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亮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天津 300450)
从当前海洋石油工程建造领域中可以看出,保证对外部承包商的有效 HSE(Health、Safety、Environmental 管理体系)管理效果的落实,是弥补作业系统整体安全态势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点,也是达成整体 HSE 目标的重要前提[1]。分析过往事故案例,可以看出相当部分的事故直接原因来自于承包商对现场作业情况的不熟悉、忽略现场作业环境因素,以及承包商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而针对于某项目的作业实际,具有最完备认知的甲方出现上述问题的概率相对较低,且其管理体系具有更高的完整性[2]。不过单纯地从现场管理措施的执行来形成将承包商管理纳入整体项目管理体系的模式存在完整性不足的问题,其管理环节往往易在作业前后期存在疏漏。
本文基于笔者所在公司的工程实际,结合良好作业实践与作业管理工具的落实应用情况,以某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案例,综合讨论研究了全流程承包商管理,并对该管理模式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讨论与研究[3]。
信息化管理工具在现代企业工程建造项目领域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作业效能提升效果已令当前诸多制造业领域得到了深刻重视。目前来看,我国的信息化工具中并未存在某一广泛的标准引用系统,导致不同的作业单位之间通常无法形成信息化管理体系的互通。因此,在进行承包商管理作业时,如何将承包商的管理体系纳入甲方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作业开始前施工方案编制所面临的首个问题[4]。
信息化管理系统从实际可视化层面对甲方工作各作业环节管理规范化的分工进行了直接阐述,形成了工序分工明确、管理界面清晰、资源协调链条鲜明的逻辑审阅优势。对于甲方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来讲,熟练应用该系统不仅作业安全,而且质量更有保证;但对承包商来讲,则需要在作业前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其能够有效地对接该系统,进而为后续作业的HSE 完整性提供基础性支持。从长期的管理范畴来讲,承包商的作业能力与其承包某项目的质量、进度与安全等需求的匹配程度将以不同形式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形成分类与分级,从而为整个建造过程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期管理、进度管理、生产协调的责任划分与界面明确提供分析平台,并为微观作业中的计划组织生产作业任务分配提供参考,对质量、安全、进度等基本领域进行宏观指导,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从承包商入场到作业前技术交底的全流程承包商信息化管理态势逻辑结构见图1。
图1 全流程承包商信息化管理态势逻辑结构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logical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whole process contractor
HSE 管理文件编制是在后续具体工程作业中用以约束承包商行为的重要参考,其综合考量了承包商的作业能力、HSE 管理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等与甲方管理体系中各个环节的对应匹配性。因此,从承包商的入场组织机构分析开始,项目HSE 管理文件即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编制,在作业前形成承包商 HSE 管理文件,并在文件中对管理成效的数据化、信息化转化模式与管理结构的实际落实进行衔接,为数据库动态更新提供支持。
为确保建造项目 HSE 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对承包商实施有效监控,同时对项目建造期间 HSE 管理相关制度和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行为预演与多类情况响应模式预分析,确保参与项目的承包商充分了解和掌握 HSE 相关制度和要求,在项目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来看,承包商 HSE 管理文件应同甲方 HSE 管理文件同格式,并提供接口,其中涵盖职业健康环境安全管理计划、安保管理计划、HSE 检查和审核、工作许可、培训、交叉作业、临时用电、安全责任、应急反应、事故意外报告和调查等管理文件,与识别的项目作业风险相适应。承包商 HSE 作业现场实际情况应能通过数据化支持平台形成定量化评估成果,并作为关于该承包商的数据档案纳入甲方的承包商管理系统,从而对承包商名单的评级、分类与准入标准等内容的更新优化提供后续支持。
承包商信息的数据库管理是承包商非作业直接执行领域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在承包商执行作业活动前对其作业质量进行预判,从而进行综合考量的重要前提。在承包商HSE方案编制过程中,即通过方案的构建形成了从执行条目到信息化管理环节的连通和具有高度前期管理评判能力的承包商预管理系统,为后续的直接现场作业提供了良好管理接口与现场具体管理作业的预演。以承包商作业方案和HSE 管理文件为基础,结合承包商信息管理和承包商预管理系统,建立承包商管理文件编制逻辑结构,见图2。
图2 承包商管理文件编制逻辑结构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logical structure of contractor management documents
承包商现场作业的 HSE 落实情况是保障项目整体作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确保承包商的HSE 作业质量,除了在前期通过数据库对承包商管理现场进行预判后进行针对性管理文件的编制外,依照该管理文件实现现场即时 HSE 管理则是决定预设管理效果是否能够实现的核心环节。首当其冲的即为 HSE 管理文件中的培训计划环节。该培训计划涵盖了现场高风险作业的识别,从而支持后续持续培训与培训自身优化提升;其目标在于提高承包商作业人员的技能,落实当前作业项目工程实际的安全意识行为,从而从主动安全的角度整体降低事故风险。
除了工程项目甲方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外,承包商人员或承包商领队同样应具备对现场主要危险源的识别能力。作为承包商,应具备对现场所存在的一切隐患进行报送的义务,并应配合甲方的安全检查,对所有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避免其升级为事故;同时,承包商领队应对项目开工前、建造中的检查重点、目的和要求,以及项目安全隐患排查计划有了解的义务,确保其能够有效配合甲方单位的定期检查工作,为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的完整性提供支持。
作为承包商,其执行作业的基准即为执行公司的规章管理制度,并在劳动防护用品与操作工具等方面形成完整的管理与被管理意识,使得承包商所在的项目组能以甲方作业公司为依托,充分响应持证要求与安全培训等监督管理工作,并能够同甲方作业人员一起积极学习并参加应急演练,对应急反应进行明确,掌握办公领域的人员中暑救护、高处作业救援、火灾、人员落水、人员紧急疏散等专项应急活动技能,以实现现场应急管理的目标。承包商现场应急管理目标达成逻辑见图3。
图3 承包商现场应急管理目标达成逻辑示意图Fig.3 Logic diagram for achievement of contractor’s on-site emergency management objectives
承包商完工管理不仅在于对承包商参与作业的回顾,同时也涵盖了承包商评价打分系统的应用,对承包商入库记录进行更新,对其作业结构形式进行校正,为下一次准入提供新的判据。从具体的执行角度来判别,完工管理首要任务是确认作业方案中的预设作业目标是否在HSE目标前提下得到了良好达成;从作业细节上来看,则是分属HSE的各个子目标是否在达成预设作业任务的同时同样完成,如项目主要风险是否被触发、项目安全管理重点是否被执行、项目安全责任制是否有效落实、项目作业人员是否满足入场及持证要求等客观目标的达成。上述目标可以通过达到与否形成直接的量化判据,并可为承包商的服务给出基础分。
除了较少数量的客观评价标准外,在建造项目周期中,承包商所负责的某一子项目同样包含了许多需通过甲方主观判断从而给出有效HSE管理质量评价结果的情况,如该子项目在整体项目中的权重、宏观的承包商HSE管理文件执行情况、承包商作业人员组织结构合规性、分级管控情况执行力度等,或需要通过专业安全人员的驻场检查获得,或需要专业安全人员通过选择适合该工程实际的安全管理工具形成定量分析结果。这些流程均包含了专业安全人员较高的主观性,有可能因为不同项目的安全专业团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别。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承包商准入、评级、审核管理中坚决落实下列条目。
①动态更新机制:承包商数据库中关于承包商服务质量、HSE完整性评价等情况应随着承包商每一次外包服务的完工管理评价结果进行动态更新,确保承包商的评价得分能够得到多个作业项目安全专业团队的综合打分,以最大的可能性消除人员主观打分的影响。
②标准体系推进:应持续推动安全管理工具的应用,将工程建造项目进行细化分类并推进承包商评价体系的标准化,从而减小专业人员的主观性影响,达成具有该标准应用范围内的客观性承包商评价能力提升。
③管理工具优化:承包商 HSE 管理中的方法论与具体方法是应用于管理体系推动中的重要组成,对承包商进行完工评价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即源于具体管理工具对专业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应结合公司业务实际及前沿管理科学发展技术,形成公司技术理论工具优势,从而形成系统内的具有高价值的承包商管理工具。
上述3点可有效实现承包商长效管理能力提升,形成面向完工管理的承包商评价体系优化模式,见图4。
图4 面向完工管理的承包商评价体系优化示意图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optimization of contractor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mpletion management
本文从前期的承包商信息化管理模式分析入手,探讨了从作业前承包商 HSE 管理文件编制出发的前期管理机制及作业过程中的现场管理机制,并结合承包商的准入、评级与审核对其完工管理环节中的去主观性的相关方式进行了讨论与研究,综合给出了承包商作业的时间全流程的优化切入点,为整体承包商 HSE 管理效能的提升给出了新的思路,为公司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海洋石油领域内技术优势的建立提供了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