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涛 ,张 卿 ,张 涛
(1.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 天津 300192;2.国家电能表质量检验中心(天津) 天津 300192;3.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天津 300070)
幂律也经常被通俗地表述为“二八定律”,其含义是少数节点的统计重要性极其显著,掌握了关键节点也就掌握了全局。至于数字到底是“二八”还是“一九”,则无关宏旨。
研究表明,在由人参与演化形成的复杂系统中,资源的分配往往遵循幂律分布。城市中人口和物资的聚合相当程度上是演化的结果,因此,可以推测充电桩的年充电量也会服从幂律分布[1-4]。
如果进一步考虑年饱和充电时间和线路容量等物理上的约束,那么更严谨的推断是充电桩的分布类似于幂律分布,也是一种长尾分布[5]。
与长尾分布相对的是正态分布,其特点是尾部短、样本只出现在均值附近,因此,最大、最小值差距不大。长尾分布则不然,最大、最小值差异悬殊。尽管越极端的样本出现的概率越低,但是当小概率样本被极端程度加权后,反而成为了总体中最有分量的少数派。
可想而知,位于长尾尾部的少数充电桩在统计上极其重要。与之相反,头部充电桩尽管数量庞大,但权重却要小得多。得其意而忘其形,下文即以“二八定律”指代充电桩的这种长尾分布特性。
目前天津市已建有 A、B、C、D 4个充电桩数据采集平台,这些平台的所有者及所服务的充电桩各不相同。据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4个平台的充电桩台数分别为4 569、4 371、1 459、1 249。统计数据表明各平台充电桩均符合“二八定律”。
A平台有充电桩4 569台,是 4 个平台中样本容量最大的,因此,统计上最具代表性。图1横轴表示电量阶梯,纵轴表示各阶梯充电桩的数量,可以看出不同充电桩充电量差异悬殊,是典型的长尾分布。
图1 A平台充电桩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piles in Platform A
更详尽的数据可以从表1获得。充电量低于1 000 kWh的充电桩有3 272台,占平台总数的72%;而充电量最多的充电桩超过23 000 kWh,这样的充电桩共有14 台,只占总数的0.3%。尾部12 000 kWh以上阶梯总共有充电桩 342台,只占平台总数的7.5%,然而充电量却达到平台总充电量的52%。
表1 A平台充电桩分布Tab.1 Distribution of piles in Platform A
如果考虑尾部6 000 kWh以上阶梯,会发现共有充电桩724台,占平台总数的16%,而其充电量则达到平台总充电量的82%,是名副其实的“二八”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独考虑位于头部1 000 kWh以下电量阶梯的3 272台充电桩,那么会发现这些充电桩仍符合“二八定律”。图1和图2形态相似这一事实说明充电桩的分布具有幂律特征,因为整体与局部的自相似特性正是幂律分布所特有的标识。
图2 A平台1 000 kWh以下阶梯充电桩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piles below 1 000 kWh in Platform A
根据幂律分布自相似的原理可以进一步推断,如果单独考虑表2中50 kWh以下阶梯的 2 765台充电桩,那么还将符合“二八定律”,事实也确实如此。此处不再罗列图表,仅给出关键数据:A平台5 kWh以下阶梯共有充电桩2 577台,占50 kWh以下阶梯充电桩总数2 765的93%,占平台总数4 569的56%。
表2 A平台1 000 kWh以下阶梯充电桩分布Tab.2 Distribution of piles below 1 000 kWh in Platform A
上文较详尽地论述了A平台充电桩的分布,其他平台的分布情况与A平台类似,都符合“二八定律”,故不赘述,仅给出数据,见表3~5。
表3 B平台充电桩分布Tab.3 Distribution of piles in Platform B
表4 C平台充电桩分布Tab.4 Distribution of piles in Platform C
电量阶梯尾部的少数充电桩具有极其重要的统计意义,应给予密切关注,而头部充电桩则无关紧要。尤其考虑到幂律分布的自相似特性,可以得出结论:有相当数量的充电桩处于几乎无人问津的状态。
因此,抓尾放头,对处于头部的大量充电桩有策略地忽视之,不失为明智之举。
表5 D平台充电桩分布Tab.5 Distribution of piles in Platform D
尽管就计量监管而言,尾部充电桩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头部,但若论及对新技术的友好程度,则头部胜于尾部。而且由于头部试错的成本较低,可以从容试验,如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因此,可以说头部是培育计量新技术的试验田。
充电桩安装位置分散,导致计量检定人员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加之庞大的数量、迅猛的增长态势,尤其是“二八”分布的使用率,使得传统的强制检定模式不再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能耗费用远低于燃油车,因此,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两类车并存的过渡时期内,社会能够接受较大的充电桩计量误差。
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应抓住这个不算短的容错窗口期,牢牢掌控位于尾部的少数充电桩,抑制任何需要投入巨资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企图,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研究面向未来,基于车载仪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计量技术,同时鼓励多元化的小范围技术尝试和模式创新。毕竟新能源领域正处在技术发展的活跃期,终局尚难预测,只有随之共同演化,才可能找到适宜的充电桩计量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