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 许玲,庄慧婷,张竞予,蒋万芳,李劲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伴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是越发严重的垃圾污染现象。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有效前提和基础。如何对垃圾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治理取得不小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
基础设施过于简单,缺乏智能化。垃圾分类桶标识五花八门,图案各不相同;分类种类各色各样,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复杂,很难做到全国各地全部统一;分类标识语混杂,有的不够清晰明了,有的过于简单,很难激发民众垃圾分类的热情……诸多基础设施的问题在垃圾分类的第一步上就削弱了民众进行垃圾分类的欲望。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智能化垃圾分类平台不断涌现,但仍缺乏真正统一的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来引导民众科学有效分类处理。
缺乏奖惩机制,相关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在垃圾分类考评体系里,还未完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物流公司、社会组织等为辅助的全方面、一体化、多方协作的完善组织模式。尽管全国多地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但整体来看,当前的垃圾分类更像是一种公益性自愿行为。明文条例的缺乏也是当前垃圾分类中民众散漫、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实体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生产造成的垃圾批量且庞杂,如何正确进行后续的垃圾处理并不花费过多的经济成本一直是一些实体企业的棘手问题。且国家层面的物质激励缺乏,无法引起实体企业重视垃圾分类处理问题。
互联网企业鱼龙混杂。垃圾分类作为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多地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推行“互联网+”“物联网+”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智能化垃圾分类初见雏形。但仍存在各个平台对垃圾价值的判定不同,可信度低;拍照识别技术不完善;知识科普存在多平台差异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了推进智能化垃圾分类模式的瓶颈。新生软件层出不穷,却缺乏可以统一的产品。
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及知识匮乏。相比于国外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的垃圾分类国民教育,我国对垃圾分类的教育还在萌芽阶段。社会主力群体,诸如青年人、中老年人等,并没有接受相关理念的教育培养和实践学习,很难建立起稳固的垃圾分类意识及知识体系。
行动力不足,缺乏激励机制。尽管多数民众主观上对垃圾分类高度赞同,但由于人主观的惰性心理及垃圾分类的公益性,人们常常会为了减少麻烦而选择性忽略垃圾分类。
“优收”平台借鉴美国再生银行案例并融合“互联网+物联网”模式,构造“垃圾分类——上门回收——积分兑换——分类再利用”的垃圾分类循环发展模式。”优收”是一款线上的垃圾回收交易平台,以城乡结合区域垃圾回收系统为基础,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垃圾回收讨论、交易的圈子,利用地区推行垃圾分类回收的政策优势,社区居民实名认证的安全优势,结合独有的线下实体店一站式平台,降低了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的风险与成本。“优收”平台作为社区垃圾分类回收的信息枢纽,为垃圾回收政策具体化实施以及上下游企业开拓商业合作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可信任的途径,将共享经济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平台以激发居民自发垃圾分类为出发点,以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为导向,以预约上门回收为核心服务,引入“积分提现、积分兑换优惠券”等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
1.分类装袋及信息登记
“优收”平台根据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自行设计四种不同颜色的附有用户信息码的垃圾袋,由社区统一组织平台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优收专用垃圾回收袋并逐一登记用户实名认证信息,用户也可通过优收APP或小程序实名注册登录,生成用户码,使用垃圾袋前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录入“优收”后端信息库,在用户端获取垃圾分类情况和预约回收信息等。
2.预约上门回收
用户可以通过优收APP、小程序在线预约上门回收垃圾的时间,平台将及时分派工作人员上门回收。工作人员将通过骑手端信息及时与客户端进行信息交互。工作人员将通过用户的垃圾分类情况核算积分,通过称重、评分智能换算积分,用户码识别实现积分实时入账。此外,优收平台在服务区内根据用户密度分别设置了回收点存放垃圾,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并进一步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见图1。
图1 优收平台运行机制图
3.积分兑换
积分获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正确进行垃圾分类,获取相应积分,用户可选择上门回收或自行送至回收点,送到回收点会有额外的积分奖励;其二是通过优收APP和小程序学习分类知识,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答题,每题按难度可获得1-2积分。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账户积分,兑换商家优惠券、话费充值券、日常生活用品等。“优收”将贯彻O2O模式运营,在各社区设置线下兑换商店,注重垂直领域的B2C业务,把控积分兑换物品质量,兑换细节无误。
4.回收处理
袋装垃圾和大件垃圾在中转站集中存放,每日清运至优收总仓,所有车辆采用GPS实时信息跟踪,行程信息由后台管理信息库统一调配,并在用户端展示。转运至优收总仓的垃圾,进行集中分类,按照纸类、纺织物、金属、塑料和玻璃这五大品类进一步分拣,使可回收物的再利用价值最大化。针对不同垃圾分别运送至相应合作的垃圾处理下游企业。
1. “互联网+”赋能,构造循环生态
“优收”平台借鉴美国再生银行模式,重新调整了用户、商家、垃圾回收处理企业的再生资源交易链与利益链。对于用户而言,可使用积分兑换优惠券、生活日常用品等,节省了部分开销。对于商家而言,虽然需要让出部分利润作为平台的回报,但是入驻“优收”平台也是一个良好的宣传途径,有助于商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声誉与效益的双重收益。对于回收处理的下游企业,降低了二次分拣的成本,加快了各类垃圾的后端处理。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商家通过平台绑定消费者,获得收益,投入更多资金,良好使用体验与切实的优惠带来更多用户,也给商家带来更多的稳定消费,商家合作面进一步扩展。另外,平台将分类的垃圾分销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双方又能获得一笔收益。因此,从长期来看,“优收”平台具有良好的商业合作循环,预期能产生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垃圾源头分类,全程智慧管理
“优收”平台自制专用垃圾袋并且分色区分,便于用户的日常操作,同时提供预约上门回收垃圾的服务,用户只需要做好分类,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垃圾处理。在目前群众分类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以积分兑换的形式激励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将分类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垃圾的源头分类。通过分类换积分,既有助于激励用户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期习惯,也为平台更多的商业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外,“优收”模式具有全产业链运营的基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分选处置的全过程智慧管理。
3.信息监管精细,绿色理念普及
“优收”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每户家庭投放的垃圾重量和种类通过二维码扫入系统,实现了生活垃圾从产生、清运到处置再利用的全过程数据链,实现了精准到户的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统计,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垃圾前、中、后期的闭环监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多家企业参与其中引起的责任混淆,降低了中间环节成本,提高了垃圾处理与资源利用的效率。
“优收”APP与小程序上含有垃圾分类的相关指导,垃圾分类知识答题等板块,并定期推送与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生活小技巧等有关知识,提升用户分类意识与绿色理念,努力推动“垃圾分类就是新风尚”成为现实。
4.改善居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优收”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范化,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回收流程,统一运输和集中分类,遏制了拾荒大军和个体户随意拆解和倒卖造成的污染问题,使得市容市貌和乡村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效改善了偏远城镇、乡村地区的居住环境。且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助力乡村振兴。
1.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2.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南京周边城镇居民,重点调查了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及镇江市句容市的居民。电子问卷发放以江苏省居民为主,辅之以部分外省居民;纸质问卷与线下采访的对象集中于溧阳市,以青、中年人为主,一共回收了214份问卷。在回收的问卷中,受访者对于通过“优收”平台预约垃圾上门回收服务表示非常乐意的占51.50%,对此表示较为乐意的占34.27%;接受垃圾上门回收意愿一般的占13.11%;不愿意接受垃圾上门回收服务的占1.12%。
3.调查工具
本次使用的调查问卷一共有九个问题,问题根据内容分为三类。第一类问题是受访者日常垃圾分类基本情况,如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程度、垃圾分类频率。第二类问题是调查受访者对于当前社区垃圾分类状况的看法。第三类问题主要用于了解受访者对于“优收”互联网+上门回收模式的接受程度和建议。
4.调查结果
2020年8月进行问卷调查,只有7.14%的受访者会进行详细的垃圾分类,近半数的居民只进行大致的分类,如将厨余垃圾、有害电子垃圾等分类投放,并不会对其他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在具体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行方面依旧存在着较大的空缺。因此,超过80%的受访者对于“优收”互联网+上门回收并发放积分的模式表示支持,其中,近50%的受访者表示注重预约时间的准确性问题、回收价格的合理性等问题。
5.行业需求
根据企查查数据,我国与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共有42.4万家,山东、江苏、河北、浙江、河南的垃圾分类相关企业较多,为本项目平台寻找合作企业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目前,市场上暂时没有较为成熟的将垃圾分类的前、中、后端结合起来,系统化运转的一个平台,“优收”平台的运营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
2021年年底,中共中央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及《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方案中提到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健全生活垃圾运收处理体系。“优收”平台响应国家与政府号召,首先面向农村与城镇地区,增强当地的垃圾分类回收与治理水平,改善当地生活环境,带动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与加快城镇化发展做出贡献。
“优收”平台将“垃圾分类上门回收”为主要业务,致力于垃圾分类回收与分类垃圾价值再创造,充当家庭与回收制造厂之间的媒介,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从而形成完整供应链。待居民形成垃圾分类行为习惯、平台获取一定的粘性客户后,就能实现居民、商户、政府以及平台的多方共赢,利润可观。
垃圾分类,知易行难。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回收进程,智能化垃圾分类模式的推行势在必行。“优收”平台模式的运行旨在培养居民分类回收主管自觉意识、形成分类回收习惯,促进垃圾回收循环利用;并结合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适合的垃圾处置设施和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后的“变废为宝”价值再创造与资源化利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优收”平台的运行模式将会日益完善,成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