字技术的使用而形成的先进科技生产力,能够促进生产力三要素数字化发展,从而提升劳动者技能、升级劳动资料功能、拓展劳动对象领域,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何玉长和王伟,2021)。

数字经济背景下,获取先进数字技术是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必要条件。国有企业是先进生产力代表,国有企业要实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就应当积极拥抱数字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6)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8-05-28.国有企业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就是其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数字原创技术策源地和掌握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资本积累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国有资本布局调整,不断加大资本投入,成为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的重要载体,充分参与解决“卡脖子”项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底层数字技术研发,从而加速实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价值链,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现阶段,国有资本正逐步加强对数字经济及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近年来,70余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的子企业在新基建领域不断加大布局,2021年投资超过4000亿元,“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7)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图文实录)[EB/O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2022-06-17.

(二)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制度属性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经济基础和重要保证。这就决定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完善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所有制、收入分配制度和交换制度。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公有制的基本特征在于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的基础。”(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3.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生产资料占有的数量优势、质量保证以及在全部生产关系中公有制处于支配地位三个方面。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中公有制主体地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国有经济即国有企业大量掌握数据要素,控制数字经济命脉,在数字化生产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国有企业获取更多数据要素,实现数据生产资料占有的量的优势;掌握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主要推手,从而控制数字经济发展命脉;推动形成公有制下的数字生产关系居于全社会数字生产关系的支配地位。

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可以在初次分配领域探索形成按数字劳动进行分配的合理机制。数字技术的使用改变着原有的生产方式,一般性劳动开始向数字劳动转变。数字劳动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资料的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韩文龙和刘璐,2020)。数字劳动过程中,数字技术工人用专业的数据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比传统工业生产更多的财富,给数字资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吴欢和卢黎歌,2016)。马克思指出:“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数字劳动的出现使国有企业与数字劳动提供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具有了代表性。在国有企业内部,针对使用数字技术、提供数字劳动的劳动者设计出合理的按劳分配办法是对公有制下的数字经济分配关系调整的重要探索,将更加有助于促进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融合、兼顾初次分配的效率与公平、促进和谐劳资关系构建、体现人民至上理念。第二,推进构建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机制。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改革的深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推动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是党领导下的数字经济发展重大创新。国有企业掌握的数据要素在市场机制下积极参与分配将有助于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目标。第三,探索第三次分配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性质和使命任务决定了国有企业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参与者。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精准识别和跨界赋能作用,通过激发放大数字经济普惠功能,深度参与对落后地区和相对贫困人群帮扶,从而推动第三次分配并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

有利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实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林志友和李子忻,2021)。首先,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需要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推动。国有企业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所有者主体,应积极参与数据市场交易,实现单个国有企业掌握的数据要素与其他国有企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等市场主体间的交换,探索形成由市场主体主导的数据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完善数据市场交易规则、高标准形成数据市场交易体系。其次,数字技术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滞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并减少交易成本。最后,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政府实施精准宏观调控的支撑作用。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发挥自身数字技术和掌握的大数据信息优势,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计划统筹、市场监督、公共服务和经济安全维护等提供分析、判断、决策及评估等的支持作用,从而提升政府施策的精准性,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至关重要。数字经济包含两大重要产业内容,一是数字产业化,二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对数字技术进行产业化发展的概括,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础,代表着一国基础性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能力。数字产业化主要关涉数字技术研发与相关基础产业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的研发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通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数字化是指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一二三产业,改变传统产业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驱动传统产业迭代发展,如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农业将演变出数字农业模式等。数字产业化有助于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产业数字化则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是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10)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N].人民日报,2020-04-02(1).市场自身缺陷容易导致数字产业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资源配置不聚集及错配等问题。国有企业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推动产业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因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加强国有资本对数字产业的投入,尤其是那些处于基础性地位、关涉全局且又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强的行业领域。例如,国有资本可以依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积极参与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的培育,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国有企业将国有资本适度布局于基础性数字产业,可以更好筑牢数字经济底层基础,奠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可靠支撑。

国有企业促进产业数字化水平提升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马克思指出:“一个产业部门利润率的提高,要归功于另一个产业部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通过促进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可以带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能、孕育出新业态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冲击已经充分暴露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等问题。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在产业数字化水平提升中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链短板弥补。在农业数字化过程中,国有企业应承担使命,加快建设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在工业数字化过程中,国有企业可通过大力建设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型为制造业强国;国有企业还可以充分将数字技术运用于交通运输、金融、教育、医疗、旅游、养老等基础性、民生性领域,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数字化水平。

(四)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为重要基础。数据治理不仅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数据治理效果不仅影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关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狭义的数据治理仅指数据主体对数据的自我管控行为;广义的数据治理则是指国家层面的基于整体性、系统性立场的数据管控行为,主要体现为充分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推动数据安全自由流动而采取法律、标准、政策、技术等一系列措施过程(张莉和卞靖,2022)。从国家层面加强数据治理有助于缓解数据孤岛问题,防范数字资本无序扩张,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及维护数据安全等。

国有企业参与数据治理有助于缓解数据孤岛问题。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竞争,将自己持有的可交易的数据要素在不同性质市场主体间展开数据交换与共享,从而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数据互通有无,促进数据孤岛问题缓解。如何发挥政府积累的数据资源价值、打通政企数据桥梁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问题。国有企业可以有条件成为部分可公开的政府数据委托代持者,国有企业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挖掘此类数据价值,开展市场化运营,不仅有助于构建起政企、(国)企(民)企数据互通桥梁,缓解数据孤岛问题,还可以形成市场对数据要素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更好发挥的良性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利益为发展逻辑,反对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导向。国有企业参与数据治理有助于防范数字资本无序扩张。当前,一些数字资本凭借其数据垄断优势有无序扩张的现象,而规制手段主要是政府监管和法律惩戒,忽略了对是否可以通过发挥特定市场主体功能进行防范的探索。本文认为,可以积极探索构建通过发挥国有企业特有功能防止数字资本无序扩张的机制来防范数字资本无序扩张。例如,通过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行业内优质非公企业展开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项目运营、数据使用管控等,可以直接有助于防范数字资本无序扩张;针对平台垄断和无序扩张问题,可探索实行国有制主导原则,由国有资本控制平台经济系统核心组织力量的、以元平台为首的各级主要平台来限制合作企业的特殊利益,增进平台组织和全社会的共同利益(王彬彬和李晓燕,2018),从而防范数字资本无序扩张。

数字治理水平和数据安全维护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和维护国家数据安全。国有企业通过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可以为政府数字政务开展提供基础服务;通过发挥基础性数据要素和先进数字技术作用可以为智慧便捷公共服务、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构筑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内容,数据安全深刻影响着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现代社会下的大数据安全维护属于公共品提供,需要大量国家资源投入。国有企业功能属性对于维护国家数据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保障数据安全的主力军,国有企业全方位参与其中将更加有助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安全等立体防护机制的构建完善。

(五)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2)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矢志不渝的神圣使命和奋斗目标(逄锦聚,2021)。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四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人口规模巨大基础上的。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共同富裕仍然需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条件,只有通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才能更好满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需要。基于数字技术使用所形成的数字生产力能够更大程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国有企业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一旦更好掌握和运用数字生产力后,将更加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能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问题,同样还有助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数字经济的跨界赋能作用突破了“胡焕庸线”对我国传统人口密集程度、经济发达程度的地理空间划分,对缩小东西差距、保持南北平衡已经作出较好贡献。数字经济在国有企业大力推动下,将更加有助于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将促使其在东数西算布局、工业互联网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显示出国有企业的特殊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同样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核心是畅通经济循环。国有企业通过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提升数字生产力水平,可以为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和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奠定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资本循环是整个社会经济循环的核心。国有企业通过推动数字资本循环,可以加快实现全社会数字总资本的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充,从而实现数字经济驱动社会总资本迈向高水平循环(何爱平和徐艳,2022)。国有企业通过充分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数据要素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并引领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打通资源要素流动堵点,大大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在国有企业带动下,数字经济发展将更加有助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弥补产业链短板,为新发展格局构建奠定产业支撑基础。新发展格局构建立足于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促进数字经济需求创造与需求满足功能发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平衡。国有企业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与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工具,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更好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充分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三、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引领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第一,从顶层设计看,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多次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数字经济。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均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明确写入报告之中。第二,从战略部署看,党和国家出台了《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规划政策,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与规划。第三,从实践成果看,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位;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人,网民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74.4%。(13)《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EB/O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2022-11-07.据统计,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4.6%、69.8%和74.2%,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截至2021年6月,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网约车、网上外卖、远程医疗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规模分别达3.97亿、4.69亿、2.39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此外,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疫情防控、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其中,但国有企业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相应不足和困难挑战。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的总体情况和国有企业关键核心数字经济指标是反映国有企业参与数字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两个重要维度。本文将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分析国有企业参与数字经济的基本情况,发现国有企业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挑战。

(一)国有资本布局不充分不平衡

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领域的总量特征是客观反映国有企业参与数字经济程度的重要指标。国有资本在社会先进产业、优质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资本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及其效果指标反映了国有资本优质化水平的提升和对国民经济的引领作用(宋方敏,2018)。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标准,对照该标准本文从《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21)》中选取了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业、邮电通信业和电子工业三大产业为对照产业进行统计分析,(14)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21)》相关指标中并没有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完全对应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指标,因此本文只能从其中选取信息技术服务业、邮电通信业和电子工业三类最接近的指标予以反映总体情况,这三个指标大致可以分别对应《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指标中的数字技术应用业中的互联网相关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要素驱动业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数字产业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业等。从国有资本布局视角发现国有企业参与数字经济的基本情况。

1.总量逐步增长但比重有下降趋势

2011~2020年,国有资本在数字经济三类产业的总规模由37005.70亿元增长至62248.10亿元(见图2),增长率约为68%。其中,邮电通信行业国有资本总量远超电子工业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基础最为雄厚;但电子工业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长率最快,2011~2020年增长率均超过180%。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规模在2017~2020年出现了爆发期,其间环比增长率达20.70%。从三类产业国有资本占全部国有资本的比重看,2011年比重最高为9.90%;此后逐步呈下降趋势,到2020年下滑到4.93%(见图3)。

图2 2011~2020年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规模的变化资料来源:《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21)》。

图3 2011~2020年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比重的变化资料来源:《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21)》。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是当前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的重要一极。2020年,仅北京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三类产业的总量便达到3222.65亿元(见图4)。此外,广东、山东、福建、上海、四川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规模也较大。但以辽宁、吉林、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同湖北、湖南、河南为代表的两湖、中原地区是当前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规模的洼地。例如,规模最低的黑龙江2020年在三类产业中的国有资本布局仅为7亿元。

图4 2011年和2020年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地区规模差异及增长概况资料来源:《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21)》。

3.人均资本量呈下降趋势

2011年,数字经济三类产业人均国有资本量是177.66亿元/万人,相当于全行业平均值的178.59%,显著高于全行业平均值;但到2019年,三类产业人均国有资本量为276.41亿元/万人,开始低于全行业平均值(301.24亿元/万人);2020年,三类产业人均国有资本量为280.40亿元/万人,与全行业平均值(400.75亿元/万人)差距进一步拉大(见图5)。

图5 2011~2020年国有资本布局数字经济密度的变化资料来源:《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21)》。

通过以上三方面数据,本文初步发现国有资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布局呈现出总量增长的态势,但同时面临比重下降、区域布局不平衡、人均资本量下降等挑战。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在政策导向下,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具有周期性,在一个特定周期内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数字基建就存在规模制约效应,要想继续突破就需要有新的政策刺激和资本投入。数字产业规模递增受经济增长幅度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本文选取的三大数字产业的增长情况受宏观经济走势影响,客观上是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反映,二者呈总体吻合态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数字经济是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引擎。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初步认为,为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国有资本应当充分发挥其公共品提供和社会责任担当职能,在数字基建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方面适度加强投入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西部地区、落后地区的数字基建投入,这样才能为满足超大规模人口及共同富裕需要提供基础性支撑。

(二)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指标不优

1.数据要素获取与运营能力整体不强

首先,国有企业数据要素获取能力存在产业行业、层级和地域的较大差异。从产业行业类别看,前述三大产业以及金融类国有企业的数据获取和运营能力显著强于其他产业,第二产业中的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数据要素获取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从层级看,央企数据获取能力整体强于地方国有企业数据获取能力。从区域看,发达地区国有企业数据获取与运营能力显著优于欠发达地区。尽管国有企业凭借垄断优势在特定领域的数据获取能力强于民营企业,但在传统垄断领域之外的数据获取能力与一些代表性平台企业却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一些代表性平台企业在消费娱乐类数据获取方面的能力显著强于国有企业。其次,数据资产运营能力不强。当前,较多国有企业还没有树立数据资产概念,对于沉淀的数据不知道该如何管、如何用,缺乏专业指导和系统规划,导致数据管理成本高、数据价值没有合理开发。最后,数据孤岛问题较严重。由于数据要素市场还没有充分形成,国有企业掌握的数据还不能充分开放、交换或共享,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拥有的数据要素价值的开发,数据要素资产的放大效应没有得到最大化实现。

2.数字技术开发与运用水平整体不高

当前国有企业数字技术在整体上与处于产业链前端的代表性平台企业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数字技术的核心底层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存在“卡脖子”现象。当前一些代表性民营企业在数字核心技术如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强;国有企业由于数字技术受限导致其数字化转型存在一定难度;在推进数字化赋能各产业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充分体现出应有作用,与代表性民营平台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在2022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尽管中国上榜企业数达到145家,超越了美国的124家,但可以发现上榜的中国企业以国有企业居多且多数属于能源、金融、房地产等传统行业,这与发达国家拥有代表性科技企业上榜且排名靠前的现状有较大差异。这说明,中国的国有企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的资本布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国有企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还不高,国有企业还未能有效参与解决一些关涉国计民生的底层数字技术如芯片、工业软件、智能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项目。

3.数据治理能力整体不优

数据治理的核心是构建起合理制度规则管理维护好数据,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国有企业自身层面的数据治理问题;二是国有企业参与数据要素市场治理规则建立问题。当前,多数国有企业还没有构建起适合自身的数据治理机制,自身数据治理能力还不强,主要表现为制度规章不健全、组织架构缺失、数据分级分类不细化、数据安全维护不到位等方面。另外,国有企业还没有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命脉控制者的角色参与到数据要素市场治理机制构建中,在数据产权界定与保护、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维护等领域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

国有企业在数据要素获取与运营、数字技术开发与运用、数据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客观反映了国有企业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指标的不足。由于数字经济是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加速实现的重要动力源泉,数据要素获取与运营关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高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关键数字技术开发使用涉及数字生产力水平提升,是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力量;数据治理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加速实现,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底层数字技术攻关,促进数字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深入推进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构建,积极参与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数据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数据要素治理机制等。

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国有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使命任务重要担当者,数字经济是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是“稳定器”“压舱石”“顶梁柱”,其属性功能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有助于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并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此外,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助于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企数据要素获取、研发运用和数据治理能力。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有资本应加大新基建投资建设力度

国有资本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是有利于满足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15)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2022(2):4-8.“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但这些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品属性,要么属于传统垄断领域,社会资本存在进入门槛;要么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率低,社会资本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国有企业则正好可以发挥公共品提供者的重要作用,承担起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布局中,中央国有企业主要承担事关国家全局性、战略性、安全性的新基建项目。例如,中央企业和有实力的地方国企可以重点围绕“东数西算”工程,做好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实现西部算力资源更充分支撑东部数据运算目标。地方国有企业主要承担支撑城市战略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基建区域布局中,国有企业既要重点加强当前大力推进的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同时也要推进落后偏远地区基础条件改善,为实现全国一盘棋、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奠定坚实基础。

(二)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推进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国有企业要推动数据产权制度建设,探索构建政府数据、产业数据、企业数据等融合共享的机制,推动构建数据产权的持有权、加工使用权、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机制,推动数据分级分类开放共享,破解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产权的结构性分置和数据资源最大化使用。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建设,推动构建数据交易场所、交易规则;加强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最优配置,降低要素使用成本,提升数据要素边际收益,增强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与替代效应;加强数据交易生态培育及维护数据安全等。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数据收益分配机制建设,尊重数据处理者的劳动价值创造,探索建立数据各参与方的投入产出收益机制,让数据要素价值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最后,国有企业既要加强自身数据治理机制建设,还要与政府、民营企业等主体共同推进数据治理机制建设,促进数据要素治理机制最优化。

(三)国有企业要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创新置于现代化事业中的核心地位,这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至关重要,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课题组,2022)。国有企业要成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重要微观基础。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解决我国当前数字技术短板的集体攻关,中央企业要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大原创技术研发投入,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突破一批前沿技术,锻造一批长板技术(郝鹏,2021)。国有企业要努力突破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应用软件的国外垄断,形成自给自足能力,尽快在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打造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技术体系。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构建产学研用系统创新集群,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国产化替代步伐,为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奠定坚实技术基础(翁杰明,2020)。

(四)国有企业要引领打造高质量数字经济产业链

打造高质量数字经济产业链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要积极培育在数字技术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国有龙头企业,以国有龙头企业高水平发展带动实现全产业链高水平发展。要让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发出“普照的光”(胡家勇,2022),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尤其要加强与国内龙头平台企业的合作,探索形成平台共建、数据共享、技术共创的机制,防范数字资本无序扩张;要大力提升产业数字化赋能能力,通过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积极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主动承担起强链补链固链重任,成为“链长”,带头引领数据资源整合,发挥数据要素的规模效应,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链完善、数字产业生态圈良性循环和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跨界赋能作用,营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内需有效刺激拉动,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通过打造符合自身条件的数字平台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链、生产制造链、客户服务链更加精准高效,推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五)积极推进国资国企关键制度改革

为了更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国有企业还应当加强自身改革。当前,国资国企应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任务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将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中,使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充分融合。要积极弘扬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等企业家精神,要加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建设,力争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三是积极推进国资监管体制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改革,探索实施分类授权、分类监管、分类考核模式,以“一企一策”为目标,对公益类、商业类、功能类等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实施不同的授权、监管和考核评价模式,差异化策略充分释放企业活力,实现国有企业专业化市场化转型。

猜你喜欢
中国式高质量现代化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