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颖
摘 要:20世纪,音乐艺术开始步入多元化的时间轨道,新兴的声音与各式的音乐风格层出不穷。美国爵士音乐作为20世纪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音乐类型与风格的走势与发展。立足于20世纪美国爵士音乐发展脉络,探析其与其他国家古典音乐作品的互动与风格渗透,结合笔者教学及演奏中的感悟展开探讨。
关键词:爵士音乐;古典音乐;钢琴;作品演奏;20世纪
注:本文系四川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美国爵士音乐影响下的20世纪钢琴作品演奏及教学研究”(CYXS2021028)研究成果。
区别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与早期的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的作曲家们一改过往的统一观念,展开了对于音乐艺术发展的新思考。音乐艺术如何顺应社会发展推陈出新,固有的音乐创作原则如何打破重塑,新音乐艺术如何建立,新时代带来的种种疑问推动着作曲家们走上不同的“变革之路”。美国的音乐艺术一直以来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融合性,其早期的音乐艺术主要集中于来自欧洲的声乐作品,钢琴作品不多且甚少为人称赞。爵士音乐是20世纪美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萌发于穷困的土壤,历经大迁徙走向芝加哥,在纽约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并被抛洒、搬运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一、20世纪美国爵士音乐发展概述
17世纪初,一种源于非洲不同国家与民族的音乐艺术形式跟随非洲移民者们的脚步走入了弗吉尼亚,这种音乐或反映夜以继日的辛苦劳作,或反映农场主剥削下的饥饿凄苦,或反映美好的爱恋情愫……原始的爵士音乐随着地域与文化的改变逐渐美国化、本土化。20世纪初,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新奥尔良地区,爵士音乐作为一种现代城市音乐出现在大众视野。
1917年,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关闭了以斯多利城为代表的爵士音乐聚点,大量的新奥尔良乐手们因为贫困和战争纷纷北上,相继移居芝加哥,芝加哥爵士悄然而生。20世纪20年代,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打破了之前新奥尔良爵士风格的固有模式,发展了即兴独奏的技巧。小到节奏、速度与风格的变化,大到商业化的推动引导,爵士音乐汲取了芝加哥五彩斑斓的颜色,并且已经准备好走向世界。
纽约曼哈顿哈莱姆跨奏风格的出现使爵士音乐进入了最为独立且极具个人特色的阶段。区别于阿姆斯特朗式的乐队表演风格,哈莱姆跨奏风格的爵士音乐只需要一架钢琴,演奏者通过左手在中、低音区不断反复“跨步”式的演奏来体现节奏顿点,右手在主要旋律之上加入装饰音、各种切分拍以及最为精湛的即兴段落。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被演奏者风趣且极具感染力的肢体表达牵动着。
20世纪30年代的堪萨斯城爵士掀起了爵士音乐新风格的风潮,在保留布鲁斯传统元素的前提下,替换了各乐器原有的表达方式,使节奏变得细腻温和,听感变得温婉流畅。与此同时,摇摆舞曲的大乐队开始盛行,在美国的音乐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大乐队的时代进入了尾声,美国爵士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也随之结束。
20世纪50年代起,各类现代艺术的兴起为美国爵士音乐的再一次变身创造了条件,相继诞生了比波普爵士、冷静爵士、强力波普、先锋爵士等等。爵士音乐逐渐受到欧洲与亚洲的关注并频繁展开全球巡演。爵士音乐在此期间不断吸纳不同国家与文化的要素,先后出现了以地域划分的多种爵士音乐类型,1970年后的爵士音乐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20世纪美国爵士音乐与古典钢琴音乐的碰撞
钢琴作为爵士音乐演奏中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在爵士音乐发展与传播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20世纪的钢琴作品自然也在这追求突破的时代里努力尝试着各种可能性。当时的美国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们在传播本国优秀音乐艺术的同时,也感受着美国本土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美国作曲家们也追随着各自欣赏的音乐艺术风格,并结合美国本土的音乐艺术不断探索创作。
乔治·格什温是第一位将爵士音乐引入古典音乐的作曲家,他创作的爵士交响曲《蓝色狂想曲》为世人打开了古典与爵士结合的新世界。紧随其后创作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五首钢琴前奏曲》等作品延续了乔治·格什温创作的独到之处,打破了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的壁垒,将古典风格的乐队配置与浪漫雅致的蓝调音乐融为一体,绽放出绚烂的花火。
阿伦·科普兰紧随乔治·格什温步伐,成为美国最具有本土音乐特色的作曲家之一。深受美国文化熏陶的阿伦·科普兰从17岁开始接触作曲理论,他尝试将当时美国的流行音乐语言与传统作曲法相结合,其1920年创作的钢琴独奏作品《猫和老鼠》一经问世便广受好评。之后他远赴法国巴黎,开始系统地学习作曲,各种新音乐风格为其打开了创作的新思路。回到纽约的阿伦·科普兰展开了“美式音乐”的新探索,《四首钢琴蓝调》的创作是其将爵士音乐融入严肃音乐框架的成功典范。
出生于乌克兰的尼古拉·卡普斯汀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开始接触爵士音乐,迫于当时的历史政治原因,卡普斯汀只能通过悄悄收听《美国之声》电台以及抄录少许唱片的方式认识和学习爵士音乐。在导师阿弗莱兰·鲁巴赫的支持和鼓励下,尼古拉·卡普斯汀以自学的方式开始尝试演奏并创作爵士音乐,并最终确立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将爵士元素融入古典音乐结构,用古典主义框架规范爵士音乐的自由形式。尼古拉·卡普斯汀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如《八首音乐会练习曲》《变奏曲》等等。
事实上,爵士音乐与古典音乐在20世纪的交互融合还有很多,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的冷静爵士受到了法国印象派作曲家的感染,在节奏与旋律表达等方面与之前大相径庭,印象派风格在收敛的节奏律动与细腻的乐句中逐一显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的作曲家们也做着有关爵士音乐的各种尝试,莫利斯·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克洛德·德彪西的《小黑人》以及伊果·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拉格泰姆》等都蕴含着明显的爵士音樂元素。爵士和声的大量运用,爵士节奏的巧妙搭配,布鲁斯音阶的调和润色,为钢琴作品的创作发展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三、爵士风格钢琴作品演奏的常见问题与
优化思路
通过研究爵士音乐不难发现,瞩目的爵士风格作曲家与演奏家们通常都经历过长期、系统的古典音乐学习,由此可见,严谨规范的古典音乐学习基础对爵士音乐学习有一定的铺垫与推进作用。近些年,爵士风格的钢琴作品在音乐厅频频奏响,它们追随着演奏家们的指尖,走进了专业钢琴学习者的视野。如今的教学者和演奏者对小众音乐风格的接受度日渐提高,但这类作品的教学或演奏是不容易的。首先,关于这类作品的文献、专著或音像资料是相对稀少甚至有空缺的,有些作品记谱混杂、不规范。其次,这类作品的创作手法、风格与传统的钢琴作品差异较大,所以教学和演奏的方式方法也需要做相应调整。毋庸置疑,爵士风格的钢琴作品也属以上行列,但其通俗时髦的表现形式与华丽夺目的技术技巧仍然让众多钢琴学习者们为之倾倒。
(一)时值表达的常见问题与优化思路
节奏是爵士音乐的骨骼,是爵士音乐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追溯到爵士音乐的源头——非洲音乐。爵士节奏继承了非洲音乐节奏千变万化的特性。在爵士风格乐谱中,人们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爵士节奏:各种排列组合的切分,前后十六及附点节奏型,标注了重音、顿音或连线的复杂节奏,以及各种连音的组合使用。毫无疑问,节奏问题是演奏者们最常见的弱点之一。准确地识谱是解决节奏问题的前提。通常,具有爵士风格的钢琴作品记谱较为复杂,若是谱面排版不规范或标记错误则更是雪上加霜,因此,选择规范优质的作品版本进行演奏是尤为重要的。清晰规整的版面有助于学习者更加准确地读取作曲家的意图,使练习与演奏事半功倍。准确表达是解决节奏问题的基础。许多学习者在演奏相关作品时会因为对爵士音乐的“固有思想”而忽略掉准确表达节奏的重要性。慵懒、随性、狂热、自由,这些常常被用于形容爵士音乐的词语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并不适用。用较为缓慢的速度准确地练习、表达谱面的内容是规避后续演奏问题的关键。节拍是爵士音乐的脉动,在欣赏爵士乐队的演奏中,评论者们常常会通过集中关注不同演奏者节拍的协调程度来判断该乐队的凝聚能力,节奏与节拍互动的灵活与自信程度在乐队爵士音乐表演中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能清晰地判断出该乐队的演奏能力及水平。速度与节奏、节拍既可相互牵制又可彼此成就,因此,如同古典作品,在爵士音乐风格的作品演奏中,作曲家的速度标记是极为重要的,演奏者们需提高敏感度,在遵循作曲家“精心安排”的剧本中取得超乎寻常的收获。
(二)旋律表达的常见问题与优化思路
旋律的表达能力是演奏者演奏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优秀的演奏者而言,即使是一段由单音组成的简单旋律,也能展示出其不凡的实力。在爵士风格的钢琴作品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乐句表达不清晰的问题,不清晰的乐句表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疏于关注记谱法,对作曲家的旋律走向变化观察不够;二是对隐藏在跑动音符中的旋律音不敏感;三是在类似即兴段落的分句中出现错误;四是忽略了和声音符的支撑作用。回归乐谱本身是学习者每个练习阶段都要铭记在心的信条,通过对记谱法的仔细观察,能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提炼出作曲家的表达意图,循环的节奏型与重音的放置规律都是寻找旋律音和乐句节点的重要信号。爵士风格乐谱中快速密集的跑动音符常使学习者感到眼花缭乱,在错综变幻的音级跳动与指法变化中,演奏者容易忽略其隐藏的旋律性,迷失在高难度的技术技巧表达中,此类情况也极容易发生在类似即兴部分的演奏段落。通过对节奏型与延长音的细致观察往往可以帮助学习者解决此类问题,节奏中的重音倾向音与延长音都是作曲家设置的明显顿点,节奏的律动感也蕴藏其中,通过寻找其倾向性规律不仅可以获得隐藏的旋律音符,提炼出乐句的节点,更能辅助学习者感受作品的律动规律。和声的支撑作用往往通过左手低音区的和弦或八度实现,不够充分的和声支撑会阻碍旋律完整性的表达,无调性音乐的和声特性可有力地佐证以上观点的正确性。
(三)踏板运用的常见问题与优化思路
正确的踏板运用能帮助演奏者达到多样的音响目的:辅助手指完成不够连贯柔和的连音,完成手指无法持续的长音,融合各音符音响的和声属性,凸显作曲家需要突出的音符或节奏点。踏板法技巧的复杂性使之成为众多钢琴学习者的难题,在爵士风格作品的演绎中显得尤为困难。何时该踩,何时不该踩,如何在起到连接效果的同时保留干净的颗粒性跑动,如何在混合音响的同时避免关键音的模糊不清等,都是困扰学习者的问题。不得不承认的是,踏板法是作曲家最难通过记谱表达意图的部分,也是钢琴演奏中最为困难的一个方面。许多学习者认为作曲家不标注就可以不使用踏板,这显然过于古板保守了,极少的踏板使用必然会导致音响干瘪、和声不够融合。踏板的使用不同于开关,非黑即白只有两种结果,学习者应根据音响需求适时地调节踏板的深度与速度。在速度较快的爵士风格作品演奏中,可较多使用浅而短的快速踏板,以避免密集音符的音响表达;若在类似即兴跑动的踏板练习过程中仍发现音响不够柔和优雅,可尝试保留一部分泛音,以增强音响的融合性。
四、结语
从严谨绚丽的巴洛克时期到400多年后的今天,钢琴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多维可变的演奏潜力始终吸引着作曲家和演奏者们为之奋力创作。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在老一辈钢琴教育家的带领和新一代钢琴教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钢琴事业发展稳定向前,人才辈出。笔者立足于20世纪,对带有美国爵士音乐风格的钢琴作品展开历史及演奏方向的探讨和研究,填补和扩充了关于此研究方向的不足,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于此类型音乐的演奏与教学。
参考文献:
[1]亚当斯.爵士乐[M].李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2]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焦亚.如何听爵士[M].孙新恺,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4]贝尔曼.钢琴大师教学笔记[M].汤蓓华,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5]于乐.浅析爵士乐与钢琴的融合及其在钢琴教学中的應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