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英文报纸是了解国际动态和对外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客观上,在华英文报纸在平衡中外读者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既要照顾国内英文报纸读者的文化习惯,也要顺应国外英文报纸读者的话语习惯。在折中思维的影响下,在华英文报纸逐渐形成了中外融合、中正平和的风格。然而,在华英文报纸的影响力、表达力、引导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针对在华英文报纸中的批评话语分析进行研究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探明报道主体的思想、态度等,从而进一步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笔者在完成贵州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在华英文报纸《蜜勒氏评论报》的中共党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GZYB08)时,参考了《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一书。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阐明了后现代语境中文化与语言的内在联系,引入巴赫金等人的批评语言学观点,建构起适应21 世纪新兴媒体时代的批评话语体系;通过多个语料库收集素材,建立起互文性分析模型,指出话语的言说方式与历史、政治、宗教等存在关联。现代出版物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语篇的基本属性是多模态,如英文报纸中除了英文词汇外,也十分重视图片、线条、色彩、符号等非文字模态的搭配,因此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需要扩大覆盖范围。相比传统媒体(如纸媒报刊),网络信息的传播具备更鲜明的互文性与互动性。该书提供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可为在华英文报纸话语体系的优化提供借鉴。
第一,强调基于多模态的批评话语分析。在华英文报纸内容与阅读者之间需要“特定话语范式”作为中介,而特定话语范式包括了话语次序、话语环境、话语伦理等影响机制,当多模态要素与语篇含义不协调、不匹配,甚至出现明显冲突时,并不能对在华英文报纸话语理解形成有利局面。例如,在华英文报纸语篇中提及中国梦一词时,配图是农民与农业丰收的场景,对于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受众来说这并不难理解,但对于海外读者来说则难以产生认同感。在华英文报纸语篇中多模态话语模型的建构,应尽可能地消除内容与受众之间的认知隔阂。
第二,强调基于及物性的批评话语分析。及物性话语系统主要用来进行客观描述、阐明概念,旨在让人通过语言描述去感知事物、认识世界,它包括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等多种传播形式。鉴于在华英文报纸中正平和的言说风格,其常见的及物性话语系统主要通过物质过程发挥传播功能。所谓物质过程,是指对已发生或已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真实描述,这一过程中应该尽量淡化感性因素,即减少主观情绪、态度、倾向的表达,同时确保物质过程的结果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強调基于边缘化的批评话语分析。在现实维度中,“媒体社交化”加速了受众垂直细分与信息链式传播,也加剧了话语与文化的撕裂现象,进而导致话语批评与文化批评之间的隔阂。该书认为,在华英文报纸应该关注边缘语言生成与演化机制,如网络梗语、网络热词、小众表述形式等,在主流话语体系与非主流话语体系之间寻找平衡点。这也就回归到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原义层面,即“批评”是中立词汇,它与“描述”互为参照,在华英文报纸涉及边缘语言时不能吹毛求疵、一律拒绝。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佟珊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朱立刚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山虎)