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会成 刘春艳 丁 雯 贤业敏 陈光辉
利他行为是个体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他人提供利益的行为,是最高层级的亲社会行为[1]。利他行为不仅能够给实施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而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社会氛围[2]。大多数对孤独感的定义强调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感知到的缺陷[3]。例如,Peplau和Perlman将孤独感定义为当个体觉察到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存在缺陷时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4]。以往的研究通常也把孤独感与社会关系质量和数量联系起来。例如,孤独感与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缺陷与不足有关,如社会关系缺乏[3]、社会交往质量差[5]、缺乏社会支持和接受[6-7]、社会技能缺陷[8]、社会网络规模较小[9]等。孤独感通常被当作一个单维的构念,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如程度、数量、质量、类型等,都可以被归纳为孤独感的一部分[3]。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新生代群体的面对面人际交往日益减少,并伴随出现孤独感上升[10]和利他行为减少[11]的现象。研究者由此开始关注孤独感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探讨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关联机制。
警告信号假说认为当个体对社会联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孤独感。孤独感会作为一种警告信号,促使个体主动寻求社会联系,并做出具备积极社会品质的行为(如利他行为)以满足个体未被满足的归属感需求,即孤独感有助于唤醒个体的利他行为[12]。然而,Hawkley的孤独模型则认为孤独感会促使个体形成导致社会退缩的社交认知偏差[13],更容易对他人的行为做出负面的理解,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多采取回避、退缩等行为策略,且很少给他人提供帮助,即孤独感会降低个体的利他行为倾向。本研究更倾向于认同后者,认为孤独感会破坏个体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联系[14],进而减少了利他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提出研究假设1:孤独感负向预测个体的利他行为倾向。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依据相关信息,选择站在他人的立场,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推断以及做出反应的能力[15],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16]。以往研究证实孤独感会对社会认知、社交和身体功能产生消极影响[14]。而观点采择作为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的核心能力,其产生和发展也需要充分的社交经验与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基础[16]。孤独者相对缺乏的社交技能和社会关系网络导致其观点采择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其观点采择能力可能因此受到损害[17]。此外,观点采择不仅可以有效化解社会互动过程中的负面解读与预期[18]。而且还是促进利他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19]。鉴于此,提出研究假设2:观点采择在孤独感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中起负向中介作用。
同情是当个体看到他人经受痛苦时渴望帮助其减轻痛苦的情感反应[20]。同情作为社会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需要充分的社会关系为基础[16]。研究证实,孤独感与同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21]。孤独感所伴随的社会关系缺乏状态也可能会对个体的同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Baston的共情-利他假说认为同情是利他行为的直接动机。当个体感知到他人的痛苦时会产生一种指向受助对象的情绪,包括同情、怜悯等,这种情绪强度越大,个体想解除他人困境的利他倾向就越强[22]。鉴于此,提出研究假设3:同情在孤独感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中起负向中介作用。
以往的研究强调了观点采择与同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观点采择主要涉及认知技能的运用,而同情则更多与情感因素相关联。同情的发展需要以良好的观点采择作为基础[23]。能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才能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推测他人的情绪状态[24]。孤独感伴随的社会关系缺乏可能会通过破坏个体的观点采择,进而影响其同情发展来削弱个体的利他行为倾向。鉴于此,提出研究假设4:观点采择、同情能够在孤独感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中起负向链式中介作用。
综上,本研究尝试采用横断设计探索中国成年初期个体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的负向关联关系,并进一步揭示这一负向关联关系中的潜在中介机制,预期通过中介机制的验证结果为后续的干预方案提供研究证据。
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山东省某所大学大学生825人,剔除无效问卷,共计有效被试779人(94.4%)。其中男生205人(26.3%),女生574人(73.7%),平均年龄为18.46±0.63岁。
1.2.1 孤独感量表 采用Asher等人编制的孤独感量表中文版测量孤独感[25]。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共16个题目,得分越高,表明被试孤独感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Cronbach'α系数为0.91。
1.2.2 亲社会倾向量表 采用Carlo编制的亲社会倾向量表中文版中的利他性维度测量利他行为倾向[26]。利他性维度采用5点计分,共5个题目,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利他行为倾向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
1.2.3 观点采择和同情关心分量表 采用Davis编制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中的观点采择与同情分量表测量观点采择与同情[27]。两个分量表均采用5点计分,各7个题目,得分越高,表明被试对应的观点采择或同情水平越高。观点采择与同情两个分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α系数均为0.75。
本研究采用SPSS 22.0,AMOS 26.0和R语言对数据进行分析。
因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所以使用Harman单因素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对所有的测量项目进行未旋转的探索式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公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26.84%,小于40%的临界标准。同时,验证式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因子模型拟合很差,χ2=5370.90,χ2/df=10.19,RMSEA=0.11,CFI=0.55,GFI=0.58,AGFI=0.52,IFI=0.55,NFI=0.53,TLI=0.52,SRMR=0.11,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28]。
为保证本研究各变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使用AMOS 26.0对各观察变量进行验证式因素分析并依照标准化因素负荷量的经验标准进行模型修正。Hair认为观察变量的标准化因素负荷量的理想值应该大于0.70,最低可接受标准为0.60,再低则代表此观察变量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潜变量的特性[29]。如果整个量表题目的因素负荷量均低于0.60,通常发生这种问题大多是问卷设计不良,缺乏信度,可能需要重新施测。但是如果只是某些题目负荷量太低,而大部分的题目负荷量都大于0.60,只需删除该负荷量低的即可[30],否则此潜变量的测量模型不具备足够的聚合效度[29,31]。因此,本研究删除了标准化因素负荷量低于0.60的观察变量并重新估计测量模型的参数,整理出本研究各变量的组成信度、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如表1所示。
表1 题目信度,组成信度,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表
由表1可知各潜变量的观察变量的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均在0.60以上。各潜变量的组成信度CR均在0.70以上,达到理想标准[29]。孤独感和利他行为倾向的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在0.50以上,达到理想标准[30],观点采择与同情的平均方差萃取量AVE为0.49和0.47,处于可接受范围,表明本次研究的测量具备良好的聚合效度。每个潜变量的AVE开根号值均大于潜变量间的皮尔逊相关数值,表明区分效度较好[31]。
孤独感、利他行为倾向、观点采择和同情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观点采择、同情均呈显著负相关,利他行为倾向、观点采择、同情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表2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r)
利用AMOS 26.0软件对假设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进行检验,其中绝对拟合度指标为:χ2=154.13,χ2/df=1.84(<3为优),RMSEA=0.03(<0.05为优),CFI=0.99(>0.90为优),GFI=0.98(>0.90为优),AGFI=0.96(>0.90为优),IFI=0.98(>0.90为优),NFI=0.97(>0.90为优),TLI=0.98(>0.90为优),SRMR=0.03(<0.05为优)。表明模型符合测量理想标准,模型和数据的拟合度优良。使用R语言计算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功效[32],得出统计检定力Power的95%置信区间上下限均大于0.99,表示正确接受虚无假设的概率大于0.99[33]。即样本协方差矩阵与模型协方差矩阵精确拟合的假设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被接受(n=779,df=84)。
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简图如图1所示,路经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假设路径检验结果
图1 结构方程模型图示
非标准化路径系数(Unstandardized regression weights,Unstd.)作为计算判断显著性的标准,其与SPSS回归估计中的β值相同,而标准化的路径系数(Standardized regression weights,Std.)是非标准化路径系数经过标准差的转换,统一量纲,使其回归系数值的范围在0~1,便于研究者解读,其与SPSS回归估计中的Beta值相同。表3路径检验结果发现孤独感显著负向预测利他行为倾向和观点采择,其中对观点采择的负向预测力更强(β=-0.34,P<0.001),决定系数R2为0.12。孤独感不能显著预测同情(β=-0.00,P>0.05)。观点采择(β=0.36,P<0.001)和同情(β=0.29,P<0.001)均显著正向预测对利他行为倾向,决定系数R2为0.34。观点采择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同情水平(β=0.57,P<0.001)决定系数R2为0.31。性别作为控制变量对利他行为倾向没有显著预测作用(β=0.04,P>0.05)。
采用有偏差矫正的Bootstrap法,重复取样5000次,并计算中介效果的95%置信区间,当区间内不包含0时,说明间接效应显著[34]。链式中介模型的路径效应值和95%置信区间如表4所示。
表4 观点采择与同情在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4可知,除了以同情作为中介变量的简单中介效应之外(e=0.00,BC 95% CI[-0.03,0.03]),其余各路径的95%置信区间都没有包括0,其中孤独感对利他行为倾向的总效应为e=-0.36(BC 95% CI[-0.46,-0.26])、直接效应为e=-0.18(BC 95% CI[-0.27,-0.10]);观点采择在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之间的简单中介效应为e=-0.12(BC 95% CI[-0.19,-0.07]);观点采择和同情在孤独感和利他行为倾向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e=-0.06(BC 95% CI[-0.09,-0.03]),链式中介模型总间接效应为e=-0.18(BC 95% CI[-0.24,-0.12])。
本研究尝试探究大学生群体的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其潜在影响机制,证实了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之间存在负向关联,并揭示人际交往中认知与情感因素(观点采择与同情)在新时期大学生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对于进一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状态、开展针对观点采择或同情的素质训练具有启示意义。
研究证实了假设1,与Hawkley等人的孤独模型理论相一致。研究结果支持孤独感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削弱作用。可能的解释是:身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群体在担负着学业与生活压力的同时往往缺少与人面对面接触与交流的机会。近年来年轻人的孤独感水平呈现出日益升高的趋势[10],孤独感促使个体形成负性社交认知偏差[13],持有这种负性认知偏差的人更容易对他人的行为意义做出负面解释,对社会互动的态度也更消极被动,在面临他人需要帮助的情境时也更倾向于选择回避与退缩。
研究证实了假设2,观点采择在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间的负向中介作用。观点采择作为利他行为倾向的促进因素[35],会受到孤独感伴随的社交关系缺乏的消极影响[17]。孤独感能够通过破坏观点采择能力造成个体利他行为倾向的削弱。
研究证实了孤独感与同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21],但是路径检验结果表明孤独感并不能直接负向预测同情。此外,研究的假设3:同情在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间的中介作用也并未得到支持。可能原因是孤独感对同情的直接效应被观点采择所完全介导。以往研究强调观点采择相较于同情在社会互动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24,36]。鉴于此,本研究另检验观点采择在孤独感与同情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孤独感并不直接影响同情,而是完全通过观点采择对同情造成影响。这一结果强调了观点采择相较于同情在孤独感对社会认知的消极影响机制中担负着首当其冲的角色,同时也意味着在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的关联关系中,观点采择相比同情能够对个体的利他行为起更为重要的促发作用。
研究也证实了假设4,链式中介的检验结果表明了孤独感的多重破坏性。研究强调了孤独感对利他行为倾向的消极影响,以及观点采择与同情在其中的重要作用[17,21]。社交媒体时代下,年轻群体的孤独感检出率不断上升,孤独感伴随的社会关系网络缺陷会极大地损害其观点采择的发展,社会认知因素(观点采择)的下降也间接导致了社会情感因素(同情)的减弱[23],使得孤独者在面临他人求助的情境时倾向于选择冷漠疏离。这启示今后针对年轻群体利他行为倾向的促进与提升,不仅需要营造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作为正向引导,同时也需要着眼于化解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困惑,完善相应机制并提供政策支持,为新生代群体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研究存在以下局限:一是采用横断研究难以揭示孤独感与利他行为倾向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征,对于中介作用机制的探究也需要后续的纵向研究或行为实验继续加以验证。二是研究取样的性别比例不均衡,限制了结论的外推效度。三是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进行验证式因素分析时舍弃了部分题目。虽然这一操作符合基本的结构方程模型原理与规则,但是也导致孤独感量表损失了较多的信息。在未来的研究中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选择更加贴合目标群体的测量工具,并对施测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即便如此,本研究聚焦于社交媒体时代利他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探究,所得发现对于从心理学角度揭示利他行为减少与增加的可能机制具有积极探索价值。
综上所述,①孤独感是利他行为倾向的消极影响因素;②孤独感能够通过破坏观点采择和同情能力进而降低个体的利他行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